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课程背景及设计思路
研学旅行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研学旅行从学科教育的角度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此次研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围绕真实情境中的问题展开探索,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解决问题,通过设计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体验生活,积累经验,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探索求真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盐湖是咸水湖的一种,干旱地区含盐度很高的湖泊。淡水湖的矿化度小于1克/升,咸水湖矿化度为大于1克/升,矿化度大于35克/升的则是盐湖。盐湖是湖泊发展到老年期的产物,它富集着多种盐类,是重要的矿产资源。
乌鲁木齐盐湖被称为中国死海,水域面积为37平方公里,直径约4公里,是典型的的内陆咸水湖,盐湖含盐量为海水的近百倍,湖内原盐芒硝储量丰富,其景观别具一格。
盐湖距离吐鲁番市110公里,距离乌鲁木齐市区72公里,兰新铁路、吐乌大高速公路和312国道穿过湖区,沿途经过新疆最大的风力发电基地,具有发展旅游业的便利条件,目前已经是旅游与工业为一体的旅游景区。
设计思路:学生主要通过感受乌鲁木齐盐湖沿途交通、景观、盐湖实地考察;网上查询资料补充;小组交流合作等学习方式,理解盐湖形成的地理环境特征,探究盐湖的形成原因,了解沿途的风力发电基地,明确新疆一些重要的自然资源及其开发意义,体验中国死海之旅,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美的欣赏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研学基地:新疆乌鲁木齐盐湖风景区、风力发电基地
三、研学线路:乌鲁木齐市—河滩快速—吐乌大(南线)—(乌拉泊收费站、化肥厂、风力发电基地)—乌鲁木齐盐湖—返回
四、研学时间:一天
四、研学主题:追寻峡谷之风 静享心灵之浴
五、适用学段:高中一年级、高中二年级、高中三年级学生
六、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沿途交通建设与风力发电基地的建设
2、了解盐湖周边的环境特征。
3、分析盐湖与其他地理要素的关系。
4、分析盐湖景区旅游开发的区位条件。
5、作为旅游景区,目前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二)能力目标
1、学生通过互联网收集并筛选信息的能力。
2、通过学生自行分组、组织、分配、管理,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3、通过到盐湖景区实地感受,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4、通过举行研学成果评比和展示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综合思维以及对所学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三)情感价值目标
1、通过实地感受沿途特征以及参观景区,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美的欣赏。
2、通过完成研学任务,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树立远大理想。
(四)核心素养目标
1、结合盐湖周边地理环境特征,运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探究盐湖成因,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
2、通过实地观察、体验、分析、合作探讨交流,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3、通过对盐湖景区旅游开发问题及原因的分析,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
七、课程内容和实施
(一)课程内容
1、沿途交通建设的观察
2、风力发电基地考察
3、盐湖旅游景区摄影、漂浮盐浴体验及旅游规划建议
4、观察盐湖周边环境特征,探究盐湖成因。
(二)课程实施
1、行前准备:
(1)、教师考察线路,确定研学目的地,研学手册的编制;
(2)、提前安排学生进行相关内容和资料的查阅和收集;
(3)、与学校、家长、学生沟通,告知学生进行研学的地点、时间、研学目的,研学任务,所需物品;
(4)安全教育、文明教育及注意事项;
(5)按照研学目标和任务将学生进行4小组分配,组内人员学生自由组合,选定小组负责人,各小组成员商议制定本小组规定、任务分配和要求并填写研学手册的相应内容。
