生命的接力

来源 :北方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E867200WX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3月30日15时,一名在青岛远郊的胶南区出生仅两天的男婴,被从一家医院紧急转至青岛市儿童医院抢救。此时,婴儿的父亲因为转院而心中忐忑不安:孩子的病肯定非常严重,否则不可能转院。此病患儿到底身患何症呢?
  
  黑色诊断
  
  青岛儿童医院新生儿科的专家们看到该男婴的状况后,皆吓了一大跳:只见他从头到脚,从手心到脚心全是黄色,就像是熟透的黄橘子那么黄。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儿科的单主任一眼看出该患儿患有严重的黄疸。黄疸在医学上叫胆红素,胆红素平时是不应在血液中大量存在的。随即,医院对该患儿的血样进行了相关检测:其血中的胆红素为400多微摩尔单位,指标高出正常孩子一倍多。
  医生们考虑:这么小的孩子就出现了如此严重的黄疸,估计是和妈妈的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新生儿溶血病主要是由于母婴血型不合,来自母亲体内的抗体大量破坏婴儿血液内的红细胞,致使破碎红细胞内的胆红素大量释放到血液中,而严重损害婴儿健康。此损伤若是在近期,即生命的早期出现,可能会造成高热,甚至危及生命,婴儿就不一定能存活下来;若是远期损伤,那此婴儿尽管经过抢救存活下来,可将来会留下一些神经系统的后遗症,如运动障碍等,还可能会出现智力低下方面的问题。
  新生儿溶血病的诊断,必须要等待母婴血型的化验结果。患儿的血样被马上送到青岛市中心血站,进行溶血方面的专业化验检测,化验时间得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此时的等待,对初为人父的庄振志来说,无疑是一种煎熬:因为其子是剖腹产出生,刚生产完的妻子极度虚弱,庄振志向妻子隐瞒了孩子的病情,独自承受着所有的顾虑和担忧。他把孩子存活的希望,都寄托在医务人员身上:有什么好针好药尽管用,只要能救活孩子,不用考虑别的。
  一个半小时后,患儿血样检测终于完成,结果证实了单主任的判断:孩子的确是新生儿溶血病,而且还是极为罕见的RH阴性血溶血病。大部分正常人都是A、B、O、AB、RH阳性血,这种RH阳性血的几率非常小,RH溶血少见。RH溶血有着来势凶猛的特点,发生、发展非常快,救治的难度相应增加,留有后遗症的可能性也很大,救治这类病人的最好方法,就是马上换血。
  虽然人们在电视上看到过换血的镜头:换血时一个血管进血,一个血管往外出血,如此不停地循环进行。但这事非常严重,不同于一般的手术;若换血失败,则后果难料。面临如此情况,尽管庄振志心急如焚,但他还是理智地调整自己的情绪,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
  根据母婴血型的化验结果和患儿自身的体格状况,患儿需要换取600毫升RH阴性A型血。换血两个目的:一是把这些游离的抗体和胆红素赶紧换出来,二是力图把后遗症的风险降低到最低程度。
  
