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尝无华,相荡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是我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然而,现在的课堂还普遍存在着弊病:教师讲得多,课堂“生成”少,有的甚至回避“生成”。学生的生活、经验、问题、困惑、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丰富的课程资源在一定程度上被忽略。本文结合案例分析,阐述一个普通教师对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一些思考。
一、增强意识,保“动态生成”。
好课的标准可能有许多,但我以为“有没有”生成应该是重要的评价标准之一,所以教师要上好课,必须高度关注学生的思维,关注课堂的“生成”。
【案例一】一节数学活动课——“可能性的大小”。执教者为了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到可能性有大小,设计了“分组摸球”的活动——每个小组的袋子里都有8个球,分为黄白两色,但黄球、白球的个数不同。小组活动完毕,各组汇报活动情况,到第5小组汇报时,出现了戏剧性的局面:他们小组的袋里有5个黄球,3个白球,结果他们摸到白球的次数反而比黄球的次数多!并且该组有个学生“坚决”不同意袋里什么颜色的球多,摸到这种颜色球的可能性就大的观点。
A教师反复地向学生解释说明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学生却拒不接受。老师显得很无奈,说:“以后你就会明白老师说的是正确的。”然后继续下面的教学。
听到这里,真替这位教师可惜,多好的生成机会,就这么白白流失了。看来课堂“没有生成”或“没能生成”,主要原因是教师没有“生成”意识。教师本体知识的缺陷,会无视“生成”;教师教学经验的不足会错过“生成”;教师教学理念的不当会扼杀“生成”。
二、弹性预设,备“动态生成”。
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是手段,生成是目的。“预设”和“生成”是辩证统一的。预设是基础,生成是预设的深化、拓展和升华。教师的教学设计不能仅考虑自己教得精彩、教得舒畅,而应更多地思考学生如何“学”,突出学生自己钻研、领悟和感受的过程。这样,当课堂出现未曾或无法预料的情况时,教师有足够的智慧应对自如,从而将“动态生成”的课堂引向精彩。
【案例二】设计与情形如“案例一”。不过B教师事先已经考虑到有可能出现这种概率很小的情况,当学生提到它时,老师迅速调整了自己的上课思路:向学生解释说明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看到学生还是不同意,他表扬了该同学:C同学坚持自己的观点,很了不起。把你们小组的球拿过来,让C同学再摸几次。生C 又重新做了几次实验,终于得到与其他小组一样的结论。生C终于醒悟:这是很偶然的现象。老师又和学生一起举了几个生活中发生的偶然现象的例子。
三、情境创设,引“动态生成”。
好的情境能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进而产生一些想法和冲动,并提出迫切想要知道的一系列问题。故教师创设的情境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感兴趣的、关心的问题及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实际的有关内容。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深思酝酿,提出假设,引发争论,进行批判性思考和实验探究,得出结论,通过应用又产生新的问题,使学生思维不断发展、升华。
【案例三】教学《勾股定理》时创设这样的问题情景:
1.小红用一张边长为3cm
的正方形纸片,按对角线折叠重
合,你知道折痕长多少吗?
2.如果把折叠成的直角三角
形放在如图所示的格点中(每
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cm),
你能知道其斜边长为多少吗?
3.观察图形,完成表格。
(1)图中,A、B、C之间有什么关系?
(2)从图中你能发现什么?
借助学生熟悉的折纸问题,让学生从简单操作中的数量关系产生“疑”的问题情境,使情境中的问题贴近学生探索勾股定理的最近发展区,进而转化为研究问题的本质和对象,使折纸转化为探索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为本节课核心目标的达成创造了有利条件。
四、自主探究,促“动态生成”。
在教学过程中,探究学习就是创设一种类似学术研究的情景,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收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取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获得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教师始终关注对学生学习的引导,学生能解决的问题,教师不急于告诉,而只是做一些必要的提示,让学生体验成功;当学生进行讨论时,教师积极参与,引导小组讨论顺利进行;出现错误时,教师不直接指出,而是让学生去发现错误,从中掌握排除错误的方法,推进课堂的发展。
五、深度互动,升“动态生成”。
从建构主义的角度来看,数学学习是学生自己建构数学知识的活动,在数学活动过程中,学生与教材及教师产生交互作用,形成了数学知识、技能和能力,发展了情感态度和思维品质。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教师要与学生进行深层、多边互动,能够敏锐地观察和捕捉教学中不断闪现的生成性资源,让课堂呈现出精彩的一面。
【案例四】教学“三角形
内角和定理”时,设置了以下
活动:
[活动1]拿三角形纸片,
见图1。把两个角剪下,接在
第三个角的顶点处,有几种拼图方法?
