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进生”转化策略的探讨

来源 :教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qfigh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后进生的转化一直是困扰广大教师的棘手问题。作为班主任,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因此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运用得当的管理方法对待班级中的后进生,积极做好教育转化工作。文章通过对后进生的表现及心理进行分析,提出了后进生转化工作的策略,以帮助后进生消除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增强学习自信心,提升学习动力,找到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跟上整体的学习步伐。
  关键词:后进生;转化策略;班级管理
  一、“后进生”的几种常见表现及心理分析
  “后进生”因人不同,表现各异,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行为表现也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但概括起来,他们在对待学习和接受教育的行为态度上,常常有以下几种行为表现方式,并且各种表现方式在不断转变。
  (一)自闭回避式
  这种表现形式较多地存在于性格文静、内向胆小的学习后进生中。刚刚进入初一,学生乃至家长对学习生活都怀着满腔热情,希望获得理想的成绩,对未来充满希望。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或测验,一部分学生因初中适应能力差,学习接受困难,测验中成绩不理想而陷入失望。如果父母、教师未能及时觉察学生的情绪困扰,反而把自己的失望情绪转化成责骂,学生就会陷入更加自卑自责的境地,自信心不足。继而学习上也出现恐惧、疲劳、焦虑等一系列负面反应,表现为课堂上无精打采,难以集中注意力,做事缓慢、拖沓,面对教师的批评、家长的责备常常诚惶诚恐、低首垂肩、沉默以对,甚至哭泣,渐渐形成厌学、不合群的自卑性格特点。
  (二)慵懒应付式
  有这种行为表现的学生大多在小学阶段甚至幼儿时期生活中就已经养成了懒散、拖沓的习惯,面对学习上的挫折和失望,他们更容易随波逐流,得过且过。上课无精打采,作业马虎应付,即使教师和家长投入足够的时间、精力帮助他们,也收效甚微。虽然他们也有较强的进取心、上進心,渴望获得教师、同学的赞赏,有时也会萌发“赶上去”的念头,但由于自我控制力差,不能约束自己,使得他们的上进心往往不能付诸行动,即使付诸行动,往往也是“三分钟热情”,长久下去会形成厌学倾向,变得依赖性强,遇事退缩,放任散漫。
  (三)调皮嬉戏式
  有这种行为表现的学生天性活泼好动,有较强的好胜心,但未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他们在课堂上难以集中注意力,爱做小动作,常常受到教师的批评、同学的冷眼,但课外他们总是在各种场合逞能蛮干、搞恶作剧等,或某个时候引起同学注意,以便显示自己的才能。他们特别重视自己在其他某方面能胜过或戏弄自己心里羡慕的班干或优生,由此获得满足,严重的易形成玩世不恭或逆反心理。
  (四)情绪对抗式
  这种行为表现方式较多地存在于小学中高年级到中学阶段的学生中。这一类学生自尊心、好胜心强,这类学生的家长往往喜欢为孩子的失败找借口。当学习上的挫折初次来临时,这类学生会为自己找借口,掩盖失败的真实原因,自己也会努力一段时间,如果连续多次失败,达不到自己理想的目标,便会自卑、烦恼,失望情绪越发严重。这时,如果遭遇到来自父母、教师或同学的不公正待遇,自尊受到严重挫伤时,他们的自尊心不但不会减弱,反而会以对抗的方式更加强烈地表现出来,比如恼怒、发脾气,故意和教师作对,当面顶撞教师。如果教师、父母不能察觉,或处理不当,学生的对抗情绪便逐渐升级,故意违反纪律,逐渐形成严重的逆反心理。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虽然“后进生”的表现形式各不相同,但其形成原因是相同的,即学习或行为的结果不能满足他们的自尊心、好胜心,这种自尊与自卑的矛盾,上进心强与自制力差的矛盾,渴望成功却无法实现的矛盾,得不到及时的引导,缺乏正确的认识,缺少实实在在的帮助,便容易转化为其他不恰当的行为方式表现出来,以满足自尊心的需要。
  二、“后进生”的辅导转化策略
  针对“后进生”的心理成因及行为表现,教师在转化“后进生”的工作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真诚、尊重,唤起自尊自信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人皆有价值和潜能,心理辅导者应以真诚关注、尊重等几个条件作为辅导基础,重视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建立良好的辅导关系。因此,帮助“后进生”克服自卑、建立自信是帮助其解决心理问题的关键。
  1. 挖潜能,找长处,多鼓励表扬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注意关注“后进生”,即使他们有一点点进步,也应该及时捕捉,及时表扬,给予充分的鼓励。“后进生”学习成绩不佳,易转向其他方面表现自己。因此,教师要善于关注他们,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加以肯定,让他们发现自身的长处,在同学中树立信心,满足其自尊心的需要。
  2. 注意批评的策略
  在批评后进生时,尽量避免在公开场合,要注意语言,不要伤害其自尊心,批评应针对事件而不针对人格,讲清道理,让其心服口服。批评之后,真诚地向他们提出希望,使他们感到教师对他们是充满信心的,批评他是出自关心,教师期待着他的进步。自尊自信的获得以及教师真诚的期待,为进一步转化“后进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爱心、认同,消除逆反心理
