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竟陵派文学的世界性

来源 :文艺新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muw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竟陵派文学,是指中国明代晚期以竟陵(今湖北天门)人钟惺(1574-1625)、谭元春(1586-1637)为代表的文学派别。本文试图以较新的视角,把竟陵派文学放在世界文学的背景下进行论述,从而体现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的初衷。
  (一)对世界古代诗集的简要回顾
  西方文集的编纂开始于古希腊晚期,即亚历山大时代(相当于我国战国时期齐威王至秦惠文王年间),品达罗斯的颂歌是在作者去世以后编纂的,按所歌颂的庆典的时间为序。《荷马史诗》则是按希腊文的二十四个字母为序编成二十四卷。罗马人的文集编排法更为严格也更为复杂。[1]
  欧洲中世纪文学,主要的有教会文学、封建文学和人民大众文学三类。前两类是为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的,后一类的中心部分是民间文学,也包括一些进步文人的作品。民间文学中的英雄史诗成为欧洲中世纪文学的辉煌部分,随着封建国家的形成而产生,和其他形式的民间文学一样,一般都是人民和集体的创作。[2]文艺复兴时代,十四行诗集极多,大部分按情节线索的起承转合为序编排。
  《万叶集》是日本最早的一部抒情诗歌集,收集了四世纪到八世纪中叶约四百多年间长短诗歌四千五百首,其中绝大多数属于奈良时代(七世纪末到八世纪中叶,相当于我国唐代)。收罗的作者非常广泛,不仅有天皇、王后、朝臣、名媛的作品,还收集有很多农民、兵士、僧侣、艺人和其他人士的诗歌。《古今集》为以后的日本诗集树立了体例的楷模。及至近代,日本不断地有规模宏大的诗集问世,其中还有以敕选的诗集为范例者。[3]
  以上所列的西方及东方日本“文集”、“集”,其实就是诗歌总集。我国能与之相比较者,自然是《诗经》、《楚辞》、《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玉台新咏》、《古诗纪》及《古诗归》等,以文章、文选为集者,未予录入。继《古诗归》之后,我国的诗歌总集、别集,灿若繁星,难以尽数。我们探讨的是竟陵派的《古诗归》与西方文集的比较,因而就止于钟、谭的《古诗归》了。
  (二)《古诗归》中的文学世界
  《古诗归》,亦称《诗归》。它以时代为序,从远古至晚唐,逐代评选;古体、近体、乐府、歌谣、古语,无所不备。共选诗三千三百多首,八十五万多字。
  把《诗归》放在世界文学的背景下,我们便能发现:
  1、《诗归》收录的作品,时间跨度大约为四千年。从皇娥、白帝子、黄帝、唐尧、虞舜起到晚唐《萧山发地石刻诗》。皇娥、白帝子、黄帝、尧、舜,他们生活在古文献记载中的中国原始社会,尧、舜是部落联盟的军事首长。
  《荷马史诗》,多数学者认为史诗的最初形成大概在公元前九至八世纪。《诗归》收录的作品,岂不是说明我国的诗歌源头比起《荷马史诗》来可能更远吗?
