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一环,在历史的长河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曾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对我国社会思想文化变动和艺术形式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近年来,书法经过许多书法大家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增添了许多新的形式和风格,形成了今日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庞大书法体系。书法的深厚历史底蕴决定了书法风格的多样性。在漫长的书法发展过程中,有许多具有独特风格个性的书法大家,也有许多精妙绝伦的书法作品。这些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书法家当时所处的时代环境,是现实社会的艺术投影,有较高的研究意义。文章主要研究杨凝式的行书艺术风格,并就其对后世的影响进行浅谈,以此窥探书法所表现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杨凝式;行书艺术风格;书法艺术;书法理论
一、有关杨凝式
杨凝式,生于唐朝末期,出身于世家,陕西华阴人,字景度,号虚白,又称杨太师,别号关西老农、希维居士等,其父是唐朝末年的宰相杨涉。想了解杨凝式,首先要从杨凝式所处的时代开始说起。中国古代历史朝代的纷争向来复杂多变,而杨凝式所处的唐末五代也是历史上著名的乱世之一。唐朝末年,曾经辉煌一度的李唐王朝面临着山河坍塌的局面,宦官分割政权,朝廷政权徒有其表,民众的生活苦不堪言,各种社会矛盾的相加最终促成了农民起义的爆发。而这次耗时十多年的农民起义则成了摧毁李唐王朝的绝命之剑。镇压农民起义大大消耗了李唐王朝的精力和资源,动摇了唐朝的根基,虽然最后失败,但却为军阀势力创造了绝佳的夺权机会。各地的割据军阀纷纷脱离皇室,独立称帝,自此唐朝没落,中国进入五代十国时期,经历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期间政权跌宕,社会秩序混乱,经济停滞,上层皇权官僚贪图享乐,下层贫苦百姓民不聊生。杨凝式自儿时起就文采过人,天资聪颖,长大后历仕五代,最高官职为太子太保,可见其能力异禀,但在如此的乱世之中想要生活稳定极为不易。在各种政治势力的纷争下,杨凝式为了自保不得不装疯弄狂。他无意踏入权力与利益的网中,不追求功名利禄,只希望一世平安,于是弄得一个“杨疯子”的称呼,颇有“世人笑我太疯颠,我笑他人看不穿”的风范。这样一个承唐启宋而又可喜可悲的人物,一个游离于现世之外但又寄身于乱世之中的书法名家,从他的书法中定能窥探到属于那个时代不同的文化之音。
二、杨凝式的行书风格浅谈
杨凝式的书法启蒙来自于欧阳询和颜真卿,在欧、颜二人书法风格的熏陶下,杨凝式打下了深厚的书法功底,后又学习王羲之和王献之,使其书法风格充分传承了传统书法的灵魂,然后在二王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创新和理解,形成了独特的杨凝式行书艺术风格。杨凝式的著名现存墨迹有《夏热帖》《韭花帖》《卢鸿草堂十志图跋》等。其中最为出名的当属《韭花帖》。
