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公益,让天下没有难做的公益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_sm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是“米农”吗?只要登录“米公益”的手机软件,给爸爸妈妈打个电话,起来伸个懒腰做做运动,或者读一则资讯,就能得到奖励——虚拟“大米”。到达一定数量后,“大米”还能兑换成实物,捐给公益机构。“米公益”的背后,是中山大学20多名在校学生的共同努力,他们说:“我们想通过手机APP,让人们随时随地做公益。”
  一个APP就是连接三方的平台
  我和王子是好朋友,也是同学们眼中所谓的“学霸”。王子是“2012年中山大学年度人物”,著名手机游戏捕鱼达人的早期创始人之一。我在本科期间拿了近10项奖学金,曾赴美国迈阿密大学做交换生。2012年年底,大四的我们站在大学的尾巴尖上都有些伤感,王子说:“回望整个大学,我受到过很多人的帮助和支持,我希望能用自己的力量做点有意思的事情,来回报和帮助他人。”
  有一次,王子参加福利院的探访。在送完温暖临走前,福利院的婆婆跟他说,很多人送了东西之后再也没有人回访过,问问他们用得怎么样。婆婆的这句话让他陷入沉思,他说:“不少公益活动都流于作秀,忽视了受助对象真正的需求。”
  同样做过志愿者的我也有这种感受,尽管大学生志愿者在公益圈里比较活跃,但仍然存在各种不足。有没有一种更便捷更有效的做公益的方式呢?在一次周末聚会的时候,我们不约而同地想到了移动互联网。为什么微博、手机游戏这些东西都那么火?就是因为很好地利用了“碎片化时间”。那么,公益能否同样和移动互联网结合,让人们随时随地可以参与呢?答案是肯定的,最典型的模式就是联合国粮食署推出的风靡全球的“免费大米”游戏,人们通过玩游戏的方式,为各国贫困儿童捐赠了近一千亿粒大米。
  王子说,不然我们也拿“米”来做个“米公益”吧,用虚拟大米搭建起传递爱心的桥梁。但是,有过开发手机游戏经验的王子并不想完全模仿“免费大米”的模式,他希望加入大家在做公益的同时,能收获更多。例如坐在电脑面前太久,起来伸个懒腰,做些有氧运动,用手机记录下来后,就可以得到虚拟的“大米”。“大米”攒到一定量,就可以捐出来兑换成物资,由志愿者定期送往公益机构。
  有了初步想法,我们开始寻找合适的公益组织和捐赠企业。我们选择资助的是那些小型的NGO组织,其中有不少是小规模专门服务于某个领域人群的机构,如湖南长沙的蝴蝶之家儿童关怀中心,关爱自闭症儿童的以琳青岛自闭症研究会等。趁着假期,我主动上门拜访,开始这些公益组织的负责人对大学生开发的这个软件将信将疑,直到后来真的收到资助物资,他们才打心底感谢“米公益”带来的帮助。
  我们原以为接触捐赠企业会比较困难,没想到将公益计划书发给中国电信爱游戏基地、京东商城这些大企业的时候,他们的负责人都爽快地签下了合约。后来我才了解到,这些大企业每年都会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但捐赠渠道和营销渠道单一,营销效果不尽如人意。而“米公益”中的兑换和任务系统,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多公益方案,所以他们很愿意在“米公益”上面尝试一下。最终,我们与23家机构和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这样一来,一个连接“米农”、公益组织、捐赠企业三方的平台初见端倪。“米农”们锻炼了身体,公益组织得到了资助,而捐赠企业获得公益宣传,每一方都能获益。手机软件则把人们投身公益的热情变成一颗颗“米粒”,输送给赞助方换来物资,送到接收方手里。这是一个理想的微公益模式。
  有了良好的开端,2012年的寒假,我放弃了去大企业的实习,拿出手上积累的10万奖学金作为启动资金,开始和王子一起开发这个崭新的手机软件。
  五花八门攒大米
  为了让这个软件更加贴近大家的需求,在开发之前,我们在周围的同学好友中广泛做调研:“如果有一个‘米公益’APP,有哪些日常小事你愿意参与进去攒‘大米’的?”结果收集上来的答案五花八门。
  一部分同学反馈说,经常给爸爸妈妈打电话是件很小的事情,但经常忘记。于是,我们后期开发的模块里有了“米·妈妈”:定时提醒用户和亲人通话,让大家放下忙碌的工作,拿起电话,拨出那熟悉而又陌生的号码。事实证明,这个模块非常受欢迎。2013年父亲节,我们联合广州越秀区东山福利院推出“父爱手牵手,关怀心连心”的水果捐赠公益项目,用户只需要从父亲节起一周内完成“米·妈妈”子应用下给爸爸打电话的任务,我们就会向老人家们捐出一份健康有益的水果,活动全程还会在网页呈现。结果,父亲节那周上千人完成了给爸爸打电话的任务。也有同学希望每天上“米公益”能学到一点有趣的知识。我们觉得这条意见也不错,于是在模块里加入了“米·知”的任务,每天向用户推送一条趣味冷知识,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帮助别人。
