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食堂里的隔夜馊饭

来源 :上海采风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nce_yang_666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吃夜宵,是都市夜生活的一部分,对于那些喜欢夜生活的人来说,这甚至是夜生活中最富于乐趣的部分。种种“夜猫子”食客或孤身一人,或呼朋引类,在街头巷尾寻寻觅觅,寻找的不仅是可口的饭食,而且寻找可以消磨午夜孤寂时光的方式。有人把吃夜宵称作“消夜”,也是恰如其分的。而在某一僻静街角处,有一家小饭店,适时地从午夜十二点开始营业。午夜食客陆续到达这里,于是,在这家不大的小食店里,上演了一幕幕午夜人生戏剧,成为日本电视剧《深夜食堂》的基本剧情。接下来,也成为中国电视剧《深夜食堂》的基本剧情。
  翻拍日本动漫原作,是一个好主意。日本版的电视剧就是这么做的。毕竟原作有一个上好的脚本框架——将故事集中在一个稳定的空间里,各种不同身份的食客汇聚而来,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夜生活,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通过这些人的故事,观众可以看到现代都市社会的众生相,同时,也从那些主人公身上,看到自己的生活的某个侧面。最后,在每一集的结尾处,还介绍一道美食的烹饪方法,这样,荧屏上的戏剧就不只是停留在视觉消费的层面,看看了事。人们在看过电视剧之后,可以在家中,在自己的厨房里,制作和享用剧中人物同样的美食,如同分享剧中人物的生活遭遇及其情感,虚构的戏剧世界介入到观众的现实生活中,戏剧内容成为观众生活的一部分。这也正是日本版《深夜食堂》大受好评的根本原因。而作为以美食著称而又热爱吃夜宵的中国来说,完全有理由来一场青出于蓝的翻拍。
  然而,中国版的《深夜食堂》却大大地出乎观众的意料。同样一爿僻静街角的小吃店,同样的装修,同样的营业模式,其中的故事却乏善可陈,让人扫兴而归。
  首先,是编剧水准像是出自业余人士之手,基本上不会讲故事,也不会设计人物。或者说,编剧所设计的人物,根本就没有故事可言。人物近乎没有生命的傀儡,无非是根据流行文化模式所编造起来的几种类型人物,诸如高学历“盛女”、恋物癖、情痴、虚张声势的小混混、加夜班的公司职员,等等。他们的生活也是傀儡人生。每一个人的故事都在流行的套路当中,毫无悬念,也毫无特异性。就像食堂里的基本食材——泡面——一样,都是一个模子里出来的那么一团。能用一份简单的泡面做食材,烧出花样百出的美食,固然是烹饪高手,可是,若连一份普通的面食都做不好,却要单单在一碗泡面上做文章,那是不自量力。倘若编剧无力讲述一个有吸引力的好故事,再好的戏剧框架都没有意义。
  全局充斥着一些拙劣的搞笑表演,人物对话如同网络段子手炮制出来的八卦段子,了无新意。再在关键时刻,突如其来地冒出几段“鸡汤文”,企图让平庸的剧情来一点儿升华。但泡面终究是泡面,浇上用劣质“鸡精”冲调出来的汤汁,终究冒充不了真正鸡汤面。
  至于表演,虽说是也动用了若干当红的明星演员,但基本上属于业余水平。食堂老板形象设计似乎是历经沧桑,阅尽人生,永远是一副波澜不惊的样子。可是,在貌似大有深意平静下面,让人感到的是空洞无物,不忍直视。
  几位食客的表演则处于戏剧学院表演系学生毕业汇报演出的水准上。这种表演很技术化,但每一个动作,每一种表情,仿佛都是为了吸引监考老师的注意,以显示自己在喜怒哀乐诸表演元素上有着良好的基本功,而且能即兴完成表演课堂上学来的演技。他们根本没有进入角色,徒然在套路化的规定动作上奮力挣扎。当然,他们也没有角色可以进入,因为那些角色本就是无生命的傀儡。这也足见当下明星演员在演技上的完全缺乏修养,只是一味地讨好观众,而且把观众当白痴,以一种学龄前儿童的表情和动作,来夸张自己的演技。
  从目前已经播放的几集来看,中国版的《深夜食堂》,就像是从厨房里端出来的一碗隔夜的饭菜,看上去与平常饭菜无异,闻起来却有一股子馊味儿,尝一口,实在难以下咽,而且没有任何好处。这样的东西据说还有四十集。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这哪里是“深夜食堂”,简直就是在深夜搞泔水收集的垃圾车。午夜食客最好是绕道而行,不如去附近大排档来一盘小龙虾,那种地方虽然乱糟糟的,说不定更有出人意料的奇遇,更精彩的故事。
其他文献
由中国文联和中国曲协主办,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支持的“说唱中国梦喜迎十九大”全国优秀曲艺节目展演日前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大剧院举办。此次展演的42个优秀曲艺节目分别来自北京、天津、山西、內蒙古、辽宁、吉林、上海、江苏、浙江等19个省(区市),节目形式涉及相声、快板、评书、评话、独脚戏、山东快书等26个曲艺形式,汇聚了姜昆、刘兰芳、田连元、李金斗等200多位曲艺名家和新秀,连续4天奉献了4场精彩的曲艺专场
