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教学的理性回归

来源 :辽宁教育·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840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许多新理论、理念、方法的大力推介,作为教学主阵地的课堂教学,无论是观念还是设计、方法等,出现了非常显著的变化,但这些变化也要辩证地看待。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由于解读、评价等的偏差,课堂教学存在一些问题:重形式、轻内涵,泯灭学科特色,影响学生智能水平及学科素养的提升。这些问题亟需厘清,应该让课堂回归到理性轨道。
  关键词:课堂教学;简约;智慧;学科特色;内涵发展
  曾几何时,随着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推进,许多新理论、理念、方法的大力推介,作为教学主阵地的课堂教学,无论是观念还是设计、方法等,出现了非常显著的变化。无疑,新课程改革带来了课堂教学的许多进步,但由于个体对课程理念的解读、把握的差异性,导致了对课堂教学设计、评价的差异乃至争议,如果不加以厘清,不利于導引课堂教学的健康发展。
  笔者所在的教研部门,曾组织部分骨干教师对曾获某省一等奖的课堂教学录像进行评议。结果,对于这节课,出现了较大争议:一部分人认为,该课设计精美,形式新颖,方法灵活,课堂生动活泼;另一部分人认为,该课表演性太强,过于追求形式性的东西,对方式的追求超过了对学科内容的重视,造成了学科主体内容的流失,是一节不及格的课。
  如果仅仅是一节普通的课,那评价无非是优、缺互现,值得思考的是,它是一节获得省专家认可的优质课。对该课的争议,折射出了课堂评价中最重要的问题:课堂教学最本质的内涵是什么,怎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我们应该推崇和追求的。或许,新课改让相当一部分教师感觉“乱花渐欲迷人眼”,迷失在繁复的形式追求中而忘掉本真?课堂教学不管怎么改,有些最本质的东西是不可以丢的。作为一个有思考的教师,应该“不畏浮云遮望眼”,大力倡导课堂教学精神的理性回归。
  基于目前课堂教学的现状,笔者以为,以下几个方面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得以坚持。
  一、大道至简,教学设计崇尚简约
  简约并非简单,课堂教学设计中推崇简约,就是要去除一切不必要的形式方面的枝叶,在删繁就简中把节省的时间用在教学的主要方面,使得教学节奏更明快、集中,便于学生集中精力和时间对问题做深入有效的研究讨论。
  华而不实的做秀是当下课堂教学的一个显著弊端,只有在教学设计中秉持简约原则,才能实现课堂教学自然本色的回归。
  (一)目标设计要恰当
  教学目标的空洞化是教学中常见现象,有些是因为生搬硬套,有些是因为对学情把握不到位。目标的空洞化,导致教学与目标背离,造成教学的随意与失控。其实,教学目标的设定,不必要追求“高大全”,一节课不可能涵盖三维目标的全部。正确的做法是,研究学情,剔除雕饰成分,简明透辟,做到恰如其分。
  (二)环节设计要精练
  教学环节设计的精练是秉持简约原则的关键。环节精练了,教学主线就明了,课堂结构和层次就清晰,便于有效组织课堂,高效达成教学目标。在教学环节设计中,教师常见的问题是不知取舍,总觉得这个内容也好,那个内容也舍不得丢,导致重复劳动,偏离主线。其实,教学预设、情景创设,不在多而在精。教学流程的设计,更应删繁就简,以便于操作为原则。
  (三)语言设计要简明
  课堂语言的简明是教师技能的基本要求。语言的简明,包含二个要点,其一要简,其二要明。课堂教学,其本质在于师生的交流互动,只有表意明了,才能达成交流沟通。但这种交流沟通又限定在课堂这一范畴,既有时间限定,又有目标要求,所以,教师语言表达必须求简,这样才会保证高效达成教学目标。如何做到课堂语言设计简明?刘勰《文心雕龙》中说:“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此言虽是针对文章而言,其实对提炼课堂语言也有借鉴意义。
  (四)媒体设计要简朴
  多媒体课件集文字、图像、色彩、声响等多重媒体的综合效果,直观、生动,给传统教学带来现代化的魅力。但现实教学中,多媒体滥用情况严重。有些课中,媒体只是用来刺激学生感官,或用以公开课哗众取宠做秀的道具;媒体设计华美、繁复纷呈,甚至掩盖课堂真正目标,教师反而被媒体操纵。要摒弃这一弊端,必须树立我用媒体这一观念,媒体是为教学服务的,它只不过是种手段而非目的。媒体设计力求简朴,以免在教学中喧宾夺主;只有简朴,才会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教学内容的学习上。
  二、正本清源,教学过程呼唤生成智慧
  (一)启迪智慧是学校最本质的功能
  学生为何要到学校接受教育?如果仅仅是为了学习知识,那现代互联网海量的知识信息,完全涵盖普通学校所能教授的内容,如此,学校存在的意义似乎不大。其实,学校最本质的功能应该是启迪智慧。朱永新教授曾说过:“在古代学校里,哲学家渴望传授的是智慧,而在现代学校,我们降低了目标,教授的是学科。从神圣的智慧沦落到学校教材知识,标志了多少世纪以来教育上的一种失败。”的确,相当长时间里,功利观让学校教育迷失了方向。当下,教育智慧的普遍缺失,与应试教学痼疾难除不无关系。正本清源,教学过程中呼唤教育智慧,是教育精神的理性回归。
