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初中作文评改新机制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taminch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评改包括两层意义:其一是评,即教师对学生的作文文本进行个别评价、整体评价和作文讲评;其二是改,即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阅、批改。作文评改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作文心理品质,发展语言意识,提高写作效率的过程。好文章是写出来的,也是改出来的。传统的作文讲评模式只注重教师单方面对学生的作文进行修改点评,于是出现了教师一方“热情不减”,学生一方却“冷面相对”的尴尬局面。那么,如何使作文评改真正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就成为当前作文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教师“下水”,提高批改效率
  
  由于作文具有很强的技巧性和实践性,导致作文课不容易取得很好的效果。怎样才能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突破口?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给广大的语文教师指明了方向:“中学语文教师应该下水。”也就是说,语文教师不仅要动口,还要亲自动笔写文章。教师写“下水”文,取得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1. 亲自示范,避免盲目性
  教师亲自示范与学生写同题作文,改变了以往的作文评改只是教师一味地“说教”,却没有体现在行动上的被动局面,以教师对写作的热情、兴趣去感染和带动学生。同时,不同的作文题目,教师也有可能出现和学生同样的情况,有时写起来很顺畅,有的却不太顺手。因此在实际操作上,就可以适当在题目上作改动。教师亲自“下水”,体验操作,也能使自己在在评改学生作文时做到心中有数,避免空洞、盲目。
  2. 交流沟通,效果显著
  教师亲自“下水”,与学生一起写同题作文,并将自己写的文章拿出来与学生一起交流探讨,谈谈自己的写作过程。首先是审题立意,教师可从如何把握题意和确定中心谈自己的思路。如《儿时的回忆》,可以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要有真情实感,立意上则可选取有趣的、有意义的事写;选材上,应该选自己难忘的,又最能表现中心的儿时的一、两件事情来写。教师必须谈谈自己为什么选取这些材料。其次是谈写作的思路:教师可从文章的开头、主要内容和结尾的组织入手谈自己的写作过程。这能给学生启发,同时还能给学生的写作提供参考和示范。此时,教师不再是一个严厉无情的“说教者”,而是成为与学生地位平等的“学习者”。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的作文与老师的文章作比较,谈谈各自的优缺点。这才能真正体现新课标“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的新理念、新要求。同时,它也使作文评改更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二、采取灵活多样的评改方式
  
  结合当前初中作文评改的现状及学生的特点,以作文评改能力梯级发展为序,我们可以采用三种作文评改的模式。
  1. 以教师为主的同批同改模式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自己评改学生作文,不如教会学生评改作文的方法。教师将选定的学生习作,从整体上进行修改,力求起到给学生作示范的作用,并将原稿和批改稿同时印发给学生。通过比较,学生可以直接感知教师修改作文的全过程,从中领悟修改的方法。之后教师可以当堂进行修改作文练习,巩固和加深学生的印象。具体操作是从学生习作中挑选出与选文有类似错误的文章,采用幻灯片等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展示,让学生自己动手修改,教师注意隐去学生姓名,尊重学生。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在黑板上进行板书并作相应的理论引导。
  2. 以分组合作探究为主的互动式评改模式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经过第一种作文评改模式的指导训练之后,学生已经能初步掌握相关的写作理论,并能对习作产生较高的评价意识。此时,教师就可以把作文评改的权利交给大部分学生,然后按照学生写作水平的高低或在班里的位置情况成立作文批改小组。全班成立若干个每组4—5人的作文评改小组,并确立组长和中心发言人。每次作文每小组从本组的习作中选出1-2篇较有代表性的优秀作文向全班推荐,选择优秀作文,可以参照以下几个方面:看格式是否正确;看文面是否整洁;看有无错别字;看有无病句;看标点有无明显的错误;看文章中心是否鲜明集中;看选材是否围绕中心,是否符合生活实际,是否具有典型性,是否具有真情实感;看文章结构、层次段落是否清晰,过渡是否自然,开头和结尾是否照应;看表达方式是否恰当;看语言是否简练准确、生动形象。然后各组间进行交换批改。
  经各小组成员交流讨论后,各组可先由作文水平较高的学生作为代表提出口头评改意见,加深其他学生对作文的整体评价认识。然后采取组长组织,组员轮流执笔的方法进行评改,力求做到人人参与其中。在批改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目标明确,重点突出;二是因文指导,有的放矢;三是精批点评,批语精当。总之,要使每一次的作文批改都尽量让各层次的学生学有所得。通过师生角色的互换,既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锻炼学生的胆识,给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展示自我的平台。
  3. 以学生自主评改为主的模式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作文评改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文章要自己改,学生只有学会了自己改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初中新课标也提出了要让学生学会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养成多写多改的习惯。
  学生自主评改,是在学生基本掌握了初步的写作理论,或是经过较为明确的评改训练后所进行的一种简捷高效的评改方式。这无异于是让学生在“写与改”的过程中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需要注意的是,在此阶段,教师要做好反馈复检的再评改活动,及时指出上次评改存在的优缺点,逐步使评改走上自主规范的新台阶。
  