与别的著名大作不同,《韭花帖》有一个最抓人眼球的特色——留白。放眼《韭花帖》会发现字里行间充满着大量的布白。大部分书法作品讲究的是满而不乱,杂而有章,在进行书法创作时通常会为了让人在视觉上有饱满感而将字的间距控制得比较小。特别是行书,更注重笔法的自由奔放。观察现存的大部分行书作品,我们都能够感受到行书的“野气”和不拘一格。但《韭花帖》卻运用独特的处理方法将字体与布白融合得恰到好处,将字与字之间的空白和行与行之间的间距大大拉开,字体既整齐含蓄又上下贯通,与唐人写行书时普遍的字行规整有较大的不同,给人一种闲散宁静之感。从《韭花帖》的笔法中,我们能够感受到杨凝式下笔时的潇洒自然、收放自如,线条有硬有软、有收有放,硬朗而俊秀。他的字体能够达到规矩与狂放的平衡,看起来下笔随意而狂放,但细看其中又有规有矩,如同一个远游天下的僧人,无牵无挂、无忧无虑,举手投足之间潇洒与闲散尽现。自由的线条、狂放但又朴实的笔法和恰到好处的布白,让整个《韭花帖》变得鲜活。我们仿佛能够感受到杨凝式就驻足于帖中,看到在宁静闲适的午后,收到韭花后无比欣喜的杨凝式。在《韭花帖》中,我们似乎还能感受到一丝禅意。从杨凝式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入世与出世的自如,到杨凝式现实中游山涉水的生活,再到杨凝式朝夕往返的寺院,无一不显示着杨凝式精神上的超然世外,不拘于世俗,不受制于繁杂多变的世界,虽曾身居高官,却不贪图功名利禄,一心只求现世安稳,这或许就是一种禅意。世人总爱将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与《韭花帖》作对比。《韭花帖》虽然传承了王羲之的笔意,能够看到笔法和线条中透出的王羲之风格,但不同于《兰亭集序》那种明巧轻快的感觉,《韭花帖》更加朴实深邃。在杨凝式的作品中,总是有一种狂放与束缚的矛盾,看起来不拘一格但又井然有序。这可能也是杨凝式的时代投影在其书法作品上的产物。而正是这个混乱的时代,促成了杨凝式自由散淡的笔法,也最终造就了一代书法名家。
书法作为一种能够承载书法家思想意境,反映书法家精神状态的艺术作品,能够通过笔法等纸上功夫再现书法家当时的心理状态,使后人可以凭借书法作品来了解历史,有一定的史料研究价值。由于杨凝式所处年代久远,时代环境险恶,能够保留下来的杨凝式真书并不多见,我们只能从有限的留世作品中来了解杨凝式当年的心理状态和思想意境,参透他的书法风格和书法特点。对于杨凝式的作品来说,无论是草书还是行书,观赏者都能够感受到一种一气呵成、一脉贯通的感觉。即使是最为规矩的楷书,杨凝式都有着自己极为特殊的闲淡感,这种自然和泰然对于后世书法发展有相当大的学习意义。
三、杨凝式行书艺术风格对后世的影响
杨凝式所处时代的动荡不安也决定了杨凝式的一生注定不会平淡。杨凝式处于唐末五代的节点上,其在书法上的风格也是承上启下,既传承了前代颜真卿、王羲之、欧阳询等人的传统书法风格,又根据自身的个性进行了风格创新,自立一派形成了新的书法艺术风格,对后世影响深远,特别是对“宋四家”的书法风格有深刻影响。
北宋大家李建中曾在《题杨少师大字壁后》说到,“我亦生来有书癖,一回入寺一回看。”此题目中的“杨少师”便是指杨凝式。李建中在看见杨凝式的亲笔后,有感而发,写下了《题杨少师大字壁后》一诗,表达了对杨凝式书法的敬佩和欣赏。当时对杨凝式书法大为赞赏的,并不只李建中一人。当时的北宋文人中,著名的王安石、苏轼,书法家黄庭坚和米芾等人皆表达过对杨凝式书法艺术的赞叹,不仅热衷于欣赏和交流杨凝式书法的美感,甚至将杨凝式作为书法学习的模范对象。这正凸显了杨凝式书法艺术风格对后世北宋文人的书法风格的影响,也展现了杨凝式书法艺术风格的特殊性和个性化。对于杨凝式书法艺术风格在北宋书法中的地位,苏轼曾直言:“自颜柳氏没,笔法衰绝,加以唐末丧乱,人物凋落,文采风流,扫地尽矣。独杨公凝式,笔迹雄杰,有二王、颜、柳之余,此真可谓书之豪杰,不为时事所汨没者。”可见在当时民不聊生的丧乱唐末,杨凝式却能够在如此衰败的环境中脱颖而出,其书法底蕴和思想境界的高度少有人能企及。