  希望突现
  
  青岛市各大医院的临床用血,皆是由市中心血站供给。儿童医院急需的RH阴性A型血,尽管血库里有一定数量的储备,但此时要拯救这名新生儿,却需用刚刚采集的新鲜血液。因为红细胞的保存是有时间限制的,平常血液都是冷冻保存,冷藏在-180℃的环境里,要用拿出来时已结成了冰砣,要通过解冻、洗脱后才能使用。如此一来,血细胞就有一定的损失量。况且新生儿身体各系统的发育不是很完善,要进行代偿还得有个过程,这就必须用新鲜血液给他换血,这也是此时的唯一途径。
  RH阴性血属于稀有血型,占人群比例不足千分之二。根据血站资料显示:整个青岛市登记在册的RH阴性A型血不足200人,而且其中很大部分是学生、军人和外来务工者等流动人员,加之通讯方式的频繁变更,真正可联系上的不足70人。
  此时已是傍晚时分,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联系到合适的献血志愿者决非易事。血站的工作人员拨通的第一个寻找血源的电话,对方那个献血者却因公出差人在北京。继续拨打电话,后来一些献血者的情况皆不尽如人意:有的是前次献血后还没有6个月,再找他献血则属于违法采血,自然不能再要他们献血;有的是身体患病不合规定,如感冒了等;还有的是一些女同志正处在生理周期的不适期间……一阵电话打出去后,没找到一个正常献血者。
  这边儿童医院新生儿科的专家、医生们的心情越来越着急。在血站紧急联系献血志愿者的同时,患病婴儿被送入了重症监护室,处于一级监护状态。而救命血何时能到位,则成为决定他能否存活下去的关键。还有一个令大家焦心的问题,就是胆红素引起的神经系统的改变,此病的医学名词叫胆红素脑病。此患儿会不会出现胆红素脑病?在什么时间出现胆红素脑病?实难估料——这是个非常难控制的世界难题。
  一般来说,诊治此病都遵循这样一个原则:换血越快越好。为以防万一,青岛儿童医院当时让病患儿的父亲庄振志签了不少同意书,还下了病危通知书。庄振志当时也不知道怎么办好。刚刚降生的小生命就面临着夭折的危险,这让参与抢救的每个人都揪紧了心。就在寻找血源工作屡屡受挫之时,事情终于出现了转机。
  血站的工作人员在一个多小时内拨打了50多个电话后,一下子找到了两名RH阴性A型血的献血志愿者:孩子有救了!找到血源的消息,在第一时间传到了儿童医院,大家都非常高兴,马上就开始了换血的准备工作。孩子的父亲得知此消息后,立马觉得孩子有希望了。
  暮色中,两名献血志愿者很快赶到了血站。经心率、血压等初检合格后,俩人分别被抽取了200毫升和400毫升鲜血。早就一直待命的检验人员,赶紧拿着血样去做最后的检验。在检验科,按照卫生部标准,化验甲肝、乙肝、丙肝、梅毒、艾滋、还有血型抗大D等几项有关的血液检验指标,若合格,则可以发往临床了
  
  婴儿告急
  
  90多分钟后,两名献血者的血样报告出来了,可意外的结果让所有人始料未及:两人的血液都不符合要求。听到此消息,儿童医院新生儿科的专家、医生们,皆觉得脑子像要爆炸了一样。
  新一轮的血源寻找又开始了,此时已近21:30,时间紧迫,若不尽快找到新一轮的献血者,患儿将面临更大的危机。关键时刻,血源推迟一分钟或一个小时到,患儿都有死亡的可能。这孩子治病真是不顺啊!但愿他千万别出什么问题,一定要坚持等待,给大家一段时间找到献血源。大家焦急地盼着。
  经过第一轮筛选,可提供合适血源的人数越来越少,重新调配新的血源将面临更大难度。一般人们吃晚饭的时间是18时到19时之间,此时是21:30,正是人体代谢高峰,在这种情况下,特别容易出现转氨酶再升高现象。在第一轮的献血源里,从50多个人中确定了两个献血者;可第二轮的献血者中,可采血者已所剩无几。血站的工作人员也心急如焚。
  尽管再次寻找献血者的难度更大,但参与为患病儿寻找献血源的每一个人都绷紧了弦,铆足了劲,没有丝毫懈怠,皆认为:我是个医务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来挽救一个生命。特别是其中为人母者,更能体会母亲怀孕和生产的不易,看到一个新生命降生在这个世界上,要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寻找献血源,配合医院做好抢救工作,使这个患病儿转危为安地存活下去。
  与血站繁忙的搜寻工作相比,夜幕下的儿童医院显得相对安静,监护室里各种仪器的声响,在静寂中显得格外刺耳,似乎蕴藏着更大危机,让一直焦急等候的庄振志愈发不安。其时,他想问问:情况现在怎么样了?但没敢问,他不懂救治程序,也不知该问什么,只得无奈地在走廊上不停徘徊。
  庄振志和妻子已结婚5年了,其间,妻子曾三次怀孕,但皆因各种原因最终没能保住孩子,他们做梦都盼望能有自己的孩子。为了这个孩子,从妻子一开始怀孕,两人就成天提心吊胆,生怕出现什么意外。这次他们终于如愿有了自己的孩子,可这个小家伙刚刚脱离母体,就被推到了生死的关口,他脆弱的小生命能否支撑到血源找到的那一刻?
  参与抢救的专家、医生们碰到过很多因为抢救不及时,造成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孩子,他们不希望以前在别的孩子身上出现的那些悲剧,再在这个孩子身上发生。此时,能把孩子从死神手里拽回来的,只有那弥足珍贵的救命血源。可搜寻结果却并不尽如人意。又是半个多小时过去了,二度搜寻工作仍无任何进展,婴儿在告急,这让火烧眉毛的工作人员愈发地心急火燎。
  
