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当运用生物教学方法和手段

来源 :大观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fft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5-0243-01
  研究表明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学生才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充分发挥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释放出创新热情。生物学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之上的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自然学科,因此,中学生物学教学在培养新世纪人才的创新素质教育中,具有其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和启蒙教育功能。
  一、唤起强烈的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就是要使学生不满足现状,善于观察,思维敏捷,能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和观念来追根究底,能形成一种自觉的创新意识,使“创新”成为一种“习惯性”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
  1.巧设创新问题情景
  良好的情景创设,可以使学生产生一种心理上的期待感,形成对问题深究的强烈热情,从而有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生物教学中可以紧紧抓住每一个创新情境,渗透创新意识的教育,不断去点燃学生创新意识的火把。我们在教学时可充分利用生物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史实和生物科学新成果,与学生共同探讨他人是如何提出新方案、取得新成果、建立新理论的。比如,在学习了密码子后,告诉学生第一个被破译的密码子UUU(苯丙氨酸),接着启发学生思考怎样知道UUU决定的是苯丙氨酸。学生可能感到无从下手,这时教师介绍尼伦伯格的实验,人工合成一段仅由尿嘧啶核苷酸构成的RNA(…UUUUUU…),以此为模板合成出了一段仅由苯丙氨酸连接而成的多肽。至此学生自然会体会到尼伦伯格实验的巧妙之处,产生出“我也能”、“我也行”的自信心。
  2.运用现代评价观念,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新课程标准要求对学生的评价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不仅关注学业成绩,而且更需要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和心理素质的培养等。而传统的评价体系的后果使学校教育的学生成为就是缺乏个性的“标准件式的产品”,其最大危害就是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
  二、培养顽强的创新意志、创新情感和个性品质
  创新意志是指在创新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那种自觉的、顽强的、勤奋的甚至是冒险的精神。创新是在未知中求索,不可能一帆风顺,或可能是“千呼万唤不出来”,更有许多创新成果是在逆境中诞生的,经受了无数次失败和打击,有的甚至使人心力交瘁。美国学者阿瑞提在《创造的秘密》一书中提出:“尽管创造者要具有一定的智力,但高智商并不是高创造力的先决条件。”可见,创新过程并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它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以良好的个性品质作后盾。在生物教学中,要激励学生树立像周恩来同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理想。具有像爱迪生发明灯丝一样的坚定信念。在“探究性学习”中培养学生具有敢于求异、勇于创新的气魄、自主探索、发现问题、提出问題;利用“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坚忍不拔,持之以恒,不怕困难和挫折的顽强意志和良好的人格特征。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创新情感和个性品质
  三、形成灵活的创新思维方式
  创新思维决定着一个人能否创新及创新能力的大小,是创新素质的核心。爱因斯坦早有断言:“创造并非逻辑推理的结果”,因此在生物学教学中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等。逆向思维是有意识地从常规思维的反方向去思考问题,也就是常说的“唱反调”。在一定程度上讲,逆向思维更需要勇气,需要树立创新无权威、创新无止境的观点。在这方面孟德尔等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他以叛逆的勇气和创新的精神由一位天主教牧师而成为遗传学的奠基人。发散性思维是一种多方向、多数量、全面展开的辐射型思维方式,是创新思维中最可贵的思维形式,是学生将来成为创造性人才的基础。它能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思维流畅性。一个人创造性的高低是由他的发散思维的素质和具有的价值所决定的。一个人的创新,无非是想到了别人还没有想到的可能性,或者说,就是别人思维尚未扩散到的领域,被你的思维扩散到了。发散思维又是创造活动的起点,其广度和深度都将大大影响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尽管有的学生提出的方案是幼稚的、不全面的,甚至是错误的,但其中无不包含着创新的火花。例如,在学习了基因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后,再来重新认识豌豆作为杂交实验材料的几大优点,以及分析实现F2代分离比的条件,鼓励学生大胆猜测,以培养发散性思维方式。
  四、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
  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在寻找客观规律的过程中,需要严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需要及时分析试验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现象,哪怕是极偶然的一个发现,否则就会与即将获得的新成果擦肩而过。例如贝特森和潘耐特用香豌豆作杂交实验材料,首次发现了F1测交结果不遵循1∶1∶1∶1的孟德尔遗传规律,而是亲本组合明显多,重组合明显少。这似乎是一个意外,但他们还是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肯定了这一“意外”,最后因此获取成功。
