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外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在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对于提高学生的认读水平和作文能力乃至于整个学科学习都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学生的知识体系是通过课内外的自主学习而逐渐建立起来的。广泛的课外阅读是学生搜集和汲取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学生从课堂上掌握的知识不是很具体和容易理解的,而是意识性的知识,需要再消化才会吸收。学生可将自己从课内学到的知识融汇到他从课外书籍中所获取的知识渠道中去,相得益彰,形成“立体”的牢固的知识体系。课外阅读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作用,对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思想意识也有重大影响。“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这句话是有道理的,学生更应“多读书、读好书”。
【关键词】课外阅读 阅读心理 习惯和氛围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089-01
众所周知,当前中学生课外阅读的状况是不够理想的。首先中学生的学习生活繁忙,为了面对各种各样的考试,在各个方面的压力下,天天和课本或参考书打交道,总是忙着完成各种作业、习题或试卷。能够真正用来进行课外阅读的时间少之又少。其次,在进行课外阅读的学生群中,他们课外阅读的热点也大多是是卡通漫画、玄幻、武侠、言情、侦探、警匪等小说。这些学生们爱不释手的书籍大部分内容都是既粗俗又无聊,甚至是充斥着色情与暴力的。处于心理发育阶段的中学生,都有一种力量迸发的愿望,一种冒险向上的勇气,于是武侠玄幻小说里的那些武艺高强、叱咤风云的人物便成了他们心目中祟拜的偶像。而处于心理发育期的女生,则产生了对异性的暗中倾慕,缠绵悱恻、细腻温柔的言情小说,就成了她们最抢手的读物。很多学生以读此类作品为时髦,放着图书馆的免费书不借,一门心思的去找这样的乱七八糟的书籍。至于老师们推荐的各种国内外名著,已然是备受冷落。对中学生而言,这些名著看起来不但没什么意思而且也看不太懂。此外由于中学生的岁数偏小,在进行阅读时比较随意。往往只凭个人兴趣去阅读,有什么书就看什么书,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看一本是一本。这种没有计划的乱读书,不仅浪费了本来就不多的课余时间,而且使读书缺乏系统性,效率极差。最后,绝大部分的中学生没有做读书笔记的好习惯。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书是一件动脑又动手的工作,经常写读书笔记有利于积累资料,加强记忆,提高文字能力,促进思维,加深理解。对此,我们不能武断指责学生的无知和浅薄,而应寻找对策,加强引导。
一、分析学生心理,注重阅读导向
中学生正处于求知欲极强的时期,如果一味地盲目追求阅读的轻松刺激,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时间,而且会使人变得浅薄庸俗。为此,当学生一跨进校门,每个老师就应责无旁贷地帮助学生摈弃盲目随意的阅读心理,千方百计地通过各种阅读活动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让日积月累的课外阅读变为学生做人求知的催化剂。而目前这个影响力并没有充分的发挥。有的教师则明令禁止看课外书;有的教师认为课外阅读是语文科的事,与我毫不相干;有的教师干脆对学生的课外书不分青红皂白一律没收。作为教师理应把指导学生如何选择合适书籍,如何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如何制定合理的读书计划作为自己工作的一部分。积极开展各种读书活动,举办故事会、读书欣赏课、组织读书兴趣小组等活动,使学生在有计划的指导下读好书,好读书。