  2、《诗归》收录的作品,其作者的层面十分广泛。钟、谭根据自己的文学主张,确定入选对象,不拘一格。对粉饰太平、歌功颂德的应制诗很少选录,却选了许多具有批判性的作品。对名家的平庸之作不选;虽非名家,其作品堪称名篇者,则入选;虽非名家名篇,但其句属名句者,亦入选。帝王将相,名之凿凿;无名氏辈,亦赫然来归。其开放性、民主性,足以与西方文集相媲美。
  如前所述,外国的文集能与《诗归》相类者,唯日本的《万叶集》。
  3、《诗归》是以选诗、评点的方式贯彻其文学主张的。这种选评的方式,为一般读者学习、欣赏、借鉴古诗、唐诗,构筑了一座平台,一条通道,在世界文学史上是具有开创性的。因钟、谭是著名的诗人,《诗归》的选诗、评诗,体现了他们丰富的创作经验,在揭示诗歌篇法之妙,在对炼字炼句钩沉发微的同时,探求古人真诗的核心,对启迪后学,大有裨益。这又是外国的文集所不可比拟的。
  4、《诗归》刊行后,引起了轰动。钱谦益(1582-1664)在《列朝诗集小传》中说:“《古今诗归》盛行于世,承学之士家置一篇,奉之如尼丘之删定。”朱彝尊在《静志居诗话》中说:“《诗归》出,而一时纸贵。”
  当然,荷马的《伊利亚特》、《奥德赛》,犹太的《圣经》等等,对欧亚各国的文学和艺术,一直有着很大的影响,但它们都不是象我国《诗归》所体现的那种人文规模和制式。
  (一)中国传统文论、西方文论举要
  在古代,西方的“诗”泛指一切文学,所谓诗学是指文学的理论。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是西方最早的一部文艺理论著作,《诗学》讨论的范围包括诗歌、戏剧(悲剧)等。
  西方文学理论一开始就以史诗和戏剧为自己的主要研究对象;中国文学理论着重讨论诗文的立意、诗文情感的抒发、诗意的领悟、诗的语言文字的运用。[4]
  梁代的《南齐书》,关于“文学”指出:“文章者盖情性之风标,神明之律吕也,蕴思含豪,游心内运,放言落纸,气韵天成;莫不禀以生灵,迁乎爱嗜”。这里,“情性之风标”,“蕴思含毫,游心内运”,“禀以生灵,迁乎爱嗜”,指的是内容;“神明之律吕,放言落纸,气韵天成”指的是形式。前者与《毛诗·大序》所说的“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行于言”相一致,与《礼记·乐记》“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相吻合。
  在西方文论中,也有相似的说法。贺拉斯在《诗艺》中就曾强调,大自然“使我们能产生快乐的情感,又能使我们愤怒,时而又以沉重的悲痛折磨我们,把我们压倒在地上,然后,她又使我们用语言为媒介说出我们心灵的活动”。他还强调“文辞流畅,条理分明,要使表达能‘尽善尽美’”。[5]
  中国传统文论中的“形”与“神”、“情”与“景”、“隐”与“秀”、“一”与“万”,都是关于文学创作及审美的重要话题。如“一”与“万”,刘勰指出“一言究理”,“以少总多”;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说:“浅深聚散,万取一收”;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以数合而统万形”,这些说法都是以“个别”概括“一般”,从具体的“有限”中表现抽象的“无限”的艺术主张。   西方文论也同样认为通过个别形象反映一般正是文学的重要特点。巴尔扎克说:“艺术作品就是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集中最大量的思想。”黑格尔特别强调真正艺术的独创性产生于“艺术家的主体性”与“表现的真正的客观性这两方面的统一”。[6]
  从以上简述中可见中西文学理论的构架,存在着共同的因素支撑。中西文学理论从不同侧面揭示了文学的某些特质,从不同角度回答了人们和生活向文学提出的各种问题。
  (二)关于独创性
