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农”爱了六十年

来源 :今日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lei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凭着一片“爱农”的深情,他的足迹遍步了祖国的大江南北。他曾多次赴西南“金三角”(即云、贵、川岩溶地区),黄淮海地区,东北三江平原,甘肃河西走廊,东南沿海发达地区,陕北、渭北黄土高原和西藏、台湾等地区进行综合考察。每到一地不但深入考察了解情况,还为当地做有关学术报告,为这些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振兴农村经济、进行综合开发出谋划策,受到了国家有关部委和各级政府的重视与采纳。
  2005年3月7日,我国农业科技界12位专家联名上书温家宝总理,提出“关于抓紧建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议”。国务院领导对此极为重视,3月15日,温家宝总理对此项建议就做出了重要批示。而这项建议的发起人,便是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年届81岁高龄我国著名农学家卢良恕院土。
  
  一言定前程,终身献农业
  
  1924年秋天,一个男孩儿出生在上海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叫卢泽之,早年留学美国学习经济与金融管理,在大学执教多年,国学功底深厚,“以仁爱之心待人者恕也”,故给孩子取名良恕。虽出身书香门第,家底深厚,但又怎奈国难当头,兵荒马乱。尤
  日本刊记者郭桐兴为不幸的是父亲英年早逝,家庭生活比较困难。受过高等教育的母亲胡丽安,坚韧刚强,长期从事收入微薄的财会工作,但她迫于生计,最后举家迁往祖籍地浙江湖州。适逢“七七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父亲因重病留在沦陷区,不久去世。全家随外公颠沛流离到达贵阳。卢良恕在贵阳清华中学完成高中学业,当时目睹祖国大好山河满目疮痍,半壁江山陷于日寇铁蹄之下,卢良恕的心情十分沉重,立志一定要振兴中华。
  母亲与外公商量卢良恕未来的学业和前途。外公胡仁源早年留学英国学习造船专业,回国后,曾积极倡导发展民族工业,先后任上海江南造船厂总工程师,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校长,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外公对母亲说:“民以食为天,少不了农业,国要富庶,少不了工业。”就这样,卢良恕学农,弟弟学工。卢良恕一生从事农学的道路由此而来。
  1943年至1947年,卢良恕在成都金陵大学农学院就读农艺系,因学习成绩优异,毕业时,当时的系主任、著名玉米专家吴教授大力推荐他到前中央农业实验所麦作系从事小麦研究工作。在那里,他与长他10岁从事玉米遗传育种的蒋彦士博士成了同事。1949年蒋彦土去了台湾,并成为台湾著名的农学专家。43年后的t992年,卢良恕作为6位大陆首批著名科学家,跨越海峡到台湾访问时,蒋彦士望着一头白发的卢良恕,回忆起40多年前两入风华正茂的情景,握着卢良恕的手,不胜感慨地说:“你真正做到了一辈子与农为伍了!”
  
  鞠躬尽瘁,力促农业现代化
  
  1947年,从金陵大学农艺系毕业后,卢良恕被老师推荐到中央农业实验研究所从事小麦研究。解放以后中央农业实验研究所改为华东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研究院的前身),凭着良好的基础率先在国内开展了小麦抗锈病育种工作。卢良恕时任小麦品种研究组的组长。
  1954年到1958年期间,卢良恕和同事们下乡蹲点,系统地研究了长江中下游地区300多个小麦品种,在此基础上,由他主持选育出了华东6号等小麦品种,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大面积推广,成为建国后我国南方较早培育成的早熟、抗锈、高产的小麦新品种。
  1958年,卢良恕被安排到江苏农科院院办公室任副主任,后又担任科研处处长。他回忆这段往事时说:“工作调动以后,我开始把管理和研究结合起来做,不久我提出了‘良法良种要配套,高产稳产要结合,单项农业措施与综合措施结合,用地与养地结合,增产与增收结合的研究报告,很快得到江苏省的重视,这是我第一次进行小麦研究范围以外的综合研究,从这儿开始逐步转向农业宏观战略研究领域。”
  1963年2月8日,全国农业科学技术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又提出农业科技规划要以农业现代化为目标。卢良恕被农业现代化这一宏伟目标深深地吸引住了。
  此后,卢良恕从未停止过如何结合中国国情,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这一宏大课题的思考。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他亲自组织领导了建设“太湖现代化科学实验基地”的工作,亲手种植现代化样板田,主持过多次“农业现代化研讨会”,并在以后所进行的各方面的工作中,始终把那些具体的、直接的问题归置于农业现代化这一宏大目标之下,加以联系与思考,从而提出了许多切合实际的新的判断和见解。
  1982年8月,卢良恕被国家任命为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后,有了更多机会,从更广阔的视野上研究中国农业现代化问题。在他的主持下,中国农业科学院承担了国家下达的“中国粮食与经济作物发展研究”、“中国中长期食物发展战略研究”、“我国中长期农业科技发展纲要”等重大项目研究,并培养了一支宏观研究队伍,出版不少农业科技专著。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农村经营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卢良恕系统总结了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历程,对中国农业现代化问题提出了新的见解。他认为:农业现代化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通常用来表示某些国家农业发展己达到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从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必由之路。只有农业现代化,才能大幅度提高土地利用率、资源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的商品率。中国要从根本上解决农业问题,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走农业现代化的道路。其核心内容是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用现代经营理念管理农业,从而建立现代化的农业体系。
  上世纪90年代初,积聚了几十年农业现代化研究经验的卢良恕主持了“中国农业现代化理论、道路和模式研究”等重要项目。这是一项事关中国农业未来几十年发展的重大课题。这项研究被列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重点项目。该项研究集国内外经验之精华,并出版一部专著,为国家制定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奠定了理论基础。
  “八五”期间,受国家科委委托,卢良恕和几位专家又主持了“中国农业持续发展和提高综合生产力”的研究项目。他们根据世界农业发展趋势,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中国将走“现代集约持续农业”的新观点,即:在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调整结构,优化产业和产品结构;增加投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依靠科技,增加资源产出率;控制人口规模,提高人口素质;防止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增加收入,走向共同富裕,逐步建成一个资源节约型、集约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现代农业和繁荣、昌盛、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高瞻远瞩,呕心沥血为“三农”
  
