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朗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意识

来源 :课外语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livewebdynpro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大井小学,广东 广州 510000)
  【摘要】“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主题。在很多时候,“朗读”教学沦为“矫正字音”的手段。本文从传统语文和“接受美学”理论出发,指出了“朗读”教学的重要性,确立了“朗读者”就是“创造者”的观念,并从教学实际论述了如何在“朗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意识”。具体提出了两点:一是“捕捉朗读者的写作视点”;二是进行“读·悟”的写作迁移。
  【关键词】朗读;渗透;有感情;写作
  【中圖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重视学生的“朗读”。九年义务教育四个学段的“阅读目标与内容”,全都明确写入“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因此,“朗读”已成为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主题。弄清“朗读”的内涵,了解其实现的途径,是上好语文课的专业必须。近年来,笔者从写作的角度,对“朗读”教学做了一些研究,也收获了一些认识。现在总结出来,以飨大家。
  一、“朗读”是语文学习的传统
  朗读,《现代汉语》的意思是“清晰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简单地说,就是在语文教学中,要求学生用普通话读课文。课堂需要琅琅书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朗读”,还加入了三个“定义”,即“正确”“流利”“有感情”。这几个修饰词,实际是要求“朗读”融汇“诵读”。即在“朗读”教学中,更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强调学生自我的内化。
  诵读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优良传统。早在宋代,大教育家朱熹就说过:“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得尔。”诵读的妙用在朱熹看来,就是通过“口念”达到“心领”。近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国文是语文学科,不该只用心与眼学习;须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与耳才好。”吟诵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
  叶圣陶先生还这样要求我们,学生“读”,要使他们看作是一种享受而不看作是一种负担。一遍比一遍读来入调,一遍比一遍体会亲切,并不希望早一点背诵,而自然达到纯熟的境界。
  可见,真正的“朗读”,其核心还不在于“读出声”,而是引领学生“用心”去感受文本,更好地熟悉文本,并将知识、情感内化。“朗读”的过程,应该是学生对文本的“创作”的过程。作者的“文本”因拥有了读者的“眼光”而生动发光。
  在教授二年级课文《动手做做看》时,我让学生“角色朗读”。学生在熟读文本后,我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有的孩子说:“郎志万老师真的很有趣,会教学生这样特别的内容,我好想学校也有这样的老师”;有的学生说:“伊琳娜妈妈懂得引导孩子,伊琳娜后来的成功应该感谢她的妈妈”。这些闪光的语言,就来自孩子“朗读”的感受。这是“朗读”带来的神奇变化,也是学校需要时刻飘逸“琅琅书声”的最好注脚。
  二、“朗读者”就是“创作者”
  在许多人眼里,“朗读者”不过是“传声筒”,是“无声文本”的“有声”呈现。但是,按照现在的“接受美学”理论,任何“信息接受者”都不是被动接受的,都会对“所接受的信息”进行自我观照、诠释。这种观照、诠释,就是主观融入的过程。因此,“朗读者”对文本的“朗读”,绝不是“鹦鹉学舌”,它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朗读者”实际上也是“创作者”。
  抱有旧观念去进行“朗读”教学,“朗读”往往被简化成“说普通话”,矫正字音的手段。事实上,过去很多时候,许多人都是这样做的。在我看来,“朗读”是一种“艺术创造”的过程,“朗读”教学有一块宽阔的地域。“朗读”教学应该关注“读”,以及“读”后面的“创造性”。那就是让学生把“读”和“知”;“读”和“情”;“读”和“思”,“读”和“悟”等结合起来。
  “读”和“知”,就是让学生在“读”中明白文本写了什么,文章结构如何,人物谁主谁次,重点词句在哪,等等。“读”和“情”的结合,就是学生“读”课文时,既要对作者的基本情感、态度有所了解,也应在“读”时隐含自己的主张和看法。比如:“读”时分轻重缓急,恰好和文中的情节的起伏对应,足于传达自己对文章的了解。“读”和“思”的结合。“读”的时候,把自己的思考,甚至“疑问”融进其中。明了处,轻舟已过万重山;疑惑出,幽咽泉流冰下难。“读”和“悟”结合。叶圣陶先生说,这是“读”的一种可贵的境界。读者对研究所得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自己的东西了。比如,那些读熟的词句便会妥帖地藏在胸中,和读者生活中相似的境遇组合,变得有血有肉了。
  因此,“朗读”教学,不仅仅是“读”,它实际是语文的综合性能力,包含着念、听、理解、鉴赏、创造等语文能力。“朗读”教学,应该在“读”中看到“写”,应该在“读”中渗透“写”的意识。
  三、捕捉“朗读者”的写作视点