  三、精心写评语,力显评改独特、准确、到位
  
  1. 评语以鼓励、赞扬为主,注重对学生的引导与启发
  根据人的心理需要分析得出,每个人都渴望被肯定、被赞赏。诚然,教师的评语更应该站在一个赏识学生,发现学生闪光点的高度去撰写。只要有进步有闪光点,教师都可以给予肯定。以下三种类型的评语是较受学生欢迎的:一是鼓励、表扬的评语;二是认真、细致的评语;三是向学生灌输新知识、新观点和新信息的评语。这些评语能使学生耳目一新,从而催生新思维。
  2. 针对作文个体性和差异性的特点,采用不同的作文评语类型
  作文评语类型有多种,如眉批、夹批、段批和尾批等等。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需要达到的目的都只有一个:让学生在每次作文评改后都有所收获,有所提高。
  3. 关注学生社会和心理层面的发展,使作文评改事半功倍
  所谓的社会层面,包括学生从教师的评语中获取信息,并对自己的作文有一个明确的价值判断。作文教学是一门塑造人的艺术,学写作文其实也是学做人。教师应在作文评改中不断给学生渗透道德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作文评改还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层面。成功的作文评改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共情效应,促使他们写作心理由单一走向丰富,写作兴趣由淡漠走向浓厚,写作信心由低下走向高扬。
  责任编辑黄日暖
其他文献
第一 ,思维方式的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从传统的“静态、封闭、片面”的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 ,转向现代的“动态、开放、系统”的思维模式。比如 ,进行艰苦奋斗的教育 ,不能
问题导学法是指在现代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将教学内容转化为有价值值得探究的科学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创造条件,使学生利用现有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得出结论。最后通过引导学生规纳总结,构建系统的开放的知识网络。问题教学法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一、问题导学法的课堂实施  本人通过在教学中的实践,将“问题导学法”分为以下
一是必须教育培训村干部。要建立健全市乡村三级教育培训网络。建立完善市乡党校定期培训机制 ,市委党校负责全市农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的培训 ,乡镇党校负责其它“两委
中学生不良行为是指中学生经常违反道德准则或犯有严重的道德过错,未达到违法犯罪地步,同时也阻碍学生个体的身心發展的行为。不良行为主要有:旷课、夜不归宿、携带管制刀具、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强索财物、偷窃参赌、故意毁物、进入不宜进的场所、吸烟、酗酒等。其根源何在?  一、外部因素  1. 社会因素  社会的不良风气对中学生的影响。如赌博、贪污受贿、制假造假贩假、缺乏诚信,对中学生产生不良刺激,直接影响他
徐建华同志是排水管理处桥东所职工 ,是排水行业的先进代表。排水工作是又脏、又苦而又不可缺少的工作。在这个艰苦而光荣的岗位上 ,徐建华同志无怨无悔的一干就是二十多年。
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的核心是让干部受到教育 ,让群众得到实惠。让干部受到教育 ,要选准着力点 ,在提高素质、转变作风、解决问题上下功夫。一、要着力在提
教师该如何创设物理情景,并通过引导,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认知知识,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呢?  一、从物理与生活的结合点入手  物理新课程提倡“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创设学生熟悉的真实生活情景,可以拉近物理与生活的距离。  案例一:  在学习《焦耳定律和热功率》这一章中,可以这样引入:根据生活经验可知,灯泡接入电路中,灯泡和电线通过相同的电流,灯泡和电线都要发热,可是灯泡热得发光,电线的发热
为优化产业结构 ,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 ,充分发挥特色产业作用 ,促进全省乡镇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河北省乡镇企业局 7月 31日在承德召开了“全省扶持龙头经济组织加快
有效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意味着智力的愉悦,情感的陶冶,心灵的净化和道德的升华.但是,目前的初中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那么,怎样在物理课堂中践行有效教学,让学生觉得更轻松、有效呢?  一、精心设计课堂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千篇一律的课堂很容易令人生厌,一节课的内容是否能抓住学生的心,课堂引入很关键.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
任德国,对“自然”存在着一种普遍的看法,那就是“自然”可以分为以下几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