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零售场所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管理办法(草案)》完善建议

来源 :自然之友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fjh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限塑政策的管理对象扩展到所有其他材质的一次性购物袋
  
  我们认为《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和《商品零售场所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管理办法(草案)》(以下简称《办法》)应该将一次性非塑料材质的购物袋,比如纸袋纳入到收费政策的范围内。因为,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其他材质的购物袋(包括可降解的)比塑料购物袋绝对环保。而且,在《通知》颁布后,社会上已经出现了盲目依赖“替代品”的苗头,比如主张大规模投资和生产可降解购物袋,以及大规模发放纸袋和布袋的现象。因此,如果仅仅针对塑料购物袋采取行动,势必增加其替代品滥用的可能性,其结果很可能还是浪费资源、破坏生态环境,与《通知》和《办法》的宗旨不符 。
  基于如上理由,我们还建议删除《办法》第十一条,或将之修改为:“鼓励商品零售场所减少提供各种材质的一次性购物袋。” 我们认为,要求零售商自行辨认哪些购物袋环保是不切实际的。有关部门应对不同材质的购物袋进行生命周期分析,进而把它们在功能、经济和环保等各方面的比较结果向社会公布,再由商家和消费者进行选择。另外,不论是哪种材质的购物袋,只要过度使用,都会破坏环境,因此,使用“鼓励提供替代品”的表述不恰当,可能助长民众滥用替代品的情况发生。
  
  明确政策的适用范围
  
  对于一些不是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的商品零售商,比如流动的摊贩、店面非常小的杂货店在不在政策的适用范围内,《办法》应做出明确的规定。考虑到行政资源的有限性,一些地区和零售行业的特殊性,限定政策实施的范围,甚至是批准一些豁免都是正常的,有助于政策的有效实施。所以,针对《办法》第二条,我们建议相关部门仔细研究政策不适用或不能有效实施的情况,进而对不在政策适用范围的或应被豁免的零售商类型给予明确说明,以便社会各界了解他们的责任义务。
  对于塑料购物袋收费,避免使用“有偿”或“无偿”的表述
  《通知》和《办法》皆表示,在新政策下,对塑料购物袋进行显性收费是一种“有偿使用制度”。这种表述会对公众的理解产生误导,因为实际上在政策实行之前,塑料袋也不是无偿的,消费者实际在对其进行隐性付费。新政策的意义不在于告诉老百姓,你要多掏钱了;而是告诉他们,你原来就掏钱了,如果少用,你还可以省钱,而且环保。因此,我们建议把《办法》第三条改为:“商品零售场所应当依据本办法告知消费者塑料购物袋实际为有偿,并以不低于成本价向消费者销售塑料购物袋。”把第六条的(三)改为:“把塑料购物袋成本隐含在,或变相隐含在商品价格中。”
  
  仍有必要规定塑料袋的最低价格
  
  我们注意到,《通知》颁布后,有关人士建议为塑料购物袋制定最低价格,但在《办法》中,此项建议没有被采纳,并被替之以“不得低于经营成本销售塑料购物袋”。我们理解对于不同零售商所使用的塑料购物袋的种类相差很大,因而成本差别也很大,统一定价会造成一定的不公平。但我们同时也担心,让商家按自己的成本自行定价难以得到政府的有效管理和公众的监督。因此,我们建议,对于一些塑料购物袋使用种类相近,成本容易确定且相差不大的零售商类型,比如超市和集贸市场,政府还是规定不同规格的常用塑料购物袋的最低价格。而对于那些种类和成本相差很大的行业,如服装商店、电器商店,可依《办法》第六条(一)中的规定执行。对于不适用最低价格的零售商,第八条相关规定的执行犹为重要;政府应该及时向社会公布这些行业守法的情况和查验的情况。另外,我们认为《办法》第十条是对价格监管不足的有效补充,但缺乏有关奖惩措施的明确表述,应该得到进一步充实和完善。
  
  相关部门主动建立公众参与的机制,并将政策的执行情况及时反馈给公众
  
  限塑政策的有效实施离不开公众参与和监督。我们建议《办法》第十九条应得到进一步补充,使相关部门主动建立公众举报违法行为的机制(比如设置专人、专线等渠道),并及时向社会公布执法的情况,不仅使公众了解政策的实施情况,也让政府的执法得到公众的监督。
  