  抗击死神
  
  此时,裹挟在浓浓夜色中的岛城,渐渐褪去了喧嚣,而血站搜寻献血源的工作仍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情急之下,工作人员宫惟玲突然想起了自己的一个“救星”:约是去年9月,也出现过一次被抢救的病人需要RH阴性血,当时她按登记资料给一个她不认识的叫宁兆安的师傅打了个电话。宁师傅接了电话后,没有丝毫推辞,立即赶来献血。宫惟玲当时觉得:像宁师傅这样的人,只要当时他方便,则会有求必应。
  事不宜迟,宫惟玲赶紧拨通了宁兆安师傅的电话。一听孩子要用血,也是有孩子的宁兆安师傅,觉得用自己的血去救一个孩子,光荣且有意义,马上来了。这个成功的转机给所有的血站工作人员带来了信心。因为有第一轮献血源的意外出现,大家决定继续寻找几名志愿者作为备份。搜寻工作仍在继续。
  所幸的是,在血站征集献血源的这段时间,患儿的身体状况并无恶化迹象。但医生们对他的监护没半点放松,包括心率、血压、呼吸、脉搏等一些指标的监护及他精神状态的监护,基本都控制在正常的范围中。患儿的情况稳定,是进行手术的前提;而充足的血源,则是手术顺利进行的保证。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随后的几分钟里,血站的工作人员又在剩下的几十分资料中找到了三名志愿者,虽然他们都已睡下了,但得知情况后,都二话不说,爽快地答应马上赶来献血。他们都是一个想法,一个目标:为了救活这个孩子的生命而献血,孩子的生命比睡觉重要。其中有位也是为人母的妇女,一听说是给一个新生儿献血,即觉得义不容辞:作为一个母亲,她非常了解患病儿母亲的心情,她毫不犹豫地马上答应,穿上衣服立即打的赶至中心血站。
  三名献血志愿者前后脚赶到了血站,经初检合格后,他们各自又分别献出了400毫升鲜血。血样随即被送往检验科检验。此时,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这次的几份血样千万不能再有什么问题!大家都在心里默默祈祷。
  2005年3月31日凌晨0:45,化验结果出来:三人所献血源全部合格。发往临床时,大家的心情都非常兴奋,先前沉重的焦虑一扫而光,甚至奔走相告:血源找到了,血已经采好了!儿童医院这边接到电话后,有关人员也都兴奋地各自进入状态,赶紧做好为患儿换血的准备。凌晨1时,患儿所需的RH阴性A型血,终于被送至医院,医生开始为换血手术做最后的准备;凌晨3:30,换血手术正式开始;清晨6时,手术成功结束。
  换血后,该患儿的黄疸比以前明显减轻,精神状态也大为好转,活泼了许多,哭声也洪亮起来,吃奶也吃得挺香,7天后就康复出院。
  如今,这个被众人从死神手里拽回的小宝宝发育良好,身体健康,相信他的生命一定会更加绚烂,更为坚强。因为他的血管里流淌着太多人的血液,他的生命倾注着太多人的努力和真情。
其他文献
在湖北省孝感市,流传着一个关于三位母亲共同拯救一个儿子的故事。故事中的儿子名叫董重,今年十六岁。他为什么会有三位母亲?这三位母亲和他之间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呢?这还得从董重的爸爸董利祥的婚姻经历说起。   董利祥是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公安分局的一位普通民警,今年46岁的他经历了三次婚姻。董重两岁的时候,老董与第一任妻子——董重的生母离婚。1996年,他与第二任妻子组成了一个新的家庭。但是由于性格不合等种种
期刊
SARS疾患幸存者的日常生活     自2002年年底到2003年年中,从中国南方开始的SARS(非典型性肺炎)肆虐全球,在人们心中留下许多难以磨灭的恐惧记忆。两年过去了,那些身染疾患的幸存者们如何呢?近段时间以来,记者来到北京郊区三家医院,寻访了这一特殊群体。  2005年年底,就在医学界还在对SARS病毒、激素和股坏死之间的关系纠缠不清时,董薇、李铃、刘远和北京几百名SARS后股坏死患者默默承
期刊
