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有效缓解气候变化,越来越多的贸易政策工具将被采用,形成新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国际贸易的规则和协议因此有所改变。碳标签作为一种将商品生命周期中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标识出来的方法,能直接影响消费者和厂商的消费和生产决策,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出口国,一旦“碳足迹”认证,碳标签制度开始普及,出口商品很容易受到其他国家强制加注碳标签的限制,从而影响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一、碳足迹、碳标签的意义与基础
所谓碳足迹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者在产品、服务的生产、提供和消耗过程中释放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总量。导致地球变暖的二氧化碳排放越多,“碳足迹”就越大,反之“碳足迹”就越小。
国际贸易领域的碳足迹是由贸易商品的生产和运输两个环节所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从国际贸易运输环节来看,运输工具的燃料消耗过程中会造成大量温室气体的排放,尤其是远距离航空运输。据国际能源机构(IEA)估计,2004 年由运输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占世界与能源相关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23%;从国际贸易生产环节来看,出口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一般都统计在出口国名下,与消费这些产品的进口国无关。实际上,进口国在消费进口产品的同时,相当于间接消费了生产这些产品所消耗的能源,导致了相应的温室气体排放。中国有近1/4的碳排放来自于出口产品的生产,而这些产品往往出口到不再从事相关产品制造的发达国家。这些消费国被指控“洗碳”——将高污染的行业外包给生产国来发展本国经济,所以发达国家应为其进口商品中的“隐含”碳造成温室气体排放所应承担的责任。
碳标签是将产品生命周期(即从原料、制造、储运、废弃到回收的全过程)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产品标签上用量化的指数标示出来,以标签的形式告知消费者产品的碳信息。即利用在商品上加注碳足迹标签的方式引导消费者选择更低碳排放的商品,从而达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缓解气候变化的目的。
国际贸易中碳标签的实施能否达到既定目标取决于两个基本因素:一是生产者和消费者要具有理性,他们必须有保护气候和环境的倾向,并愿意支付因碳标签的实施导致的加价。二是核定国际贸易品的碳足迹要方法简单,并且要标识统一、试点推广普及。碳标签体系也同样能为发展中国家所接受,并给他们带来机遇和挑战。未来的标签体系应能够兼顾数据的准确性和有用性,并且简单、透明,交易成本低,小国家和企业都能承担。
二、碳标签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一)发达国家强制加注碳标签,限制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发展
从2007年起,英国政府为应对气候变化专门成立了碳基金,鼓励向英国企业推广使用碳标签。现在,如果企业的产品想在英国超市上架,就必须贴上“碳标签”,标明产品在生产、包装和销售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不仅是英国,目前已有10多个国家加入到“碳标签”的行列。中国是出口大国,很容易受到其他国家强制要求碳标签的限制,从而影响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延迟行动将带来更大的损失。
(二)碳标签增加出口企业的成本,降低出口竞争力
发展中国家的商品要想获得碳足迹的认定和碳标签的加注,需负担一定的时间成本和不菲的申请价格,这是依靠低廉的劳动力获得微薄利润的发展中国家厂商难以承担的。我国出口主要是服装、玩具、家电等劳动密集型或低附加值产品,本来利润就很微薄,如果再增加碳标签等认证费,将导致成本增加,企业竞争力持续下降。
(三)碳标签或许成为潜在的市场准入障碍和绿色贸易保护主义
发达国家在世贸组织还缺乏完善的环境与贸易协调处理机制之时,强制加注碳标签,很容易滋生“借环保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的问题。发展中国家由于国内技术水平较低,生产的产品往往具有较高的碳足迹,但是环保型的生产方法和技术需要较高的投入,发展中国家又难以在短期内引进和采用。假若碳标签像其他标签如生态标签一样普遍应用在国际贸易商品中,就有可能会被某些国家或商家滥用来设置技术贸易壁垒,使之成为贸易保护的有力工具,引发更多的贸易摩擦。
