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晒醋 岁月滋味

来源 :乡村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rand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醋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是必不可少的一味调味品。
  幅员辽阔的中国,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饮食风格的迥异,造就了特色鲜明的不同种类的醋。
  比如人们最为熟知的中国四大名醋——四川保宁醋、山西老陈醋、镇江香醋、福建永春醋,同是醋,酸味却各有特点。其中,山西老陈醋,色泽黑紫,酸味醇厚浓烈,一如北方汉子粗犷豪迈,配老醋海蜇等菜最是增色提酸;镇江香醋,黑色略浅,酸香而微甜,一如江南女子的灵动与婉约,配糖醋小排,再默契不过。
  其实,除了中国传统四大名醋,在贵州赤水还流传着一种遵循传统古法制醋的技艺——晒醋。
  何为晒醋?即是醋醅和半成品醋都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日光曝晒,因此得名。
  赤水地处贵州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山峦重叠,峡谷幽深,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纯净的自然环境为酿造赤水晒醋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曾氏晒醋景区坐落于赤水市天台山下,山上竹林婆娑,山下绿植丛生,明清风格的晒醋作坊群矗立其间。景区大门翘角飞檐,大门两侧的墙壁上分别书写传统、传承四个大字,未进园区就引发游人对古法技艺的憧憬,好奇将会看到的场景。
  进入园区,举目四望,好似一幅山居田园图,郁郁葱葱的草丛间醋缸阵列。每个醋缸都有半人高,一个挨一个,一排连一排。晒露区被划分为几个区域:两年区、三年区甚至五年区。因此,清晰可见有的醋缸被长势旺盛的杂草掩盖,深褐色、浅棕色的醋缸与绿色的青草交相辉映。当获知晒露区陈列着2万个醋缸时,心下涌动一种震撼,古老的技艺与原生态的环境和谐相依。
  家族传承,日晒夜露
  好醋晒出来。如何制出一缸好醋,掌缸师的作用极为关键。
  曾泉霖,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赤水晒醋传统手工酿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曾氏晒醋掌缸师。
  曾泉霖出生在晒醋酿造世家,家族技艺可以追溯至1900年。曾泉霖作为曾氏晒醋技艺第四代传承人,自小受他的叔父,曾氏晒醋技艺第三代传承人,曾任赤水市酱醋厂厂长,贵州省调味品协会评委曾昭彬的悉心教导,学得赤水晒醋古法制作技艺。
  曾泉霖与晒醋的缘分也许从出生时就注定了。泉,赤水晒醋需用古井水淋取醋汁;霖,晒醋的1000个日夜少不了风吹雨淋。
  曾泉霖小时候,因为父亲在外工作,叔父成为陪伴他成长的人。当时,叔父在醋厂上班,幼时的曾泉霖常跟随叔父去醋厂玩耍。“酸的味道是怎么产生的?”儿时的好奇在曾泉霖心中埋下一颗种子。曾泉霖稍长大点时,只要不上学的时间都会去给叔父打杂,一边帮忙搬运原料,干些力所能及的事,一边畅想着“如果自己参与进去,会酿出什么样的醋?”也许是家族基因中涌动着对晒醋技艺的喜爱与传承,曾泉霖不知不觉中将叔父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记在心中。
  2000年,国营赤水市酱醋厂因经营不景气解体,叔父曾昭彬承包并建立赤水市之江醋业有限公司,曾泉霖终于有了一试身手的机会。曾泉霖进入枝江醋业公司,开启了自己的做醋生涯。“以前只是看叔父做,我没有亲身动手实践过,其实整个晒醋流程、要领,我已了然于胸。”当曾泉霖着手参与做醋后,叔父曾昭彬在一旁严格督导,经过2年半的辛劳付出,终于酿造了美味。
  2003年夏天,当曾泉霖制作的第一批醋开缸后,叔父品尝了一下,当着众人的面并没有说什么。晚上回到家,全家人一起吃饭时,曾泉霖的叔父對曾泉霖的父母讲,
  这个孩子还是可以的,我可以放心让他独立去做了。“还是可以的”,简单的5个字,从一向严厉的叔父口中吐出,曾泉霖内心知道,这是叔父对自己的莫大肯定。
  此后,曾泉霖就成为曾氏晒醋的掌缸师。“掌缸师类似技术负责人,是大家对你的一个尊称。我也并不将它看成是一种高度,更多的是一种责任。”做了近20年掌缸师的曾泉霖,如今依然保留着最初的工作习惯。每天从赤水市区乘公司班车到公司,第一件事是去生产第一线,查看工人的酿造工艺、操作是否规范,然后在整个厂区走一圈,查看晒露区的醋坛,检查半成品。曾泉霖说,“只有这样做,心里才踏实”。
  日复一日的循环投料,365天从不间断,工人酿造,曾泉霖督导。不论寒冬酷暑,回想20年的制醋经历,曾泉霖坦言“蛮辛苦。夏天脸上、背上的汗水哗哗的流淌。”但他又喃喃自语,“你对原材料不认真,它不介意;它对你不认真,你的损失就大了。”
  “秘方重要,但也不重要。”对于醋曲的制作方法,曾泉霖表示,书店有很多酿造书,难道看了书的人都会做醋么?显然不是这样,光有秘方也不行,日积月累的亲身实践同等重要。技艺的精髓、要领,温度的掌控,这些都是秘方中没有的,只有长期的实践,才能摸索出来。
  比起掌缸师的称谓,曾泉霖说,“我最在意的是做好醋的品质,保证醋的品质,做的更好。”
  匠人匠心,缸缸好醋
  如何制作一缸醋?