2、实践过程:(因路程较长,指导教师可在途中向同学介绍相关知识,与学生互动交流,学生进行地理游戏互动,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
(1)交通建设小组任务:沿途交通状况的观察和分析
(2)风力发电小组任务:观察风力发电基地的建设,思考和分析问题。
(3)盐湖环境小组任务:学生沿途观察和体验环境特征及景观(拍照记录),结合所学知识思考盐湖形成的条件及原因。
(4)景区旅游小组任务:联系景区服务部门,调查景区旅游现状(收集数据),参观体验景区过程中发现旅游活动中存在问题并能够提出优化措施。
3、总结反思:研学归来后,学生对收集资料、图片、视频进行筛选整合制作精美课件或撰写研学报告做好汇报交流的准备,反思研学过程中还存在哪些不合理的安排,提出今后研学中可以改进的建议或方法。
4、拓展延伸:四个小组以学生收集的资料为载体,通过进一步地查阅资料、地图补充和思考,进行相应的试题命制和景区旅游规划建议。
八、成果评估
(一)针对此次研学旅行特点,主要从行前准备、研学纪律与文明程度、参与程度、汇报交流、研学摄影、研学征文、试题命制、线路设计等八个方面对学生研学旅行进行评价。
(二)对研学摄影、研学征文、试题命制以及旅游线路设计等四个项目进行成果评选。根据成果项目特點举办对应的项目比赛,设置一、二、三等奖,利用学校电子设备、展板、宣传栏、班会、学校微信平台等方式将优秀成果进行展示。 (三)开展主题讲座,挑选部分学生根据研学过程,向更广范围的学生分享研学的心得体会。
(四)将学生研学评价和成果项目评比结果综合统计,评选出优秀小组、优秀个人并给予相应的奖励。
研学基本信息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最美的课堂在路上”研学之旅即将起航,让我们做好准备吧!
研学主题 追寻峡谷之风 静享心灵之浴
研学目标 为贯彻关于印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等11部门《关于开展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施意见的通知》,将研学实践纳入中小学教学计划,采取有力措施推动研学实践健康快速发展。此次研学活动围绕地理教学,突出立德树人,以学生为中心,围绕真实情境中的问题开展“追寻峡谷之风 静享心灵之浴”为主题的研学旅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解决问题,通过设计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体验生活,积累经验,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探索求真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研学时间 一天
研学地点 乌鲁木齐市盐湖、风力发电基地
研学年级 高中3年级
研学注意事项
1.认真阅读本手册,了解研学基地,做好行前准备。
2.独立准备个人衣服装备、学习资料等,并科学分类装包。
3.从集合入队开始,全程严格遵守研学纪律,听从教师及辅导员管理。
4.研学过程中不大声喧哗,不擅自脱离队伍。
5.研学活动中,自主探究,善于合作分享,积极参与体验并做好活动记录。
6.讲文明礼仪,文明就餐,休息时保管好私人物品。
7.积极参与研学导师设计的行中课程。
8.研学中善于观察、思考,做好笔记。
9.研学结束,按要求完成研学评价及研学总结。
研学基地简介
盐湖是咸水湖的一种,干旱地区含盐度很高的湖泊。淡水湖的矿化度小于1克/升,咸水湖矿化度为大于1克/升,矿化度大于35克/升的则是盐湖。盐湖是湖泊发展到老年期的产物,它富集着多种盐类,是重要的矿产资源。
乌鲁木齐盐湖被称为中国死海,水域面积为37平方公里,直径约4公里,是典型的的内陆咸水湖,盐湖含盐量为海水的近百倍,湖内原盐芒硝储量丰富,其景观别具一格。
盐湖距离吐鲁番市110公里,距离乌鲁木齐市区72公里,兰新铁路、吐乌大高速公路和312国道穿过湖区,沿途经过新疆最大的风力发电基地,具有发展旅游业的便利条件,目前已经是旅游与工业为一体的旅游景区。
新疆达板城风电厂是中国第一个大型风电厂,目前安装有250台风车,年发电量平均为1800万瓦。新疆是中国风力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每年风蕴藏量为9127亿千瓦,仅次于内蒙古。新疆正在利用风力资源发电,风力发电将成为新疆未来重要的替代能源。
1985年,新疆开始了风力发电的研究、试验和推广工作。1986年,从丹麦引进区第一台风力发电机,在柴窝堡湖边高高竖起,试运行成功,为新疆风能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奠定了基础。1988年,利用丹麦政府赠款,新疆完成了达坂城风力发电场第一期工程。这是自治区最早的风力发电厂,也是全国规模开发风能最早的实验场。1989年10月,发电厂并入乌鲁木齐电网发电,当时无论是单机容量和总装机容量,均居全国第一。此后,发电厂不断扩大,雄居全国首位。
特别提示
1. 发电站附近阳光强烈,且风沙较大,来此游玩要备好头巾、墨镜、遮阳帽等防尘防晒用品。
2. 戈壁上昼夜温差较大,而且风很大,早晚在此要备好御寒衣物。
研学任务清单
一、交通建设
1、沿途看到的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有哪些?