  短短十多天的时间,我们就收集到了三十多条公益应用任务,很多都很有趣,比如把“每天陪女朋友半个小时”设定为一个任务,到达指定的约会地点后用手机“签到”,每隔5分钟检测一次,直至足够半个小时了,就可以给他“米”了。当然,关于做运动的最多,主要是因为宅男宅女太多,大家经常呆在电脑前,很容易出颈椎腰椎方面的毛病。
  通过反复的讨论筛选,我们最终形成了“米·知”、“米·妈妈”、“米·有氧”、“米·伸展”、“米·扭扭”五个最典型的模块作为首批上线任务,后面三个都是提醒大家起来做运动的。例如“米·伸展”利用传感器进行检测,发现用户长时间伏案工作的话,会发出提醒,让用户伸展手臂进行肩部放松,而只要跟随做完一套伸展操,就可赢取10粒“大米”。
  2013年5月31日,“米公益”开始公测,根据团队的效果反馈统计,网站和APP的次日留存率达到50%,这对辛苦了半年的我们而言,无疑是很值得开心的事情。 2013年7月,“米公益”正式上线,并推出了安卓版与IOS版。
  米公益能走多远?
  项目开始初期,我们就在中山大学校园里做过一次团队招募,没想到一下子来了20多人。通过自己的点滴努力就可以为他人带来这么多的帮助和资源,这个理念吸引了很多人,也因此很少人计较苦和累。肖新月是我们团队一位即将上大二的“米农”,整个暑假,她没有回家,也没有去做兼职,而是呆在“米公益”的办公室里,独立打cold call,发cold mail(明知会被拒绝仍然要打的电话、邮件),然后去联系商家。8月份,她还负责策划了一期线下活动,带领志愿者探望蟠龙村龙溪狗屋的流动猫狗,并送去京东商城赞助的200斤猫粮和400斤狗粮。小姑娘虽然在这个夏天晒黑了,却感受到了自己散发出来的能量。
  目前,这个团队还在不断壮大,越来越多拥有公益梦想的同学相继加入。其中不乏保研至香港浸会大学、台湾政法大学、多伦多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等的高材生;以及拥有成功创业经历、世界500强企业及互联网企业实习经历的精英;还有放弃了德勤咨询、普华永道、法国巴黎银行等机会,全身心投入到米公益创业项目中来的梦想青年。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米公益”陆陆续续开展了很多次线上线下的互动活动,除了探望流浪猫狗,我们在7月底举办了向儿童收容所小朋友捐电池的活动,将150支铅笔被送到广州市东山福利院15个孩子手里。看到网络上无形的爱的力量变成了真实的物资送到孩子们手里,我们觉得做这样的公益更加接地气,也更触手可及。
  随着毕业季的结束,部分团队成员各奔东西,开始新的进修或工作。2013年9月,我和王子也分别被保送到北大和清华读研,有人担心“米公益”能否继续走下去?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都很乐观。到了北京后,“米公益”加入了更多的资源,而且团队已经在中大形成了“人才梯队”,从扎根广州,到放眼全国,相信以后我们会做得更好。
  当然,“米公益”也并非完美。APP上线后,我们也收到了不少改进意见,例如有的用户反映黏性还不够强,所以我们下一步计划加入一些社交因素,例如可以通过各种“签到”的方式来获取虚拟大米。如今,简单公益、快乐公益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希望我们不断创新的尝试能将更多个人的小爱汇聚起来,让公益成为利己助人的事。
  责任编辑:曹晓晨
其他文献
又一个暑假来了!捏在你手里最大的财富无疑就是那近两个月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暑假我们干吗去?我们不作无目的的游山玩水,吃住行皆选择一种更有爱、更踏实的方式。像本专题中介绍的,中国的同学们走出去,游学国外做经济适用型美食之旅;外国的同学们走进来,找到中国的有机农场用劳动换食宿,亲近自然,亲近土地。  说到土地,不得不提乡村,要知道,随着这几年中国对食品安全的重视,有机农场、CSA(城市支持农村)农场、
2011年11月,以色列驻沪领事馆公布了一百多张拍摄于半个多世纪前的老照片,拍摄者是当时的犹太摄影师萨泽提。老照片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真实的生活定格——当时的审美、流行衣着……但更令人深思的是老照片背后隐含的价值观、道德准则和做人的道理。    出现在发布会上的六位当年老照片的影中人,都已年逾古稀,历经岁月洗涤,外貌与影中人大都差异极大,但他们的优雅、低调和谦虚恰恰折现了海派最绚丽的光彩。他们不约而同