期刊
1998年5月18日,我国新华社《每日电讯》发表整版文章,题为《文化大师素描》,重点介绍了巴金、贺绿汀、王元化、谢晋、杜宣和夏振亚等六位文化大师,其中这个末尾的夏振亚原来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科教电影导演,一下子进入名人之列,可见其声誉之隆,地位之高。随后,中央电视台以《中国影坛奇才——夏振亚》为题,全面介绍了这位集电影、文学、书画“三绝”于一身的“三栖艺术家”,更是引起广大观众的注意。一个不易为人们
期刊
当红演员、新锐导演、电影评论家、节目主持人、杂志专栏作者,归根结底,斋藤工的“关键词”始终还是电影。  “是电影将日本和中国联系在一起”  和中国人一样,日本人也讲究数字的意义。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上海国际电影节在今年举办到了第20届,旨在促进电影文化的交流的上海国际电影节日本电影周也迎来了它的第12回,这一切,有意无意的,都让中日之间这场发生在2017年初夏的以电影为名的相聚显得特殊起
期刊
前一阵网上有一段爆红视频:一个男子对着马路对面某茶铺冗长的队伍、麻木的人群,带着唱腔、中气十足地高声断喝:“排排排,排三个钟头就为了杯奶茶,侬觉得侬的人生荒废了吗?”  这段视频在微信朋友圈里迅速发酵,许多人不仅完全赞同喊话男子的观点,而且对这种大胆而戏谑的“街头喊话”行为赞赏有加,这么喊一嗓子,提神醒脑,过目不忘,极具创意和震撼力。  批判现实也带着“玩”的意味,这就是这些年在上海流行音乐圈里“
期刊
在今年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上,有一台上海古乐团(Shanghai Camerata)演奏的名为“普赛尔与亨德尔——17-18世纪伦敦音乐”的古乐音乐会,引起了乐迷们的兴趣。近些年来,有不少欧美的古乐团来过上海,但以上海命名的古乐团,还鲜为人知。因此我怀着浓厚的兴趣欣赏了这台音乐会,令我惊讶的是,音乐会的主角之一、从上海留学美国的上海古乐团创建人高孟麟,不仅在音乐会上吹奏竖笛、演奏希塔隆琴(Chita
期刊
上影演员剧团的梁波罗长我一岁半,故称他梁兄。也许是受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这出戏的影响,剧团老老少少都称呼他为“梁兄”,或是直呼其名“波罗”。  今年春节一过,梁兄就成了网红。FM107.2上海广播特邀梁兄朗诵一篇散文《上海弄堂记忆》。梁兄的声音本来就好听,上海人讲“磁性嚇足”。这篇散文他娓娓道来,不急不慢给文字平添了活生生的色彩,文中老上海弄堂里的“相骂”声、上海“切口”都被梁兄不断变化的方言、
期刊
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使得信息传递的方式变得愈发多样。随着以手机为主要传播媒介的信息小屏化传播时代的到来,视觉图像成为了信息传播的新形式载体,因而表情包作为图像式信息传递的集大成者,一跃成为时下网络虚拟空间信息传递的最主要方式。然而,不同表情包的使用群体所呈现的不同情状背后是不同群体之间的身份认同和文化阶层的差异,其中具代表性的是掌握网络话语霸权的年轻世代对“中老年表情包”使用群体的嘲讽、排斥与放逐
期刊
顾飞简历(1907—2008)  著名女画家、诗人。原名慕飞,号默飞,生于浦东南汇,为著名翻译家傅雷之表姐。她早年随大哥顾佛影学诗文,毕业于南汇城南初级师范学校。1928年拜黄宾虹为师,专习山水画。抗战时期师从江南硕儒、爱国诗人钱名山。1934年,顾飞和陈小翠、冯文凤等发起成立中国女子书画会。多次举办个人画展并者参加各类艺术展,作品曾被选入柏林艺展。1944年,与裘柱常、傅雷等共同署名发起在沪举办
期刊
当然,我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一袭黑衣、两鬓微斑的李杨导演,说这句话时有那么一瞬敛了脸上的微笑,双眸射出略有些凌厉的精光,随即又恢复笑容补充道,我认为自己是个乐观的悲观主义者。  受邀参加第二十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他住在毗邻淮海路的花园饭店,对闹中取静的宽敞花园和原法国俱乐部改建的巴洛克风格的裙楼很满意。适逢闷热潮湿的梅雨季,但他并不抱怨连续降雨使出行不便,稍有闲暇便想去看老房子。  采访的前一
期刊
我的人生乐趣里,有一项是饭局。  好多年里,饭局的名声很不好,大概中国人的饭局多半累人,好多人要借饭局之名办事应酬接待,还有些人压力过大要借酒装疯,这种饭局当然不好玩。  我对饭局印象良好,大概一是因为无权无职,没人要求你,来往吃饭的全是朋友,所以吃饭很轻松。都是几个草民,平时做自己做惯了,完全不必借酒卸下伪装,就是轻轻松松吃吃聊聊。  二是长期在家工作,吃饭对于我来说,就是一种休息。写完一天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