  (二)教学过程中如何启迪、生成智慧
  1.教师要更新观念
  现代教师,不仅仅是课程的传递和执行者,更是课程的创造和开发者,教学已经变成师生交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动态的、复杂的,对教师的智慧水平提出了很高要求。因此,只有切实提高教师自身智慧水平,才有可能引领、启迪学生的智慧发展。
  教师,要确立学校最本质的功能是启迪智慧的观念。这种观念,必然会引发教学方式、角度的调整,如操作中,可以改教师设疑为学生质疑,改教师解疑为学生解疑。表面看仅仅是角度的变化,但实际带给学生的思维训练及提高有质的差异。
  2.教师要重视学习、实践和研究
  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启迪、生成学生的智慧?考察成功的案例,几乎都是个性化的,难以归纳总结。这也是智慧学习的难点所在,知识可以传授,智慧只能领悟。由此,有人认为智慧无需学习,其实恰恰相反,教师应该更广泛深入地学习。只有不断深入学习揣摩,并与自己的教学实践相结合,不断研究提炼,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智慧启迪、引领者。   三、返璞归真,课堂彰显学科特色
  笔者经常参与学校各类评课活动,各学科的课听多了,感觉近几年来的课,学科内涵少了,程式化的东西多了,总有千课一面之感。其基本程序无非是设置情景导入,教师设疑,引导学生探究、讨论、质疑,在学生发现基础上教师点拨归纳,生成提炼,最后拓展训练加以强化知识。只要有现成的课件和答案,无论什么课,似乎谁都能上个七分像。
  新课程强调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变革,主要是因为传统的学科教育教学过分强调了学科自身的体系性、逻辑性和系统性,忽视人的发展和人文性的教育,但并非因此要抹平学科自身的特点,相反,各学科本身的特点正是学科魅力所在。如数理化生等理科的科学、理性精神,语文的人文、审美精神,英语语言的规范严密精神及历史的实证精神等,应该成为各自课堂的主旋律。教学,应该有自己的学科精神。有了学科精神,教学就有了共同追寻的目标,有利于形成学科的“风骨”与特质。
  新课程背景下,课堂学科特质的回归,绝对不是要回到老路上去,实质是在新理念、方法背景下的纠偏,即纠正目前课堂教学中过分关注新的方式方法的运用,忽略了这些方式方法与学科教学的适配性,从而造成学科特质的泯灭,造成学生学科学习的空洞化。因此,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学科精神的内涵,结合各学科教学的目标要求,设定适合学科教学的目标;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重视其适配性,不能仅仅追求表面的“热闹”,应以能体现学科目标要求、能高效达成目标为标准。上出这门学科课该有的“味道”,这是当下课堂教学中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
  四、循循善诱,课堂互动注重内涵提升
  课堂教学互动是指师生互相交流,共同探讨,互相促进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师生之间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都能在课堂中进行交流。通过交流,师生间能够相互沟通、影响、补充;教学过程也就成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师生形成合力,从而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提高课堂效率,达成教学的最优化。
  新课程改革倡导教学、学习方式的改变,课堂教学也一改“一言堂”的格局,互动课堂渐成 “新常态”。但考察相当部分课堂的互动,流于形式化、浅表化,学生智能没有很好地生成,思维没能得到有效的训练,课堂内涵空洞,没能真正达成互动应该有的教学效果。
  日本学者佐藤学在他的著作《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阐述了课堂中的“应对的关系”,他认为课堂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相互都是“应对”的,如果构不成这种“应对”,课堂就会出问题。这种“应对”关系就是需要互动、对话、合作。因此,能否构成“应对”,可以作为判别互动课堂的一个标尺。基于此,互动课堂的有效实施,应切实落实以下几点:
  首先,放下身段,心中装有学生,才会真正创设利于互动开展的民主、和谐氛围。其次,关注学情、关注不同学生,尤其是弱势群体的需求,精研教材,预设精准目标。第三,精心设计、提炼问题,要有价值、有针对、有梯度。第四,互動方式多样化,师—个、师—组、生—生等多种组合,形成信息交流的多层网络,达成成果共享。最后,评价开放、多元,善于倾听,善于激励。教师在“善诱”上着力,方可引导课堂内涵的提升和发展。