十年生死两茫茫     人有旦夕祸福谁也说不上谁有什么样的经历,什么样的人生,什么样的奇遇,不过无论怎样,但愿每个人都有各自应有的归属,在那里他们可以享受安静的时间,让他们的生命永驻。   先是那位艺术家,他不仅仅延续了艺术,也让发展了艺术家的多种经营之路,他还是位成功的商界精英。陈逸飞(1946-2005)生于宁波,浙江镇海人。1965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入上海画院油画雕塑创作室,曾任油画
期刊
翻开那一页页精美的相册,我惊呆了:每一页的背景都很迷人,山川、河流以及那朵朵白云下甜蜜的微笑、深情的拥抱都让人羡慕!如此恩爱的男人和女人,走过了梦境般十年的婚姻!十年后,男人却带走家里数百万的家产——突然人间蒸发……让人惊叹的是,男人十年的温情是如何伪装他那狼子野心的呢?    女人的幻想,女人的浪漫,有时也是一种致命的伤害。以下便是主人公陈默凄美的诉说!     落魄相识,你是我干渴婚姻里的良药
期刊
继父是在我5岁那年出现在我视线里的。那时,我父亲去世已经半年,年老的奶奶、年幼的我和体弱的母亲都需要一个壮硕的肩膀来依靠。可就在母亲和继父确定婚期没几天,被查出患有子宫肌瘤,必须尽快做子宫切除手术。那天从医院回到家,我妈号啕大哭,奶奶也默默流泪。闻讯而来的邻居们一边劝说,一边暗中叹息。大家担心的是,我妈做手术后将会失去生育能力,如果不能生育一个自己的孩子,继父还会再与我母亲结婚吗?乌云再次笼罩了我
期刊
灾难,在我未出生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   我出生的时候就与众不同,苍白的脸色和淡淡蓝色的眉毛让一些亲朋纷纷劝慰我的父母,将我遗弃或者送人。但我的父母却坚定着我是他们的骨肉,是他们的宝贝,用丝毫不逊色的爱呵护着我,疼爱着我。   我5岁大的时候,深藏在我身体内的病魔终于狰狞着扑向我,扑向我的父母。在一场突然而至的将近40度的高烧中,我呼吸困难、手脚抽搐,经医生的全 力抢救,虽然脱险了,但也被确诊患有
期刊
母亲去世已经三十二年了。现在能为她出这么一本小小的文集——她唯一的一本,使我欣慰,也使我感伤。   今天,读书界记得她的人已经不多了。老一辈谈起,总说那是三十年代一位多才多艺、美丽的女诗人。但是,对于我来说,她却是一个面容清秀、削瘦的病人,一个忘我的学者,一个用对成年人的平等友谊来代替对孩子的抚爱(有时却是脾气急躁)的母亲。   三十年代那位女诗人当然是有过的,可惜我并不认识、不记得。那个时代的母
期刊
在这万人、万事皆虚浮、脆弱、以冷为酷的“化纤时代”,偶然感触一下“纯棉”,才发现许多我们距离生命中最朴实,最真实,而最坚实,引领我们更靠近幸福的“纯棉”品质:包容,体贴,理解,谦卑……已经太久、太远了。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上班时总是穿着职业套装、高跟鞋,一副业务骨干的样子。看到接近下班时间心中就不胜欣喜。急于让自己的身体得到舒适的放松,走在回家路上,仿佛盼望情人相见一样,渴望把自己放进纯棉
期刊
子曰:“唯上智与下愚不移。”旧释皆以为上等智人与下等愚人地位不移。  余独不作此释。移者,变动也。上智者,有高识主见不受煽动之人也;下愚者,呆痴愚笨无知不学难以开窍之人也,此亦不可煽动也。此二者,理论、宣傳皆不可移之也。  诗文、艺术、人生诸多理论,高明者皆可移人,唯于上智与下愚二者无效,故曰:不移。
期刊
打造中国的慈善文化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的一项调查显示,在上海只有1%的企业家关注慈善活动和慈善捐款,有99%的企业家不知到哪儿捐款。从全国范围内看,在册的工商企业超过1000万家,有捐赠纪录者则不超过10万家,同样有99%的企业从未参与过捐赠(据11月28日《中国青年报》)。这两个99%,凸显了我国当下慈善文化的苍白和慈善土壤的贫瘠。   再看看《福布斯》公布的“美国慈善榜”,仅仅10年内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