  在“朗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意识”,关键是要捕捉“朗读者”的视点。要在教学中,通过不断创设情境,引领“朗读者”,让他们不仅“读书”,而且看到“文字后面的写作”。
  当前的“分析为导向”的“朗读”教学,严重地阻碍“朗读者”的视点。“朗读者”往往陷于“生字词”“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等支离破碎的文本中。渗透“写作意识”,必须转变观念,改变重点,把“朗读”的重心转到“关注文本怎么写”,“读者综合感知”。
  我在实际教学中,特别重视以下三个方面的情景教学。
  第一,关注“朗读者”对文本“画面化”。文字是抽象的,但是它所表达的却是丰富多彩的生活。生活的场景,就是文字的还原。学生如果能透过文字,进行“画面”还原,便突破了“文字的遮蔽”,回到了与自己相连的“生活”。“生活”就是“读”“写”的交汇处。当“朗读者”能把“文字”还原“生活”,就为他把“生活”转换为“文字”找到了一条坦途。常在这样的路上“行走”,自然容易“熟门熟路”。等到学生真正作文的时候,就不至于“陌生”“无助”。   比如三年级课文《蜜蜂引路》,我引导学生“朗读列宁观察蜜蜂,找到养蜂人的家”这段。我会让学生熟知“列宁的路径”,然后再在此基础上“朗读”。学生“朗读”时,不仅可以字正腔圆,而且能够如“天气预报员”一样,边“读”边“指点”画面。课外,我布置学生写“读后感”,学生的写作效果很好。
  第二,关注文本“怎么写”。“朗读”教学,不能只是引导学生知道“写什么”,还必须关注“怎么写”。关注“怎么写”,可以让学生明白文章的“选材”“结构”“表达方法”等写作“干货”。经过多次的引领,学生久而久之熟能生巧,写作时就不至于“抓耳挠腮”。
  比如三年级课文《可贵的沉默》,课文内容分三部分:孩子们在父母祝福自己的生日中雀跃,场面是喧闹的。当老师问孩子们“是否知道父母的生日”和“是否为父母生日祝福”时,孩子们沉默了。最后,“孩子们探寻如何获知父母生日”和“父母赞美孩子们为自己祝贺生日”,场面又恢复了喧闹。对于三年级孩子来说,内容并不复杂。但是,如果换个角度提问,即“怎么写”,对孩子来说,便具有很好的“思考价值”。
  我就是这样做的。在“朗读”时,我告诉学生:课文“喧 闹—沉默—喧闹”是行文的节奏。而且这种节奏呈现出“强—弱—强”的文字布局。课文中,详写的是“喧闹”。但是,为什么课文中的老师却不喜欢详写的“欢乐”,而独独享受着弱弱的“沉默”?经过我这样的提问,学生“朗读”得更认真了。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开始会琢磨文章的“详略”问题。
  第三,重视通过“朗读”,积累词句。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阅读材料的积累,对写作的作用是被古今中外证明了的妙法。因此,我在“朗读”教学的时候,特别关注“熟读成诵”“熟读而记”。《少年闰土》中的闰土“月下看瓜”的片段,很美。我的做法是——读,再读,比赛读,表演度,读到学生都“朗朗上口”。这时再让学生说说其“妙”,什么环境呀、外貌呀、动作呀、少年的活泼呀,许许多多的“写作之妙”,都如“倒豆子”一样从学生嘴里蹦出来。
  四、把“读·悟”迁移到写作
  现在,许多人都关注“读写结合”“读写迁移”。虽然这里面的“读”,很多是泛指“阅读”。但也有不少人认识到“朗读”可以迁移到“写作”。我在“朗读”教学中,特别注意把“读”和学生的“知”“情”“思”“悟”结合。在我看来,其中最需强调的是“读·悟”,它是“写作意识”最核心观点。写作是创造性活动,其创造之光产生的动机、背景、条件等千差万别,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需要“悟”——文章乃天成,妙手偶得之。
  “朗读”教学中,点燃、保护、延展好学生的“感悟”,即“灵光”,是我教学中一直的坚守。具体来说,有这样一些做法:
  第一,关注“那些婉转的节奏”。在“朗读”教学时,我特別注意引导学生聆听“朗读节奏”。当聆听到“节奏轻重缓急,和文中的情节起伏对应”,我就会在此欣喜地停留。让“朗读者”告诉我们,他朗读时的情感把握。很多时候,这是“难忘时刻”。学生能说出许多属于自己的“独特发现”。比如,在《桂花雨》中,学生会描述“自己由游客,变成主人,最后变成‘浸满桂花香气的人’”;在《搭石》中,学生会说出“山间的溪流是时间,搭石是时间中的记忆,越回忆,越悠长”。
  我所教的学生都有一本“感悟本”。我经常要求学生用心朗读某些文章,然后记录下自己的“感悟”。这本“感悟本”,记下了学生许多很有生活气息的“画面”,是学生通过朗读文本,升华自己生活的历史。
  第二,字斟句酌,讲究音韵。好的文章,自然是富有音韵的。“朗读”教学,教师们都重视“音韵”,我也如此。很多时候,我不讲任何话,只是让学生先“朗读”,自己闭目静听,这语言美吗?学生在经过一段时期的训练后,基本能分辨出语言的优劣。毕竟,语言首先是靠声音取胜的。
  学生对语音的这种感悟能力,正是其综合能力。它是一种重要的语文能力,像“音响师”一样。拥有这种的能力,完全可以“听音辨文”。我注意培养学生这种能力,也注意运用这种能力。在“习作”教学中,学生写好作文后,我并不急着给学生“点评”,而是要求他们先找个安静的地方,自己读出声来,“听音辨文”。实际教学中,这是一种很好的“学生自改”作文的办法。
  第三,教材的选文,有不少文质兼美的文章,在学生“熟读”后,它们成了学生写作时进行模仿的好材料。虽然当下有不少人对“模仿作文”持反对意见。但是,我却是赞同“模仿”作文的。任何一个学习者,他在早期都应该潜下心来走进所学的领域中。模仿,就是走进去的诸多办法之一。
  学生通过“读”,对写作的规范性意义重大。著名学者周振甫先生在《论诵读》一文中说,读熟了字句妥帖的文章,习熟于种种变化的句式和虚词的安排,到写作时,自然不会出现生硬不妥的句子,运用虚词,也在知其所以然中渐渐合乎规则了。
  在实际教学中,我的教学效果也印证了这种说法。我常常会利用一些“经典文章”,在学生“熟读”基础上进行模仿,一次、二次,学生慢慢由生疏,再到文从句顺,再到有些属于自己的变动。许多学生因此爱好写作,许多学生因此感悟到写作之道。
  “朗读”教学的道路千万条,但一定有一条与“写作”相通。前人的理论也总结了这点,本人的教学实践证明了这点。不过,在“朗读”教学实践中,本人也感受到了不少有待深入研究的地方。诸如,目前的“朗读”教学如何更好地融合“单元写作的要求”;“朗读”教学如何更好凸显其独立性,而不仅仅作为一种“手段”存在,等等。