  五、学会学习
  学会学习主要是指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和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其目的是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使学生成为爱学习、会学习、善学习的人,从而具备终身创新能力。从表面看,学会学习与创新有一定距离,其实不然,这是因为当今世界知识总量的迅速扩张和更替周期的日益缩短,使学习的时间自然而然地从青少年延伸到了人的一生,使学习的场所由学校位移到了社会。有人说“学习就是工作的组成部分。”只有不断学习与掌握,才能始终把握科学技术发展的脉搏,才能始终站在知识创新的前沿。可以这样说,学习的停止,也就意味着创新的终止。因此“学到老,用到老”更具时代意义,学会学习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所必须具备的创新品质。
  在生物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少一点灌输,多一点探讨,让学生尽可能地“参与”到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去,从而使接受知识转变为发现知识,达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如在讲授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时,教师可以按探索法组织教学,发现向光性→分析原因→提出假设→设计试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总之,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渠道,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主要途径,只要我们生物教师把握创新素质的培养目标,充分挖掘创新教育素材,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一定能在传授生物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迎接新时代的挑战。
其他文献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促进了沿线国家交流互通和共同发展,惠及了周边国家,促进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越来越被国际社会所重视。在“一带一路”倡议导向下,中国同印度尼西亚的经贸合作关系日益密切,中国对印尼投资金额连年增长,形式日渐多样,促成了中国在印尼建设境外合作区。中国·印尼聚龙农业产业合作区是中国在印尼的国家级合作区,具有农业型合作区的典型特征,聚龙合作区的成功建设,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建设农业型
一、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毕节地区广大的农村,由于经济条件较差,农村初中生见识少。一部分学生认为,所学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好像没有多大作用,因而缺乏学习数学的动力。因此教师在教学当中应多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中给他们讲解和他们生活、生产有关的应用问题,或者农村知识的应用问题,让学生发现数学知识来源于社会,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生活。如
产品生命周期是指一个产业从萌芽,成长,壮大到衰退,消失的过程,指某个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存在的时间长短,正确分析和研究产业生命周期,准确判断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是有针对性地采
廉政文化是以廉政制度为基础,以廉政理念为统领,以廉政思想为核心,以廉政文学艺术为载体的一种新型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员干部信奉并实践的价值理念,是保证权力运行始终处在有效监督之中的制度规范,是促进企业健康和谐发展的政治环境和纪律保障。加大企业廉政文化建设力度,能更加有效地推进企业的反腐倡廉工作,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发展。因此,加强对企业廉政文化建设工作的研究和探讨,具有很强的现
天津市是我国六个葡萄酒产量超万吨的省市之一,也是我国三大著名葡萄酒生产企业之一的王朝公司的诞生地与大本营,改革开放后,天津为我国的葡萄酒产业做出过杰出的贡献,并至今在全
为里海拔1100多米,曾经因为山高气寒而成为福建省闽侯县的一个贫困地区如今海拔和气候却成了这里的地理优势,因为自从福州绿茵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看准这里的生态环境,原来的劣
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是由公安机关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具有历史必然性。当前,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存在执法不严格、不公正、不文明,领导设置问题,警力配备不合理等不足。本文分析其
在北方寒冷地区,由于自然环境温度较低,为保证沼气工程常年正常、连续运行,需要消耗能源,通过加热系统对发酵原料和厌氧发酵反应器进行加热,维持发酵所需温度。沼气工程加热
哈特—莫尔模型是不完全契约理论的最新进展。该模型在传统不完全契约理论的研究基础上,引入了行为变量——自利偏向,提出了契约是交易关系参照点的观点,并分析了契约参与者
随着课程标准的修改,素质教育得到更进一步的深化,学生能力的培养得到进一步的加强,改革教学方法,转变教师角色,提倡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自主学习,依旧是我们广大教师研究深化的主题,那么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能力、发展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就是我们地理教师需要亟待解决问题。  初中地理课程是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科学文化水平,有着其它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作用。随着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