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树街

来源 :散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long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我所租住的公寓,在一条长满槐树的街上,这一带的人就叫它槐树街。实际上它也有个方正的学名:五四路。
  槐树街的房屋,一栋挨着一栋,没有隔开适当的距离,而是杂乱地寸土必争地挤在一起。不知出于何种原因,这一片没有被漂亮的小区同化,而是颇不协调地插在新建的高档小区之间。
  住在这里的,多半是城市扩张前就在此地的城郊居民,还有领少量薪水的底层打工族,以及像我这样穷酸的自由职业者。
  租屋多是早已搬走的住户提供的。这些出租屋大多面目可憎,窄小逼仄,家具破旧,墙板渗水,洗浴间塞满积攒多年的污垢。
  从我的阳台,目光越过晾晒的衣服和槐树的剪影,可以看见不远处宽敞的大道,以及大道那边富丽的小区。喧嚣从那边传来,车轮呼啸声、铁门开关声、钢琴声、提琴声、私立幼儿园的欢闹声……
  目光旁移,是大宾馆冠状的楼顶、餐馆惹眼的广告、万达商场夺目的橱窗玻璃……槐树街的居民,有不少年轻女子在万达做销售员。白天,她们化上淡妆,穿上制服,骑着电车过去。晚上十点商场关门后,她们才带着疲倦归来,那时从街巷会传来她们低低的说话声。
  我的邻居中,也有放荡不羁的人。夜间他们在街上晃荡,在大排档喝酒,神魂颠倒时才在晨雾中似醒非醒地归来,间或发出一些混沌的酒话或歌声。
  我的阳台对着的那一户,是一对三十多岁的夫妇。由于阳台紧挨,墙壁很薄,不论是否愿意,我们的生活交织在一起。每天,我听着他们的争吵声睡去,又伴着他们两岁孩子的哭笑声醒来;我闻着他们的菜香做饭,又在他们的洗碗声中吃完我的食物。我能从阳台晾晒的衣物判断那孩子尿了几次床,也能从床板的吱呀声获悉他们翻身的频率。当然,他们也对我无所事事的生活奇怪,时不时从阳台投来诧异的目光。
  过滤掉争吵,他们可以说是幸福的三口之家。男人大概是城里一家公司的小职员,朝八晚五,勤勤恳恳。女人是全职妈妈,在家做家务、带孩子。男子傍晚七点准时到家,一有时间就帮妻子分担家务。
  他们争吵的内容,多半和钱有关。女人唠唠叨叨,反反复复总是孩子的尿布、奶粉,声音裹着烦躁和辛酸。男人听得烦了,争吵就会爆发。男人声音高了,女人就哭,那个孩子也哭,男人只好告饶,费力安抚。
  有时男人也会干脆摔门出去喝酒,男人与酒的关系,正如女人与唠叨的关系。酒使男人倾吐不快,唠叨使女人疏解心酸。
  第二天,我从窗口看见男子穿戴整齐,像所有兢兢业业的小职员一样,挎着公文包出门,熟练地挤上公交车,没有因为宿酒而耽误上班的步伐。而女人,则开始哼着歌儿洗洗刷刷,忙里忙外。
  二
  我经常陪朋友在街角的那家卤煮吃卤蛋、卤鸭,她来自一个产卤味、霉干菜、陈皮香料的地方,好这一口。我吃不惯,只吃旁边一家蜂窝煤炉上冒着热气的包子。
  巷子尽头有一家旧书店,是个别致的存在,那里偶尔会举行读书活动,我和诗人朋友常去旁听,看他们燃烧才华。书店旁边是一家茶店,门口时常卧着一条狗。狗的主人是个擅长茶道的中年妇女。每一次路过,我都能看见她在一张古旧的桌旁摆弄茶具。
  数着槐树拐入另一条巷子,店铺更芜杂了,裁缝铺、古玩铺、房产中介、烟酒铺,林林总总。小店大多光线昏暗,店主面容懒散。我很少走进这些小店中去,它们陈列的东西与我无甚瓜葛。
  我只接近那些与自己气味相投的东西。比如路上这些四季鲜明的槐树,树下零零散散的摊点,摊旁目光混浊的小贩,小贩跟前流着鼻涕的孩童……
  我就是为这些槐树、这些槐树下的人,迟迟未离开的。我观察他们,接近他们,试图聆听他们的故事。他们不会因为大房子里华美的琴声而驻足欣赏,却会为墙根盲人的二胡而动容。
  我经常站在一棵老槐树下听卖苹果的老汉胡吹乱侃。他吞云吐雾时的笑声,有种诡异的诙谐。城管很少来这巷子,来了他就叼着烟蹬着三轮车跑,不来他就这么闲散地摆摊。他有种难得的随遇而安的心态,“就这么熬日子呗,天塌了也这么过。”他嘿嘿一笑。
