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qiang1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背景与导读
  《9加几》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的内容,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第一课,它是在学生学习了11—20各数的认识及10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对于“9加几”这个知识,学生并不是一张“白纸”,如何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构建知识呢?由于学生的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多鼓励学生思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差异作为一种资源,丰富学习内容。这样可能会遭遇挫折或者失败,但是能体验到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思考方法精妙,这种认知冲突的经历是学生后续主动学习的宝贵财富,我们应倍加珍惜,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态度和科学求索精神。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低段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强调低年级的计算教学要引导学生联系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
  二、片断与反思
  片断一:
  师:同学们,还记得前些天我们开运动会的场景吗?
  生:记得。
  师:瞧!这就是学校开运动会的场景图(课件显示运动会的场景图)
  师:说说,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呀?(学生看图交流)
  师:同学们观察得可真仔细!那你们能从中发现一些什么数学问题吗?
  生:这里有许多好喝的饮料,箱里有9盒,箱外还有4盒,一共有多少盒?
  生:跳远的有7人,跳绳的有3人,跳远的和跳绳的一共有多少人?
  师:大家还能发现一些数学问题并解答出来吗?
  生:运动会上,踢毽子的有9人,跳远的有7人,跑步的有6人,参加这三项比赛的一共有多少人?
  ……
  (学生提出的问题中也有一些不能及时解答的,如:运动会上,踢毽子的有9人,跳绳的有3人,踢毽子的比跳绳的多几人?此时,教师加以引导、归纳,无需刻意要求学生,只是把今天要学的知识拣出来:这些问题中有些要用到“9加几”。今天,老师就跟同学们一起学习“9加几”,板书课题:9加几。)
  师:你们还能提出类似“9加几”这样的问题吗?
  反思:教学时,首先要把枯燥的计算教学放在各种活动情景中,给学生创设结合实际提出计算问题和进行计算的情境。因此,我在新课引入时,借助了运动会情景图,让学生观察运动会情景图,从这些非常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发现数学问题,并用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这样,不仅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巧妙复习了旧知,而且很自然地引入新课,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来源于我们的生活,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数学和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从而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提高数学能力,体验到计算的乐趣。
  片断二:
  师:请同学们再跟着老师回到比赛现场,这时运动场上的比赛更加激烈了。学校也为运动员们准备了一些饮料,箱子里面有9盒,箱子外面有4盒,还有多少盒呢?
  生:9 4=?摇 ?摇
  (其实,这个时候,列出这个算是对学生来说并不难,但是9 4等于多少呢?还需要放手让学生自己想出不同的计算方法。)
  师:如果计算有困难,可以借助学具。想一想,怎样移动学具,就能很快算出结果呢?(学生自己边摆边说,之后与小组的伙伴交流方法。)
  (学生可能出现三种算法:(1)数数法:1、2、3、4、5、……11、12、13,一共有13盒;(2)接着数:箱子里9盒,然后再接着数10、11、12、13,一共有13盒。或者是从4开始数,箱子外面有4盒,然后接着数5、6、7、……13,一共有13盒;(3)凑十法:把外面的1盒饮料放入箱子里,就有10盒了。10盒再加上箱子外面的3盒,一共就是13盒。)
  师:大家的这几种方法都很好。你们认为哪种方法最简单呢?你最喜欢哪种方法?
  生:我喜欢用数数的方法,直接一些。
  师:要是数大了以后呢?你还能数吗?
  (大部分的学生喜欢凑十法。)
  师:为什么大部分的同学都喜欢凑十的方法呢?
  生:这样算起来快一些。
  生:这样算起来简便一些。
  ……
  师:你们真棒!下面,我们一起来用一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看看到底简便吗?
  师:9 4怎样计算?让我们拿出学具来,边摆边说。
  师:谁能完整地说一说,怎样用“凑十”的方法来计算9 4?
  反思:《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学生的生活背景和思考的角度不用,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化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算法多样化。”以前,我教“9加几”的时候,一般都会先出示准备好的题,如:9 ( )=10,9 1 3=( ),为学生学习“凑十法”进行简便计算埋下伏笔,接着再教学“9 4=?”。这样的注入式教学,往往忽视了学生的认知和个性特点,而利用生活中熟悉的情景入手,利用小组合作、动手操作、自己想办法,果然办法很多。根据课程标准的理念,在教学时注意给学生提供自己发现方法的机会,充分尊重学生自己发现的方法。提问:你喜欢哪种方法?不急于评价每一种方法的好坏。这个过程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了学生的选择,同时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不同的算法,通过同学间的相互交流让学生了解了算法的多样化。同时,在这样摆一摆和说一说的过程中,也形成了“凑十法”的表象,并从中体验出“凑十法”是比较简单的计算方法。
  片断三:
  师:同学们再仔细观察情景图,你还能从中发现“9加几”的数学问题吗?
  生:踢毽子的有9人,跳绳的有3人,一共有多少人?
  生:跑步的有6人,踢毽子的有9人,一共有多少人?