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要真正做到“课内学得少一点,精一点,深一点。课外则要多一点,广一点,活一点”。课外阅读是一项长期的工程,最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因为这是终身学习的必要。学生在课堂上学了有关阅读的知识,也需在课外演练。梁启超在《治国学杂话》一文中说:“一个人总要养成读书趣味。必须养成读书习惯,才能尝着读书趣味。”梁启超所说的“读书趣味”,是指人一生的读书习惯。一个人的读书习惯在学生时代就已经形成了,所以,学生在学校养成很好的读书习惯是极其重要的。那么应该怎么去做呢?首先每个学生每天应该空出一小段时间来读书,哪怕就读那么几页,坚持下来就是一本了。比如在睡前躺在床上阅读30分钟。另外可以列一份你想读的书的清单,看完了就从清单中清除,有新的再把它加入,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阅读的厚度和广度。还可以和老师同学分享你读过的书。你读后有什么感想,有什么赞扬或者批评,分享给大家,和大家相互交流。在交流中提高认识、加强理解。
三、营造良好的校园阅读环境和氛围
学校是中学生生活和学习最主要的场所,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基本上都是在学校形成的。因而,能否创造出良好的校园阅读环境和氛围决定着能不能真正提高中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大力倡导“与书为伴”的口号,促进校园文化的形成。学校在师生中倡导“与书为伴”的思想,提出“最是书香能致远”等口号激励学生读书,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净化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学生从小把读书当作生活的一种习惯,一种享受,使其健康全面的发展。其次,组建班级“图书馆”, 将学生的图书资源“共享”。一般的学生手里都有几本甚至十几本的课外图书, 何不将学生的图书集中起来, 组建一个班级“图书馆”, 发挥图书应有的价值, 让全体学生都来关心阅读, 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形成一种“群体阅读”的风气。还可在班级中举办能进学生课外阅读的活动,如举办“读书节”、“每周一诗(词)”、“课外阅读知识竞赛”、“读书笔记展览”、“诗歌朗诵比赛”、“背名篇、说名著活动篇”等。组织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能为学生提供展示课外阅读成果和个才能的机会,在学校或班级中形成课外阅读的良好氛围。最后要求每位教师都必须每学期读几本专著,并且认真完成读书笔记,要求老师每天找时间和学生一起读书读报,享受读书的乐趣。认真上好阅读指导课,引导学生读好书,读有益身心的书,为他们阅读指明方向。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中学生通过行之有效的课外阅读,能陶冶情操、发散思维,提高智力。这样不仅能融汇贯通课程所学的知识,而且能把所学的知识学深、学透、学活,并转化为技能,起到由知识教育转化为素质教育的作用。若能如此,则为教育之幸事!
参考文献:
王柳新《读书好习惯》2010年版
梁启超《治国学杂话》1919年版
【关键词】课外阅读 阅读心理 习惯和氛围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089-01
众所周知,当前中学生课外阅读的状况是不够理想的。首先中学生的学习生活繁忙,为了面对各种各样的考试,在各个方面的压力下,天天和课本或参考书打交道,总是忙着完成各种作业、习题或试卷。能够真正用来进行课外阅读的时间少之又少。其次,在进行课外阅读的学生群中,他们课外阅读的热点也大多是是卡通漫画、玄幻、武侠、言情、侦探、警匪等小说。这些学生们爱不释手的书籍大部分内容都是既粗俗又无聊,甚至是充斥着色情与暴力的。处于心理发育阶段的中学生,都有一种力量迸发的愿望,一种冒险向上的勇气,于是武侠玄幻小说里的那些武艺高强、叱咤风云的人物便成了他们心目中祟拜的偶像。而处于心理发育期的女生,则产生了对异性的暗中倾慕,缠绵悱恻、细腻温柔的言情小说,就成了她们最抢手的读物。很多学生以读此类作品为时髦,放着图书馆的免费书不借,一门心思的去找这样的乱七八糟的书籍。至于老师们推荐的各种国内外名著,已然是备受冷落。对中学生而言,这些名著看起来不但没什么意思而且也看不太懂。此外由于中学生的岁数偏小,在进行阅读时比较随意。往往只凭个人兴趣去阅读,有什么书就看什么书,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看一本是一本。这种没有计划的乱读书,不仅浪费了本来就不多的课余时间,而且使读书缺乏系统性,效率极差。最后,绝大部分的中学生没有做读书笔记的好习惯。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书是一件动脑又动手的工作,经常写读书笔记有利于积累资料,加强记忆,提高文字能力,促进思维,加深理解。对此,我们不能武断指责学生的无知和浅薄,而应寻找对策,加强引导。