  一天我像往常走到他的摊前,他却只有一个背影对着我,烟雾从他头顶飘过来,还是那种烈性的自制烟草所特有的气味。我大声说:“生意可好?”他转过来,我看到一滴没来得及擦掉的泪。
  很久之后,他才在一次不经意的谈话中蹦出一句:“我儿子走了,白血病。”
  很多人的生活,就是像他这样平淡无奇而又暗流涌动的。这就好比街边的矮墙,一日日看似无事地立在那里,然而任何一阵风、任何一辆疾驰而过的车所激荡起的空气旋涡,都能刮落砖缝间的一些细土。墙每时每刻都在变瘦,但没人能察觉到,直到它倒下为止,然而它又是不会轻易倒下的。
  矮墙边卖板栗的大叔,是个河南人。每次经过他的摊点,都能看见他挥动铁铲熟练地翻动铁锅里的板栗,浓郁的香味一下就飘进我的鼻子。挨着他闲坐的,是三两个无所事事的大爷,或是摆张报纸下盘棋,或是边抽烟边侃大山。悠闲的姿态,与不远处大道上奔流不息的车流对比鲜明。
  久了,我注意到,这些摊贩和闲人是冲着槐树来的。他们很少去繁华的万达广场,而是像飞鸟投林般一天天跑到槐树下,仿佛这儿有他们丢不开的生活。
  一个秋日的傍晚,我在槐树下听到了一种奇特的声音。是一种断断续续若有若无的弦声,夹杂在沙沙的树叶声中。我的脚步不自觉地放轻,眼睛四处寻找,才发现隔开六棵槐树的地方,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静静地坐在墙边的矮凳上拉二胡。
  我听不出是什么曲子,只觉得有一种绵绵不绝的力量。
  三
  我每一次经过岔路口,都要去看住在第四十八棵槐树旁边的朋友。每次去,都会带上些吃食,或是三轮车大叔的苹果,或是河南大叔的板栗。
  她的住處是一间阴暗的阁楼,朝北的窗户正对着一棵大槐树。在昏暗的灯光下,我们谈近来所读的书。她有一种近乎神性的感受力,这或许得益于她体内流淌的巫族之血。   她是一个巫师的女儿。在产霉干菜的老家,在逝去的日子,她父亲有过一些辉煌时刻:供过神的金银花治好了高烧小孩,神水洗过的车前草消除了老鳏夫的疮痛,香案前的牛大力、桔梗使肺痨婆多活了十几年……这些神奇的巫术配方,为她父亲赢得了声誉,她从小也在父亲的教诲下熟记并且深通。自然的草木关乎人神的离合,这是她从父辈继承来的法典。当然,这些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如今,她是电子厂流水线上的一颗螺丝钉。沉寂在体内的巫术,化作了神奇的诗行。她二十岁就写出第一本诗集。在我认识的人里面,没有哪一个人的诗,似这般楚楚动人而撼人心魄。
  我看到她在窗边投下的影子,和槐树影子叠在一起,瘦弱,却很笃定,并且离我那么近。我掏出在出租公寓写的文字递给她,她每一次都认真读完,从不慢待辗转反侧的日夜写就的文稿,并且给出恳切的评价。
  每次从她那里出来,重新走在已然寂寥的街巷,我都会对自己的文字有种新的认同。
  这种感觉源于朋友对生活和美的笃定,这种笃定就像槐树一样让人心安。不知不觉,我的生活被槐树改变,也被她改变。同样被改变的,还有槐树餐厅。
  槐树餐厅是一个稍后认识的朋友经营起来的。朋友从普通师范大学毕业后,就梦想在城市经营餐馆。像他那样的人,本可以在这个城市找一份薪水不错的教职,或是回老家娶一个贤惠的女人相夫教子。
  然而,一个冲动的驱使,他倒向了扑朔迷离的选择,从此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觥筹交错,推杯换盏,餐中自有黄金屋,酒中自有颜如玉。
  有时在资金周转不灵的深夜,他惊恐地发现自己是无助的孤家寡人。然而,谁要是认为他后悔的话,他第一个跳出来反驳。
  他留在这座城市,做前途未卜的事情,完全是为了一个女孩。
  那是一个富家的孩子,遇见他总会甜甜地喊师兄,而他则称她为师妹。他相信这样的称呼是暂时的,待到时机成熟,他会捅破窗户纸,大声告诉她,他想把她娶回家。
  尽管长着一张平凡的脸,短头发,身材微胖,她仍是父母的公主。公主的生活都是由富有经验的人所规划的,所以她成长的岁月平坦笔直却难免索然无味。而与一个背景不同的学长的一点暧昧,多少给并不紧张的学生生涯增添些令人期许的浪漫。
  他怎样才能让那对高贵的父母把公主嫁给他?