  调皮嬉戏式和情绪对抗式行为的学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逆反心理。这种逆反心理使他们不愿听从教师和家长的教育,即使是正确的意见也不接受,一意孤行,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成长。现代心理学指出,情感对人的一生具有动力功能,帮助“后进生”消除逆反心理,关键在于让他们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尊重和爱。
  1. 情感问题
  有逆反心理的学生自尊心特别强,自卑感又特别重,心理特别脆弱,常常处于防御、攻击的状态,对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存有敌意。因此,教师应以情感问题为突破口,抓住“后进生”心理敏感的特点,在他们有困难、有苦恼、情绪低落的时候给予温暖,使他们感受到教师的爱,改变他们“教师不喜欢我”的想法。另外,教师与这类学生交往时,还要注意多把他们当成自己的朋友,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们,谈话多用商量讨论的口吻,少用生硬命令式的语气。   2. 观念认同
  我们知道,思想观点意见的相互一致,容易使人产生认同感,从而使人们希望受到尊重的心理得到满足。对逆反心理严重的学生,不妨先采取“认同”的方式,以缩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为做好说服工作创造条件。当然,“认同”并不等于迁就、袒护、不讲原则,相反,“退”是为了更好地“进”。当他们得到了教师的理解和尊重,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进行角色交换,让他们站在父母、教师的角度来观察和思考这个问题,引导他们分析、判断,体谅父母和教师对他们真诚的爱意和关怀。从而从思想上得到接受,行为上得到转化。
  (三)耐心、严格,加强行为训练
  慵懒应付式和调皮嬉戏式行为的“后进生”,大都因不良行为习惯而严重影响了学习。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行为是受客观环境和文化氛围的影响,不良或不得当的行为既然是由学习得来的,就可以通过学习过程加以消除,重新建立起良好的行为习惯。
  1. 有耐心,有计划
  教师首先应引导学生明确哪些行为习惯是好的,哪些行为习惯是不好的,需要矫正什么行为,养成什么行为。其次,有意识地观察、了解学生不良行为发生的情境和时间,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商量制订出适当的分层次的训练目标和训练计划,同时制订出对学生有吸引力的奖励措施。
  2. 严要求,多鼓励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促使其养成好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没有长期努力,没有严厉要求,就没有“后进生”的转化。因此,一旦制定目标计划,就要严格要求,认真执行。当然,也要注意严而有度、严而有别,考虑其心理承受能力。只要有小小的进步,或达成一两个小目标,就要及时鼓励,让其获得成功的体验。
  (四)构建良好的舆论环境,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
  小学生正处于提升自我认识能力,逐步获得社会自我,建立角色意识的时期。转化“后进生”,除了教师的尊重、爱心和耐心外,周围良好的舆论环境,同学们的尊重认可,对“后进生”良好的自我意识的建立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 全面地看待后进生
  教师要转变观念,承认不同的学生存在客观的差异。每个人都有存在的价值,对于优生来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于后进生来说,他也有自己独特的长处和优势,因此,应注意引导学生全面、一分为二地看待自己和同学,互相尊重,和睦相处。
  2. 引导“后进生”学会自己与自己比
  教师还要善于引导“后进生”学会与昨天的自己相比,检查自己是否日日有收获、天天有进步,从而常常可以品尝到成功的快乐,获得良好的心理體验。这样的舆论环境和心理氛围,可以让后进生不自卑、优生不骄傲,同学之间互相尊重,共同进步。
其他文献
摘 要:建设有活力的班集体,不仅要做到文化育人、活动育人,还要与家长联合起来,协同育人。文化育人与活动育人方面,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班容班貌、班训、班号、班徽、班旗、班服等交由学生决定,开展相关活动时信任学生,大胆放手交由学生策划,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组织能力。  关键词:班集体建设;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协同育人  最近,笔者读了《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实施手册》这本书,更明确了培养一个班集体
摘 要: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内容和手段缺乏新意,造成德育渗透低效。“立德树人”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因此有效的德育渗透是时代的需要。笔者结合课堂教学案例,就初中物理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策略进行了探究性的尝试,形成了四个策略。包括形成主题化的内容;借助电子书包新技术;挖掘整合课内与社会热点的德育资源以及抓住课堂教育的契机。通过有效的德育渗透的策略,可以提升德育教育的实效,从而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的根