  竟陵派十分强调诗文创作的独创性,反对模拟。钟惺曾明确指出“口头笔端,机锋圆熟,渐有千篇一律之意,如子瞻所称斥卤之地,弥望皆黄茅白苇,此患最不易疗。”钟惺这里所批评的正是缺乏独创性的“千篇一律”。
  古罗马诗人贺拉斯在《诗艺》中,谈到诗歌的独创性时说,“我的希望是要把人所尽知的事物写成新颖的诗歌,使别人看了觉得这并非难事,但是自己一尝试却只流汗而不得成功。”所以,贺拉斯强调说,避免千篇一律,“用自己独特的办法处理普通题材是件难事”。
  (三)关于性真说
  竟陵派在强调独创性的同时,特别注重诗歌表现真情。钟惺在《寄呈唐虞》一诗中说道:“意于壑近,诗取性情真”。谭元春在《题客心草》中更形象地说明,自己“独行乎五千里之间”,如何突出表现自己真实感受的情感体验。
  (四)善于继承与发扬
  钟惺在《诗归序》中,明确地表明要从古代诗人作品中去探索正确的创作精神,以救正当时诗歌创作的偏颇。“选古人诗,而命曰《诗归》……吾所选者,以古人为归也,引古人之精神,以接后人之心目,使其心目有所止焉。”这里,引,即引导;接,即承接。其实,钟、谭的本意在于倡导继承和发扬我国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古人之精神,自然是指那些可资借鉴的创作思想、创作原则和创作方法;而后人之心目,则是指后人的创作实践、艺术修养、审美追求等。也许《诗归》在体现继承和发扬我国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方面,有不完美甚至存在着一些谬误,但是钟、谭站在历史的前沿,担负起继往开来的使命,以《诗归》求开拓,求进取,无疑为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添上了厚重的一笔。
  无论中国诗文,还是外国诗文,都是人类社会精神文明的成果。所以歌德在其《谈话录》中称“我愈来逾深信,诗是人类的共同财产”。法国思想启蒙家伏尔泰说得更为精彩,“任何有意义的东西都属于世界上所有的民族”,任何优秀的艺术属于所有的民族共享。所以,竟陵派文学是世界的。
  (作者单位: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教育学院)
  [1]《外国文学作品选》(第一卷),高等学校文科教材,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5月新1版。
  [2]王忠祥、奠自佳、戴安康、聂珍钊:《欧美文学史话》,湖北教育出版社1986年5月第1版。
  [3]魏常伯:《日本文化概论》,中国文化书院,1987年版。
  [4]葛雷、齐彦芬:《西方文化概论》,中国文化书院1987年版。
  [5][6]《外国文学》,吴元迈主编,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
其他文献
颜榴,笔名谷百合,是生在红旗下、学在红旗下、批在红旗下的本土文艺评论家。1993年,还在读本科的她就在《艺术世界》发表了其评论处女作《形而上之行走:莫兰迪》。通篇表达着对意大利画家莫兰迪的敬意,显示出她早熟的对艺术的虔诚。在中央美术学院获得艺术史的本科学历后,她在中央戏剧学院获得了戏剧美学硕士学位,工作数年后又回到中央美术学院攻读了艺术史的博士学位。不但长期任职于国家话剧院,她还曾染指北京文艺台、
期刊
当我翻读厚厚五卷两百多万字的心血之作,思绪绵绵,感慨不已。没想到衍柱给他的学术文集起了个这么富有美学意味的名字,“林涛海韵”集优美与崇高于一,“丛话”乃多视角多层次的平等对话,既无仰视研究对象之卑,又无俯视同行读者之傲,诗意盎然的六个字展现出他生命深处充满光芒的诗心,隐喻着他追求真善美的学术人生。作为衍柱的同代人和同窗好友,一直在学界边缘晃晃悠悠的我,耳闻目睹衍柱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地穿行艺林漫游书
期刊
