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人性的阅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lofl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阅读与理解、阅读与写作三大关系是语文阅读教学中比较重要的三大关系,也是教学实践中容易出现误区的领域。本文认为其背后隐藏的根本原因是对阅读主体即学生的忽略,并从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理念和途径三方面提出对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 语文阅读教学 三大关系 阅读主体 思考和建议
  
  一、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
  
  顾黄初先生指出:“阅读,是人们通过语言符号(文字)的辨识、感知、理解,从中获取知识信息,进而充实自己的知识库存,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的语文行为和心智活动。”从阅读教学本身来讲,语文阅读教学是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要求系统性和整体性,又有相对独立性。从阅读主体方面来说,阅读是人的基本生存方式。真正的阅读必须同时挑战我们的感性与知性。我们每时每刻都在阅读——阅读自然景物,阅读他人的手势表情,阅读标记符号……可以说,通过阅读,我们学会收集、选择和处理信息,学会融入我们周遭的世界,从而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
  
  二、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三大关系问题
  
  (一)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关系
  许多教师忽略指导学生学习阅读的基本方法,倾向于用一种固定的、规范性的理解套路代替学生的个性化理解。比较常见的是教师出于对教材崇拜、考试唯上的心理,过分强调阅读技巧、语言技能的工具性训练,将课内阅读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育、对学生情感体验的感受功能丢弃了。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远航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课外阅读能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阅读内容,拓展自己的视野。选择的自由有利于心灵的自由驰骋。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防止学生沉迷于低俗趣味的阅读之中。课内阅读能够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自己对写文章的一套看法,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课外阅读能够弥补课内阅读时间限制的不足,帮助学生广泛获取知识,建构他们自己的知识系统,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净化他们的心灵。因此,教师应该处理好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两者的关系,转变观念,为学生留出课外阅读的时间和空间,指导学生收集阅读资料,积累写作材料。
  (二)语文阅读与理解的关系
  “学习是要改变我们体验事情的方法;而教学的其中一个目标,便是要帮助学生以更高明的方法来审视世上的事物”。阅读对于学生而言也是一种学习。学生通过阅读能够突破他们的生活圈子和行动范围的限制,通过文本在更广阔的知识海洋里遨游,改变自己对某物、某人或某事原先狭隘甚至是错误的看法和观点,培养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一种宽广的胸怀。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教会学生阅读一篇文章,理解某一个作者的观点或情感,而是帮助学生掌握阅读这种学习方法,学会自己阅读、自己体会,进而发展自己的创造力。不同的文体要求不同的理解方式,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实际引导学生处理好理解的多样性与准确性之间的关系。
  (三)语文阅读与语文写作的关系
  阅读与写作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阅读是写作的积累,写作是阅读的目的。应带着问题阅读,做到学与思、读与思、读与写之间的融会贯通,知识吸收与语言表达之间的有机统一。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累语言材料,在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教师应该“指导学生真正阅读一些能增长见识,丰富情感,陶冶情操的作品,以阅读促进写作与表达:在阅读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组织读书交流会”。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和捕捉生活中有意义的值得观察的事物,提醒学生多动口说、动笔写,而且是用学生自己的感受表达自己的体会,让阅读和生活成为学生写作的源头活水。
  
  三、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根本性误区——阅读主体的缺失
  
  反思以上我们所讨论的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三大关系问题会发现,它们的共同点都是聚焦于对阅读主体——学生的尊重,其实质是对人性的呼唤。李镇西曾经呐喊:“相当多的高中毕业生进了大学或走入社会却不会读书甚至根本没养成读书的习惯,这是我们中学阅读教学的最大失败!当我们津津乐道于每篇课文的主题思想,写作特点或按‘考点’对学生进行各种阅读模拟训练时,阅读过程中应有的心灵体验、激情燃烧、思想碰撞、精神对话却消失了——一句话,作为阅读主体的‘人’失落了!”上世纪60年代兴起的接受美学(也称接受理论、接受研究、接受方法)提示我们:“对读者来说,文本本身确实只不过是一系列的‘提示’,是把一部分语言构成意思的邀请书。用‘接受理论’的术语来说,读者把文学作品‘具体化’了,而文学作品本身只不过是书页上一连串有组织的黑色符号。如果没有读者这种连续的、积极的参与,那就根本不会有什么文学作品。”接受美学认为,阅读过程永远是一个能动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运动,并且随着时间而展开。无疑,阅读是一个个体性的过程,更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不允许“一刀切”的先验的限定理解。
  
  四、对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和建议
  
  语文阅读教学应该尊重人性、养育人性,以培养学生善于理解、善于感悟、善于表达、善于尊重和宽容别人的品质为核心。语文阅读教学应该帮助学生形成丰富而高尚的精神世界。阅读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形成一种阅读习惯,形成一种开放的生活态度,树立一种生活信仰,提升生命的价值。在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除了必要的阅读技能外,我们还应该让学生明白阅读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终身受益且持续终身的习惯;在阅读中学会审美,获得美的体验;学会在阅读中反思,敢于批判。语文阅读教学的理念应该是民主、科学和个性化的。阅读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的过程,教师和学生都是阅读的主体,对文本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我们提倡的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提倡的是学生的真情实感,而不是教师将自己的感受强加给学生。语文阅读教学的途径应该是开放的。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相结合的途径拓展学生的阅读面,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我们要坚持允许学生思维开放,从“人文性”的角度考虑、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和兴趣爱好,引导学生发掘自身的阅读潜力。
  
