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汉语言中同词或同字反义的例证并不多见,但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反义同词”已经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旨在通过现有的例证,从共时和历时的角度,分析英汉语言中反义同词现象的成因。
【关键词】反义同词 反训 成因
一、引言
“反义同词”是指同一个词的词义系统中含有两个意义相反或者相对的义项,它是“多义词”的一种特殊形式。这种现象在我国训诂学上称为“相反而训”,简称“反训”;在西方语言学中,研究“反义同词”的学者不在少数,其中Klaus-Uwe Panther 和Linda L. Thornburg 就是典型代表。前人对于“反义同词”的成因主要集中从历时角度和哲学因素出发,本文将结合语义发展的历时因素和共时因素浅析英汉反义同词的成因。
二、英语“反义同词”的成因分析
1.由于词性变化而引起一词出现相反两义的现象。这个主要可分为两种情况:名词动词化和名词形容词化。在英语中,有一些词最初只用来作名词,但在语言的使用中,它们逐渐被充当成动词,最终可用来表示两个具有反向性的动作,这类词主要集中在具有掩盖性质的名词上,比如dust,最初作“灰尘”之意,后来演变为“沾上灰尘”,但如果灰尘本身已覆于某物表面的话,dust 又指“拂去灰尘”;又如skin,本指“皮肤”,后演变为动词“剥皮”,又可指“为某物覆盖一层保护膜”。
2. 由于语言的传递与变化而出现的反义同词现象。“日不落”帝国的出现和发展使英语成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官方语言,由于文化背景和地理环境的差异,原本相同的英语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不同的英语变体,“这些变体既保留了标准英语的特征,又新形成了某些有别于标准英语的特征”(马勤,2010)。仅就词汇而言,社会环境的变迁铸就了许多新词,历史长河的冲洗也洗刷了许多旧义,还有一些词则被加以改造,赋予新义。最典型的例子是public school和table。在英式英语中,public school是指需要支付学费的私立学校;而在美式英语中,它是指由政府财政拨款、学生无需付费的公立学校。在英式英语中,table指“提出提议或计划以供讨论”,而在美式英语中,它指“搁置提议或计划”,两义基本相反。
3.在英语中,有些词因为其语义的模糊性而出现相反的两义。语义的模糊性是指词的义属范围不明确,指称对象不明了。这类反义同词又可以分为两类:由上下义关系中的共下义词引起的一词反义和词语本身语义模糊引起的一词反义。在第一类关系中,词内反义通常是由一个上位词的不同的下位义引起的,这类词在语义学研究中经常被当作关系反义词。例如:brother (a man or boy as he is related to the other children of his parents), 既可作“兄”,也可作“弟”;同类词还有sister, cousin等。在第二类关系中,词语本身就具有两个相反的语义成分,这类词的意思通常只能通过具体语境或搭配来理解。
三、汉语“反义同词”的成因分析
1.出于语言的经济性,古汉语中的一些词在产生之初就具有两个相反的义项,这些词如果分别从施事和受事的角度来观察,通常可用来表示两个相关而又相反的动作。例如,在古汉语里,“酤”可同时表示“卖酒”和“买酒”,其实这两者是同一个动作,但对于此动作的两个参与者(施事和受事)来说,这又是两个相反的动作;同类词还有“售”(买和卖)、“受”(接受和授予)、“借”(借入和借出)(吴云,2006)等等。同样,汉语中的有些词组和短句也可同时用来表示两个相反的动作,例如:我在上课。如果说话人是老师,表示他或她正在教课;如果说话人是学生,表示他或她正在听课。类似短句还有:我在理发;我在看病;等等。
2.由上下位概念而形成的同词反义。在古汉语中,有些词用来表示总体的上位义,它通常有好几个下位义,这些下位义之间有的是相反关系。最典型的例子是“臭”,可同时表示“芬香之味”和“难闻之味”;同类词还有“祥”(吉兆和凶兆)、“祝”(祝愿和诅咒)(王玉鼎,1993)等等。
3.由于语言在本土内的传递与变化而产生的一词反义。中国是个地域辽阔、文化深厚的国家,同一种语言在不同地区的使用可以表达两种完全相反的含义。例如:“老”在中国南部通常用来指“年龄长的;有经验的;”,如:老人、老大。而在中国北方,当“老”用于表示亲属关系的词中时,通常意为“最年幼的;排行最小的;”,如:老姨、老舅。
四、结论
汉英“反义同词”现象是词义的历时发展与共时应用相互作用的结果,是文化传递与历史发展共同作用的结果,是语言内部结构变化与外部环境变迁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逐步转化为一种社会现象。
参考文献:
[1]Panther,K.U.
