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和』之后

来源 :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cy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读者都认为廉颇在“将相和”时是白发老将,蔺相如是青年才俊,这是受了后世戏曲形象误导。“将相和”故事,发生在赵惠文王二十五年,廉颇当时40岁上下。再说蔺相如,他出道前在很长时间内都是“宦者令缪贤舍人”,相当于左宗棠在幕府中“潜龙毋用”的状态。缪贤是老油条,不会用菜鸟做幕僚。所以他出道时,至少不是个小年轻。
  《廉颇蔺相如列传》因为“将相和”的典故而闻名,故事详情,只要是上过高中,学过这篇课文的读者都再熟悉不过了,兹不赘述。本文要说的是,如果关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的全篇,再参照其他篇目的有关记载,你可以发现,廉颇对蔺相如的古怪态度,以及秦国的前后表现都说明:“将相和”的背后,隐含着赵国“守秦”与“抗秦”两种外交策略的较量。􀲾 “完璧归赵”的另一面
  
  廉颇很明显是守秦派,注意,他只是守秦,而非投降派。廉颇在赵国带了半辈子兵,打了无数的仗,曾经对燕国、齐国、魏国出兵,都取得了成功,可是对秦国呢?除了曾经与秦军协同作战,就只带兵跟秦军打了长平一仗,但还中途被撤了。
  我们看到的课文中说,惠文王十七年,赵王得到和氏璧,秦国立即提出用十五城来换,赵王召大将军廉颇等商量对策。怎么计议的呢?
  大家开了半天会,结论是——
  没有结论。
  为一块玉璧与秦轻启战端,廉颇当然不同意,他的意思,应该是把和氏璧给秦,若不能得城,也不致授人以柄。赵王则是不想给秦玉璧。于是争执不下。
  这时,赵王背后的太监缪贤推荐了一个人:门客蔺相如。
  这个缪贤不简单,他跟燕王过从甚密。燕王为什么要结好赵臣呢?如果读过苏秦的传就明白了,苏秦当年搞合纵,佩六国相印,孤立秦国,大本营就是燕国,跟燕国结好的各国权贵,历代不绝,这是燕国的一个外交政策。秦国也因此最恨燕国,以致后来有“荆柯刺秦王”的事发生。缪贤与燕结好,当然是抗秦派。
  蔺相如见赵王,慷慨陈词的内容,全是以秦为敌;到秦国,又戏耍了秦王,刻意激怒后者。
  史载,完璧归趙后一年,秦攻赵,夺取一城;次年又攻赵,杀两万人。
  这是“完璧归赵”的余波。所以说蔺相如“不辱使命”,实有夸大之嫌,不给秦玉璧,又能令秦理亏而无言,才真正是不辱使命——蔺相如一番大言,貌似义正词严,其实理亏:秦王并没有说不给十五城,而且还斋戒沐浴,很正式地要接受玉璧,蔺相如却把玉璧偷偷带回了。明代的王世贞写《蔺相如完璧归赵论》,称相如的这次秦国之行是外交失败,其实,结合前后文看来,相如的做法恐怕是有意为之,正是要激怒秦王的。
  赵王是重玉璧,还是重土地和人民呢?司马迁的笔下已经说明了他的看法,这也是赵始终不能真正强起来的原因。
  
  
  􀲾 “将相和”的细节
  
  接下来渑池会,蔺相如对秦王作人身威胁,但因为廉颇已经驻扎大兵在边境,而且廉颇和赵王议定:王此去若有不测,太子立即登基。所以赵王无恙而回。
  这就是守秦派和投降派的区别,所谓守秦派,就是向秦国示好,不给后者战争借口,把战火引向别国,同时自己迅速发展国力,用从他国攻取的土地来弥补结好秦国付出的代价。
  纵观廉颇在赵国的战争生涯,基本都是这一路线。对秦国,采取守势和外交安抚,同时积极对燕、齐、魏等国下手,运用自己的地缘优势迅速增强国力,力争赶上秦国。所以蔺相如数次激怒秦国,引起两国战端,白白消耗赵国的国力,这是廉颇不愿看到的。所以廉颇要羞辱蔺相如,跟后者过不去。
  面对挑衅,蔺相如说的话大家都了解了:他先拿廉颇和秦王做比较,这个比较不伦不类,廉颇是上阵杀敌的大将,秦王是高居庙堂的君主,他们怎么可比呢?
  蔺相如知道自己的话将被转述给廉颇,所以在话里充满暗示:赵国要想图强,必须把各派各方整合在一起——赵王用我,正因为我是抗秦派,正要防止你一家独大。以廉颇的水平,当然明白了蔺的意思和风度,并被相如的大局观所折服,遂负荆请罪。
  