  适当延长《通知》和《办法》征求意见的时限
  我们认为《办法》征求意见的时间过短,《通知》中的一些内容也值得商榷,对于这样一个涉及面如此广的政策,有必要留有更多的时间征集民意。
   2008年4月14日
  关于我们“民间限塑政策研究小组”对限塑政策的研究及政策建议详细内容,请在如下网站下载:
  http://www.envirofriends.ngo.cn/download/fow_download/NGO_analysis_on_plasticbags_reduction_policy.doc
其他文献
8月底,我来到澳洲黄金海岸,已是黄昏时分。蔚蓝的天空、银白的沙滩、朵朵白云、点点白帆,这一切构成醉人的画面。但更令我感动的是这里人与鸟相亲相近的画面。记得那是我到布里斯本公园的下午,大约三四点钟,高大的榕树下,一片片绿盈盈的草,一个澳洲穿中学制服的少年,正坐在这绿茵上小憩,他紧闭双眼,书包扔在地上,我惊异地发现:他的肩头和腿上站满了小鸟,四周围着叽叽喳喳的小鸟,人和鸟亲近得像朋友、像亲人。小鸟争着
期刊
绿色出行网络项目中期交流会在京举行    NEAYEN论坛人气日渐升高  作为东北亚青年环境网络(NEAYEN)与济溪环境交流网络(GSEAN.org)的合作项目,NEAYEN的在线论坛在11月实现了累计发帖量突破一千,在这一年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论坛上交流,也有很多的信息通过论坛发布。希望在接下来的日子中,论坛能够越走越好。  (感谢东北亚青年环境网络的以下成员和志愿者:刘阳、李根、李立、费晓
期刊
作为一个成年人,当你听到孩子们说出的真心话时,你是否会心动?作为一个环保人士,当你看到孩子们通过自己的环保实践留下最深刻的感受时,你是否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让我们用一颗平常心去听一听孩子们的感受,去认识一下我们美境行动中的环保新一代吧!也许可笑、也许幼稚、也许缺少文学色彩,但他们是最真实的。  我最大的感受是快乐,可能每个同学的感受不一样,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写的!真想偷看一眼,可是不成,老师不让啊!
期刊
汶川这场地震,应该是大陆改革开放以来突发的影响范围最大、危害最严重的一次自然灾害!我们应该更加注重我们对于这次灾难的思考。这次地震的社会应急系统启动效率和效果,比起不久之前那场去冬今春的所谓的“雪灾”,综合看,要明显好很多,快很多。 但是,我在关注,我们在这次灾难面前还有哪些不足。   灾害的预警制度建设是否健全?灾前,个别民间微弱的提示声音,为什么没有传播,成为可用社会信息?  灾害的预防和安全
期刊
环境、绿色、自然现已成为出镜率最高的词语之一,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社会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公众也越来越有意识地关心周边的环境问题——我们的水、我们的空气、我们的食品等等。然而环保一旦涉及到自身问题,我们常常推说环保是国家、政府、环保部门的大事,小百姓又能做什么?就是做了又能起多大作用?于是环境越来越糟,我们也越来越躁。怎么办?  大海之所以浩瀚是因为汇集每一条河流,而河流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汇集每一滴
期刊
工程施工使地形地貌发生巨大改变,如山坡开挖导致边坡失稳,大坝构筑及弃渣堆放引起地基变形,从而加剧和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1989年,云南澜沧江漫湾电站在左岸坝基开挖过程中,发生大规模坍塌,造成坝顶公路毁坏,坝基和厂基无法开挖,使工程投资增加了1.4亿元左右,工期延误造成的损失尚未包括在内。  2001年,紫坪铺工程施工区在进行公路改线和排砂洞施工时,由于对边坡进行削坡,致使斜坡崩塌
期刊
2008年5月15日,这天真是紧锣密鼓的一天!从一早小杨师傅送来了免费印刷的1万张彩色单张开始,就像是敲响了“小行动+许多人=大不同”的大锣!接着就是行动!  中午李健、苏慧、张伯驹等先行部队就出发考察战场,摸索了王府井的地形,确定了行动方案,下午就是小组的分头行动!  我和苏慧、孟兵、李健去了西单。在去西单的途中,大家在地铁里都积极地散发宣传单。当时苏慧就想到了很好的宣传语:赈灾行动的“小指南”
期刊
保护你的感觉  地震和其他重大灾难的救援者,常常会出现由于对生还者及其创伤的同情和共情,而使自己出现严重的身心困扰,甚至心理崩溃。灾场如战场,因此在下到现场后,请你务必注意及时进行自我调适,并在必要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出现心理崩溃感的征兆和表现  身体反应:易疲劳  体能下降,由于身心极度疲劳,休息与睡眠的不足,易产生生理上的不适感,例如晕眩、呼吸困难、胃痛、紧张、无法放松等。    心
期刊
前奏    “额尔古纳河”、“草原”、“徒步”,这几个词汇对于我有着不可抵挡的魅力,于是我开始行动,要加入这徒步的队列。多年前,由我的导师石木兰教授引导成为了自然之友的会员,看着导师兴致勃勃地为这个组织做着各种志愿者工作,如会议录音的中英笔录和翻译,我很感动,却抽不出精力做点什么,最后连交会费的时间也被挤掉了。然而,自然之友以宽容之心一如既往地往我的邮箱发送各种信息。当我被“额尔古纳徒步穿越”这一
期刊
摘要:有人认为,2008年奥运会是北京环境改善的最大推动力;奥运会结束后,假如这一强大的动力源萎缩,北京会以什么样的表现来延续呢?本来,环境改善并不是为奥运而作,环境改善是为了让本地的居民过得更加的安适,让本地的环境日益复壮。依照这个原理,北京完全应当借着奥运会的破冰之功、融冰之力,持续改善环境的工作。但北京当前的环境改善策略,仍旧有大量需要修正之处。    2007年6月,在国家环保总局于安徽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