  餐厅,是他想到的唯一蓝图。她鼓励他,让他相信自己的才干应付得了凶险。于是他贷款租了十字街口的一个门面,开起了餐馆。
  他亲力亲为地操持所有的事情,而把定菜譜的事交给女孩,他相信她的口味准没错。她呢,大大地发挥了她的才华,将菜谱设计得精美绝伦,只是价格偏贵了些。高档餐饮嘛。
  开张时生意不错,她的不少朋友来捧场。后来就如鸡肋一般,不好不坏地拖着,挣钱谈不上,有时还会有些亏损。
  女孩沉浸在新餐厅的乐趣中,对他越发温柔起来。他们在一起的样子,看上去真的如相亲相爱一般了。
  他终于被领去见女孩的父母,紧张、兴奋、羞愧,交代家底时大汗淋漓。他说再过几年他就买得起市区的大房子了,但两位长辈犀利的眼神三两下就把缠绕在他身上的梦幻剔光。
  他们等不了,只几年他们也等不了。他们向他抛出的决定,像石头落地般清脆。他的难堪,则像午后突然而至的暴雨。
  一年以后,他关闭闹市的餐厅,辗转到槐树街经营一家平民餐厅。他亲手制作菜谱:香椿炒鸡蛋、西芹炒肉、娃娃菜……简单实惠,开始适合槐树街。不到半年,他的餐厅有了一些固定的常客,加上流动的散客,收入还算可观。
  发稿日我经常去那里吃饭,一荤一素一汤一饭,不过三四十元,偶尔他会和我喝上一杯。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带上写诗的朋友来到他的餐馆。温馨的小饮中,他们奇异地辨认出彼此身上的执拗。执拗碰上执拗,就产生了另一种爱。于是他那熄灭的火,又重新燃起来。
  他仍然欠着银行的贷款,但有一个槐树般品格的人和他一起承担,这让他的小餐馆好像一首诗,并且增添了梅菜扣肉、香干卤蛋等实惠的菜肴。
  初春槐树爆青时,他们在餐厅举行了小小的婚礼。
  责任编辑:田静
其他文献
犁  犁,这是个含有会意成分的形声字,耕地的工具,需要依靠牛力来牵引。牛耕之前使用的是耒, 耒由木把和铁铲组成,一人拉,一人扶,生产力之低下可见一斑。犁就复杂多了,不用说当代的钢铧犁、机耕犁,就是尚未完全退出历史舞台的木犁,也可以就它做出一篇大文章来。  犁身可以分为四大件、三小件、两配件。四大件指犁辕、犁牮、犁底、犁把。犁辕是供牛拉拽的木杠,相当于汽车的大轴,用结实的粗杂木刨凿而成。松杉之类直纹
期刊
一  我起了个大早,驱车前往村子。  三个小时后,终于顺利抵达。  村名杨庄,由三个首尾相连的自然村组成,居民有藏人,也有汉人。记得二十年前,杨庄只三十来户人家,现在竟发展到了整整六十户。  在村口的白塔旁,遇到了堂弟道吉。  道吉人高马大,比我小七八岁,也就四十岁左右,但脸黑,皱纹多,背又驼着,看起来像五十几岁的人。他左手斜挎着背篓,右手持铁叉,在铲拾路边的牛粪。  我停了车,摇下玻璃窗问道吉:
期刊
阴阳师  阴阳师最初诞生在峚山脚下。阴阳师区别于凡人的特征是,如人体以鼻子为中线进行轴对称折叠,他们的身体一半黑一半白,可以左侧黑、右侧白,也可左侧白、右侧黑,后人称其为阴阳师。阴阳师分不同等级,初级阴阳师黑白之分不明显,只是隐约可感觉到;越高等级黑白越分明,最高等级的阴阳师一侧纯黑、一侧纯白。  阴阳师人数极少,他们的诞生与峚山出产的玉膏有关。阴阳师的祖上用玉膏浇灌丹木,经过五年的生长,丹木就会
期刊