  卢良恕深情地说:“我一生与农业结缘,满腔热忱,从未泯灭。与大多成功者不同,我没有惊心动魄的传奇经历,之所以在农业领域能取得一些成绩,靠的是‘热爱祖国、热爱农村、热爱农民、热爱农业’的‘爱农’思想,靠的是扎实的功底和长期的辛勤耕耘。”就是凭着“爱农”的一片深情,祖国的大江南北遍布了他的足迹。他曾多次赴西南“金三角”,云、贵、川岩溶地区,黄淮海地区,东北三江平原,甘肃河西走廊,东南沿海发达地区,陕北、渭北黄土高原和西藏、台湾等地区进行综合考察。每到一地不但深入考察了解情况,还为当地做有关学术报告,为这些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振兴农村经济、进行综合开发出谋划策,得到了国家有关部委和各级政府的重视和采纳。
  1983年,他到甘肃缺水少雨的干旱地区考察,在谈到我国北方旱地农业战略和措施时提出,发展北方旱地农业的指导思想,应当是从单纯强调旱改水,转向灌溉农业与旱地农业并重,以旱地农业为主;从单纯依靠工程措施,转向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以生物措施为主;山、水、草、林、田综合治理,农、林、牧、副全面发展,同时大力发展旱地农业和节水农业。
  1989年9月和1995年9月,卢良恕二上甘肃河西走廊考察,他认为,河西作为“强东拓西”的重要纽带,在甘肃乃至西北部地区发展中有特殊地位,建议在该地区分期分批建立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名特优水果基地。
  1991年后,应甘肃、四川、云南、贵州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的邀请,卢良恕率专家组多次到这些地区考察,为国家把这些地区作为重点农业开发地区提供了系统的科学依据。1997年6月,卢良恕对陕西的陕北、渭北进行农业考察,所做报告引起国务院领导的重视,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治理列为重大举措作出了部署,为我国制定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奠定了重要基础。
  在告别卢老时,他送我一张彩色纪念卡片,上面写着“坚持学习、与时俱进,为国兴旺、艰苦奋斗,持之以恒、登高望远,与人为善、团结合作,合理安排、突出重点,积极稳妥、从容波澜,内外结合、家庭和睦,老骥伏枥、再作贡献。卢良恕”于是想起“老牛自知夕阳晚,不须扬鞭自奋蹄”的诗句,这正是卢良恕院士为了实现祖国的农业现代化,老骥伏枥、自强不息、的真实写照。
其他文献
5月8日,中、美、俄、法、英、德六国外长在纽约就伊朗核问题的解决进行“战略层次上的问题”进行磋商。在此前几小时,伊朗总统内贾德致信美国总统布什,信中对美国的外交政策表示了强烈的不满,并认为科学研究是“一个国家的基础权利之一”。西方国家认为,内贾德总统在给布什的信中“根本没有谈及国际社会众所关注的核问题”。因此,对内贾德的信“不屑一顾”。但是,西方一些分析家提出,内贾德的信引起了伊朗国内外的不同看法
期刊
肯尼亚是非洲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国家,也是狞猎远行的发源地,早期的欧洲探险家从肯尼亚沿海登陆后便向西挺进,走向茫茫未知世界。他们的随从称这种远行为“萨法里”,在肯尼亚当地的斯瓦里语中,“萨法里”意为“旅行”,岁月流逝,这个词语也慢慢成为浪漫与冒险的代名词。而肯尼亚则是“萨法里”的故乡。  广袤无垠的苹原,高耸入云的山峰,繁华现代的城市,白沙胜雪的海滩……所有这一切在肯尼亚都能领略,让我们开始“萨法里
期刊
5月24日,记者从河南省林科院了解到,在虞城县发现并培育成功的中华红叶杨已通过由国家林业局组织的新品种保护专家组的审定,确认是一个杨树新品种。它三季四变的树颜,观赏价值极高。此消息一经官方认定,中华红叶杨的培育者程相军顿时身价倍增。他历时5年培育的中华红叶杨也一夜“成名”。从而使中国河南虞城那一片神秘的红叶杨已无可争议的魅力吸引着世界眼球。  5月17日,由国家林业局组织的新品种保护专家组在虞城县
期刊