中国的独立纪录片产生于上个世纪90年代,从其开创之初就建立了底层叙事的传统。它以一种独立于体制之外的精神打破了传统纪录片的宏大叙事模式,将镜头聚焦在一批被主流意识形态遮蔽的底层小人物身上,以鲜明的草根情结和底层视角纪录在中国社会的急遽变革中他们的生存境遇和精神诉求,体现了对个体生命的理解与尊重:独立纪录片的开山之作《流浪北京》(吴文光)聚焦于一群漂流在北京的艺术“盲流”,展现他们坚持不懈的追求及理
期刊
农民肉体和精神的困苦、农民的“沉默”与知识分子的审视贯穿了百年来中国乡土小说的叙事。而作家如何审视农民的沉默、为其发声以助其走出沉默,也成为当前城市化进程亟需面临的问题。  作家晓苏以其深处农村的内视眼光与作为城市知识分子的外视眼光创作了大量以油菜坡为主要背景的农村题材小说,这些小说以敏锐而兼容的视角,反映了几个历史时期以来农村变革和城市变革之下底层农民不断变化的身体精神境遇与对历史、现实、土地、
期刊
从根本上说, 女性主义乃是一种反霸权意识形态,一种反边缘话语,抑或说,一种女性叙事的政治策略。毋庸置疑,历史上存在过女性主义思潮,甚而女权主义运动,然而,有人说存在一种女性艺术,这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虽然女性批评家露西·利帕德(Lucy Lippard)早在1973年便归纳出女性艺术的图像志:“一个统一的密度,一种往往在感觉上既可触知又可重复的整体肌理结构、圆形的形式和中心点的凸出(中心点有时与
期刊
自1874年日本借口琉球漂民事件出兵台湾开始,在长达七十一年的时间里,日本对中国先后发动了十一次侵略战争,在华夏大地犯下了罄竹难书的罪行,给中华民族造成了不可磨灭的伤痕。尤其是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字投降的这十四年间,中国人民进行了一场联合各派政治军事力量的全面抗日战争。中国抗战电影记录了这段满目疮痍的历史,描绘了中国人民饱受欺凌的生活,讴歌了中华民族宁死不屈的精
期刊
“爱如我的反叛”,这是借来的一个题目。它原是时代华纳公司出品的纪录片《温布利——足球回家之路》中一支曲子的名字。温布利在伦敦,是枪手阿森那的主场,“足球回家之路”从这里通向慕尼黑。拜仁慕尼黑用反叛的爱征服了温布利,把2012-13赛季的欧洲冠军杯带回自己的故乡。在读望见蓉作品的过程中,它那撼人心魄的旋律不时地在我的脑海里回荡。我确信,蕴含在望见蓉爱情小说里面的,正是“爱如我的反叛”。也许更贴切的译
期刊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余有幸生于江城武汉,又结缘古城襄阳四十载,朝夕与汉水为伴,意切情深,遂藉丹青长卷一抒胸臆。襄阳的碧水青山,优游其间,其乐融融也,故继《诗画襄阳》百幅山水之后,复穷三年之力,挥毫染翰, 赋予《襄阳图卷》矣。《襄阳图卷》是襄阳市政府重点文艺创作作品扶持项目,虽数易其稿,仍未尽得襄阳山川之妙。——胸中之襄阳,非眼中之襄阳;纸上之襄阳,亦非胸中之襄阳也。  三年前,与著名作家凡夫先生合
期刊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当艾青用他深情的笔触书写着自己内心对土地的热忱与挚爱时,叶炜的《后土》则表达一种经久不衰的乡土魂,那是对土地的崇尚和乡土回归的一种情怀,不管经历多少春秋雪雨,仍铭刻于心头的对土地浓浓的眷恋。透过作者笔下的麻庄,我看到的是人们对土地的深情、崇尚和执着,是自立自强,是积极进取,是在城乡文明冲击中的自我坚持,是魂牵梦绕散不去的浓浓乡情。虽然麻庄人也在
期刊
评论界不少人用“苦难叙事”来描述陈应松关于底层人生存状态的叙事姿态,并笼统地将其归入新世纪底层创作的一种惯常模式——“由人文关怀引出的道德义愤使叙述底层被简化为苦难叙事或控诉文学,城乡对立成为叙述底层的整体逻辑构架”[1]。 在这里,“苦难叙事”变成了一种不太招人喜欢的叙事方式,并常常被误解成是对底层人民生活的一种歪曲和戏谑。某些评论者则指出陈应松文本中充满了“苦难情结”和“苦难叙事的欲望化倾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