  参考文献
  [1]周朝阳.文本细读,催生教学智慧——关于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文本细读的思考[J].教育科研论坛,2010(7).
  [2]卢凯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J],语文学刊,2010(18).
  [3]咸高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生活化探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8).
  [4]杨再隋.《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学习与辅导[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2.
  [5]王尚文.语感论(第三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是一种精神。江泽民多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时代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根本要求。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历史赋予每位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核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心理学家皮亚杰主张:“教育的首要目标在于造就能够创新、能够创造、发明和发现的人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所做过的事情。”数学教学也是
(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饶丰中心小学,江西 上饶 333126)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育的过程中,阅读教育是其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阅读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为学生将来的学习与工作打下重要的基础。因此,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上阅读教学的使用设计是至关重要的。本文结合实际谈谈在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设计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近年来,保险行业日益面临金融综合经营与混业经营快速推进、业外实体产业纷纷布局金融、金融与实体经济跨界经营与融合的挑战。集团化竞争态势业已形成。因此,险企进入融资租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提出,计算机教学面临着新的要求与挑战.在以往的教学中,很多计算机教师都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这就忽视了实训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创新,从而导致很多
一1958平农业生产大跃进的经验证明:密植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一项关键性措施。先进地区早、中稻每亩插到3-5万穴,25-40万苗;双季晚稻迅速增到4-8万穴,40-60万苗,比1957年增
(江西省九江市港城学校,江西 九江 332000)  【摘要】语段滚动快速写作训练,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它可以提高中小学生的交际、阅读以及写作能力,也是培养学生语文基本素质的重要内容之一。  【关键词】语段;滚动;写作;训练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2008年,我有幸聆听了滚动作文创始人黄上庚老师的作文公开课,这节课令我茅塞顿开。当这一全新的作文教学模式呈现在我眼前
北川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全体职工本着敢想敢作的共产主义精神,经过三十多昼夜的勤学苦钻,已制成功一种高级植物生长刺激素——赤霉素。赤霉素能促进植物茎叶的伸长、促进开花
(四川省沐川县实验小学,四川 沐川 614599)  【摘要】我们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群文阅读的兴趣,教给学生群文阅读的方法,让学生运用“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的思维进行群文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的群文阅读能力。愿我们每位语文老师都做学生群文阅读的启蒙者,做学生群文阅读的点灯人。  【关键词】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群文阅读是语文阅读教学
自然灾害所产生的危害巨大的,作为政府危机管理组成部分的媒体,是及时进行信息公开,平息谣言,动员民众与政府一道投入抗灾救灾行动,有效处理危机、恢复社会秩序、树立政府形
中等职业的办学方针是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目标是使学生能顺利就业,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就业心理现状,如何培养和教育学生形成良好的就业心理素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