  
  􀲾 赵王的调和鼎鼐
  
  其实这里边,权术最高的是赵王。廉颇是守秦派,赵王当然知道,而且意识到如果单单让廉颇用事,国家和秦走得太近,与他国关系持续恶化,后果不堪设想,所以他破格提拔抗秦派背景的蔺相如,使其与廉颇形成一个平衡。
  赵王为什么一定要实现“平衡”呢?这与战国的形势有关。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叫《六国论》,那里边的主要观点“六国之灭,弊在贿秦”,总体是不错的,但又有一点不对,因为秦以外的六国不是一个整体,而是各怀国是的个体,互相之间因为利益分分合合,若秦曾经因内乱而弱,统一天下的还不一定是谁,所以那时的各国,包括秦,都在外交上不断摇摆,赵国处在各国中间,也必须时时留有余地。这是宏观上的平衡。
  还有微观的平衡。那时候没有实现大一统,各国之间人才是流动的,其中各种倾向的都有。赵王要想让自己治下的能人合力,又互相制约,实现派系间的平衡布局非常重要。
  那之后,廉蔺合力,攻打齐、魏,占城略地。可是,赵国实现“将相和”以后,秦国就害怕赵国、不来犯了吗?不,秦国还是要来进犯,因为赵国朝廷上平衡了,军事上没有平衡,对秦战线没有得力的将领。于是赵王又推出一个重量级人物:赵奢。
  其实《廉颇蔺相如列传》是廉颇、蔺相如、赵奢、李牧四个人合传,司马迁把这四人做合传,你应该明白他的含义了。
  赵奢是个传奇人物,这位名将是税务稽查员出身,因为税收得好,后来做了赵国税务总局的局长。可是眼见国势危机,赵局长弃账从戎,一举成为名将。
  
  
  􀲾另一个重要人物:赵奢
  
  将相和八年之后,秦国与韩国进犯赵的军事要地阏与,赵王找来廉颇,问:能不能出兵去救?
  廉颇怎么回答的?
  路远,地险,敌强,没有胜算。
  赵王又找大将乐乘。
  回答和廉颇一样。
  最后找来赵奢。
  赵奢,两军斗险,亮剑,勇者胜。
  赵奢就领兵去了。
  阏与之战是战国中期的一次著名战役,此战秦军大败,赵奢一战为赵的西部边境打出了十年的和平——可惜赵国没有抓住这十年时间发展国力。不过,秦国占据巴蜀以后,国力发展得也确乎太快了。
  赵奢回国就被封为马服君,与廉颇、蔺相如同列。这样赵国在军事、外交上,实现了人才的完美布局,一时称为强国。
  四年之后,赵惠文王死了,他能调和鼎鼐,令将相和,他儿子就没这么厉害了。
  赵孝成王七年,因为执政的平原君处置失当,秦赵矛盾再次激化,双方在长平对阵,那时候蔺相如已经处于病退的状态,孝成王派廉颇领兵。
  为什么用廉颇呢?因为赵奢死了。
  廉颇打得怎么样?初战不力,深沟高垒,避战。应该说廉颇是忠臣,他不出战,是避免决战,要保存赵的军事实力。那时候秦赵的力量对比,比完璧归赵、将相和的时候更悬殊,廉颇已经开始转变自己的倾向,这次他的避战,是军事考虑:赵军本土作战,补给线比秦军短、安全。而且决战即使胜了,赵也要元气大伤。
  于是秦对赵行反间计,年轻的赵王单方面听信谗言,撤换了老将军。用的谁替换他呢?用的恰恰是赵奢的儿子赵括。
  长平之战结果大家都知道,赵国的全部战争精英,四十五万将士,几代积攒的军事家底,全部毁灭。秦国因此奠定了取天下的基础,诸侯再没有如此强大的军队与他抗衡。
  秦进围邯郸一年多,廉颇率残兵苦苦支撑,赵国几乎灭亡,平原君带门客毛遂从楚国搬来救兵,信陵君窃符夺魏营,两国来救,秦国也已经筋疲力尽,才退兵而回。
  