杨凝式的影响远不止如此。作为曾历仕五代,承唐启宋的五代最为出色的书法大家,杨凝式的书法艺术风格对于当今书法学家研究书法史和书法发展过程也具有重要价值。许多当今的行书书法名家都对杨凝式的行书艺术进行过研究和临摹,前面提到的《韭花帖》甚至可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比肩。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韭花帖》,杨凝式还有另外两个著名的传世佳作,《夏热帖》和《神仙起居法》。尽管在后两部作品中,杨凝式展现的除了其自由随性的性格和笔法外,还有一些比较生硬的拼凑痕迹,但这两部作品的艺术价值并不因此而贬值。杨凝式的书法艺术带给后世的不仅是随性潇洒的字体观感,也不仅是灵动多样的字体风格,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深入理解。想要从杨凝式的书法艺术风格中读出真正的杨凝式,观赏者就不能仅限于全身投入到研究他的笔锋,模仿他的笔法,更需要的是观赏者要融入自身的人生经历和人生感悟,只有这样才能从杨凝式的作品中读出真正的杨凝式。
四、结语
杨凝式作为承唐启宋,历仕五代脱颖而出的书法大家,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具有重要观赏价值和研究意义的佳作,王安石、苏轼敬他为书法名家,一部《韭花帖》流芳百世。从杨凝式的作品中,我们能看到的不仅是飘逸随性和散淡雅致,更多的是感受到一种禅意。杨凝式的一笔一划无不透露出一种超然世外的禅意思想,在现实中不能够尽情施展抱负,便寄情于书法之中,在书法中用毛笔云游四海,似僧似侠,任意挥洒笔墨想必也是一种内心的投影和释放。他一生坎坷不得志,用疯癫伪装自己,将真实的情感汇聚在手上的毛笔之中。杨凝式写下除了那个民不聊生、慌乱更迭的年代,还有他自己平淡而又不凡的一生。
参考文献:
[1]杨守敬.学书迩言·评帖[M]//崔尔平.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
[2]吴德旋.初月楼论书随笔[M]//上海书画出版社.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
[3]陈思.书小史(卷十)[M]//水采田,潘运告.宋代书论.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
关键词:杨凝式;行书艺术风格;书法艺术;书法理论
一、有关杨凝式
杨凝式,生于唐朝末期,出身于世家,陕西华阴人,字景度,号虚白,又称杨太师,别号关西老农、希维居士等,其父是唐朝末年的宰相杨涉。想了解杨凝式,首先要从杨凝式所处的时代开始说起。中国古代历史朝代的纷争向来复杂多变,而杨凝式所处的唐末五代也是历史上著名的乱世之一。唐朝末年,曾经辉煌一度的李唐王朝面临着山河坍塌的局面,宦官分割政权,朝廷政权徒有其表,民众的生活苦不堪言,各种社会矛盾的相加最终促成了农民起义的爆发。而这次耗时十多年的农民起义则成了摧毁李唐王朝的绝命之剑。镇压农民起义大大消耗了李唐王朝的精力和资源,动摇了唐朝的根基,虽然最后失败,但却为军阀势力创造了绝佳的夺权机会。各地的割据军阀纷纷脱离皇室,独立称帝,自此唐朝没落,中国进入五代十国时期,经历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期间政权跌宕,社会秩序混乱,经济停滞,上层皇权官僚贪图享乐,下层贫苦百姓民不聊生。杨凝式自儿时起就文采过人,天资聪颖,长大后历仕五代,最高官职为太子太保,可见其能力异禀,但在如此的乱世之中想要生活稳定极为不易。在各种政治势力的纷争下,杨凝式为了自保不得不装疯弄狂。他无意踏入权力与利益的网中,不追求功名利禄,只希望一世平安,于是弄得一个“杨疯子”的称呼,颇有“世人笑我太疯颠,我笑他人看不穿”的风范。这样一个承唐启宋而又可喜可悲的人物,一个游离于现世之外但又寄身于乱世之中的书法名家,从他的书法中定能窥探到属于那个时代不同的文化之音。
