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国民70年阅读轨迹

来源 :老年博览·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xia06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国民阅读生活的变迁,识字率、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国家倡导,是推动阅读繁荣的“三驾马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全国5.5亿人口中,80%为文盲,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占比几乎为零,阅读只是文化精英的事情。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2015年,中国的文盲率已降至3.6%,成年人文盲人口在过去20年减少1.3亿(即下降70%)。这是中国整个教育体系共同发展的结果。
  阅读轨迹折射社会变迁
  阅读在国人心目中是神圣的。大众阅读既浓缩了国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折射国人内心深处的憧憬与渴望,又折射了社会的变迁。1949年至2019年,中国人的读书生活不断变幻着“场景”和“主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17年间,大批文学作品问世,赵树理的《三里湾》、周立波的《山乡巨变》、柳青的《创业史》、杜鹏程的《保卫延安》、吴强的《红日》、梁斌的《红旗谱》、杨沫的《青春之歌》等红色经典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以激昂和质朴的表现手法,讴歌了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和蓬勃的精神风貌。
  与此同时,苏联文学被广泛引入和阅读,其巨大的辐射力在整整一代中国人的世界观形成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烙印,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青年很少有人没有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卓娅和舒拉的故事》《青年近卫军》等“苏维埃经典”。
  改革开放让物质富足的同时,也丰富了“精神食粮”。国家出版局动员全国出版印刷力量,重印、出版了大批文学图书,有分量的佳作一经问世,举国上下竞相阅读,共同讨论。1982年获首届“茅盾文学奖”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李自成》《冬天里的春天》《芙蓉镇》以及1985年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的《黄河东流去》《沉重的翅膀》《钟鼓楼》,无不成为当年甚至持续几年的畅销书籍。“走向未来丛书”“文化:中国与世界”及“中国文化书院”书库介绍西方哲学、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老三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热、尼采热、萨特热、海德格尔热……都曾席卷读书界。
  21世纪以来,文化多元,媒体多元,读者的阅读同样趋向多元,青春文学的畅销、网络原创文学迅猛发展、传统文化解读回归……痞子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韩寒的《三重门》、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托马斯·弗里德曼的《世界是平的》、刘慈欣的《三体》系列、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等正是受到新媒体形式颠覆式影响的代表作。
  从纸质书到“一屏万卷”
  回望70年来的国民阅读,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纸质书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大众化,网络阅读铺天盖地闯入人们的生活。技术改变了阅读的面貌和形态。如今,阅读已不再仅仅是打开一本书,“一屏万卷”的数字阅读时代已经到来。
  2019年4月召开的第五届中国数字阅读大会发布了《2018年度中国数字阅读白皮书》,截至2018年,中国数字阅读用户总量达到4.32亿,人均数字阅读量达到12.4本。我国数字阅读市场规模已达到254.5亿元,同比增长19.6%,大众阅读市场规模占90%,是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
  专家预测,5G时代的来临,为全民阅读的数字化带来新机遇—戴上虚拟增强现实设备,读者马上“置身”于中国历史的影像现场;翻开一本秦兵馬俑画册,屏幕上立即展示各种秦俑立体造型……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柳斌杰说,随着对新技术的广泛使用,“传播+阅读+沉浸式”的智能化出版将为人们提供更美好的阅读体验。
  70年,中国人的阅读从“有没有”升级到“好不好”,不仅阅读书目走在百花齐放的路上,阅读场所从家庭、阅览室换到兼具“颜值”和“内涵”的新型阅读空间,书从纸质变为电子,而且阅读与各个领域跨界,衍生出“阅读+行走”“阅读+话剧”“阅读+科技”“阅读+互联网”“阅读+公益”“阅读+摄影”“阅读+音乐”“阅读+电影”“阅读+社交”……阅读,让生活更加多彩。
其他文献