2、每种交通运输方式有什么优缺点?
3、交通建设对该区域的影响。
4、沿途景观是否有差异?原因。
二、风力发电基地
1、风力发电规模如何。
2、风力发电工作原理。
3、该地开发利用风能的优势条件及其丰富原因?
4、如何利用转动的风扇判断风向?
三、盐湖景区摄影和体验及规划
1、景区内景观组合特征。
2、景区内建设盐化工厂的条件。
3、景区内最佳拍摄地点。
4、死海漂浮及盐浴体验。
5、景区开发旅游优化建议。
四、盐湖成因探寻
1、湖泊类型
2、周边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3、小组探究盐湖成因。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聚焦中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动研学旅行规范、健康、品质發展发挥研学旅行在拓展教育形式、转变学习方式、改进实践育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作用,努力夯实学生的家国情怀,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二、基本原则
1、教育性原则。教育性原则是基本原则,为了避免研学旅行出现只游不研的情况,必须将教育性原则放在研学旅行的第一位。研学旅行课程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接受能力,注重系统性、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实践性原则。实践出真知,研学旅行作为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要注重学生实践性的学习,通过实践活动的设计,使学生能够知行合一。
3、自主性原则。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活动设计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三、组织管理
1、成立由辅导老师、班主任、教师、家长研学构成的研学小组。
2、做好教师培训和研学前的准备工作。
3、制定研学管理细则。
4、制定紧急事项的预案。
研学旅行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研学旅行从学科教育的角度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此次研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围绕真实情境中的问题展开探索,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解决问题,通过设计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体验生活,积累经验,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探索求真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盐湖是咸水湖的一种,干旱地区含盐度很高的湖泊。淡水湖的矿化度小于1克/升,咸水湖矿化度为大于1克/升,矿化度大于35克/升的则是盐湖。盐湖是湖泊发展到老年期的产物,它富集着多种盐类,是重要的矿产资源。
乌鲁木齐盐湖被称为中国死海,水域面积为37平方公里,直径约4公里,是典型的的内陆咸水湖,盐湖含盐量为海水的近百倍,湖内原盐芒硝储量丰富,其景观别具一格。
盐湖距离吐鲁番市110公里,距离乌鲁木齐市区72公里,兰新铁路、吐乌大高速公路和312国道穿过湖区,沿途经过新疆最大的风力发电基地,具有发展旅游业的便利条件,目前已经是旅游与工业为一体的旅游景区。
设计思路:学生主要通过感受乌鲁木齐盐湖沿途交通、景观、盐湖实地考察;网上查询资料补充;小组交流合作等学习方式,理解盐湖形成的地理环境特征,探究盐湖的形成原因,了解沿途的风力发电基地,明确新疆一些重要的自然资源及其开发意义,体验中国死海之旅,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美的欣赏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研学基地:新疆乌鲁木齐盐湖风景区、风力发电基地
三、研学线路:乌鲁木齐市—河滩快速—吐乌大(南线)—(乌拉泊收费站、化肥厂、风力发电基地)—乌鲁木齐盐湖—返回
四、研学时间:一天