二、杨凝式的行书风格浅谈
杨凝式的书法启蒙来自于欧阳询和颜真卿,在欧、颜二人书法风格的熏陶下,杨凝式打下了深厚的书法功底,后又学习王羲之和王献之,使其书法风格充分传承了传统书法的灵魂,然后在二王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创新和理解,形成了独特的杨凝式行书艺术风格。杨凝式的著名现存墨迹有《夏热帖》《韭花帖》《卢鸿草堂十志图跋》等。其中最为出名的当属《韭花帖》。
与别的著名大作不同,《韭花帖》有一个最抓人眼球的特色——留白。放眼《韭花帖》会发现字里行间充满着大量的布白。大部分书法作品讲究的是满而不乱,杂而有章,在进行书法创作时通常会为了让人在视觉上有饱满感而将字的间距控制得比较小。特别是行书,更注重笔法的自由奔放。观察现存的大部分行书作品,我们都能够感受到行书的“野气”和不拘一格。但《韭花帖》卻运用独特的处理方法将字体与布白融合得恰到好处,将字与字之间的空白和行与行之间的间距大大拉开,字体既整齐含蓄又上下贯通,与唐人写行书时普遍的字行规整有较大的不同,给人一种闲散宁静之感。从《韭花帖》的笔法中,我们能够感受到杨凝式下笔时的潇洒自然、收放自如,线条有硬有软、有收有放,硬朗而俊秀。他的字体能够达到规矩与狂放的平衡,看起来下笔随意而狂放,但细看其中又有规有矩,如同一个远游天下的僧人,无牵无挂、无忧无虑,举手投足之间潇洒与闲散尽现。自由的线条、狂放但又朴实的笔法和恰到好处的布白,让整个《韭花帖》变得鲜活。我们仿佛能够感受到杨凝式就驻足于帖中,看到在宁静闲适的午后,收到韭花后无比欣喜的杨凝式。在《韭花帖》中,我们似乎还能感受到一丝禅意。从杨凝式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入世与出世的自如,到杨凝式现实中游山涉水的生活,再到杨凝式朝夕往返的寺院,无一不显示着杨凝式精神上的超然世外,不拘于世俗,不受制于繁杂多变的世界,虽曾身居高官,却不贪图功名利禄,一心只求现世安稳,这或许就是一种禅意。世人总爱将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与《韭花帖》作对比。《韭花帖》虽然传承了王羲之的笔意,能够看到笔法和线条中透出的王羲之风格,但不同于《兰亭集序》那种明巧轻快的感觉,《韭花帖》更加朴实深邃。在杨凝式的作品中,总是有一种狂放与束缚的矛盾,看起来不拘一格但又井然有序。这可能也是杨凝式的时代投影在其书法作品上的产物。而正是这个混乱的时代,促成了杨凝式自由散淡的笔法,也最终造就了一代书法名家。
书法作为一种能够承载书法家思想意境,反映书法家精神状态的艺术作品,能够通过笔法等纸上功夫再现书法家当时的心理状态,使后人可以凭借书法作品来了解历史,有一定的史料研究价值。由于杨凝式所处年代久远,时代环境险恶,能够保留下来的杨凝式真书并不多见,我们只能从有限的留世作品中来了解杨凝式当年的心理状态和思想意境,参透他的书法风格和书法特点。对于杨凝式的作品来说,无论是草书还是行书,观赏者都能够感受到一种一气呵成、一脉贯通的感觉。即使是最为规矩的楷书,杨凝式都有着自己极为特殊的闲淡感,这种自然和泰然对于后世书法发展有相当大的学习意义。
三、杨凝式行书艺术风格对后世的影响
