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力量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mengl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各位朋友:
  下午好!岁末是一个盘点的时候,人到岁末心情就特别复杂,一方面对过去有很多眷恋,另一方面也有很多遗憾;一方面对未来有很多憧憬,另一方面也有很多困惑。何况接下来的这个年头是著名的2012年。
  我们相聚在此有一个理由,就是让2012年因为我们而更好一点,因为文化而多一点信任的力量。每一个年头都有一些人远离,让我们思虑文化对于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到底会起着怎样的支撑作用。
  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大概都不会对高调捐款的企业家陌生,但是杨绛先生却将他们全家人累积起来的72万元全部捐给清华大学,建立了“好读书奖学金”,她捐出的哪里是钱那么简单,她捐出的是他们全家的心血。捐款现场,杨绛先生还鞠了一个躬,并以深深的谦恭和感恩说道:“谢谢你们成全了我们仨的心愿。”
  作为一个女人,她的独生女和她的先生都先她而去,是什么样的力量让她不是痛心疾首、不堪回顾,而是用一种平和温暖的笔触写下了《我们仨》,她还能够把他们的经历晾晒在她的记忆里,然后让它定格在光阴中,让三个人永远在一起。又是什么力量让这样一个孑然独行的老人,让一个那么瘦小的她,走过了百岁年华,到今天脸上还有那种安详的光彩。看到她这次捐助的时候,我忽然明白了,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或许我们不能像郎朗那样辉煌地去跟世界各大乐队演奏,把那些名曲送到太空之上;我们不能像徐静蕾那样既可以演,又可以导,留下那么多隽永的作品;我们也不会像张军那样以一个昆曲小生的身份去跨界合作。也许我们没有他们的艺术才华,但是我们可以从杨绛先生身上看到一点,那就是文化可以让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不朽,可以让我们以一种真正艺术的方式活在这样一个喧嚣、嘈杂的世相之中,让我们的心因为文化而拥有一种宁静、柔软、辽阔和永不妥协的梦想。
  我们今天在享受着高科技和丰富物质文明的同时,为什么我们的疾病越来越多,我们的心情越来越焦虑?科技使我们自信的同时,也使我们狂妄;物质发达使我们享受的同时,也使我们担忧。我们今天究竟迷失在了哪里?文化在这个岁末,能够给我们的生命以什么样的救赎力量?
  在我的理解中,文化是“文而化之”,也就是说我自己更愿意做一个动词“文化”而活着,而不是名词。我们中国从来不缺少“文”,有文字记载的文明就有五千多年,在那卷帙浩繁的文字里面,有多少熠熠生辉的遗产跟我们今天的生活、跟我们内心的幸福真的相关呢?我们只需要做一件事,叫做“化”。就是要用一种“化”的力量,让每位艺术家手中独特的、不可复制的艺术形式,迸射出精神的光芒,从而照耀进我们的内心。
  我们到底从什么地方获得那种生命的光芒呢?我们每个人其实都很脆弱,寻觅梦想,不是因为我们坚强,而是因为脆弱;寻觅梦想,不是因为我们脱离现实,而是因为现实的残酷。我们需要梦想在现实中妥协、放弃、磨砺了很多次之后,还有一种力量温暖我们的心,文化就是这种力量。
  我想,苏东坡当年一定曾经一步一步走,所以他会看一座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再走几步,“远近高低各不同”,后来他从山中走到山顶,明白“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一点禅悟他要是不变换不同角度,一步一步从容走来,索道要是直接把他放在山顶上,能有这份感受吗?
  我也想,陆游要经历多少次的绝望、饥饿、疲惫、幻灭,一次次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才会在豁然之间“柳暗花明又一村”,那份生命的惊喜,那份蓦然相逢,他不亲身丈量,能获得吗?孔夫子当年“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人到达什么样的山峦高度,就会有什么样的视角。
  我一直很喜欢泰山上的一副对联,叫做“海到尽头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我们总说,比大海更辽阔的是人心,但是大海到了尽头怎么办?你在山边会看见,苍天才是海的岸,苍天的绵延没有尽头,而终于登顶一座山峦的时候,中国的古人不习惯于用“人类征服了多少多少高度”这样的表述,他们往往是感恩自然、接纳生命,通过一步步的托举和成全,最终让生命融入山峦。“山登绝顶我为峰”,我自己成为千山万壑之中的一块石头,这就是文化,这就是文化的成全。
  我们都在追求生命的确定性,还有多少不确定性等在前方呢?文化首先让我们善待自己,对自己的生命有份信任,然后我们才对世界笃信不疑。今天有很多人说,这个世界变得让人越来越不相信了,其实我想说,那么你相信自己吗?如果你相信自己,你可以把握自己与这个世界相逢的那种方式,那么你还是可以信任世界的,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2012年要来了,前一段时间很多媒体问我,2012年你觉得最可怕的事情是什么。于我而言,最可怕的事情就是我们这个社会再出现比“小悦悦事件”更恶劣的事件,我希望小悦悦这个事件让我们已经“探底”了,探底之后就可以反弹了。关于光阴年华,什么都不可怕了。人生磊落光明,抱着信念和梦想,我们去穿越一个一个年头,让这些岁月和我们的生命相逢。内心有这份文化的力量,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在2012年做一个真正的艺术家。谢谢大家!
