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问句在《诗经》中的运用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ck888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问句在《诗经》中使用频繁,根据所发问对象的有无,可将其分为两大类;根据有无回答亦可分为两大类。这些问句的巧用,增添了《诗经》的表达效果和艺术魅力,使诗歌的句式更加灵活多变,使叙事井然有序,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效果,有时也是心理描写的一种方式。
  关键词:《诗经》 问句 艺术效果
  
  距今已经两千五百多年的《诗经》依然闪耀着熠熠的光辉,无论在思想内容上还是在艺术手法上对后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值得关注的是《诗经》中对各种修辞格的运用,包括比喻、比拟、反复、对比、借代、顶针、对偶、双关、拟声、设问、反问等等。这些修辞格的运用给诗歌带来了更为丰富多彩的表达效果和更好的艺术效果。其中问句(包括设问和反问)在《诗经》中的使用尤其频繁,经笔者统计,发现在《诗经》三百零五篇的诗歌中有近九十篇使用了问句,“谁”“何”“曷”“爰”“胡”“岂”“宁”等疑问词也经常出现。
  
  一
  
  根据所发问的对象,可将《诗经》中的问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明确的发问对象;一类没有明确的疑问对象,也就是不知道诗中的“我”所问的究竟是谁。
  其中第一类又可分为三种情况。首先是作者自己问自己,即自问自答的设问。设问在《诗经》中的使用十分普遍,如《大雅·公刘》描述公刘率人民迁居豳后亲自视察定居地点,然后以“何以舟之,维玉及瑶,鞞琫容刀。”的设问描写了公刘的装束。又如《秦风·渭阳》这首送别诗,为了说明“我送舅氏”到渭水的时候赠了些什么,作者便用“何以赠之”的疑问来引起注意,紧接着便自己给出答案,说明自己送了“路车乘黄”“琼瑰玉佩”给“舅氏”。其次,某些诗篇中的疑问是针对确定的某个人。《小雅·何人斯》那一连串的发问针对的都是“你”,那个卖友求荣之人。“胡逝我梁,不入我门。”“胡逝我梁,不入唁我。”“彼何人斯,胡逝我陈。”“胡不自北,胡不自南。胡逝我梁,袛搅我心。”似乎作者在面对着那个人进行质问,言语中隐隐透着讥讽。《桧风·羔裘》是一首刺耽于豪华而忽视政治的诗,一说这是一失宠之妻怀念丈夫的诗。不管哪种说法正确,这首诗中的疑问是有所指的。“岂不尔思,劳心忉忉。”“岂不尔思,我心忧伤。”“岂不尔思,中心是悼。”三个“岂不尔思”(难道你不想想)都是在对“你”(耽于豪华而忽视政治的君王或那个失宠之妻的丈夫)而说的,就是提醒“你”反思。另外,还有一些作者干脆向苍天发出疑问和呐喊。《小雅·小弁》中第一章就向上天发问“何辜于天,我罪依何。心之忧矣,云如之何。”作者内心充满了忧愁,无法排遣,只有向苍天大声发出呼问。又如《王风·黍离》共三章,作者重复了三遍“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在每章的最后又问了三次“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诗人面对长满黍稷的宫殿,感到周之今不胜昔,于是辛酸苦辣盘结于胸,难以倾诉,欲说还休,所以把这些复杂的情感以一句疑问向上天发出长叹。
  第二类问句所问对象是非常模糊不清的,即找不出所问的究竟是谁,这类问句多在表达思念的诗篇中出现。《邶风·雄雉》写妻子思念在远方行役的丈夫,“瞻彼日月,悠悠我思。道之云远,曷云能来。”看着日月一天天流逝,这位妻子深深思念着自己的丈夫,然而丈夫在遥远的地方,所以禁不住要问他何时可以归来。看似这是在问自己,其实正是因为自己没有答案而又很想得到答案才发出这样的疑问。这句话又像是在问自己的丈夫,可是他在那遥远的地方久久没有回来,根本无从知道妻子的问题,即使听到了,他自己恐怕也无法回答吧。所以仔细体味会发现这个问题不知道应该问谁,只是抒发内心的疑惑和想念之情。与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便是那篇著名的《王风·君子于役》,妻子思念远行出征的丈夫,但丈夫却了无归期,所以不禁要问“曷至哉”“曷其有佸”。可是这样的问题又是问谁的呢,又该问谁呢?只能化作“君子于役,苟无饥渴”的祝愿和希望。
  