  ……
  (学生每提一个问题,教师就要让学生说一说一共有多少人?对于“9加几”的问题,还要让学生自己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说出自己是怎样算的。)
  反思:由于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自己提出问题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情景资源,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加以抽象列出算式,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结果。这样学生能从中体会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逐步学会用数学眼光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数学能力在生活中得到培养和提高。我们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学,强化学生运用“凑十法”口算“9加几”,使学生在操作中再次体验“凑十法”过程的简便,把具体的操作过程与抽象的计算过程对应起来。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理解算理和掌握“凑十法”,也为学生在以后的数学学习和生活应用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点评与拓展
  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数学情景,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和我们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计算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9加几”教学案例以身边的情景作为计算教学的开门石,让学生在“看、听、说、做”的活动中,探讨多样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肯定“凑十法”的简便,并在日常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学习的意义。数学来源于生活,而生活又离不开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思考生活中的数学,加强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只有把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只有让数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才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他们的应用意识和欲望,更好地通过数学课程的学习来促进学生的发展,从而增强数学效果。《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应力求从学生身边熟悉的生活情景和事物中出发,学改革走向成功。
  “让讲台成为舞台,让教室成为社会,让学生成为演员,让教师成为导演”。将数学与生活、学习、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让数学的学习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其他文献
摘 要: 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这不仅造成了大学生人数剧增,而且造成了一些出现在高等教育内部的深层次问题,而这些问题加剧了大学生就业难。大学生就业难虽然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职业价值观的错位,是引发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为了把握当前大学生职业价值取向的动态,作者对本院2007、2008届毕业生进行了调查,在对数据汇总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高校毕业
摘 要: 典型事件模型理论由Langacker提出,包括弹子球模型理论和舞台模型理论两部分。在诗歌创作与翻译的认知过程中,一些意象被诗人或者译者识为射体,而另一些则被识为界标。由于译者与诗人各自的认知系统无法完全契合,往往会造成译诗与原诗的射体、界标,以及二者间动态关系的不一致。本文以雪莱的A Song为例,对其四首不同译文作对比分析,主要从译诗与原诗的射体、界标、二者间动态关系及舞台背景的构造解
作业,作为一种有目的、有指导、有组织的学习活动,它是教学常规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的作业设计,或简单的重复抄写,或枯燥的题海苦练,或呆板的知识仿效,或钻牛角尖的偏题怪题,这样的作业,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僵化了学生的思维,遏制了学生创造力的产生,使能力的培养成了空中楼阁。而好的作业设计,不仅可以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而且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思维和智力,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
摘 要: 随着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各界对英语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对其语言运用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而现有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中,听说课程所占比例明显偏少,而且在教学材料、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等的选择中存在一定问题。本文以宁波大红鹰学院非英语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学习者进行需求分析并结合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讨大学英语听说课程实施改革的可行性。  关键词: 大学英语听说课 课程改革 可行
高中作文教学长期以来立足于旧教材体系,依附阅读教学,逐渐形成一种按文体循环的难以突破的教学模式。高中生应该在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上达到“过关”的基本要求,灵活撰写各种文体的作文,但从现实情况来看,学生的作文缺少个性、鲜有亮点。高中作文就像是一缎美丽的云锦,需要教师用巧手指导学生织就。这里我仅就自己在作文教学实际中遇到的问题发表看法。  多数教师缺少明确的作文教学计划,作文教学没有明确的目的,且不
新课改强调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参与能力,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对化学学习具有浓厚的兴趣。多年的化学教学实践表明:贴近生活的化学教学是实现三维目标的唯一手段。为此,我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中学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要让学生学好化学非一朝一夕之功,化学教学注重试验,旨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努力钻研的学习态度。化学家西博格说:“化学是人类进步的关键。”可见学好化学的作用巨大。那么,教师如何教
摘要: 传统的作文评改方式耗费了教师过多的教学时间和精力,降低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制约了作文教学的发展。结合当前学生作文教学的实际情况及作文教学实践,作者总结出了一条“自主合作”作文评改之路,从唤醒学生“自主合作”评改的意识,建立“自主合作”评改的机制,构建“自主合作”评改的课堂,形成“自主合作”评改的反馈四个方面着手,让学生参与作文评改过程,教给学生品评作文和评改的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作文水
摘 要: 考场作文有个好开头,就能给评卷老师一个好印象。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那么好的结尾就是成功的另一半。好的结尾如美人“回眸一笑百媚生”,给人以愉悦的感觉。  关键词: 考场作文 开头 结尾  一、开头  元代戏剧家王实甫的《西厢记》中有一出戏《惊艳》,说的是张珙初见崔莺莺时为崔的美貌所震惊而倾倒,便展开攻势,最终成为眷属,成就了一段佳话。同样,写文章也要学会使读者“惊艳”。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这
摘 要: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经常会产生意料之外的新信息,新方法。课堂的精彩之处往往来自精心预设基础上的绝妙“生成”。小学数学老师要有动态生成教学资源的理念,善于捕捉和有效利用动态生成的资源。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生成资源 教学策略  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转变课程功能,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有着重要作用。而在教学中由学生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往往超出教师的预设,因而更显珍贵。因
摘 要: 兴趣的高低决定英语教学的成败,而唤起和保持住这种弥足珍贵的兴趣不在于英语语言本身,而在于英语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因此,要拉近师生关系,勤鼓励,培养其自信心,试着让每个学生乐于开口;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提高他们的参与性和积极性;让学生特别是沉默型的学生和老师产生互动,从课外活动入手。  关键词: 内向型学生 英语教学 教学方法  随着2011版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我国的英语教育规模不断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