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道不从君

来源 :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gitalmachine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荀子·臣道》载:
  君有过谋过事,将危国家、殒社稷之惧也,大臣父兄有能进言于君,用则可,不用则去,谓之谏;有能进言于君,用则可,不用则死,谓之争;有能比知同力,率群臣百吏而相与强君挢君,君虽不安,不能不听,遂以解国之大患,除国之大害,成于尊君安国,谓之辅;有能抗君之命,窃君之重,反君之事,以安国之危,除君之辱,功伐足以成国之大利,谓之拂。故谏、争、辅、拂之人,社稷之臣也,国君之宝也,明君所尊厚也,而暗主惑君以为己贼也。故明君之所赏,暗君之所罚也;暗君之所赏,明君之所杀也。伊尹、箕子可谓谏矣,比干、子胥可谓争矣,平原君之于赵可谓辅矣,信陵君之于魏可谓拂矣。传曰:“从道不从君。”此之谓也。
  
  白话解:
  君主如果有了错误的谋划、错误的做法,将会危及到国家和社稷。
  这时,大臣、父兄中如果有人能向君主进言,意见被采用当然好,如果不被采用就离他而去,绝不为虎作伥,这叫作“谏臣”。
  如果有人能向君主进言,意见被采用当然好,如果不被采用则宁愿杀身成仁,以警醒君主,这叫作“诤臣”。
  如果有人能联合有智慧的人同心协力,率领群臣百官一起施加压力,纠正君主的做法,君主虽然心中不服,却不能不听从,因此消除了国家的大忧患,去掉了国家的大祸害,最终维护了君主的尊严、国家的安定,这叫作“辅臣”。
  如果有人能抗拒君主的命令,借用君主自身的权力来纠正君主的错误行为,从而使国家转危为安,使君主免于蒙受耻辱,功劳足够用来成就国家的公共利益,这叫作“匡正”。
  所以,谏臣、诤臣、辅臣,以及能够匡正君主的人,才是维护国家政权真正的“大”臣,是国君的宝贵财富。英明的君主都会尊敬、优待他们,而愚昧、糊涂的国君却把他们看作自己的敌人。所以:英明的君主所奖赏的人,反而是愚昧的君主所惩罚的人;愚昧的君主所奖赏的人,反而是英明的君主所杀戮的人。
  伊尹、箕子可以称为“谏臣”了;比干、伍子胥可以称为“诤臣”了;平原君对于赵国来说,可以称为“辅臣”了;信陵君对于魏国来说,可以称为“匡正”了。
  古书上说:“要依从道义而不是依从国君。”说的就是这种人啊!
  