四、研学主题:追寻峡谷之风 静享心灵之浴
五、适用学段:高中一年级、高中二年级、高中三年级学生
六、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沿途交通建设与风力发电基地的建设
2、了解盐湖周边的环境特征。
3、分析盐湖与其他地理要素的关系。
4、分析盐湖景区旅游开发的区位条件。
5、作为旅游景区,目前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二)能力目标
1、学生通过互联网收集并筛选信息的能力。
2、通过学生自行分组、组织、分配、管理,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3、通过到盐湖景区实地感受,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4、通过举行研学成果评比和展示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综合思维以及对所学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三)情感价值目标
1、通过实地感受沿途特征以及参观景区,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美的欣赏。
2、通过完成研学任务,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树立远大理想。
(四)核心素养目标
1、结合盐湖周边地理环境特征,运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探究盐湖成因,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
2、通过实地观察、体验、分析、合作探讨交流,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3、通过对盐湖景区旅游开发问题及原因的分析,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
七、课程内容和实施
(一)课程内容
1、沿途交通建设的观察
2、风力发电基地考察
3、盐湖旅游景区摄影、漂浮盐浴体验及旅游规划建议
4、观察盐湖周边环境特征,探究盐湖成因。
(二)课程实施
1、行前准备:
(1)、教师考察线路,确定研学目的地,研学手册的编制;
(2)、提前安排学生进行相关内容和资料的查阅和收集;
(3)、与学校、家长、学生沟通,告知学生进行研学的地点、时间、研学目的,研学任务,所需物品;
(4)安全教育、文明教育及注意事项;
(5)按照研学目标和任务将学生进行4小组分配,组内人员学生自由组合,选定小组负责人,各小组成员商议制定本小组规定、任务分配和要求并填写研学手册的相应内容。
2、实践过程:(因路程较长,指导教师可在途中向同学介绍相关知识,与学生互动交流,学生进行地理游戏互动,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
(1)交通建设小组任务:沿途交通状况的观察和分析
(2)风力发电小组任务:观察风力发电基地的建设,思考和分析问题。
(3)盐湖环境小组任务:学生沿途观察和体验环境特征及景观(拍照记录),结合所学知识思考盐湖形成的条件及原因。
(4)景区旅游小组任务:联系景区服务部门,调查景区旅游现状(收集数据),参观体验景区过程中发现旅游活动中存在问题并能够提出优化措施。
3、总结反思:研学归来后,学生对收集资料、图片、视频进行筛选整合制作精美课件或撰写研学报告做好汇报交流的准备,反思研学过程中还存在哪些不合理的安排,提出今后研学中可以改进的建议或方法。
4、拓展延伸:四个小组以学生收集的资料为载体,通过进一步地查阅资料、地图补充和思考,进行相应的试题命制和景区旅游规划建议。
八、成果评估
(一)针对此次研学旅行特点,主要从行前准备、研学纪律与文明程度、参与程度、汇报交流、研学摄影、研学征文、试题命制、线路设计等八个方面对学生研学旅行进行评价。
(二)对研学摄影、研学征文、试题命制以及旅游线路设计等四个项目进行成果评选。根据成果项目特點举办对应的项目比赛,设置一、二、三等奖,利用学校电子设备、展板、宣传栏、班会、学校微信平台等方式将优秀成果进行展示。 (三)开展主题讲座,挑选部分学生根据研学过程,向更广范围的学生分享研学的心得体会。
(四)将学生研学评价和成果项目评比结果综合统计,评选出优秀小组、优秀个人并给予相应的奖励。
研学基本信息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最美的课堂在路上”研学之旅即将起航,让我们做好准备吧!