  
  􀲾后来廉颇的结局
  
  秦赵两虎相争,谁高兴呢?燕国。
  此时蔺相如已死,他生前一直结好燕国,结果养虎遗患。长平之战后五年,燕对赵发动总攻,赵国相国廉颇反击,消灭了燕国军队,进围燕都,廉颇很想兼并燕国,使赵国的实力达到与秦国抗衡的程度。但秦国出兵背后,占领了赵国三十七座城池。
  结果赵国灭燕不成,反而丧失大片国土,廉颇的战略已经不合时宜了。
  或者可以理解为:因为秦赵力量悬殊,廉颇战略的成功,已经只有理论上的可能。
  几年后,廉颇又攻下魏国的城池。
  这时孝成王去世,新君悼襄王登基,立即将廉颇免职,廉颇被逐到魏寻求庇护,但魏国不信任他。赵国后来作战不力,又想召回廉颇,但朝廷上已经没有他的人,于是去探视廉颇的人,报告称廉颇已经不能带兵打仗。
  “将相和”之后四十年,一代名将廉颇客死在楚国。这四十年间,赵国有机会,有人才,有实力,但终于没有能够阻挡秦国的勃兴与统一步伐。赵国只有军事改革,而秦国却实现了全面改革,这是两国兴亡的根本差距所在。 语丝在这个时代的青年,能够把自己安排对了的很少。在这时代,有一个大的欺骗他,或耽误他,容易让他误会,或让他不留心的一件事,就是把欲望当志气。这样的用功,自然不得其方。也许他很卖力气,因为背后存个贪的心,不能不如此。可是他这样卖力气,却很不自然,很苦,且难以长进。虽有时也会起一个大的反动,觉得我这样是干什么?甚或会完全不干,也许勉强干。但当自己勉强自己时,读书做事均难入,无法全副精神放在事情上。甚且会自己搪塞自己。越聪明的人,越容易有欲望,越不知应在哪个地方搁下那个心。心实在应该搁在当下的。可是聪明的人,老是搁不在当下,老往远处跑,烦躁而不宁。所以没有志气的固不用说,就是自以为有志气的,往往不是志气而是欲望。仿佛他期望自己能有成就,要成功怎么个样子,这样不很好吗?无奈在这里常藏着不合适的地方,自己不知道。自己越不宽松,越不能耐,病就越大。所以前人讲学,志气欲望之辨很严,必须不是从自己躯壳动念,而念头真切,才是真志气。张恒渠先生颇反对欲望,谓民胞物与之心,时刻不能离的。自西洋风气进来,反对欲望的话没人讲,不似从前的严格,殊不知正在这些地方,是自己骗自己害自己。
  