近日,新华社联合“知乎网”发起“你好中国·问答70年”活动,首席提问官胡歌发出第一个提问,邀请知友们参与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有没有一首歌,让你听了就热泪盈眶?”  众多网友不约而同选择了一首歌—《我的祖国》。  一  时间会湮没许多记忆,但有些记忆其实并未消失,只待一个密码,顷刻激活。对于中国人来说,《我的祖国》这首歌就是一个激活集体记忆的“密码”。“一条大河波浪宽……”当熟悉的旋
期刊
1949—2019。  两个意义深远的时间坐标,勾连出一段波澜壮阔的征程。  历史的长河,记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一路奔腾向前的步伐;世界的目光,见证亿万中华儿女始终昂扬奋进的姿态。  新时代的跃迁中,古老的中华民族正在崛起精神新高度,彰显更加成熟自信的中国气质。  金秋时节,中国首都北京,两项世人瞩目的工程齐头并进。  城市南端,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在忙碌地进行投入运营前的各项准备。这座形如
期刊
走进北京前门一家京味餐馆,桌子玻璃板下压着米票、面票,桌子上面摆着酥皮虾、烤鸭等美食,一时间仿佛时空穿越。  小小餐馆从一个侧面折射了70年来中国人餐桌的变化。在此就餐的河北张家口退休工人苏润风说,小时候粮食短缺,白馒头是“奢侈品”,主菜只有萝卜、大白菜等;粮票、食用油票到现在还记忆犹新。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农业产出持续增加,温饱不再是问题,餐桌上的果、菜、肉、蛋、奶等越来越多。苏润风感慨道:“
期刊
小病夺命成历史,长命百岁不稀奇。70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从35岁增长到77岁,翻了一倍还多。  81岁的退休教师陈志祥在陕西西安长大。记忆里,小时候一年到头吃不上肉。疫病流行的时候,一旦染上,基本没得治。“那时候缺吃少穿,更谈不上什么医疗保障,很多人三四十岁就去世了,能活到60岁就算是高寿了。”  国家统计局的报告显示,中国人均预期寿命1949年35岁,1957年57岁,1981年68岁,2018
期刊
郭继鸿,1949年6月出生在北京一个知识分子家庭。那个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议决定,10月1日在北平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那个月,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阐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性质。那一年,有统计显示,中国人均寿命为35岁,婴儿死亡率高达25%,远远高于当时世界平均水平。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卫生事业任重道远。  如今,已是古稀之年的郭继鸿大夫,仍然坚持自己查房、出门诊,甚至忙到嗓
期刊
刘国庆,生于1949年6月,從小在铁路边长大,念书在铁路技校,上班在戚机厂(现在的中国中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从痴迷火车的少年到成为内燃机车龙头企业的一员,风风雨雨70年,他见证了共和国铁路事业的蓬勃发展,并为此付出了自己的一份努力与贡献。  与铁路有缘  1954年,刘国庆5岁,在家门口的铁路边瞎玩,目送着蒸汽机火车咔嚓咔嚓冒着浓烟离去,然后立刻趴下来,小耳朵紧贴着铁轨,静听列车远去的声音……
期刊
我认识的大部分未到60歲的人,都有难以控制行为的倾向,好像生活在跑步机上,速度持续增加,超出了控制。  工作、家庭、娱乐的节奏让我们对所有真正的原因木然:我们为什么工作?为什么如此努力创造一个美好的家?为什么娱乐?回答这些问题前,我们需要先问一些其他问题:我跑这么快干吗?我在向哪儿跑?我从哪里开始跑的?这快节奏是我想要的生活方式吗?是谁给我设定了这么危险的速度?  如果你快马加鞭、过分忙碌,请至少
期刊
慢性病老人容易被心理问题缠上  对于慢病老人来说,除了身体上出现不适,心理上也会有很大的变化。因此,近几年,越来越多相关领域的专家都在呼吁,慢性病老人最好做个心理评估。那么,为什么慢性病老人会存在心理问题呢?我们分析认为,可能与以下原因有关:老人被查出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不仅要终身服药,而且长期形成的饮食与生活习惯也需要发生巨大改变,内心的痛苦可想而知。  研究表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往
期刊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青少年儿童的身高有了普遍提高。然而,不是每一个中国家庭的孩子都能够健康长高。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约有800万矮小儿童群体,并且以每年16.1万人的速度递增。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儿科主任梁黎表示,90%的身材矮小儿童有自卑、抑郁等心理障碍;矮小儿童成年后不具备正常劳动能力,面临升学、就业、婚恋等方面的沉重压力。  梁黎介绍,通过对孩子的遗传基因
期刊
十载无戏可拍,长相成了绊脚石  倪大红1960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他的父母都是哈尔滨话剧团演员,从小受父母的熏陶,倪大红也很热爱表演,但是他父母认为,他没有一张当时流行的演员脸,一直不鼓励儿子当演员。父母劝他能学一技之长,哪怕做个电工、木匠也好,为了将来的生活,不要做白日梦。  可是倪大红喜欢看电影,喜欢艺术,一心想做演员。高中毕业后,他去大庆插队,挑担子挖井,还夜夜顶着暴风雪拉石油。冬天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