一  夜深风寒,一城人静。写了“蒲宁寓”的灯柔和地亮在门外,等着深夜里前来叩门的人。  青石阶梯,古色木门,门上黄铜的门环,一一被灯光照着。头上是青瓦的门檐。踏进去,里面是一方小的天井,出天井往左,才真的进了院子。  下廊下火盆里的炭火已经烧得很旺。近前去,一团暖烘烘的热气扑来,扫去半身寒气。凳子是围着炭盆置好的,人这里才坐下去,那厢便有粑粑卷送上来,说,这夜深风寒的,怕是饿了,让在炭火上烤热了吃
期刊
一  强烈的阳光透过舷窗,打在翻开的《看不见的城市》一书内页上。阳光切出书页上的一块,照耀着其中文字:“旅途终于把你带到了塔马拉。你沿着两边墙上挂满招牌的街巷走进城市,眼见的不是物品,而是意味着其他事物的物品形象……”阅读使人困倦,机上的假寐又让我陷入杂乱无边的想象。我去往的是之前从未去过、从不知晓的一个县城。连续三个月因疫情对人员流动的严格限制刚被解除,六千米高空上飞机沉闷的肚腹内的乘客的脸庞全
期刊
三张床整齐地摆开。  住进去才知道,这本是两张床的空间。天花板上悬垂下来的两个离地不高的蓝色布帘子严重错位,暴露了这一切。床多了,帘子没有多,隐私只能遮挡得影影绰绰、犬牙交错。  最里边靠窗户,躺着一个瘦削老人,床头挂着吊瓶。老头八十一岁,来之前还和小他一岁的老伴种地。老伴十多年前患上了帕金森,偶尔会糊涂。这老两口的经历,给我一个错觉,那就是在土里刨食的人身體皮实,性命结实。老头的胆出了问题,被孩
期刊
儿子念中学时,他的同学家里面养了好多猫,其中有波斯猫。听说波斯猫的两只眼睛是两种颜色,是不是这个样子的猫就叫波斯猫,到现在我也弄不清楚,因为毕竟不是这方面的专家。送到我们家的小猫确实一只眼睛是蓝色的,另外一只眼睛是琥珀色的,非常漂亮,一身白毛没有杂色,真正地被当成宠物养了。当时家里的房子已经换了,非常暖和还向阳,小猫来了之后还算享受,但却有点享受过分了。由于家里生活条件改善了,它来的时候很小,就喂
期刊
白沟,在我老家东北方,距离百十多里,是一处以批卖箱包并各种小商品闻名的商镇。这地方,我去过两次,距今快三十年了。去之前对这地方了解甚少。集市上,有推着小车卖泥人的。老年人说,白沟河那边,出捏泥人的手艺人。我准备写武侠,零零碎碎读明代史,朱棣的燕军与朱允炆的中央军,曾在白沟河恶战。集市上卖衣裳的,大都去白沟进货。村里一位暴发户醉酒后,掏出手枪,冲天鸣放。据说,他的手枪,也是从白沟买回来的。  199
期刊
秋蝉  读唐代张乔的《蝉》:“先秋蝉一悲,长是客行时。曾感去年者,又鸣何处枝。细听残韵在,回望旧声迟。断续谁家树,凉风送别离。”蝉声一悲,翅膀一抖,凉风别离,仿佛目睹了一幕人世间的悲凉。  其实,蝉鸣声一缕最好,孤,独,细,欲断将断,欲断未断,像藕之丝连,像国画或者书法里的飞白,韵味十足。  蝉声多的时候,显得喧嚣,显得浊、硬、乱。像一团乱麻,你不知如何解开。又像工厂车间车床上做零配件时,旋转飞溅
期刊
和煦  上级通知,说户外可以不戴口罩。我现在出门还是在兜里揣着口罩。都戴你不戴,不好;都不戴就你戴,也不好。  我随大溜。  今天大连街上,还都戴着口罩。网上说大连又增加了一个,是一个在美国读书回来的十五岁少年。  到星海湾海边,感觉有所不同。冬泳的海友们,都摘下了口罩。也有些把口罩拉到下巴颏,远看着就像鹈鹕的嗉子。前些日子打招呼都是风中挥挥手,今天能走近一些,但也都在三米开外,说简单的话。  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