  (本文为于丹在2011年12月6日在解放日报报业集团的演讲,有删改)
  编辑 乔丽平
其他文献
骑自行车慢行在熙熙攘攘的小街上,忽觉有人轻拉我大衣左侧的口袋。警觉地转脸看左後侧,一张大男孩儿的脸几乎要贴到了我的肩。这是一张青春的脸,脸上没有一丝一毫的慌张和羞怯。我与他四目相对时,他的右手正执著地捏着我的手机。我右手稳住车把,左手捂向上衣口袋手机所在的部位。我的手捂得紧紧的,男孩儿的手迟疑了片刻,才不情愿地松开手机,撤出我的衣袋。我左手捂着手机,继续骑行了十多米,才停下车回头看。大男孩儿就在我
一对老夫妻报警:他们收到了一个神秘的包裹,包裹里是整整一万元。  钱是假的?警察帮他们一张张检验,一百张,张张都是真的。  这是一个陷阱?包裹里夹着一张纸条,写着这样一段话:本公司2010年抽出10位幸运人士,你被幸运抽中。这一万元是公司送你的幸运钱,我们送到你手上,望你别担心有诈,请放心。警察分析,一般的诈骗案中,骗子都是找各种理由让当事人汇出钱,哪有骗子直接先送你一万元的?不像是骗局,也看不出
他站在那里,整个人就像一幅字帖:发乱如草书,眉浓如隶书,鼻正如楷书。  他是一个端正的但却潦倒的人。  他是我的隔壁邻居,一个与这个尘世有些“格格不入”的诗人,许是太过于专注他的诗歌,生活被他过得一塌糊涂。40多岁的人,尚未娶妻,时下的女子,恐怕没有哪个愿意嫁给清贫的诗歌。年近古稀的父母,只有他这一个独子,为他操碎了心,偏偏他“不务正业”地爱上了诗歌,无法自拔。他自己倒是乐得逍遥,梅妻鹤子般做着城
三种简单却极其强烈的情感主宰着我的生活:对爱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难以承受痛苦的怜悯之心。这三种情感,像阵阵飓风,任意地将我吹得飘来荡去,越过痛苦的海洋,抵达绝望的彼岸。  我寻找爱。首先,因为它令人心醉神迷,这种沉醉是如此美妙,以至于我愿意用余生来换取那几个小时的快乐。其次,是因为它会减轻孤独,置身于那种可怕的孤独中,颤抖的灵魂会在世界的边缘看到冰冷的、死寂的、无底的深渊。我寻找爱,还因为
十岁时,我随父亲进城。父亲在一个工地干活,我则在附近一所学校借读。八月底的一天,我带着学费去报名,老师告诉我要另外交500块钱借读费,而我只带够了学费。我走到学校门口用公用电话把这个情况告诉了父亲。父亲接到电话立刻说:“你等一下,我马上过来。”我站在校门口等待。不一会儿,我就看到父亲吃力地蹬着自行车,冲上了校园前的一段坡路。  烈日当空,我看见父亲衬衣的前胸已经湿透了。他从车上跳下来,从裤兜里掏出
一个人走得远,两个人走得欢    十几年来,唐国强、刘劲以精湛的演技,成功塑造了毛泽东、周恩来两位伟人形象,被称为黄金搭档。在长年的合作中,唐国强、刘劲不但配合得越来越默契,而且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电影《长征》是唐国强与刘劲的第一次合作。拍摄时导演翟俊杰为了达到最佳艺术效果,决定全片采用现场同期录音,这对演员的台词功底要求极高。片中有一段黎平会议上周恩来用英语和李德激烈争论的戏,刘劲上大学时学过
哪个孩子不喜欢玩呢?但玩确实可以分为会玩和不会玩,二者之间的差别还是很大的。  清华大学建筑系一个名叫黄汇的毕业生,最近写了一篇文章《“老伙伴”梁思成》,来回忆当年的学生生活,以及亲切的“老伙伴”梁思成对他点点滴滴的教诲和影响。  在谈到学与玩的问题时,作者回忆说,在大二期末考试时,全班竟有一大半的同学材料力学不及格。  这真是令人脸红的事情,大家开始总结其中的原因和教训。有人想明白后,就向老师反
买到一本最新的《做人与处世》杂志,看后的感觉就一个字:爽。精美印刷、新颖彩页,一股鲜活的文字热浪迎面扑来,让人耳目一新、爱不释手。2011年以来,《做人与处世》每期的文章都很有分量,像骨骼、像梁柱,对刊物不仅是一种支撑,同时也显示了刊物的重量,给读者的感觉是编者站得高看得远,出手不凡,传递着时代的强音。  《做人与处世》就像一幅浓浓波淡的水墨丹青,层层叠叠地铺展在那里,需要你用心去浏览赏读:又像时
对贵刊的喜爱,是源于贵刊包容、大气的胸怀:她欢迎每一位读者品评,而不会沉迷于赞美之中:她虚心接受读者的意见,在保持特色的基础上有所突破、有所创造。所以她的文章,富有真情实感,贴近生活实际,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有所得、有所思,在再创造的基础上,坚信善与美,相信美好并憧憬未来。  其实,人的观念、思想是多元的,而多元化的社会、多元化的思想更使得人们面临诸多诱惑而又难以取舍。《做人与处世》的文章,会用
事物看上去怎样,取决于你观看的方式,这个道理既适用于绘画,也适用于我们的生活。一幅广受欢迎的画作和一个饱满且有意义的人生,依靠的都是保持一种正确的视角。  我最近完成的一幅风景画——《金门大桥》,就使我受到很多挑战和启发。它描绘的是,横卧于碧海白浪之上的美丽大桥优雅地弯向远方灯火辉煌的城市。这是一幅壮丽的图景。在海滩上,当第一次从那个特别的角度观看大桥时,我被震撼得透不过气来!我能否画好它,取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