  课堂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这一过程,考量着教师的判断、选择与智慧。杨九俊先生曾说:课堂是我们成长的地方。“我们”,其实不仅指学生,也包括教师自身的成长。三尺讲台写春秋,课堂,是教师的舞台,如何写好剧本、演好角色,得失寸心知。
  参考文献:
  [1]佐藤学[日本].静悄悄的革命[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2014.
  [2]杨九俊.花开的声音[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5.
  (责任编辑:赵静)
其他文献
目的:调查了解驻豫某部新兵投弹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驻豫某部2012—2014年度确诊投弹骨折新兵51例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投弹骨折危险因素相关分析。结果:骨折发生时间
随着大数据和物联网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与各个行业深度融合,并衍生出大量的产品,促使行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提出全新的要求.本文从计算机专业一体化课程教学重要性入手,深入进
一、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形式的制冷设备进入了千家万户。制冷设备的质量问题已引起人们的关注。制冷机的冷却速度是评价制冷设备性能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为此,国
西方学者德加默提出:“提问提得好即教得好”,指明了提问对于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适时、适度、高效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既能起到设疑、释疑和反馈作用,有利于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深入探究的兴趣,激发数学思维,推动数学教学目标的准确实现,又使学生问有所悟、问有所得,享受身心的愉悦,提高数学学习能力,提升数学学习素养。然而,纵观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实,低效提问比比皆是,亟需深入探究其不适应
期刊
据调查,西宁市有小学校园足球布点学校有30所,30名小学体育教师和900多名小学生参与其中。校园足球需要学校作为物质载体,因此,校园足球开展的现状、领导对校园足球的重视程度就是影响校园足球开展情况的关键因素。为了解西宁市校园足球布点学校领导对校园足球的重视程度,本人对校园足球的部分布点学校进行调查,希望能对西宁市校园足球未来的发展和后备人才的培养做出贡献。  一、影响校园足球运动开展的因素  为了
期刊
音乐具备极强的艺术性,也是一个人精神的依托,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中职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部分,为提高教学质量,中职音乐教师要优化教学模式,主
文章采用二维异质结构器件模拟程序和异质结双极晶体管电路模拟程序,对新近提出的自对准AlGaAs/GaAs异质结双极晶体管(HBT)的设计、制作和模拟制定了系统的研究方法。所研制
期刊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各种语言知识的呈现和学习都应从语言使用的角度出发,为提升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服务。教师要通过创设接近实际生活的各种语境,采用循序渐进的语言实践活动,以及各种强调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教学途径和方法,如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等,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可见,教学中唯有良好的语境创设,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的能力。而创设语境既要顾及情境的生活
期刊
在初中阶段的教学过程中,政治作为初中阶段课程开展过程中较为重要的一个学科,在初中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政治学科的内容教学,不仅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政治涵养能力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