  参考文献:
  [1]许建国.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初论[C]//三尺讲台.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2:103.
  [2]李大圣.百年反思——语文育人功能检视[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53.
  [3]杨洪彦.语文教学与阅读写作[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1):76.
  [4]张其英.语文教学应从文章中来到写作中去[J].2006,(5):61.
  [5]杨洪彦.语文教学与阅读写作[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1):76.
  [6]李镇西.阅读:呼唤“人”的回归[C]//三尺讲台.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2:177.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从符号学的意义观着手,以《红楼梦》民俗英译为例,探讨了民俗文化在言内意义、指称意义和语用意义三方面与英语的差异,并通过对霍、杨两英译本中相关译例的对比分析,分析并总结出了在不同意义传递时应使用的策略及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民俗差异 意义传递 符号学 《红楼梦》民俗英译对比    一、 引言    著名符号学家莫里斯在《符号学理论基础》一书中,划分了符号的三方面,提出了语言意义的
摘要: 为了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因材施教,我们有必要了解我们教育的对象——“80后”的大学生,尤其是他们对世界、对人生的看法。本文对“80后”大学生的世界观与人生观简单论述,以期协助“70后”的教育工作者们更好地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关键词: “80后”大学生世界观 人生观    教书近十载,“70后”的我面对的都是清一色“80后”的学生。  “隔代如隔山”。作为老师,除了传道授课,我在学生的身上
2007年3月,位于黄海之滨的江苏省如东县和地处西部内陆地区的甘肃省会宁县正式缔结为友好合作县,两县虽相距迢迢千里,但教育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一是同为“教育名县”:如东高考成绩连续16年在全省领先,特别是近11年来连续在全省夺冠,高位运行。有道是:“全国教育看江苏,江苏教育看南通,南通教育看如东”,道出了如东教育的闻名遐迩;会宁高考成绩一直名列甘肃省前茅,以“西北高考状元县”名扬陇上,誉满全国。
摘 要: 鉴于外贸英语信函的词块性特点和程式化特征,为改善教学效果,本文就如何在高职外贸英语函电写作课堂中实施语块教学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可操作的教学模式,旨在通过语块的学习和应用以及任务型课堂互动,提高外贸英语函电学习者语言输出的流利性、准确性和地道性,并培养学生将来从事外贸活动良好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  关键词: 语块教学法 外贸英语函电 Leximodel词串学习法 应用    一、前言 
摘 要: Krashen的“监察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二语习得领域最著名和最具影响力的理论,它由习得—学习假说、自然顺序假说、监察假说、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等构成。本文以Krashen的二语习得理论为基础,结合实际教学着重论述了该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和所带来的思考,探讨了它们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 二语习得 监察理论 英语教学 启示与思考    一、引言    第二语言
以“创新”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不仅需要改变过去那种只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单一总结性评价方式,而且要着眼于发现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潜能,关注每个学生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关注学生发展中的个性差异。通过兼具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特殊流程“创造”出能够不单纯受役于现有模式之规范,而且在综合素质上真正超越前人的一代新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创新素质,要注重指向三个方面:其一是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其二是学生知识的再认识能
一、设计理念    朋友是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处于社会,就不得不和身边的人打交道。能成为朋友,和睦相处,带给你的不仅是好心情,而且还有实质上的帮助。如果无法成为朋友,甚至常常发生摩擦,这必然会导致情绪低落,影响工作学习。而孩子天性活泼善良,朋友更是不可缺少。但是小学生,自尊心强,爱耍性子,以自我为中心,常常会因为小事引起矛盾。长期揪着别人的缺点不放,很难找到更多的朋友。经过调查,半个学期下
摘 要: 本文以CET-4 新题型快速阅读为出发点,推荐两种解题技巧:略读和寻读,同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和大学英语快速阅读教学的现状,提出大学英语快速阅读的教学对策。  关键词: CET-4 快速阅读 解题技巧 教学对策    从1987年10月的大学英语四级第一次国家统考到现在已经20多年了。这20多年中,四级考试曾经历过一些大大小小的改革。最重要的一次就是2005年2月的改革,国家教育部通知:
摘 要: 余华的《兄弟》受到评论界的褒贬评价,带来一片喧哗。就余华的创作风格和他的写作手法,我们要对《兄弟》有客观的看法,不要让批判的声音淹没了优秀作家的才华和信心。本文从文本的重复、深刻的“简单”、背后的启示等三个方面认识这部作品的辉煌之处,在苍茫中寻找那本应该真实的星光,发现文本的真正价值是影射了当今时代的特征和真实。  关键词: 《兄弟》 “重复” “简单” 启示    《兄弟》的问世,无论
摘 要: 《黄土地》是中国第五代导演领军人物陈凯歌的代表作,其独特的色彩、构图音乐及镜头运用具有鲜明强烈的形式感,而在这形式背后又蕴含着深沉的主题内涵和深刻的文化反思。本文试图通过对影片的分析,探讨它的美及其深层意蕴。  关键词: 《黄土地》 形式感 主题意蕴    《黄土地》是中国电影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是在成长中的第五代中国电影人的尝试和探索。陈凯歌是中国第五代导演旗手级的人物,作为第五代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