杨凝式所处时代的动荡不安也决定了杨凝式的一生注定不会平淡。杨凝式处于唐末五代的节点上,其在书法上的风格也是承上启下,既传承了前代颜真卿、王羲之、欧阳询等人的传统书法风格,又根据自身的个性进行了风格创新,自立一派形成了新的书法艺术风格,对后世影响深远,特别是对“宋四家”的书法风格有深刻影响。
北宋大家李建中曾在《题杨少师大字壁后》说到,“我亦生来有书癖,一回入寺一回看。”此题目中的“杨少师”便是指杨凝式。李建中在看见杨凝式的亲笔后,有感而发,写下了《题杨少师大字壁后》一诗,表达了对杨凝式书法的敬佩和欣赏。当时对杨凝式书法大为赞赏的,并不只李建中一人。当时的北宋文人中,著名的王安石、苏轼,书法家黄庭坚和米芾等人皆表达过对杨凝式书法艺术的赞叹,不仅热衷于欣赏和交流杨凝式书法的美感,甚至将杨凝式作为书法学习的模范对象。这正凸显了杨凝式书法艺术风格对后世北宋文人的书法风格的影响,也展现了杨凝式书法艺术风格的特殊性和个性化。对于杨凝式书法艺术风格在北宋书法中的地位,苏轼曾直言:“自颜柳氏没,笔法衰绝,加以唐末丧乱,人物凋落,文采风流,扫地尽矣。独杨公凝式,笔迹雄杰,有二王、颜、柳之余,此真可谓书之豪杰,不为时事所汨没者。”可见在当时民不聊生的丧乱唐末,杨凝式却能够在如此衰败的环境中脱颖而出,其书法底蕴和思想境界的高度少有人能企及。
杨凝式的影响远不止如此。作为曾历仕五代,承唐启宋的五代最为出色的书法大家,杨凝式的书法艺术风格对于当今书法学家研究书法史和书法发展过程也具有重要价值。许多当今的行书书法名家都对杨凝式的行书艺术进行过研究和临摹,前面提到的《韭花帖》甚至可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比肩。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韭花帖》,杨凝式还有另外两个著名的传世佳作,《夏热帖》和《神仙起居法》。尽管在后两部作品中,杨凝式展现的除了其自由随性的性格和笔法外,还有一些比较生硬的拼凑痕迹,但这两部作品的艺术价值并不因此而贬值。杨凝式的书法艺术带给后世的不仅是随性潇洒的字体观感,也不仅是灵动多样的字体风格,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深入理解。想要从杨凝式的书法艺术风格中读出真正的杨凝式,观赏者就不能仅限于全身投入到研究他的笔锋,模仿他的笔法,更需要的是观赏者要融入自身的人生经历和人生感悟,只有这样才能从杨凝式的作品中读出真正的杨凝式。
四、结语
杨凝式作为承唐启宋,历仕五代脱颖而出的书法大家,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具有重要观赏价值和研究意义的佳作,王安石、苏轼敬他为书法名家,一部《韭花帖》流芳百世。从杨凝式的作品中,我们能看到的不仅是飘逸随性和散淡雅致,更多的是感受到一种禅意。杨凝式的一笔一划无不透露出一种超然世外的禅意思想,在现实中不能够尽情施展抱负,便寄情于书法之中,在书法中用毛笔云游四海,似僧似侠,任意挥洒笔墨想必也是一种内心的投影和释放。他一生坎坷不得志,用疯癫伪装自己,将真实的情感汇聚在手上的毛笔之中。杨凝式写下除了那个民不聊生、慌乱更迭的年代,还有他自己平淡而又不凡的一生。
参考文献:
[1]杨守敬.学书迩言·评帖[M]//崔尔平.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
[2]吴德旋.初月楼论书随笔[M]//上海书画出版社.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
[3]陈思.书小史(卷十)[M]//水采田,潘运告.宋代书论.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