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考古?

来源 :乡村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ZHIQIANGA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说,考古工作相当于拼图,用中国大地上发现的东西,拼出一部中国历史,或者说是中华文明。
  也许,你感觉考古离你很遙远,但其实你的性格,你的血液中都留存有中华文明的因子、中国历史的遗存。
  本刊邀请到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周必素女士,开设“素说贵州”专栏,力图结合她30年的工作经历,通过她兼具科学性和审美性的文字,从历史、考古的视角探知贵州,从播州历史起步,满足你对自身文化追本溯源的渴望,开启属于贵州人的考古之旅。
  在专栏中,周必素女士会还原考古现场的亲身体验,将原本晦涩的研究用生动的语言、精妙的比喻娓娓道来,让考古变得有趣。了解历史,会让我们更懂得担当和责任。我们期望通过本专栏,让读者重新发现和认同自己的文化,从而更有自信和力量站立在这片土地之上。
其他文献
贵州有句俗话:“侗族住水边,苗族住山尖儿”,道出了贵州大部分苗寨所处的地理位置,摆贝村就坐落在榕江县兴华乡背后的山尖上。走在兴化乡街道,一抬头便能看到整个摆贝寨子点缀在山顶,与蓝天白云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曼妙的风景画。  摆贝村是一个青山环绕、古树苍翠的苗族山寨,山间梯田千层万叠,一幢幢吊脚楼鳞次栉比,给人一种古朴、安静的感受。站在寨子的最高处,可以望见清澈的都柳江像一条绿色的丝带在两山之间缓缓流
期刊
在贵阳市友谊路与陕西路之间、虎门巷以北,坐落着一座中西合璧的教堂建筑——贵阳北天主堂。这座天主教贵州教区主教堂,经历了多次重建和改建,是西方文化传入贵州的重要历史见证。  十六世纪中叶,天主教就已经进入贵州地区。1781年,天主教传入贵阳。传入之初,传教士以民房布道,于建筑不甚讲究。清廷的禁教,也使传教活动很不正常。鸦片战争爆发之后,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大门,天主教也迅速传播到西南边陲的贵
期刊
贵州酿酒历史悠久,迄今为止从贵州多地出土的专用酒具来看,早在商周时期,生活在这片土地的人们就已经掌握了人工酿造谷物酒的技术。少数民族的村落里更常听到无酒不成席,有酒便是宴之说。贵州酿酒工艺主要分作坊酒和民俗酒两大类。作坊酒虽口感浓烈度数较高,慢品久尝反倒醉不上头,回味悠长。而民俗酒香甜顺口度数不高,客人若因味淡而酣喝,不知不觉就醉了、就趴下了、贵州话俗称:biangdang了。本次我们就循着酒的香
期刊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醋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是必不可少的一味调味品。  幅员辽阔的中国,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饮食风格的迥异,造就了特色鲜明的不同种类的醋。  比如人们最为熟知的中国四大名醋——四川保宁醋、山西老陈醋、镇江香醋、福建永春醋,同是醋,酸味却各有特点。其中,山西老陈醋,色泽黑紫,酸味醇厚浓烈,一如北方汉子粗犷豪迈,配老醋海蜇等菜最是增色提酸;镇江香醋,黑色略浅,酸香而微甜,一
期刊
杨培德:贵州省非遗专家委员会委员、贵州河湾苗学研究院院长  (刘霜/摄)  一说到艺术,人们往往想到的是经过艺术院校学习过的艺术家们的专业艺术,绝不会想到在乡野村居中也会有非专业的艺术。其实,在乡野村居中是有艺术的,特别是有耀眼夺目的苗绣艺术。乡野苗绣艺术的作者,是祖祖辈辈生活在乡土村寨中的苗族农民妇女,她们在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苗绣艺术的创作与绣制,只能在艰辛劳作的间隙中抽空进行。  
期刊
酿酒、榨油、晒醋、炒茶、种米、做面、制香、做陶、制伞、刻砚。  你有多久没有见过这些和生活息息相关的传统手艺了?因时代的发展,凝聚着手艺人心血的器具、产品渐渐退出普通人的生活。而在贵州大山中还有那么一批人,秉承手艺人的初心,默默坚守祖辈的技艺,不舍气力,传承发展。  本刊记者探访十位手艺人,通过镜头和笔,记录下一个个真实的手艺人形象,展示他们的生活,勾勒出中國人的乡愁,讲述他们坚守、传承、创新的故
期刊
夏末的扰绕真的很治愈,裹着惬意的青色,舒服的蝉鸣,山谷的凉风……如果你对城市的生活感到些许疲惫,不妨来这里短暂逃离一下。   从贵阳市区出发,一小时即可到达位于花溪区高坡乡的扰绕,路过梯田,路过村庄,沿着盘山路开往山顶,一路风光十分迷人。想来也是,扰绕就在花溪区的溪南十锦农旅观光带上,有着高山梯田、布依村落、峡谷美景。   车行至溪南十锦游客接待中心,再沿路往前开,在村口的停车场停好车,搭乘观
期刊
邓宏顺:中国作协会员,湖南省作协名誉主席。曾先后在毛泽东文学院和鲁迅文学院高研班专修创作。出版有长篇小说《贫富天平》《铁血湘西》《天堂内外》等。  竹刻艺术渊远流长。在中国的竹刻艺术中,据目前资料看,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漆绘龙纹勺是竹刻艺术作品的最早代表作。该作品为竹胎,分斗和柄两部分。柄的花纹为三段,有透雕和浮雕再加髹漆。距今2000多年仍保存完好。  贵州玉屏箫笛是中国著名乐器。到了
期刊
人们对民宿总有期待,期待它给予人们一个放松愉悦的世界,以不同寻常的审美体验成为人们进入远方生活场景的钥匙,从而逃避生活的庸常。观妄民宿正是这样的地方。  观妄矗立于兴义市万福村的半山腰上,看到著名的“福字田”就说明你找对了地方。店名取自《庄子·外篇·在宥》“游者鞅掌,以观无妄。”中的“观妄”。无妄即真相,要用“观”的态度来面对,有点意思吧。这里与其说是间民宿,倒不如说更像个江南风貌的微型图书馆,恰
期刊
世人皆知贵州人嗜辣,却不知酸也是贵州人日常不可或缺的美味。古时,因为山路险峻本地又不产盐,贵州人要吃盐就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聪明的贵州人便想出了“以酸代盐”的办法,久而久之,食酸就成了贵州人潜移默化的生活方式。酸萝卜,酸豇豆,泡莲花白等等小吃泡菜随处可见,无论是正餐还是宵夜都可见酸味辅料的身影。清代李宗昉著《黔记》就曾记载:“黔人每岁三月洗白菜铺巨桶中,加以小米,层菜层米,满则以巨石压之,其汁治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