摘要:直观想象是数学的核心素养之一,对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有着重要作用。当前,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希沃白板成为培养学生直观想象能力的新途径。笔者以《长方体(一)》这一章的教学为例,阐述利用希沃白板能帮助学生形成几何表象、帮助学生进行对比验证、帮助学生开展空间想象。  关键词:希沃白板;小学数学;直观想象力;培养策略  直观想象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十大数学核心素养中的空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层层深入,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已渗透到了教育教学的各个层面。练习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举措,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小学数学课堂的练习设计要凸显出新课程理念,就要注重练习的“五性”:层次性、多样性、针对性、实用性和开放性。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练习设计  新课标基本理念指出:“
【摘 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小学德育教育是当前小学生价值观教育领域的重大课题,它既可以为学校德育工作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又能进一步创新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更好地塑造新世纪少年儿童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小学德育;师德;学校活动;班级文化  随着社会的变革与发展,世界各国民族文化的交融,不少不良的价值观正冲击着每一个人的价值目标,影
摘要:信息技术的出现为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微课作为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融合的产物,是传统教学方式的有效补充。研究微课教学对于现代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主要分析微课相较于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同时就如何将其应用于小学数学的课前导学、课中教学、课后复习、线上教学等教学实践中给出具体的建议。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背景;小学数学;微课  现今的教学越来越多地借助现代化的教学工具,这样既能够
摘 要:怎样才能实现审美与求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最大的意义,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笔者结合自身的实践经历,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精心设计导言,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愉悦美;结合图文激发学生想象,感悟美与求知;善于在深化主题中加强知美融合;审美与求知相辉映。  关键词:小学语文;审美与求知;结合方法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审美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因为学生面对的语文课文,不仅仅是一大堆优美的语言文字,而且是对
摘要: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小组合作学习在低年级识字教学当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文章结合笔者日常的教学实践研究,例谈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运用小组合作,提出切实可行的优化策略:合理分组,优化搭配;教给方法,成功合作;教师参与,适当引导;建立评价和竞争机制。  关键词:低年级;识字教学;小组合作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需要公民具有合作意识”“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
摘 要:数学作为一门学科,怎样将其与生活联系起来,不仅仅是对知识学以致用的一种需求,也是在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一种有效途径。如何从各方面将数学与生活有机结合,使数学生活化,让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成为很多教师思考的问题。文章将从改变教师教育意识、构建更合适的生活化课堂、探究知识应用的生活化来探索数学生活化的可行性。  关键词:数学知识;生活化;学以致用;兴趣  为什么要学数学,学数学有什么用?
摘要:一年级的学生,刚从幼儿成为小学生,经历着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重要转折,而他们在校期间,接触时间最长的就是班主任,他们对班主任有着极度的崇拜和信任。作为班主任,笔者是从以下几点来开展工作的:一、关爱学生,拉近距离;二、以“勤”当先,树立表率;三、注重细节,指导到位;四、严格要求,促成习惯;五、持之以恒,养成习惯。  关键词:小学;一年级新生;班主任工作  “万事开头难”,这尤为适用于小学一年级的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