英国工党在地方选举中惨败,工党内部要求“下课”的强烈呼声,以及数十名议会议员和前内阁大臣联名“逼宫”,使英国首相布莱尔的处境艰难;为走出困境,他对内阁进行了大换血,却又引来众多指责。民意调查显示,半数以上的人认为,英国政府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布莱尔本人,希望布莱尔尽快下台。首相三连任的辉煌早已逝去,留给他的是困苦、烦恼和无奈以及不情愿的交班。    近来,英国首相布莱尔和他领导的工党丑闻不断,烦事缠身
期刊
编者按:始于上世纪?0年代的韩国新乡村运动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神话。一个位于亚洲最东端半岛上的单一民族,从战乱与困难中走出来,依然坚守着民族固有的传统,依靠高度的自助与合作精神,在短短的几年间,使国民收入从85美元猛增至1万美元,增加了117倍,从而把贫苦和落后的帽子远远地抛在了太平洋,并沿着发展的惯性势如破竹般成功地举办了1988年的奥运会和2002年的世界杯,成为世界上当之无愧的强国。本期编发的这
期刊
社区连续l0年没有发生一起案件;繁华的商场里没有盗贼的踪迹,警务区内寂静地如山村的深夜……这不是浪漫派画家追求理性的涂抹,也不是朦胧派诗人的蒙太奇手法。如果不是深入实地的采访,记者也难以置信这种和谐的场景就真的发生在北京市朝阳区的安贞里。    盗贼从商厦消失    华联集团在北京最大的商贸城没有盗贼的踪影。进入2006年,本刊不断接到读者的电话。为此,本刊日前派出记者前往北京市东北三环繁华区的安
期刊
众多部族利益的纷争、宗教派别的冲突和难以解决的历史造成的贫穷以及难民等诸多因素相互交织、长期作用,是苏丹逸尔富尔危机产生的主要原因;而西方大国为了自己的战略利益又不断插手干预,使问题更加复杂;非洲联盟的积极斡旋和苏丹政府顾全大局的立场使问题出现了转机,然而因那里各派之间积怨甚深和复杂的国际背景,苏丹达尔富尔问题的解决绝不是朝夕的事。    “达尔富尔局势终于让人们看到了新的希望!”这是自5月初以来
期刊
继去年伦敦爆炸和巴黎骚乱引发欧洲移民政策之争后,近期非法移民问题成为美国社会关注的焦点。罢工声势空前,各政党争议纷纷,使美新移民法案命运难测。这边移民输入国因移民间题焦头烂额,那边作为移民输出最多地区的非洲,也因人才流失严重而颇有微辞。国际移民问题已经不是需要单独一方的努力就能解决的了,只有国际合作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出路。    美新移民法案命运难测    5月1日成了美国“没有移民的一天”。
期刊
近年来,南昌市农村土地流转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但是农村土地流转还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在促进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方面还存在较多不足。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并结合南昌市土地流转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提出放活农村土地经营权、推进土地信托流转、加快农村劳动力合理分流、建立健全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等政策建议,促进农村土地流转中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  2014年由国务院颁布的文件《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
期刊
目前,俄罗斯拥有一大批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装备,有众多号称“撒手锏”装备,几乎是专门为对付美军的尖端武器准备的。    对付美国NMD的“白杨”战略导弹    俄罗斯新型“白杨-M”洲际弹道导弹,射程达1万公里,能穿透任何形式的反导弹系统。这种弹道导弹将成为21世纪俄罗斯战略核武库的基本装备。“白杨—M”为3级固体燃料导弹,重47吨,从多轮式车—上发射,机动性能好。该导弹也可从地下井发射,或者需要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