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分析了处理山地类型地震资料时面临的难点,并针对难点难题提出针对性的处理方法,包括:静校正方法、叠前去噪处理、确定目标速度、叠后去噪、叠后偏移等,并简单探讨了处理的分析结果。
【关键词】地震资料 静校正 叠前去噪 叠后偏移
山地环境是我国常见的一种地质环境,沟谷深度大、地表起伏较大是山地特有的地形特征,该地形特征决定了山地环境通常具有复杂的地质条件。在复杂的地质、地形环境下获取地震资料,并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只有采用正确的方法,才能保证资料的有效性以及可靠性[1]。
1 处理一般山地环境下地震资料时面临的难题
對于山地这样一种特殊地质环境而言,在处理其地震资料时,面临的难题主要包括两种:一是低信噪比方面的处理问题;二是静校正方面的问题。只有解决好这两大难题,才可以保证处理结果的精确性以及可靠性,从而获得清晰和准确的地质资料。笔者在实践中发现,要使静校正方面的误差问题得到有效改善,必须保证静校正短波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另一方面,叠前去噪、叠后去噪和目标速度分析是实现有效提高信噪比的重要前提。文中,笔者将以某山地资料作为分析基础,详细探讨静校正方法和去噪方法的应用。本研究处理地震资料的目的在于勘探石油以及天然气。
2 一般山地环境下地震资料处理方法
2.1 静校正方法
山地地形复杂多变,地表高程变化较大,高倾角地层出露普遍,低降速带发育丰富,所以做好表层的静校正工作是十分关键的。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初至折射静校正。对于山地资料,应首先进行初至折射静校正,其中对于单炮初至的认真拾取非常重要,要做到:既完整的保留可靠初至信息,又及时的舍弃不可靠初至信息,从而达到相位稳定、波形一致的要求。在追踪折射层时,应尽量追踪同一相位的信息。
(2)迭代折射静校正。在处理地震资料时,为了保证精准性,在完成初至折射静校正后,还要进行交互式迭代折射静校正。首先要确保使用准确的初至数据,然后在共炮点、共检波点、共偏移距的域内进行拟合迭代,从而优化静校正量,提高静校正的准确性。
(3)对静校正量进行高低频分离。因为对于山地环境而言,由于地表高程变化丰富,其基准面是处于浮动状态的,最终基准面与实际地面高程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对所得的静校正量直接进行速度分析是不准确的,需要对其进行分频处理,分为低频和高频。先分析应用高频量,叠加前在应用低频量。
(4)多种静校正方法优化组合。野外一次静校正、高程静校正、初至折射静校正、迭代折射静校正都是有效地静校正方法,作业时可依据叠加剖面的效果和具体地质环境进行优化组合,实现静校正量的最优化。
2.2 叠前去噪
在静校正的过程当中,规则线性以及低频高能量波会对资料处理过程造成影响,因此为了使信噪比得以提高,在校正之前应对叠前噪声进行有效压制。处理方法有:
(1)对高频低频进行分段压制,避免陷波受到干扰;
(2)编辑强声波与强脉冲之后,要将以上两者切除;
(3)应用空变或时变方法切除初至波,避免浅层反射资料受到影响;
(4)对低频面波进行压制,以便使资料所具有的信噪比得到有效提高[2]。
因为山地环境具有复杂的地形,所以在进行资料处理时可能面临变化较大的接收条件以及激发条件,为了避免线性干扰,应尽可能采用自动压制技术和识别技术。
2.3 确定目标速度的方法
山地环境通常伴随着复杂的地质构造,其地震资料中的横向速度变化幅度非常大。笔者在实践中发现,可以综合分析地质特征与地震波反射时的特征来确定目标速度,以便能够使迭加效果得以完善。
采用综合分析法,需要分析的指标有:正常反射特征、回转特征、断面反射特征以及断面绕射特征。在分析时,要注意区分回转波特征与绕射波特征:一般情况下,回转波可聚集能量,使能量衰减变慢;而绕射波的陡度一般会小于回转波,其能量不容易被聚集在一起,容易消解[3]。所以,可以利用以上特征来解释目标速度。
