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ws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是首要条件,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是关键,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是重点,另外教师应成为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监护人,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良好的条件。 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
  关键词:数学教学 创新思维 创新能力
  随着新课程改革,“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
  根据新课程教学方式的变化和学生的心理特点,笔者结合自己十几年的教学实践,就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谈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教学中如何更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新课标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数学创造力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但教学过程无外乎教与学两个方面。
  对于教师:
  (1)要改革教学方法。应当以教会学生学习为己任,而不能是灌输知识。要真正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扬他们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如何去发现和探索问题,把握问题的实质,做到灵活运用。教师要创设学习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讨论去研究,鼓励学生发表见解,那怕是错的。让学生参与教学,互相争论、互相研究、互相启迪。这样将有利于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2)在教学中要突出“过程”教学。定义、定理、公式的教学,要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去论证,不要照本宣科。应引导、启发学生真正搞懂知识的来龙去脉。
  (3)让学生有思维的空间和时间。教师如片面地理解“教师的主导作用”,总想靠自己把学生“教会”,反映在教学上,讲解尽量讲全、讲透不留余地,课外布置大量作业,不给学生思维留有空间和时间。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显然不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学生要牢固掌握知识,必须依靠内心的创造和体验。教师必须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激励学生自己去体验去感受所学的内容,鼓励学生去探索未知领域,少教有利于多学,不仅要“学会”。这样,学生就业以后,他们才会更懂得该如何去学和学些什么。
  (4)要着力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不仅要培养经验思维能力,还要培养理论思维能力;不仅要培养形式逻辑思维能力,还往往来自数学自身矛盾运动,如复数理论的创立;不仅要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还要培养知觉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对问题进行大胆猜想,自己探索;不仅要培养收敛思维能力,还要培养发散思维能力,让学生不受常规约束,标新立异,从多方面探索解决问题的方式。
  对于学生:
  (1)要激发他们的创造力。要他们不迷信,不守旧,敢于异想天开,敢想别人认为不可能的事,敢于打破常规,乐于新的组合,善于独辟蹊径。
  (2)要求学生善于自学,扎实的本领,主要是靠自学获得的。有效的课前预习,课内自学,课后复习是学习的重要的方法。通过自学,可以更有效的获得知识,更好地学会观察,学会思维,学会想象,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创造力。
  (3)学生如果知识面狭窄,就鼓励学生有计划地广泛阅读。
  因此,应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指导学生阅读数学报刊,书写阅读笔记,组织同学之间定期交流,这样长期坚持,学生的见识自然增长,思维也会随之开阔。
  (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习惯培养,既要进行思想渗透、方法指导,更要注重培养教育,只有自己学会学习,才会终身受用无穷。
  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质疑
  学者“先要会疑”。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才能辨伪去妄,才能创新进取,启迪发明。学生在学习中要敢于质疑,怀疑书本,怀疑老师,不满足于获得现成的答案或结果。对老师所讲的知识能独立思考,才能创新。所以,教师应多给学生创设质疑问题的情境和条件,鼓励学生勤思考,多发问,敢于标新立异。
  例如,笔者在讲“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一课时,在总结了解法步骤后指出:方程有唯一的解x=■(a≠0)。有一位学生举手发问:“为什么只有一个解呢?”这时,我首先肯定这位学生敢于质疑的态度,并进一步反问:“如果此方程有两个解x1、x2那将会出现什么情形?”学生进行讨论后,容易由方程的解的定义得到:x1=x2。
  这样做能鼓励学生层层设问,勤于思考,既保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发展质疑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的培养,必须建立在对旧知不断总结、反思以及不断质疑的基础上。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必须着力营造出质疑氛围,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兴趣,形成主动学习能力,逐步形成创新精神,为此,应注意:
  (1)课堂教学设计中,针对容易产生错误理解和模糊认识的内容,设计一定的情境,使学生产生疑问,在学习过程中经历各种问题,并要求他们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促使学生深入思考,逐步培养创新精神。
  (2)设计反思问题,通过循序渐进的问题引导学生不断反思,使学生不断发现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和理解性错误,形成新旧知识的联系,促进对知识理解的不断深入。
  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积极性进取的精神,使之养成勤于思考、求新、求异的习惯,创新教育已成为现代化教育的重要特征,数学教学,并不是要把学生都养成数学家,主要是教会怎样思考问题,突出每个学生个性,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造,学会生存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用素质教育的观点进行教学,我国总有诺贝尔奖获得者。
  参考文献:
  [1]戴再平.初中数学开放题集[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5
  [2]蔡清平.浅谈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中数学教与学,2003.5
  [3]胡炯涛.中学数学教学纵横谈[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1
其他文献
目的:腹部肿瘤放疗可导致肾脏损伤,继而并发肾性骨病,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目前尚缺乏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本研究拟通过肾脏局部照射建立肾辐射损伤诱发肾性骨病动物模型,观察
摘要: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他们的思维就会保持在积极的探索状态之中。初中数学是承接小学和高中的关键时期,其课堂教学与教师对学生数学学科方面学习兴趣的培养更是密不可分。如何培养提高学生的初中数学学习兴趣,一直都是中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证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  关键词:初中 数学课堂 学习兴趣 习惯养成  学生快乐的心情,和谐的教学气
本文介绍一个支持多agent的计算环境MACE-ZIPE和它在CAPP领域的一个应用.在我们构造的MACE-ZIPE系统中,所支持的agent的范围覆盖了智能的计算系统和非智能的计算系统;它可以
摘要:根据西方经济学理论分析,高校食堂是一种公共物品,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本文利用西方经济学公共物品理论来粗略分析解释高校食堂的供给机制,该公共物品由私人提供有效率,抑或由政府提供有效率,还是二者相结合互相补充。  关键词:高校食堂 公共物品 属性分析  一、西方经济学关于公共物品的含义及特性  (一)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含义  公共物品是指同时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非
在我们的很多数学问题中,经常会遇到一类题目,它们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之间看似没有任何直接的联系,这让我们分析起问题来简直无从入手。但是如果我们从所给的已知条件出发,在分析、联想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在问题和结论之间恰当的建立一个间接的桥梁,通过这样的中间环节它让我们的思路豁然开朗,所求问题也便能迎刃而解。这样的数学解题方法我们称之为构造法,数学构造法的运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是学生对
期刊
“中国模式”的启迪 近年因中国崛起引发的“中国模式”的讨论是很有意义的.旧中国被称为经济落后,民不聊生.新中国成立发生巨变,但经济仍落后.“中国模式”是基于“穷则思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形:同一种类型的题目,教师讲了许多遍,然而学生却一而再,再而三地产生相同错误,搞得教师很窝火,学生也很丧气,严重打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甚至还会导致师生关系紧张。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呢?我个人觉得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有问题,在教师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学生对所学问题不足够重视,左耳进,右耳出,学过就忘了
期刊
本文分析设计了一种基于PC/AT总线的工厂电力参数的计量检测及管理系统,该系统在现有电能计量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实现了对电能的分时计费,同时实现了对工厂其他电力参数的实时检测及显
学习心态是学生学习时的心理状态。教学活动不仅是“认知活动”,而且也应该是在情感心态的参与下进行的传感活动,成功的活动往往是伴随着最佳心态产生的。那么如何构筑学生学习数学的最佳心态呢?笔者认为,要构筑学生学习数学的最佳心态,就需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轻松感、愉悦感、严谨感和成功感。  一、轻松感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的时候大脑皮层的神经元才能形成兴奋中心,使神经细胞传递信息的道路畅通无阻,思维
期刊
数学公开课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教师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重要渠道。它包括观摩课、研究课、评优课等多种形式。主要是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以课堂为载体,发动教师集思广益开展教研,共同研讨教学得失,总结推广先进的教学经验,提高教师的思想与业务素质,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下面我谈谈上公开课的几点要求。  一、要体现先进的教学观和教育思想  要做到体现先进的教学观和教育思想必须从教育理论学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