三、我国应对碳标签的策略
(一)加强环保理念,提高低碳消费意识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生态和环境。当前面临全球气候及人类可持续发展问题时,需要媒体舆论、政府组织的宣传引导,将环境保护的理念深入传播到所有生产者、消费者的思想观念中,甚至上升到社会道德的层面。这样在国际贸易商品推广碳标签才会有一定的社会基础,也能真正达到推动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加强出口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转变出口增长方式
我国传统对外贸易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出口商品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具有“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特点,不具有可持续性,必须把竞争优势转变到依靠高新技术层次上来。为了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态环境,国际社会不约而同地认为下一轮拉动经济增长的驱动力是绿色能源和技术。所以改进现有的生产工艺,发展环保和气候友好技术,是顺应时代潮流的选择。中国的企业要想获得源源不断的生机和动力,应当具有长远的眼光,加大节能减排技术和能源效率的研发投入,获得新的机遇和发展空间,国家贸易政策调整优先向竞争力导向转变。
(三)引入国际碳足迹认证标准,建立碳标签制度
碳标签工作关键的一步就是要鼓励碳足迹方面的研究工作,应积极追踪碳足迹研究方面的最新动态,关注相关国际标准,形成合理的碳足迹核算方案,开展实际的试点工作。先在部分商品上加注碳标签,看实行的效果后再进一步推广。我国应积极参与开展相关碳足迹核算与认证业务,抢占国际碳标签市场。对于国外设置的碳标签方面的技术贸易壁垒,我们也可以用相应的方式来进行规避,对出口商品做严格的碳排放量方面的规定,对进口商品也同样实行一定的标准和认证要求,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贸易摩擦。
(四)开展环境外交,争取全球气候谈判话语权
气候政策的实施也是多边协商的结果,要积极参与国际气候制度谈判,在贸易措施的论证阶段也要考虑到贸易伙伴国的反应,选择最优博弈均衡解。因此,中国应采取更为主动的策略,积极参与全球气候谈判及相关法律制度的建设,以掌握气候领域的规则制定权,并成为全球气候法律体系的主要构建者之一。在参与全球气候谈判或法律的制定过程中,既要防止西方发达国家借环境问题限制中国经济发展的倾向,又要争取全球气候法律制度对中国的长期崛起形成有力的支持。■
(徐俊,1970年生,经济学硕士、山西大学商务学院经济系讲师、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一、碳足迹、碳标签的意义与基础
所谓碳足迹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者在产品、服务的生产、提供和消耗过程中释放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总量。导致地球变暖的二氧化碳排放越多,“碳足迹”就越大,反之“碳足迹”就越小。
国际贸易领域的碳足迹是由贸易商品的生产和运输两个环节所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从国际贸易运输环节来看,运输工具的燃料消耗过程中会造成大量温室气体的排放,尤其是远距离航空运输。据国际能源机构(IEA)估计,2004 年由运输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占世界与能源相关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23%;从国际贸易生产环节来看,出口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一般都统计在出口国名下,与消费这些产品的进口国无关。实际上,进口国在消费进口产品的同时,相当于间接消费了生产这些产品所消耗的能源,导致了相应的温室气体排放。中国有近1/4的碳排放来自于出口产品的生产,而这些产品往往出口到不再从事相关产品制造的发达国家。这些消费国被指控“洗碳”——将高污染的行业外包给生产国来发展本国经济,所以发达国家应为其进口商品中的“隐含”碳造成温室气体排放所应承担的责任。
碳标签是将产品生命周期(即从原料、制造、储运、废弃到回收的全过程)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产品标签上用量化的指数标示出来,以标签的形式告知消费者产品的碳信息。即利用在商品上加注碳足迹标签的方式引导消费者选择更低碳排放的商品,从而达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缓解气候变化的目的。