  二
  
  有问就有答,但《诗经》中的问句有些有回答,有些则没有,所以根据有无回答,又可将其分为有回答和没有回答两类。
  第一,有回答的问句。首先是设问句。即作者心中早有答案,却明知故问,有意迂回。先提出问题,以引起注意,或启发思考,随后再给出答案。如《秦风·黄鸟》,便以三个“谁从穆公”的设问告诉听者或读者是“子车奄息”“子车仲行”,还有“子车鍼虎”在为秦穆公殉葬。类似的还有《陈风·株林》《秦风·终南》等等。
  其次是有问有答的对话,最典型的是《小雅·庭燎》,记录了宣王与侍者的问答。“夜其如何,夜未央。”“夜其如何,夜未艾。”“夜其如何,夜乡晨。”宣王和侍者一问一答的对话使整首诗更加灵活生动,同时勾勒出了勤政早朝的宣王形象。
  反问句一般是没有回答,也不需要回答的,但在《诗经》中有不少有回答的反问句。如《郑风·叔于田》:
  叔于田,巷无居人。岂无居人?不如叔也,洵美且仁。……叔于狩,巷无饮酒。岂无饮酒?不如叔也,洵美且好。……叔适野,巷无服马,岂无服马?不如叔也,洵美且武。
  (难道里巷真的没有人了吗,真的没有善饮的人,没有御车的人?当然是有的,作者以反问句来引起回答,是因为其他人都“不如叔也”,巧妙地通过反问来进行对比,从而突出了这个女子所钟爱的情人的美好。这种反问式的设问大大增加了诗歌的容量,同时表达了更为丰富细腻的情感。)
  第二,有些问句是没有回答的。其中有些是不需要回答的,这里主要是指反问句。它只问不答,却把要表达的确定的意思包含在问句里了。《小雅·何草不黄》开篇就是一连串的反问:
  何草不黄,何日不行。何人不将,经营四方。……何草不玄,何人不矜。哀我征夫,独为匪民。
  这里以反问来加强语气,强调每日都在奔忙,任何人都要出征,没有人不打单身,就好像终归要枯黄枯黑的草。
  另外,有些问句没有回答不是因为无需回答,而是根本就无法回答。《魏风·园有桃》是一首失意者牢骚抒怀的诗,诗人因不被人理解而感到苦恼忧虑,不停地问“其谁知之,其谁知之”,诗人内心想不明白,故有问,可是问也问不出结果,找不到答案,结果只能是“盖亦勿思”,发问也只是抒发一下满腹的牢骚。《唐风·鸨羽》写征役思亲,因为“王事靡盬”,想念家乡的父母,他们“何怙”“何食”“何尝”,“悠悠苍天”呀,“曷其有所”“曷其有极”“曷其有常”啊?诗人每章都以对天的发问作结,而且都是诗人想知道却无法回答的问题,不仅引人深思,也使诗人对无休无止的王事的抱怨和对父母的思念不言而喻了。
  