诱惑不仅仅来自于淘宝,一个恋物的人无时无刻不为各种欲望所累,漂亮衣服的诱惑、新款手机的吸引,各式各样的物品搞得财政赤字不断,还让人感觉“那一年我们好像很有钱”,其实静下心来,也许你会猛然发现,有一种生活更为简单,更容易让人感到快乐。    2010年暑假第一次在网上看到“不持有生活之道”小组,什么是不持有?日本作家金子由纪子写过一本书叫《不持有的生活》,提倡不持有的生活之道,“不持有”不是真的、完
毕业去种菜  北大毕业生邹子龙在珠海已种菜三年。2010年冬天,即将从北大毕业的邹子龙放弃了金融机构提供的高薪岗位,说服在中国人民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读书,并已被一家电视台录取的女友陈羿好跑到这里承包了一座山头,创建了名为“绿手指份额”的农园,开始菜农生涯。种有机菜至今,他们将社区支持农业的经营理念引入珠海:顾客提前预付买菜费用,收成后,由农场定时配送到客户家,其间顾客与农场共担种植风险。(南方都市报
啊,评估真来了!     “呲呲,呲呲,呲呲”,寝室里四个姑娘的手机在桌子上此起彼伏地震动,通常在这种情况下,大家都会心照不宣地笑笑,然后眼神交汇到宿舍长大姐的身上,让她作代表把短信念完,因为经过屡试不爽的猜测,大家的手机一起响时只有两种情况,不是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又群发考研讲座的信息,就是班长大人又飞信了,大姐看到短信后没有像往常一样念出来,而是撂下一句“这么神圣的短信你们一定要自己看!”。于是
2012年3月12日,记者来到西城区婚姻登记处二处结婚登记室时,刘宇正在为一对新人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这会儿人还不算很多,我还能跟您说会儿话,要是碰上好日子,我连跟你说话的机会都没有的。”刘宇对记者说:“平常日子里,我们一天基本上办理几十对。要是碰上好日子,那可就忙了!”  2008年8月8日,刘宇等登记员早晨5点半就到了单位,6点钟开门。当时楼道里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他们当天一直忙到晚上11点
1 前言  当前,我国绝大多数大中型企业已经全面、深入地参与国内外市场的竞争。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在进行经营决策时需要比以往更多、更准确的信息,企业档案资料是丰富而宝贵的历史“沉淀”,蕴藏着海量的优质信息资源。但是,我国现在进入了“注意力经济”时代,人们只对出现在身边和周围的事物产生兴趣。因此,如何加强资源体系建设和服务体系建设、将企业档案信息从当前档案室的“堡垒”移送到大众的视野里,成为企业档
大学毕业后,就业机会倒不少,可是究竟哪一份工作才是自己想要的,才是最适合自己发展的呢?  在频繁的换工作和职业困惑与迷茫中,我该怎么办?  困惑关键词:无兴趣 无目标  提问者:李涛  河北理工大学  孟非老师您好!  我在大学念的是工商管理专业,毕业找工作时没有什么明确目标,朋友告诉我物流行业不错,正好看到一家知名物流公司在招聘,就去应聘,顺利入职做了办公室行政工作。 本想着在一个大平台上能做点
2000年,蔡开泉从福建莆田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学期间他立志考研,“一定要刻苦复习,考取张军教授的研究生”,是他考研苦读时,贴在床头的话。功夫不负有心人,2004年,蔡开泉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攻读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专业硕士学位,开始了自己的航空航天科研梦想之旅。  就要有开泉的钻研劲  2004年10月,全国空管建设与发展展览会在北京举办,参展的大多是国内空管领域技术实力非常强的科研单位。
失败与成长  在这个成功学满天飞的年代,好莱坞式的逆袭故事、成功案例们的“砖家解读”每天都像病毒一样前赴后继地涌现在我们的信息流中。于是,对于失败,很多人变得遮遮掩掩不愿轻易提起或者真诚分享,我们以为大学生也是。某次,与他们闲聊,“你们愿意说说大学里自己经历过的那些失败的事儿嘛”“太有得可说的了,没有失败哪有成长!”这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从“无知的乐观”到“知情的悲观”再到“知情的乐观”,曾经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