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双基”追求语文教学本色

来源 :学子·教育新理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geb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以读为本,夯实“双基”
  读,是学生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读,是学生理解、感悟、思考的前提。读通、读顺是理解课文的前提。我们常常把读分为以下几步:初读—读顺—熟读,品读—感悟,诵读—积累。读通课文,指的是学生对课文在初读阶段反复读,达到基本读通的要求,也就是读得不错、不漏、不添、不倒、不破(读破句),比较顺畅地读完课文。比如,高年级可采用预习课文五步法,即:一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二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三读课文,找出不懂的地方做好记号,并查资料弄懂;四读课文,读出感受,读出体会(可在书上圈、点、批);五读课文,整体把握,烂熟于心。有了这五步法,学生拿起书本就不会不知所措了。
  二、读思结合,读写结合
  宋代的苏轼曾经说过:“故书不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如。”前人强调多读,并不是糊里糊涂地读,而是要求把阅读和思考结合起来,提倡“熟读精思”。朱熹就认为读书要“有疑”,由“疑”至“悟”,才有长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觉得对于年级较低的学生来说,教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起到引路和示范的作用,完全是必要的。但随着年纪的增长,宜让学生多发问,经过梳理成为全班同学共同关注的问题,大家一起来解决。阅读教学常常是“君子动口不动手”,课堂上见得多的是你说、我说、他说,很少见到学生动笔习作。于是乎,学生往往练就了一张巧嘴,却留下一双笨手,形成难以用书面文字准确、生动地表达自己见解的局面。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孩子的智慧出在手指尖上”,此话很有道理。学生在阅读时闪现的思想火花和灵感,因为有了笔方得以留下精彩。在平时的阅读和教学中,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要经常让学生拿起笔圈圈点点、勾勾画画,让学生在精彩之处写一些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这时学生写出来的文字实际上就是学生与文本、与作者情感的交流与碰撞。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实实在在地经历思考的过程,拥有属于自己的见解和话语,从而打破少数优秀学生独占课堂话语权的局面。
  三、抓实训练
  课程标准强调:“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以写字为例,如果不训练,就不可能把字写得美观、漂亮,如果训练程度不够,还可能连字都不会写;再以作文为例,如果没有一定量的训练,就不能很好地表达,“熟能生巧”说的就是这个理。因此,该让学生读的就要读,该背的就要背,该练的就要练。
  以低年级课文教学为例,就要认认真真地完成识字、写字、读书任务。要把识字这一重点学习任务渗透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把字音读准、读正。写字指导,则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对写字多一点的课文,就把指导写字的任务分解到二课时完成,对写字少一点的课文,就在当堂完成指导任务。对读书,则要求学生把书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这三个层次的要求是递进的,必须一步一步训练。
  四、加强积累
  积累,需要读、背,需要反复练习,有点强制的味道,这与新课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尊重学生的学习选择”似有矛盾。正是这种理解上的偏差,使我们有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抓积累不那么理直气壮,且有淡化苗头。试想,若没有足够量的积累,学生的“双基”怎能扎实,语文素养如何提高?其实关于语言积累,古人早为我们留下了大量内涵丰富的论断,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等,说的都是因为有了足够的语言量,而下笔千言,出口成章。
  五、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标准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尽可能多地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提供语文实践的机会,丰富语文实践的经历,拓展语文实践的天地。如,教学“鸟的天堂”,就捕捉一切机会让学生进行语文实践。听写词语——为学生积累语言;朗读与背诵精彩片断——让学生在诵读实践中积累规范、优美的语言;让学生表演“记者采访”——化静态语言为动态语言、体验语言,使课文语言得到活化、转化、吸收和运用;回家作业“当导游”——用上听写的词语、积累的语言。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夯实“双基”离不开语文实践。不过我们需要的不是那种枯燥机械式的课堂训练,而是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情景中,融入了文章情感和内涵、包涵着学生对学习浓厚探究兴趣的语文实践,是充满着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和用自己的智慧解决问题的语文实践。
  (作者单位:江西会昌县会昌小学)
其他文献
近年来,生态旅游已成为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而随着生态旅游的蓬勃兴起,关于如何合理规划、科学发展生态旅游等
作为"舶来艺术",小提琴在当代中国已十分普及。在新中国成立后约半个世纪的岁月里,中国小提琴艺术发展迅速,中国小提琴艺术家的演奏水平与教学水平已在国际舞台上跻身前列。
一、让作文批改成为写法交流的阵地  初中生经过几年的写作训练之后,有时会出现“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情况。就是说,经过几年的写作训练之后,各种文体的模式套路已基本成型了,但有时一些具体的写法却把握不起来,明知这样写不妥,却又不知该如何修改,此时教师就应给予适当的点拨,引导其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比如有一次,为了训练学生的观察力与创新思维,我故意布置了一篇老掉牙的作文题——秋天。其中有一个同学在
【正】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成绩优异,但往往因为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导致事倍功半,学习效果极其不佳。教师应一改以往向学生单向灌输知识和能力的教学模式,给学生以学法上的指
【正】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最好的动机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我国著名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可见,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意义,学生有了兴趣,
■核心提示$$   2013年,台湾作家张大春完成了两件大事。第一是他与周华健合作了一张音乐专辑《江湖》,张大春作词,周华健谱曲,让整张专辑实现了古典诗词与西洋音乐的结合。
报纸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伴随着经济发展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广大农民工为社会主义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由于现行户籍制度的存在,以及传统的城乡二元
分析了水下考古对潜器的需求,从速度、机动性、与UUV的对比等方面阐述了SPC II(Stabilityfirst,Propulsionsecondary, Controlthethird)机器鱼水下作业的可行性,提出了基于盘
随着“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型,随着科技化生产的普及,各行各业越来越需要“钻研意识坚、动手能力强”的人才,或许正是基于这样的需求,国家教育部于2001年在《科学课程标准》中首次提出了“科学探究”的概念,并强调:“科学教学要以‘科学探究’为核心,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进而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根据这一精神,我们在教学中就要开展合理有效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发现问题,让学
基于扎根理论和探索性多案例研究方法,对89家企业展开调研,旨在分析我国企业在复杂情境中管理创新方法的选择倾向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通过对案例企业依次进行开放式、轴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