另外,可以相互叠加不同的反射波,得到组合叠加速度。在处理资料时,可将山地横向速度变化特征以及地层倾角作为依据,选择合理的叠加速度组,以保证能够获得最优速度。然后,根据最优速度确定目标速度,从而将山地地质环境的基本形态反映出来,为勘探提供依据。
2.4 叠后去噪与偏移分析
在处理山地地震资料的过程中,叠后去噪是针对最终剖面资料质量的一个效果加工的环节。这个环节能够有效的提高叠后信噪比、压制干扰波、强化同相轴的连续性。应用叠后去噪技术,可以使地震资料中的构造变化表现得更为清晰,方便于地质分析人员找出更为有效的地质勘探依据。叠后去噪的方法主要是增强F-X范围域信号,对地震资料进行反复处理,并预测径向滤波[4]。
进行偏移分析的目的在于收敛回转波以及绕射波,使地质构造情况更清楚的呈现出来。偏移的方法为建立起分析速度场。要在叠加剖面的基础上,综合分析DMO速度,并将时间以及空间方向上存在的异常点消除,将异常点消除后,便可以对叠加速度进行转换,使之成为层速度进而得出偏移分析结果。
3 结束语
以往采用常规方法对此类山地的地震资料进行处理,得到的叠加剖面通常是较为模糊,反射层同相轴不具有良好的连续性,并处于上下浮动状态,其信噪比处于较低的水平,这对于研究地质基础,难以形成有效价值。采用文中所述几种方法对地震资料进行相应的处理之后,相比较以往的常规方法:叠加剖面将变的更为清晰,反射层原有的信噪比得到有效提高,各种不良因素的干扰也大大减弱,反射层基本处于连续状态,可以观察到不同层次之间存在的弱反射,为地质解释提供了有利的依据。因此,为了有效分析以及处理地震资料,可以选用本文当中所提到的各种方法。
参考文献
[1] 吕金博,孔剑冰,张绍华,庄道川,司卫.复杂地表条件下低信噪比地震资料的处理技术[J].天然气工业,2010,37(11):853-854
[2] 关昕,王建民,王元波,王丽娜,林春华,卢福珍.地震资料处理质量监控及效果分析[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10,27(12):430-431
【关键词】地震资料 静校正 叠前去噪 叠后偏移
山地环境是我国常见的一种地质环境,沟谷深度大、地表起伏较大是山地特有的地形特征,该地形特征决定了山地环境通常具有复杂的地质条件。在复杂的地质、地形环境下获取地震资料,并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只有采用正确的方法,才能保证资料的有效性以及可靠性[1]。
1 处理一般山地环境下地震资料时面临的难题
對于山地这样一种特殊地质环境而言,在处理其地震资料时,面临的难题主要包括两种:一是低信噪比方面的处理问题;二是静校正方面的问题。只有解决好这两大难题,才可以保证处理结果的精确性以及可靠性,从而获得清晰和准确的地质资料。笔者在实践中发现,要使静校正方面的误差问题得到有效改善,必须保证静校正短波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另一方面,叠前去噪、叠后去噪和目标速度分析是实现有效提高信噪比的重要前提。文中,笔者将以某山地资料作为分析基础,详细探讨静校正方法和去噪方法的应用。本研究处理地震资料的目的在于勘探石油以及天然气。
2 一般山地环境下地震资料处理方法
2.1 静校正方法
山地地形复杂多变,地表高程变化较大,高倾角地层出露普遍,低降速带发育丰富,所以做好表层的静校正工作是十分关键的。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初至折射静校正。对于山地资料,应首先进行初至折射静校正,其中对于单炮初至的认真拾取非常重要,要做到:既完整的保留可靠初至信息,又及时的舍弃不可靠初至信息,从而达到相位稳定、波形一致的要求。在追踪折射层时,应尽量追踪同一相位的信息。
(2)迭代折射静校正。在处理地震资料时,为了保证精准性,在完成初至折射静校正后,还要进行交互式迭代折射静校正。首先要确保使用准确的初至数据,然后在共炮点、共检波点、共偏移距的域内进行拟合迭代,从而优化静校正量,提高静校正的准确性。