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得出以下两种拼图的方法,见图2。
拼图活动直观、形象地启发了学生猜想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也启发了学生找出证明此定理时的辅助线添法。
[活动2]只剪下一个角进行拼图,你能说明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吗?
这个活动是考虑到两平行线的同旁内角互补,因此猜想用平行线的性质来拼图验证此定理,见图3,这样就发散了学生的思维。
[活动3]不剪出这张纸片中的任意一个内角,你能通过对这张纸片的折叠来验证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吗?
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经过活动操作,只要将三角形按图4中的虚线折叠,拼成一个平角即可说明这一定理。这个问题是活动1的迁移,培养了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
[讨论]在以上实验活动中,你受到了哪些启发?添辅助线的方法有几种?
通过分组讨论,学生得出以下四种辅助线的添法,见图5:
上述教学活动突出了数学的本质,强调活动与数学学习的联系与整合,让学生在观察、思考、探索和交流等活动中,生成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思维,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而且,学生的生活经历、经验积累、认知水平、知识背景、思维方式等往往不尽相同,由此而产生的争辩常常可以激起更多学生的思维火花,引起更深入的思考和更广泛的讨论。在活动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抓住学生的思维特点,针对具体内容充分估计学生思维的可能性,巧妙地设置善意“陷阱”,自然引发学生的探索交流。
总之,要让课堂有精彩产生,精心设计固然重要,但是更要关注学生思维的“源”,所以教师不能仅把心思放在教材和教案上,更要放在观察学生、倾听学生、发现学生并与学生积极互动上,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来锻炼处理问题、应对困难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章晓东、高洁.如何在生成教学中彰显智慧的魅力[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7(8)
2 何江.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有效性探究[J].数学通报,2008
3 沈松乾.数学课堂莫要错失“生成”良机[J].教学月刊,2010(12)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一、增强意识,保“动态生成”。
好课的标准可能有许多,但我以为“有没有”生成应该是重要的评价标准之一,所以教师要上好课,必须高度关注学生的思维,关注课堂的“生成”。
【案例一】一节数学活动课——“可能性的大小”。执教者为了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到可能性有大小,设计了“分组摸球”的活动——每个小组的袋子里都有8个球,分为黄白两色,但黄球、白球的个数不同。小组活动完毕,各组汇报活动情况,到第5小组汇报时,出现了戏剧性的局面:他们小组的袋里有5个黄球,3个白球,结果他们摸到白球的次数反而比黄球的次数多!并且该组有个学生“坚决”不同意袋里什么颜色的球多,摸到这种颜色球的可能性就大的观点。
A教师反复地向学生解释说明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学生却拒不接受。老师显得很无奈,说:“以后你就会明白老师说的是正确的。”然后继续下面的教学。
听到这里,真替这位教师可惜,多好的生成机会,就这么白白流失了。看来课堂“没有生成”或“没能生成”,主要原因是教师没有“生成”意识。教师本体知识的缺陷,会无视“生成”;教师教学经验的不足会错过“生成”;教师教学理念的不当会扼杀“生成”。
二、弹性预设,备“动态生成”。
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是手段,生成是目的。“预设”和“生成”是辩证统一的。预设是基础,生成是预设的深化、拓展和升华。教师的教学设计不能仅考虑自己教得精彩、教得舒畅,而应更多地思考学生如何“学”,突出学生自己钻研、领悟和感受的过程。这样,当课堂出现未曾或无法预料的情况时,教师有足够的智慧应对自如,从而将“动态生成”的课堂引向精彩。
【案例二】设计与情形如“案例一”。不过B教师事先已经考虑到有可能出现这种概率很小的情况,当学生提到它时,老师迅速调整了自己的上课思路:向学生解释说明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看到学生还是不同意,他表扬了该同学:C同学坚持自己的观点,很了不起。把你们小组的球拿过来,让C同学再摸几次。生C 又重新做了几次实验,终于得到与其他小组一样的结论。生C终于醒悟:这是很偶然的现象。老师又和学生一起举了几个生活中发生的偶然现象的例子。
三、情境创设,引“动态生成”。
好的情境能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进而产生一些想法和冲动,并提出迫切想要知道的一系列问题。故教师创设的情境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感兴趣的、关心的问题及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实际的有关内容。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深思酝酿,提出假设,引发争论,进行批判性思考和实验探究,得出结论,通过应用又产生新的问题,使学生思维不断发展、升华。
【案例三】教学《勾股定理》时创设这样的问题情景:
1.小红用一张边长为3cm
的正方形纸片,按对角线折叠重
合,你知道折痕长多少吗?