研学主题 追寻峡谷之风 静享心灵之浴
研学目标 为贯彻关于印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等11部门《关于开展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施意见的通知》,将研学实践纳入中小学教学计划,采取有力措施推动研学实践健康快速发展。此次研学活动围绕地理教学,突出立德树人,以学生为中心,围绕真实情境中的问题开展“追寻峡谷之风 静享心灵之浴”为主题的研学旅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解决问题,通过设计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体验生活,积累经验,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探索求真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研学时间 一天
研学地点 乌鲁木齐市盐湖、风力发电基地
研学年级 高中3年级
研学注意事项
1.认真阅读本手册,了解研学基地,做好行前准备。
2.独立准备个人衣服装备、学习资料等,并科学分类装包。
3.从集合入队开始,全程严格遵守研学纪律,听从教师及辅导员管理。
4.研学过程中不大声喧哗,不擅自脱离队伍。
5.研学活动中,自主探究,善于合作分享,积极参与体验并做好活动记录。
6.讲文明礼仪,文明就餐,休息时保管好私人物品。
7.积极参与研学导师设计的行中课程。
8.研学中善于观察、思考,做好笔记。
9.研学结束,按要求完成研学评价及研学总结。
研学基地简介
盐湖是咸水湖的一种,干旱地区含盐度很高的湖泊。淡水湖的矿化度小于1克/升,咸水湖矿化度为大于1克/升,矿化度大于35克/升的则是盐湖。盐湖是湖泊发展到老年期的产物,它富集着多种盐类,是重要的矿产资源。
乌鲁木齐盐湖被称为中国死海,水域面积为37平方公里,直径约4公里,是典型的的内陆咸水湖,盐湖含盐量为海水的近百倍,湖内原盐芒硝储量丰富,其景观别具一格。
盐湖距离吐鲁番市110公里,距离乌鲁木齐市区72公里,兰新铁路、吐乌大高速公路和312国道穿过湖区,沿途经过新疆最大的风力发电基地,具有发展旅游业的便利条件,目前已经是旅游与工业为一体的旅游景区。
新疆达板城风电厂是中国第一个大型风电厂,目前安装有250台风车,年发电量平均为1800万瓦。新疆是中国风力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每年风蕴藏量为9127亿千瓦,仅次于内蒙古。新疆正在利用风力资源发电,风力发电将成为新疆未来重要的替代能源。
1985年,新疆开始了风力发电的研究、试验和推广工作。1986年,从丹麦引进区第一台风力发电机,在柴窝堡湖边高高竖起,试运行成功,为新疆风能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奠定了基础。1988年,利用丹麦政府赠款,新疆完成了达坂城风力发电场第一期工程。这是自治区最早的风力发电厂,也是全国规模开发风能最早的实验场。1989年10月,发电厂并入乌鲁木齐电网发电,当时无论是单机容量和总装机容量,均居全国第一。此后,发电厂不断扩大,雄居全国首位。
特别提示
1. 发电站附近阳光强烈,且风沙较大,来此游玩要备好头巾、墨镜、遮阳帽等防尘防晒用品。
2. 戈壁上昼夜温差较大,而且风很大,早晚在此要备好御寒衣物。
研学任务清单
一、交通建设
1、沿途看到的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有哪些?
2、每种交通运输方式有什么优缺点?
3、交通建设对该区域的影响。
4、沿途景观是否有差异?原因。
二、风力发电基地
1、风力发电规模如何。
2、风力发电工作原理。
3、该地开发利用风能的优势条件及其丰富原因?
4、如何利用转动的风扇判断风向?
三、盐湖景区摄影和体验及规划
1、景区内景观组合特征。
2、景区内建设盐化工厂的条件。
3、景区内最佳拍摄地点。
4、死海漂浮及盐浴体验。
5、景区开发旅游优化建议。
四、盐湖成因探寻
1、湖泊类型
2、周边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3、小组探究盐湖成因。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聚焦中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动研学旅行规范、健康、品质發展发挥研学旅行在拓展教育形式、转变学习方式、改进实践育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作用,努力夯实学生的家国情怀,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二、基本原则
1、教育性原则。教育性原则是基本原则,为了避免研学旅行出现只游不研的情况,必须将教育性原则放在研学旅行的第一位。研学旅行课程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接受能力,注重系统性、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实践性原则。实践出真知,研学旅行作为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要注重学生实践性的学习,通过实践活动的设计,使学生能够知行合一。
3、自主性原则。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活动设计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三、组织管理
1、成立由辅导老师、班主任、教师、家长研学构成的研学小组。
2、做好教师培训和研学前的准备工作。
3、制定研学管理细则。
4、制定紧急事项的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