  ——梁漱溟
其他文献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一部中国古代史无不浸透着这一潜规则。“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华夏文明就是在这分分合合之中演绎出了多姿多彩的辉煌。  分则乱,合则统,分分合合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影响极大,虽说“乱”与“统”各有千秋,但中国文化的总体发展势头却是一直向前的。仅就春秋战国而言,尽管“乱悠悠”,却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文化盛况
期刊
根据教育部网站4月1日公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今后我国将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考、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要求“在中小学德育、语文、历史、艺术、体育等课程标准修订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比重。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应结合教学环节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4月2日《广州日报》)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
期刊
《红楼梦》里林黛玉的判词有一句『堪怜咏絮才』何谓『咏絮才』这就要说到『咏絮才女』——谢道韫了谢道韫是东晋政治家谢安的侄女书法大家王献之之妻谢道韫从小好学聪慧善辩她12岁那年的寒食节谢安在家中把儿女子侄们召集在一起谈诗论文大雪骤至谢安欣然问道『白雪纷纷何所似』谢安的侄子谢朗答道『撒盐空中差可拟』谢道韫不假思索地接着说『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一听喜出望外从此这一联名
期刊
《西游记》的小说结构其实是分成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讲石猴出世大闹天宫;第二部分讲唐僧师徒西天取经。在这两部分之间,作者突然一笔岔开十万八千里,整整用了一回书讲“陈光蕊赴任逢灾 江流僧复仇报本”,讲解唐僧身世源流。故事本身不算精彩,讲陈光蕊携妻子殷温娇赴任江州,途中被船夫刘洪所害,抛尸江中。刘洪霸占殷小姐,冒充状元去江州赴任。殷小姐已有身孕,只得忍辱偷生。她生下孩子,怕刘洪加害,便把孩子抛入江中。这
期刊
媒体报道,国务院法制办公布的《教育法律一揽子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对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教师法和民办教育促进法四部法律相关条款进行修订。意见稿中拟规定,每年9月28日为教师节。为什么把教师节改在9月28日呢?据称是由于9月10日适逢开学伊始,教师通常忙碌于开学的各项工作,很难有时间与心情享受节日,而改到月底,能与中秋国庆假期有一个衔接,对教师而言会更加方便。另外一种说法,就是孔子的生日据测算是
期刊
土家族的板凳龙,小巧灵活,别具风采,是渝东南土家族人极为喜欢的娱乐活动,有獨特的民族风格。这种活动多为每组三个人进行。这种运动需要集体配合,参演人员要注意集体动作的一致性。明快的节奏显示出板凳龙特有的气势和韵律感。  表演时,先是两名英姿飒爽的土家族少女,各持色彩夺目的彩球,从场地两端以连续侧空翻入场。亮相后,绕场地翩翩起舞、跳跃、急转、舒展身姿、抛接彩球。彩球在少女的手中旋转,引来六名土家族英武
期刊
家训和家书是中华文明的一个载体从颜之推到林则徐再到曾国藩他们都承担了这个使命他们直接教育的是自己的子弟间接教育的却是中华民族亿万的子弟  他们笔下的思想似乎放之每个时代皆准然而多少娓娓道来的教训却饱含着时代的血泪先贤们是用生命给我们传道平静而深沉的陈述不是发生在象牙塔里而是发生在烽火遍布的历史舞台例如公元6世纪的《颜氏家训》巨变——“文武之道,今夜尽矣”    公元5
期刊
公元前196年,九江王英布起兵反刘邦。导致此次兵变的直接原因就是韩信和彭越的死,这韩信、英布和彭越是“同功一体”,汉高祖刘邦清算功臣,杀了韩和彭,英布自然有危机感,狗急跳墙,英布为自保,不得不发动叛乱。  英布是一代名将,而且深得项羽行军布阵的真传,他此举引起西汉朝廷上下的极大震動,刘邦也没多少主意。  这时候有个战国时期楚国的退休令尹,名叫薛公,通过汉大臣滕公向刘邦献策,说英布不足虑。他列举了英
期刊
文天祥的死,一方面源于元的残酷和他自己的不屈和节烈,江南故国自己人对其殉国的巨大期望,甚至生祭他,也促成了文天祥的最终被押上刑场。  文天祥从被俘那一天起,就有人希望他尽快舍生取义了。  1278年12月,文天祥在广东海丰被元兵突袭,服毒自杀未成,被俘。次年4月被押解到广州,而后北上前往大都。文天祥作为俘虏进入江西时,就决心开始绝食,希望船到自己故乡吉安时能像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一样饿死守节,“饿
期刊
1963年,在中国山西朔县峙峪村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中发现了一枚用燧石打制的箭镞。该遗址的年代约为距今2.8万年。这个发现确凿地证明了中国先民在距今约2.8万年前已经使用弓箭。  弓箭的发明是人类技术的一大进步,说明了人们已经懂得利用机械存储能量。弓箭的发明与音乐的起源也有某种关系。英国科技史家贝尔纳曾说:“弓弦弹出的粗音可能是弦乐器的起源。”  关于弓箭的发明,中国古人有独特的理论,即“弓生于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