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光的风筝

来源 :南岛视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3596240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筝冲浪是种信仰
  阿光全名李劲光,福建省东山岛人,从15岁开始接触潜水、冲浪、帆船等各种水上运动。2009年,阿光正式加入疯狂追风者的行列。作为一个追风者,他的手机和电脑随时都在关注风的变化。一个人坐在沙滩上等风,有时候因为天气预报不准和天气变化的难测,他会连续几天呆坐在沙滩上,心情随风而变。
  有一次坐在山上等风,晚上的时候风突然来了,阿光和朋友立马跑下山开车奔到海边,借着手电筒的光在海上飞了起来。受伤不能下海的时候,只要坐在海边能感到有风吹过脸颊,他也会咧嘴笑,因为等不到风的痛苦跟失恋差不多。
  风筝冲浪是勇敢者的游戏,爱好者完全靠个人的能力、意志与自然界互动,这种感觉完全融入自然。阿光说,其他水上运动有的乐趣风筝冲浪几乎都有,风筝冲浪有的乐趣其他水上运动却不一定有。“风筝在海上飞起来以后速度会很快,所以你一下就能体会到那种速度感带来的刺激感。更有意思的是你可以借助浪滑行、跳跃,可以不断地变化。”
  风筝冲浪带来的速度与激情让阿光痴迷。跳起来的时候,借助风筝瞬间的拉力,以及脚踩在水面上获得的向上的力量,人能在海面上滑行、体会御风而飞,这让人有一点错觉——就像是跳了那么高,然后飞了那么远。风筝冲浪创造了一种非同寻常的状态,人能从这种状态中获得一种自由、激情,找到存在感,一种活着的感觉,阿光喜欢这种感觉。
  其实很囧的“遥遥领先”
  国内目前能做到脱钩换手动作的风筝冲浪爱好者恐怕只有两个人,其中一个就是阿光。在世界各地参加了各类风筝冲浪比赛,取得各种名次以后,阿光在圈内已有不小的名气。但他也不是从一开始就厉害得不食人间烟火。风筝冲浪目前在中国甚至世界上都还是一项比较小众的运动,作为国内第一批玩风筝冲浪的人,阿光走过的弯路、闹过的笑话要比现在很多有人教授的初学者多得多。
  2009年,阿光第一次在山东潍坊参加比赛。看到代表比赛号令的红色旗举起,阿光跟着其他两位选手“嗖”地冲了出去,并一路“遥遥领先”。跑了一圈回来,阿光发现自己是第一个到达终点的人,不过奇怪的是其他很多选手貌似还没开始跑。正当阿光一头雾水的时候,整个比赛会场发出了一阵爆笑。由于没经验也不懂比赛的规则,阿光当时并不清楚:红色旗举起以后,选手5分钟以后才能开始跑。所以等到弄清楚规则,比赛重新开始的时候,阿光已经因为前面的失误精疲力尽了。另一次,阿光在赛前拼命地玩不懂得休息,等到第二天真正要比赛的时候,阿光却因为腿抽筋耽误了比赛。
  积累了一些经验以后,阿光每次比赛之前都会尽量休息以保持好的状态。此后,阿光在国内比赛一般都是第一或者第二名。2013年在北戴河比赛,因为熟悉规则且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阿光跑出去又跑回来了,其他很多选手还待在原地没出发。
  另外,因为是国内第一批玩风筝冲浪的人,阿光学习风筝冲浪很多时候要主靠自己一点一滴地摸索。2006年,一个偶然的机会,阿光从福建东山岛的一个朋友那里学到了一些风筝冲浪的基础操。几个月后,阿光攒够钱买了第一套风筝冲浪装备。一开始学的时候国内没有太多的教学信息,后来零星地有了一些国外的网络视频,但又听不懂外语。于是,阿光只能一边反复地看视频,一边凭感觉不停地练。不管是风小还是风大,他每天抱着一个大风筝在沙滩来回地折腾。刚开始朋友叫他“沙滩杀手”,但他说高手都是这样折腾出来的。
  不活在别人眼里
  因为不愿意尝试,很多人对于一些未知的东西首先想到的就是危险。对阿光来说,也许每天坐在沙发上看选秀确实不危险,但未免有些千篇一律,缺乏想象力。因为大部分喜欢户外运动,喜欢极限运动的人都是不活在别人眼里,而活在自己眼里的人。他们喜欢寻找离开地面的感觉,希望远离按部就班,能够活得精彩。
  2013年,为了能有一个风筝冲浪爱好者聚会的地方,阿光把俱乐部从车上搬到了中国第一家风筝冲浪主题客栈——完美大海客栈。从此客栈成了一个聚会的地方,每个月总会有两三个爱好者从岛外飞过来跟着阿光和他的朋友们玩风筝冲浪。他们经常早上下水玩,下午上岸才想起来忘记吃午饭。有个爱好者一年会来海南20次,有的时候因为好风难求甚至当天往返。
  也许,对于包括风筝冲浪在内的任何一项运动的爱好者来说,他们痴迷的并不是运动本身,而是在做这项运动时的专注、单纯、刺激、激情,他们逃离的不是生活本身,而是平日里工作生活中的那些虚伪和百无聊赖,从而保持一种纯真的状态,保持对生活的热爱。
其他文献
果冻海上的渔港  西岛,是距离三亚市区最近的一个有常住居民的岛屿。但很多人并不熟悉它,或足迹仅止于西岛旅游区那一片沙滩。于是,这座在海南省仅次于大洲岛的第二大海岛,连同它上面有着400年历史的渔村,成为了近在咫尺却被遗忘的秘境,在如火如荼的开发大潮下坚守着难能可贵的天然和淳朴。  西岛上的居民区和旅游区是截然不同的两个天地,同在一座岛上,却泾渭分明,一边是潮水般的游客,一边是静谧的渔村生活。第一次