  三
  
  问句的使用有哪些作用,又带来了怎样的艺术效果呢?首先它使诗歌的句式更加灵活多变,叙事井然有序。《召南·采蘋》整篇都是以设问来组织的,全篇三章共十二句,实际是以六对问答构成,上句设问,下句回答:
  于以采蘋,南涧之滨。于以采藻,于彼行潦。于以盛之,维筐及筥。于以湘之,维锜及釜。 于以奠之,宗室牖下。谁其尸之,有齐季女。
  通过这六个自问自答,不仅将女子出嫁用蘋告祭祖庙的全过程井然有序地叙述出来,也使得整首诗读来更加生动活泼、饶有兴味了,避免了呆板的平铺直叙。有些问句不仅启下,还达到了承上的作用。例如《小雅·斯干》是一篇筑室既成而颂祷之诗,其中第六章是这样的:“下莞上簟,乃安斯寝。乃寝乃兴,乃占我梦。吉梦维何?维熊维罴,维虺维蛇。”其中“吉梦维何”的设问既引起下面的回答,又自然而然地承接了上面一句“乃占我梦”,使得上下文的衔接更加自然流畅。
  诗歌主要是用来抒情言志的,有时问句的巧用也增加了诗歌的抒情效果。特别是反问句的使用加强了语气,更强烈地表达了感情。《鄘风·相鼠》共三章,每章都以一句反问作结:“不死何为”,“不死何俟”,“胡不遄死”,作者直抒胸臆,骂得痛快淋漓、一针见血,这三句反问将心中的痛恨毫无掩饰地喷泄而出。又如《召南·行露》这首诗是一个女子拒绝已婚男子并责骂他的诗,全诗共十五句,有九句是问句,特别是第二章和第三章开头就连续四个问句:“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讼。”这八个问句层层紧逼,一气呵成,谴责对方的卑劣行径,表达了不可遏制的愤怒。问句在这里的使用加重了语言的力量,抒发了作者强烈的情感。
  另外,有时问句穿插在诗歌中,往往是心理描写的一种方式。《郑风·将仲子》就通过问句描写了一个女子对所恋男子既羞且爱的心理:
  将仲子兮,无踰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将仲子兮,无踰我墙。无折我树桑,岂敢爱之?畏我诸兄。仲可怀也,诸兄之言,亦可畏也。……将仲子兮,无踰我园。无折我树檀,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岂敢爱之”这句反问式的设问将少女复杂又微妙的心理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虽然“我”想念你,但是害怕父母、兄弟还有别人的闲言闲语,那种又爱又怕羞的少女情怀在自问自答中自然显现。在表达思念的诗篇中问句常常成为描写心理的手段,如《秦风·小戎》是一首怀念出征将士的诗,其中第二章的最后四句是这样的:“言念君子,温其在邑。方何为期,胡然我念之。”“我”是多么思念在远方的丈夫,想着想着禁不住要问何日才是他的归期,为什么“我”会这样惦念他,这些疑问不停萦绕着“我”,又是因为内心深处对他的想念。只是两个问句就恰到好处又细腻真实地表达了心里浓浓的思念之情。人们常常会自言自语地在心中发出各种疑问,在这里诗人把这种心理活动直接记录下来,于是内心真实的各种情感也就自然流露了。
  综上所述,《诗经》不仅频繁使用问句,也因为问句的巧用而更具独特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杨任之.诗经今译今注[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6.
  [2]袁愈,唐莫尧.诗经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1.
  [3]夏传才.诗经语言艺术新编[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8.
  [4]王占威.浅谈《诗经》的语言美[J].语文学刊,1995,(1).
  [5]李世萍.婉而成章曲以见义——《诗经》辞格探析[J].语文学刊,1998,(4).
  [6]高自双.《诗经》语言的生命力[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1).
  [7]魏裕铭.论《诗经》的幽默传统[J].南京社会科学,2006,(12).
  [8]王彩琴.诗经的语言特色[J].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6,(5).
  (李慧,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其他文献
《中南药学》杂志是由湖南省药学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药学综合性学术期刊。国际刊号:ISSN 1672-2981;国内刊号:CN43-1408/R。《中南药学》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
黄振宇:药房托管是现代化社会的标志,随着社会的发展,专业化分工会越来越细,每一个行业都需要有专门的机构提供相类似的服务。我们曾做过调查,药师40%的工作量与药学无关,一
荣幸被聘为第12届华表奖评委,半月前被请到远郊一个地方,封闭看影片,封闭评大奖,与外界隔绝。
在华星看《2046》首映,我居然睡着了一会儿。时间虽然不长,也算是个意外了。看《恋爱中的宝贝》那样的闷片,我都精力充沛,举着手机左拍右拍,拿那面无奈的银幕当了玩具。 而这
【内容摘要】本文在研究中以几何画板为核心,探究基于几何画板的高中数学实验教学模式,完善高中数学实验教学结构体系,进而达到高中数学实验教学的最佳效果。  【关键词】几何画板 高中数学 实验教学 途径  高中数学作为高中教育中的重要内容的,其知识结构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与复杂性,在实际教学中需要使用相关的教学工具进行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点,进而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水平。几何画板作为一种教学软件,主要
“珠算宗师、卷尺之父”程大位的故居的发现,堪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我国乃至于世界文化界、科技界、珠算界的一桩大事,程大位故居的发现者——胡术五先生,因此被誉为“珠坛春
2005年2月,鸡年新春,北京电视台动画频道,一部事先 并未大张旗鼓宣传的动画片--60集情景喜剧《快乐东西》,缓 缓地、但是又势不可挡地占据了电视观众的心。干净趣致的人物 造
芦苇和王晶在本刊上期谈了对所谓大片的见解,这期有更多的影人加入到对大片的简评中。欢迎广大读者也参与进来,畅谈对中国大片的看法。    朱时茂:  我要看大片有多烂    近几年我们有些导演,名气很大,钱花得又很多,拍出的东西让观众一片骂声,让观众上了很多当。我去看这些所谓的大片,主要是看到底有多烂,从头到尾不知道电影要说什么,就这还好意思去参展。本来我不打算拍片的,但看到那么烂的电影还在大街放,所
教育家蔡元培说:“美育者,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美育是通过生活和艺术中的美与善来感染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而德育的教育模式较
高等职业教育在大众化进程中,质量问题随着数量的膨胀而成为关注焦点。要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注重办学规模和教学质量的协调发展,树立发展的多样化的适宜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