【关键词】反义同词 反训 成因
一、引言
“反义同词”是指同一个词的词义系统中含有两个意义相反或者相对的义项,它是“多义词”的一种特殊形式。这种现象在我国训诂学上称为“相反而训”,简称“反训”;在西方语言学中,研究“反义同词”的学者不在少数,其中Klaus-Uwe Panther 和Linda L. Thornburg 就是典型代表。前人对于“反义同词”的成因主要集中从历时角度和哲学因素出发,本文将结合语义发展的历时因素和共时因素浅析英汉反义同词的成因。
二、英语“反义同词”的成因分析
1.由于词性变化而引起一词出现相反两义的现象。这个主要可分为两种情况:名词动词化和名词形容词化。在英语中,有一些词最初只用来作名词,但在语言的使用中,它们逐渐被充当成动词,最终可用来表示两个具有反向性的动作,这类词主要集中在具有掩盖性质的名词上,比如dust,最初作“灰尘”之意,后来演变为“沾上灰尘”,但如果灰尘本身已覆于某物表面的话,dust 又指“拂去灰尘”;又如skin,本指“皮肤”,后演变为动词“剥皮”,又可指“为某物覆盖一层保护膜”。
2. 由于语言的传递与变化而出现的反义同词现象。“日不落”帝国的出现和发展使英语成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官方语言,由于文化背景和地理环境的差异,原本相同的英语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不同的英语变体,“这些变体既保留了标准英语的特征,又新形成了某些有别于标准英语的特征”(马勤,2010)。仅就词汇而言,社会环境的变迁铸就了许多新词,历史长河的冲洗也洗刷了许多旧义,还有一些词则被加以改造,赋予新义。最典型的例子是public school和table。在英式英语中,public school是指需要支付学费的私立学校;而在美式英语中,它是指由政府财政拨款、学生无需付费的公立学校。在英式英语中,table指“提出提议或计划以供讨论”,而在美式英语中,它指“搁置提议或计划”,两义基本相反。
3.在英语中,有些词因为其语义的模糊性而出现相反的两义。语义的模糊性是指词的义属范围不明确,指称对象不明了。这类反义同词又可以分为两类:由上下义关系中的共下义词引起的一词反义和词语本身语义模糊引起的一词反义。在第一类关系中,词内反义通常是由一个上位词的不同的下位义引起的,这类词在语义学研究中经常被当作关系反义词。例如:brother (a man or boy as he is related to the other children of his parents), 既可作“兄”,也可作“弟”;同类词还有sister, cousin等。在第二类关系中,词语本身就具有两个相反的语义成分,这类词的意思通常只能通过具体语境或搭配来理解。
三、汉语“反义同词”的成因分析
1.出于语言的经济性,古汉语中的一些词在产生之初就具有两个相反的义项,这些词如果分别从施事和受事的角度来观察,通常可用来表示两个相关而又相反的动作。例如,在古汉语里,“酤”可同时表示“卖酒”和“买酒”,其实这两者是同一个动作,但对于此动作的两个参与者(施事和受事)来说,这又是两个相反的动作;同类词还有“售”(买和卖)、“受”(接受和授予)、“借”(借入和借出)(吴云,2006)等等。同样,汉语中的有些词组和短句也可同时用来表示两个相反的动作,例如:我在上课。如果说话人是老师,表示他或她正在教课;如果说话人是学生,表示他或她正在听课。类似短句还有:我在理发;我在看病;等等。
2.由上下位概念而形成的同词反义。在古汉语中,有些词用来表示总体的上位义,它通常有好几个下位义,这些下位义之间有的是相反关系。最典型的例子是“臭”,可同时表示“芬香之味”和“难闻之味”;同类词还有“祥”(吉兆和凶兆)、“祝”(祝愿和诅咒)(王玉鼎,1993)等等。
3.由于语言在本土内的传递与变化而产生的一词反义。中国是个地域辽阔、文化深厚的国家,同一种语言在不同地区的使用可以表达两种完全相反的含义。例如:“老”在中国南部通常用来指“年龄长的;有经验的;”,如:老人、老大。而在中国北方,当“老”用于表示亲属关系的词中时,通常意为“最年幼的;排行最小的;”,如:老姨、老舅。
四、结论
汉英“反义同词”现象是词义的历时发展与共时应用相互作用的结果,是文化传递与历史发展共同作用的结果,是语言内部结构变化与外部环境变迁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逐步转化为一种社会现象。
参考文献:
[1]Panther,K.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