  
  何为“忠”?何為“孝”?何为“友”?何为“悌”?由于多年来儒家传播中的变异,以及统治阶级有意的曲解,其本来面目已经被侵蚀,进而模糊化。然而,在一篇篇古老的文献中,先秦儒家的风骨是无法被彻底埋没的,这篇《荀子·臣道》就是其中之一。
  历史上,凡是中国政治清明的时候,总是好皇帝碰到好大臣,而政治衰败的时候则是昏君碰到奸臣。奸臣几乎无一例外都是擅长阿谀奉承的,也就是无原则地“顺从”,而好大臣除了自身能力出众之外,坚持的都是“从道不从君”之“忠”。“从道不从君”,说明所忠并非国君一人,“道”是什么呢?可以理解为社会的公共利益、甚至超乎当前时代的长远社会公共利益。
  固然,古代不可能有现代形式上的民主,然而民意仍然是必须得到表达的,否则社会不可能稳定。古代表达民意的途径就是这些大臣,而大臣以“道”来匡正君主,从而维持社会的稳定,促进社会的繁荣,这是否可以看作另一种形式的代议制民主?所以,可以说,中国古代历史上,凡是繁荣昌盛的时代,都是这种“准代议制民主”发挥得比较好的时代,反之,则是“以顺为忠”的时代。
  即使在古代,也仍然有两套权力体系,一套是靠暴力和世袭来维持的贵族统治体系,另一套则是靠“天道”来维持的士人统治体系,这两套体系既相互合作,又相互斗争,而两者的结合点则是“天道”和“孔子”。可以说“孔子”是士人的权力来源,以至于任何一个王朝都不得不为了争取士人而妥协,即使开国之初不尊孔,也会慢慢转到尊孔的道路上。但“尊孔”却把孔子工具化,这与其说是孔子的荣幸,不如说是孔子的悲哀。
  归根结底,这是一个权力合法性的来源问题,现代社会科学理论已经深入剖析了“权力”的心理学、社会学来源,而古代中国没有这种认知,因此贵族找到的权力合法性来源是武力和血统,而士人找到的权力合法性来源则是历史和传统。比如千百年来文人对纣王和秦始皇不遗余力的批判,正是在警告贵族:武力和血统无法维持你的长治久安,即使你成功维持了自己的统治,你的子孙也会身死国灭,更何况,你还有可能像纣王那样不但死于非命,还要背上百世骂名。但这种权力制衡的最大缺点是缺乏稳定性,两个权力体系总会走向合作而很难维持平衡,当两个权力体系合作过头的时候,就不再有任何制衡,也很难再恢复制衡,这时,社会就崩溃了。
  上面所说都是历史,而现代社会不应该再使用原有的这套制衡体系,而应该在让民众意识到“权力来源于民众自觉或不自觉授权”的情况下,让法律来充当“天道”的角色,而孔子则应该还原为我中华民族的一个古老智者,而非作为图腾的圣人。如果我们国家的每一个人都能自觉做到“从道不从君(上司)”,中华民族真正的辉煌之日便近在咫尺了!
其他文献
家训和家书是中华文明的一个载体从颜之推到林则徐再到曾国藩他们都承担了这个使命他们直接教育的是自己的子弟间接教育的却是中华民族亿万的子弟  他们笔下的思想似乎放之每个时代皆准然而多少娓娓道来的教训却饱含着时代的血泪先贤们是用生命给我们传道平静而深沉的陈述不是发生在象牙塔里而是发生在烽火遍布的历史舞台例如公元6世纪的《颜氏家训》巨变——“文武之道,今夜尽矣”    公元5
期刊
公元前196年,九江王英布起兵反刘邦。导致此次兵变的直接原因就是韩信和彭越的死,这韩信、英布和彭越是“同功一体”,汉高祖刘邦清算功臣,杀了韩和彭,英布自然有危机感,狗急跳墙,英布为自保,不得不发动叛乱。  英布是一代名将,而且深得项羽行军布阵的真传,他此举引起西汉朝廷上下的极大震動,刘邦也没多少主意。  这时候有个战国时期楚国的退休令尹,名叫薛公,通过汉大臣滕公向刘邦献策,说英布不足虑。他列举了英
期刊
文天祥的死,一方面源于元的残酷和他自己的不屈和节烈,江南故国自己人对其殉国的巨大期望,甚至生祭他,也促成了文天祥的最终被押上刑场。  文天祥从被俘那一天起,就有人希望他尽快舍生取义了。  1278年12月,文天祥在广东海丰被元兵突袭,服毒自杀未成,被俘。次年4月被押解到广州,而后北上前往大都。文天祥作为俘虏进入江西时,就决心开始绝食,希望船到自己故乡吉安时能像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一样饿死守节,“饿
期刊
1963年,在中国山西朔县峙峪村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中发现了一枚用燧石打制的箭镞。该遗址的年代约为距今2.8万年。这个发现确凿地证明了中国先民在距今约2.8万年前已经使用弓箭。  弓箭的发明是人类技术的一大进步,说明了人们已经懂得利用机械存储能量。弓箭的发明与音乐的起源也有某种关系。英国科技史家贝尔纳曾说:“弓弦弹出的粗音可能是弦乐器的起源。”  关于弓箭的发明,中国古人有独特的理论,即“弓生于弹
期刊
很多读者都认为廉颇在“将相和”时是白发老将,蔺相如是青年才俊,这是受了后世戏曲形象误导。“将相和”故事,发生在赵惠文王二十五年,廉颇当时40岁上下。再说蔺相如,他出道前在很长时间内都是“宦者令缪贤舍人”,相当于左宗棠在幕府中“潜龙毋用”的状态。缪贤是老油条,不会用菜鸟做幕僚。所以他出道时,至少不是个小年轻。  《廉颇蔺相如列传》因为“将相和”的典故而闻名,故事详情,只要是上过高中,学过这篇课文的读
期刊
第一个因踢球名垂史册的人  西汉时期的项处是第一个因足球而名垂史册的人。《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名医淳于意为项处看病,叮嘱他不要过度劳累,但项处不听,仍外出踢球,结果呕血身亡,这也使得项处成为了世界上有史可查的第一个狂热“球迷”。     蹴鞠位置分工的形成  汉代蹴鞠是训练士兵的手段,制定了较为完备的体制。如专门设置了球场,规定为东西方向的长方形,两端各设六个对称的“鞠域”也称“鞠室”,各
期刊
有个穷人游手好闲,不事生产,没钱买肉。可是他很想很想喝肉汤。于是,他就去问富人怎么办。有钱人给了他一块石头,告诉他,回家放在锅里,水放八成,不要掀开盖子看,十天之后就有肉汤喝了。穷人问,那我中间忍不住想看怎么办?富人说,为了防止你中间忍不住想看,你就到外面去打工。于是,穷人就每天出去打工,每天得到五两铜子的酬金。就这样,十天很快就过去了。十天之后,他兴冲冲地回到家里,兴奋地掀开锅盖。你猜怎么着? 
期刊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六百八十年前,一个名叫张养浩的人路过潼关时,看到了渭河流入黄河时的滔滔,看到了秦岭与华山的巍峨,也看到了颗粒无收、饿殍遍野的潼关,留下了这首曲子。那一年,关中地区大旱。  如今,我們陪着渭河来到潼关,看着渭河在这里投入黄河的怀抱,化作一条黄龙,东流而去……千百年来,渭河和黄河一起见
期刊
雷横打死了郓城县知县的相好白秀英,知县一心要雷横死,派朱仝押解雷横去州里判决。朱仝在路上私自放了雷横,自己去顶罪,被断了二十脊杖,刺配沧州牢城。沧州牢城曾经是林冲待过的地方,我们领教了那里的黑暗和无道,但是我们不必为朱仝担心,因为朱仝碰到了一个好人,这个好人就是沧州知府。  沧州知府见朱仝仪表不凡,面如重枣,美髯过腹,并且知道他是因为私放雷横而获罪,内心便对朱仝有了一分敬重,于是没让他去牢城营服刑
期刊
昔有兄弟二人,兄不谈阴阳,弟多迷信,频年兄弟均未逢凶宿。弟拘禁时日,颇以为苦,思效其兄,以自疏放。不择日径出,果遇黑煞神于途,责其不循故辙。弟曰:“吾从吾兄,奈何独当其咎?”神曰:“汝兄懵懂,阴阳怕懵懂,不得不避之。汝畏服我者也,胡可违命。”  ——清·刘体智《异辞录》卷一        这是一个寓言故事,讲这个故事的,是清朝所谓的“中兴名臣”胡林翼。而听故事的人,是另一位清代名臣曾国荃。  当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