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研究社会主义必备的工具书:许征帆主编的评介

来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ntao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对传统社会主义模式下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一次大规模调整,是国家和社会的重新定位。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国家放权于社会,发展社区、社团、社会中介组织等社会组织建设,健全社会肌体,充分发挥社会的自我调节功能;另一方面通过改革国家机构,加强国家权力的合法性和权威性建设,建立高效精干的政府,最终实现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
广西大学梧州分校李俊强副教授在《关于企业管理人员能力培养的探讨》来稿中指出: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重视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又称各级部门管理人员)的能力培养,不仅必要而且非常重要。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的能力培养是多方面的。其中,注意身心健康,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内容。而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在加强身心健康培养方面,要特别注意克服嫉妒心理、固执心理、自卑心理和侥幸心理等几种心理障碍。
我国对“知识经济”的认识和理解主要是依据OECD的有关文献。但它有很大的片面性,即它所说的“知识”主要指科技知识,而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无关。因此,我们在制定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战略、创设“国家创新体系”时,应当破除将人文社会科学与科技知识截然对立的观念。人文社会科学亦应据此实现自身的转型和创新,以承担起它的历史责任。
江泽民同志在新的历史时期,实践并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集中体现在晃他的两次讲话和两个报告中,即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十四大报告;十四届五中全会闭幕的讲话;十五大报告。
搞好国有企业“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企业领导班子和经营管理者队伍。按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内部管理机制,择优录用竞争上岗的选人用人机制,成为国有企业人事制度改革的目标。上海国有企业的做法和经验,给干部选择管理体制的改革,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和有益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