(3)对静校正量进行高低频分离。因为对于山地环境而言,由于地表高程变化丰富,其基准面是处于浮动状态的,最终基准面与实际地面高程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对所得的静校正量直接进行速度分析是不准确的,需要对其进行分频处理,分为低频和高频。先分析应用高频量,叠加前在应用低频量。
(4)多种静校正方法优化组合。野外一次静校正、高程静校正、初至折射静校正、迭代折射静校正都是有效地静校正方法,作业时可依据叠加剖面的效果和具体地质环境进行优化组合,实现静校正量的最优化。
2.2 叠前去噪
在静校正的过程当中,规则线性以及低频高能量波会对资料处理过程造成影响,因此为了使信噪比得以提高,在校正之前应对叠前噪声进行有效压制。处理方法有:
(1)对高频低频进行分段压制,避免陷波受到干扰;
(2)编辑强声波与强脉冲之后,要将以上两者切除;
(3)应用空变或时变方法切除初至波,避免浅层反射资料受到影响;
(4)对低频面波进行压制,以便使资料所具有的信噪比得到有效提高[2]。
因为山地环境具有复杂的地形,所以在进行资料处理时可能面临变化较大的接收条件以及激发条件,为了避免线性干扰,应尽可能采用自动压制技术和识别技术。
2.3 确定目标速度的方法
山地环境通常伴随着复杂的地质构造,其地震资料中的横向速度变化幅度非常大。笔者在实践中发现,可以综合分析地质特征与地震波反射时的特征来确定目标速度,以便能够使迭加效果得以完善。
采用综合分析法,需要分析的指标有:正常反射特征、回转特征、断面反射特征以及断面绕射特征。在分析时,要注意区分回转波特征与绕射波特征:一般情况下,回转波可聚集能量,使能量衰减变慢;而绕射波的陡度一般会小于回转波,其能量不容易被聚集在一起,容易消解[3]。所以,可以利用以上特征来解释目标速度。
另外,可以相互叠加不同的反射波,得到组合叠加速度。在处理资料时,可将山地横向速度变化特征以及地层倾角作为依据,选择合理的叠加速度组,以保证能够获得最优速度。然后,根据最优速度确定目标速度,从而将山地地质环境的基本形态反映出来,为勘探提供依据。
2.4 叠后去噪与偏移分析
在处理山地地震资料的过程中,叠后去噪是针对最终剖面资料质量的一个效果加工的环节。这个环节能够有效的提高叠后信噪比、压制干扰波、强化同相轴的连续性。应用叠后去噪技术,可以使地震资料中的构造变化表现得更为清晰,方便于地质分析人员找出更为有效的地质勘探依据。叠后去噪的方法主要是增强F-X范围域信号,对地震资料进行反复处理,并预测径向滤波[4]。
进行偏移分析的目的在于收敛回转波以及绕射波,使地质构造情况更清楚的呈现出来。偏移的方法为建立起分析速度场。要在叠加剖面的基础上,综合分析DMO速度,并将时间以及空间方向上存在的异常点消除,将异常点消除后,便可以对叠加速度进行转换,使之成为层速度进而得出偏移分析结果。
3 结束语
以往采用常规方法对此类山地的地震资料进行处理,得到的叠加剖面通常是较为模糊,反射层同相轴不具有良好的连续性,并处于上下浮动状态,其信噪比处于较低的水平,这对于研究地质基础,难以形成有效价值。采用文中所述几种方法对地震资料进行相应的处理之后,相比较以往的常规方法:叠加剖面将变的更为清晰,反射层原有的信噪比得到有效提高,各种不良因素的干扰也大大减弱,反射层基本处于连续状态,可以观察到不同层次之间存在的弱反射,为地质解释提供了有利的依据。因此,为了有效分析以及处理地震资料,可以选用本文当中所提到的各种方法。
参考文献
[1] 吕金博,孔剑冰,张绍华,庄道川,司卫.复杂地表条件下低信噪比地震资料的处理技术[J].天然气工业,2010,37(11):853-854
[2] 关昕,王建民,王元波,王丽娜,林春华,卢福珍.地震资料处理质量监控及效果分析[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10,27(12):430-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