国际贸易中碳标签的实施能否达到既定目标取决于两个基本因素:一是生产者和消费者要具有理性,他们必须有保护气候和环境的倾向,并愿意支付因碳标签的实施导致的加价。二是核定国际贸易品的碳足迹要方法简单,并且要标识统一、试点推广普及。碳标签体系也同样能为发展中国家所接受,并给他们带来机遇和挑战。未来的标签体系应能够兼顾数据的准确性和有用性,并且简单、透明,交易成本低,小国家和企业都能承担。
二、碳标签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一)发达国家强制加注碳标签,限制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发展
从2007年起,英国政府为应对气候变化专门成立了碳基金,鼓励向英国企业推广使用碳标签。现在,如果企业的产品想在英国超市上架,就必须贴上“碳标签”,标明产品在生产、包装和销售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不仅是英国,目前已有10多个国家加入到“碳标签”的行列。中国是出口大国,很容易受到其他国家强制要求碳标签的限制,从而影响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延迟行动将带来更大的损失。
(二)碳标签增加出口企业的成本,降低出口竞争力
发展中国家的商品要想获得碳足迹的认定和碳标签的加注,需负担一定的时间成本和不菲的申请价格,这是依靠低廉的劳动力获得微薄利润的发展中国家厂商难以承担的。我国出口主要是服装、玩具、家电等劳动密集型或低附加值产品,本来利润就很微薄,如果再增加碳标签等认证费,将导致成本增加,企业竞争力持续下降。
(三)碳标签或许成为潜在的市场准入障碍和绿色贸易保护主义
发达国家在世贸组织还缺乏完善的环境与贸易协调处理机制之时,强制加注碳标签,很容易滋生“借环保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的问题。发展中国家由于国内技术水平较低,生产的产品往往具有较高的碳足迹,但是环保型的生产方法和技术需要较高的投入,发展中国家又难以在短期内引进和采用。假若碳标签像其他标签如生态标签一样普遍应用在国际贸易商品中,就有可能会被某些国家或商家滥用来设置技术贸易壁垒,使之成为贸易保护的有力工具,引发更多的贸易摩擦。
三、我国应对碳标签的策略
(一)加强环保理念,提高低碳消费意识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生态和环境。当前面临全球气候及人类可持续发展问题时,需要媒体舆论、政府组织的宣传引导,将环境保护的理念深入传播到所有生产者、消费者的思想观念中,甚至上升到社会道德的层面。这样在国际贸易商品推广碳标签才会有一定的社会基础,也能真正达到推动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加强出口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转变出口增长方式
我国传统对外贸易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出口商品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具有“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特点,不具有可持续性,必须把竞争优势转变到依靠高新技术层次上来。为了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态环境,国际社会不约而同地认为下一轮拉动经济增长的驱动力是绿色能源和技术。所以改进现有的生产工艺,发展环保和气候友好技术,是顺应时代潮流的选择。中国的企业要想获得源源不断的生机和动力,应当具有长远的眼光,加大节能减排技术和能源效率的研发投入,获得新的机遇和发展空间,国家贸易政策调整优先向竞争力导向转变。
(三)引入国际碳足迹认证标准,建立碳标签制度
碳标签工作关键的一步就是要鼓励碳足迹方面的研究工作,应积极追踪碳足迹研究方面的最新动态,关注相关国际标准,形成合理的碳足迹核算方案,开展实际的试点工作。先在部分商品上加注碳标签,看实行的效果后再进一步推广。我国应积极参与开展相关碳足迹核算与认证业务,抢占国际碳标签市场。对于国外设置的碳标签方面的技术贸易壁垒,我们也可以用相应的方式来进行规避,对出口商品做严格的碳排放量方面的规定,对进口商品也同样实行一定的标准和认证要求,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贸易摩擦。
(四)开展环境外交,争取全球气候谈判话语权
气候政策的实施也是多边协商的结果,要积极参与国际气候制度谈判,在贸易措施的论证阶段也要考虑到贸易伙伴国的反应,选择最优博弈均衡解。因此,中国应采取更为主动的策略,积极参与全球气候谈判及相关法律制度的建设,以掌握气候领域的规则制定权,并成为全球气候法律体系的主要构建者之一。在参与全球气候谈判或法律的制定过程中,既要防止西方发达国家借环境问题限制中国经济发展的倾向,又要争取全球气候法律制度对中国的长期崛起形成有力的支持。■
(徐俊,1970年生,经济学硕士、山西大学商务学院经济系讲师、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