2.如果把折叠成的直角三角
形放在如图所示的格点中(每
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cm),
你能知道其斜边长为多少吗?
3.观察图形,完成表格。
(1)图中,A、B、C之间有什么关系?
(2)从图中你能发现什么?
借助学生熟悉的折纸问题,让学生从简单操作中的数量关系产生“疑”的问题情境,使情境中的问题贴近学生探索勾股定理的最近发展区,进而转化为研究问题的本质和对象,使折纸转化为探索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为本节课核心目标的达成创造了有利条件。
四、自主探究,促“动态生成”。
在教学过程中,探究学习就是创设一种类似学术研究的情景,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收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取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获得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教师始终关注对学生学习的引导,学生能解决的问题,教师不急于告诉,而只是做一些必要的提示,让学生体验成功;当学生进行讨论时,教师积极参与,引导小组讨论顺利进行;出现错误时,教师不直接指出,而是让学生去发现错误,从中掌握排除错误的方法,推进课堂的发展。
五、深度互动,升“动态生成”。
从建构主义的角度来看,数学学习是学生自己建构数学知识的活动,在数学活动过程中,学生与教材及教师产生交互作用,形成了数学知识、技能和能力,发展了情感态度和思维品质。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教师要与学生进行深层、多边互动,能够敏锐地观察和捕捉教学中不断闪现的生成性资源,让课堂呈现出精彩的一面。
【案例四】教学“三角形
内角和定理”时,设置了以下
活动:
[活动1]拿三角形纸片,
见图1。把两个角剪下,接在
第三个角的顶点处,有几种拼图方法?
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得出以下两种拼图的方法,见图2。
拼图活动直观、形象地启发了学生猜想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也启发了学生找出证明此定理时的辅助线添法。
[活动2]只剪下一个角进行拼图,你能说明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吗?
这个活动是考虑到两平行线的同旁内角互补,因此猜想用平行线的性质来拼图验证此定理,见图3,这样就发散了学生的思维。
[活动3]不剪出这张纸片中的任意一个内角,你能通过对这张纸片的折叠来验证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吗?
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经过活动操作,只要将三角形按图4中的虚线折叠,拼成一个平角即可说明这一定理。这个问题是活动1的迁移,培养了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
[讨论]在以上实验活动中,你受到了哪些启发?添辅助线的方法有几种?
通过分组讨论,学生得出以下四种辅助线的添法,见图5:
上述教学活动突出了数学的本质,强调活动与数学学习的联系与整合,让学生在观察、思考、探索和交流等活动中,生成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思维,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而且,学生的生活经历、经验积累、认知水平、知识背景、思维方式等往往不尽相同,由此而产生的争辩常常可以激起更多学生的思维火花,引起更深入的思考和更广泛的讨论。在活动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抓住学生的思维特点,针对具体内容充分估计学生思维的可能性,巧妙地设置善意“陷阱”,自然引发学生的探索交流。
总之,要让课堂有精彩产生,精心设计固然重要,但是更要关注学生思维的“源”,所以教师不能仅把心思放在教材和教案上,更要放在观察学生、倾听学生、发现学生并与学生积极互动上,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来锻炼处理问题、应对困难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章晓东、高洁.如何在生成教学中彰显智慧的魅力[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7(8)
2 何江.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有效性探究[J].数学通报,2008
3 沈松乾.数学课堂莫要错失“生成”良机[J].教学月刊,2010(12)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