期刊
《南岛视界》:你把三座索伦特城堡都集齐了,当初为什么会想到把它们买下来?  麦克·克莱尔:英格兰南部沿海地区一直是度假的好去处,气候温暖,有古朴的度假小镇和丰富的航海历史,夏天这里的海滩上挤满被剥夺了阳光的北方人,非常适合旅游。  《南岛视界》:可是您当初买下斯皮特班克城堡的时候还是有不少争议的。  麦克·克莱尔:是的,如果你去银行告诉他们这是一个商业计划,他们一定会大笑!  《南岛视界》:为什么
期刊
一波三折买岛之路  在使一个个奇迹变为现实之后,世界魔术大师大卫·科波菲尔的魔术事业已经登上了无人能及的巅峰。于是,他想要迎接一个新的挑战,拥有一个与世隔绝的小岛的念头,开始在他的脑中越发挥之不去。  2002年,他开始关注巴哈马群岛的一个私人岛屿——穆沙岛,它就在影星约翰尼·德普和时尚界亿万富翁伯纳德·阿尔诺购买的私人岛屿附近。但是,科波菲尔购买这座岛的过程并不顺利,前后花了好几年时间,费尽周折
期刊
海口,海田画室。我面对着《三亚渔港》,凝视许久,在40厘米的画布上,一抹橘红色的云朵在黑蓝色背景上飘浮,这些色块以一种有节奏的脉动表现了具有理性的尊严。由此,整个人的目光与思绪也随着海田的画作漂流。  细品海田的画,就像是在看一本心情日记。在海田《南圣什兰》这幅油画作品中,让人感受到“静穆之致”,如同看到秋日晴空,神朗气爽,两个意象的小人儿在无限深远的色彩背景上快乐前行,看到了极为自由的色块在空间
期刊
《孤岛访谈录》原为1997年黄集伟为北京文艺台所主持采访的一个节目,其内容是让每一位嘉宾选择一本书和一首音乐到一个虚拟的孤岛上去,总计有二十五位作家、学者、编辑和教师到他所虚拟的孤岛上做客,非常有创意,可惜此书没有附带录音,否则会更有价值。我不知道黄集伟的这个“孤岛”创意缘何而来,细读其书,只知道所谓的孤岛是一个非常模糊而有趣的设想,大约就是所邀请去孤岛的朋友前往的是一个衣食无忧、生活富足的地方,
期刊
一次偶然的机会,为海田先生的油画及油画棒作品拍摄一组专题。那是个雨浓的上午,初见面时海田先生满脸都是亲意的笑,浑身透着股儒生的味道,我心里却这般想着,这人面相生得文雅,倒像位写诗煮茶的,怎么着都缺少些画者的张狂。  可当镜头里出现一幅幅海田先生的画作,我习惯性地屏住呼吸,就如同那些年在川藏路上为拍摄到一瞬间令人迷失的光影而屏息到眩晕。那扑面而来的,是绚烂的色、跳跃的线、流淌的块,就那样拥挤着、纠缠
期刊
广州南沙附近有一座名叫舢舨洲的孤岛,孤岛上有一座见证了广州海运近百年繁华的古老灯塔,灯塔上有一位名叫黄灿明的守望者。每当入夜之后,岛上的灯塔亮起,黄灿明都会查看灯具工作是否正常,然后拿起望远镜依着护栏看江中浮灯明灭。江那边灯火通明,江这边却黑压压一片。灯塔守望者的生活在外人看来充满着神秘色彩和苦行僧般的孤独,从祖父到父亲,再到自己,黄灿明一家三代人已经在海岛上孤独地守望了近百年。半明半暗之间,屹立
期刊
2013年12月2日,由省工商联6位副主席、副会长单位组成的海商联合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与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政府签约营根洋旧城区改造项目。海南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总商会)党组书记、第一副主席田德毅,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委书记孙喆参加了签约仪式。  据悉,琼中营根洋旧城区位于县城西南侧,以营根路为界,分为东西两大片区,规划开发面积778亩,计划投资30亿元,主要涉及4个自然村和20多个企事业单位,
期刊
We are appear,  and we disappear.  and we are so important to some,  but we are just... passing through.  我们出现又消失。  我们对有些人来说很重要,  可我们又只是……擦肩而过。  18年前维也纳的一见钟情,9年前巴黎重逢的真挚浪漫,到了希腊则演变成了柴米油盐的琐碎。作为前两部清新小品的延续
期刊
琼崖生机盎然、海天变幻的自然景观,对劳动人民朴素的情感,使海田能以赤子之心拥抱自然,表现自然。海田的画作无科班技法的羁绊,故而能随心所欲,把色彩的张力运用到新的高度,这使他的画风凌然而意味深远,直击人内心。  海田能在画布上展现他的真情实感,让观者很容易发现画者激荡澎湃的内心,通过对所描绘物体超现实的表现,诠释出他对画面更为深沉的本真情感。海田吸取了印象派第一人莫奈擅长光与影的表现技法,改变了刻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