一、分析学生心理,注重阅读导向
中学生正处于求知欲极强的时期,如果一味地盲目追求阅读的轻松刺激,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时间,而且会使人变得浅薄庸俗。为此,当学生一跨进校门,每个老师就应责无旁贷地帮助学生摈弃盲目随意的阅读心理,千方百计地通过各种阅读活动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让日积月累的课外阅读变为学生做人求知的催化剂。而目前这个影响力并没有充分的发挥。有的教师则明令禁止看课外书;有的教师认为课外阅读是语文科的事,与我毫不相干;有的教师干脆对学生的课外书不分青红皂白一律没收。作为教师理应把指导学生如何选择合适书籍,如何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如何制定合理的读书计划作为自己工作的一部分。积极开展各种读书活动,举办故事会、读书欣赏课、组织读书兴趣小组等活动,使学生在有计划的指导下读好书,好读书。
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要真正做到“课内学得少一点,精一点,深一点。课外则要多一点,广一点,活一点”。课外阅读是一项长期的工程,最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因为这是终身学习的必要。学生在课堂上学了有关阅读的知识,也需在课外演练。梁启超在《治国学杂话》一文中说:“一个人总要养成读书趣味。必须养成读书习惯,才能尝着读书趣味。”梁启超所说的“读书趣味”,是指人一生的读书习惯。一个人的读书习惯在学生时代就已经形成了,所以,学生在学校养成很好的读书习惯是极其重要的。那么应该怎么去做呢?首先每个学生每天应该空出一小段时间来读书,哪怕就读那么几页,坚持下来就是一本了。比如在睡前躺在床上阅读30分钟。另外可以列一份你想读的书的清单,看完了就从清单中清除,有新的再把它加入,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阅读的厚度和广度。还可以和老师同学分享你读过的书。你读后有什么感想,有什么赞扬或者批评,分享给大家,和大家相互交流。在交流中提高认识、加强理解。
三、营造良好的校园阅读环境和氛围
学校是中学生生活和学习最主要的场所,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基本上都是在学校形成的。因而,能否创造出良好的校园阅读环境和氛围决定着能不能真正提高中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大力倡导“与书为伴”的口号,促进校园文化的形成。学校在师生中倡导“与书为伴”的思想,提出“最是书香能致远”等口号激励学生读书,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净化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学生从小把读书当作生活的一种习惯,一种享受,使其健康全面的发展。其次,组建班级“图书馆”, 将学生的图书资源“共享”。一般的学生手里都有几本甚至十几本的课外图书, 何不将学生的图书集中起来, 组建一个班级“图书馆”, 发挥图书应有的价值, 让全体学生都来关心阅读, 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形成一种“群体阅读”的风气。还可在班级中举办能进学生课外阅读的活动,如举办“读书节”、“每周一诗(词)”、“课外阅读知识竞赛”、“读书笔记展览”、“诗歌朗诵比赛”、“背名篇、说名著活动篇”等。组织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能为学生提供展示课外阅读成果和个才能的机会,在学校或班级中形成课外阅读的良好氛围。最后要求每位教师都必须每学期读几本专著,并且认真完成读书笔记,要求老师每天找时间和学生一起读书读报,享受读书的乐趣。认真上好阅读指导课,引导学生读好书,读有益身心的书,为他们阅读指明方向。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中学生通过行之有效的课外阅读,能陶冶情操、发散思维,提高智力。这样不仅能融汇贯通课程所学的知识,而且能把所学的知识学深、学透、学活,并转化为技能,起到由知识教育转化为素质教育的作用。若能如此,则为教育之幸事!
参考文献:
王柳新《读书好习惯》2010年版
梁启超《治国学杂话》191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