  赤水晒醋古法技艺要经过采药制曲、熬粥加药、制作醋醅、入缸封醅、酿晒发酵、淋取晒醋等几大技艺流程。在曾氏晒醋景区,游人可以观摩到这些技艺,我也实地探访了其中的几个环节。
  搅拌。在制作车间,一个个半人高的醋缸内,黑褐色的中草药和白色的米粥相混合,咕嘟咕嘟冒着小泡泡,这是醋曲正在发酵。晒醋工人每天都要拿一个类似船桨的工具搅拌醋缸,使缸内的中草药和米粥充分混合,形成醋酸液。
  翻醅。翻醅是整个制醋技艺中最繁重而又枯燥的环节。在发酵成熟的醋酸液中加入麦麸并搅拌入槽。每个醋槽里有近两吨的麦麸,全靠人工翻醅,目的是为了让醋酸菌和麦麸充分混合。经过二十多天的翻醅发酵后,就该将醋醅装坛了。
  装坛。装坛的要领是紧实、密封。晒醋工人们将一筐筐醋醅倒入缸中,边倒边压紧、压实,最后再用细盐封坛,目的是隔绝空气,避免醋醅霉变。
  经过1000天的日晒夜露,麦麸与醋酸菌在醋缸内激烈碰撞,不断调制着醋醅的口感和酸度。   暴晒两年半以上至成熟的醋醅就可以装入淋醋池,用山泉水浸泡滤出醋汁,再经过三个月以上的暴晒,就成为成品醋了。
  这个时候,你会恍然大悟。在晒露区内看到的醋缸上盖着瓦罐的,里面盛的是醋醅;而醋缸上盖着斗笠的,里面盛的就是成品醋了。
  如何评判一瓶醋?
  曾泉霖有自己的方法,一看,二闻,三尝,四感受。看,看醋的形态,将醋倒在小杯子中,轻轻摇一摇,看醋液从杯边流下的挂壁效果,要有一定的浓稠感;闻,就是将醋瓶拿到鼻下,轻嗅一下,是否柔和,是否有粮食酿制的特有香味;尝,就是抿一点在嘴中,探索醋的“魂”。最后一步,就是前面三项做下来后的综合感受。
  据曾泉霖介绍,他的祖辈不仅会晒醋、制作酱油,生活中用得到的调味品都会制作,甚至还会做果脯。但到他们这一代就只会晒醋和制作酱油了。比起祖辈的多才多艺,曾泉霖深感古老技艺的流逝。
  如今在赤水,除了曾氏晒醋外,黔老翁也是当地规模较大且传承古法技艺的晒醋厂。在黔老翁生产车间,师傅们躬着身子,将醋槽左半边的醋醅一把把的翻到右边。“为什么不用机器?”面对这样的提问,黔老翁负责人表示,工人在翻曲的过程中,不仅是简单翻,还要随时查看,麦麸中是否有结团、粘接的。如果有就要用手碾碎。结团的麦麸被装入醋缸,后期就会产生霉变。
  赤水晒醋,就是在曾氏晒醋、黔老翁等醋企的共同努力下,坚守匠心,传承古法,酿造出的赤水晒醋色泽柔和、酸香扑鼻、回味甘甜。
  一瓶老醋,一口思念,经过时间的沉淀和光阴的淬炼,赤水晒醋必然有与众不同的味道。(责任编辑/杨倩)
  手艺人问答
   《乡村地理》:第三代传承人曾昭彬先生,也就是您的师父,对您都有哪些影响?
   曾泉霖:无论是做人,还是学艺,叔父都对我有很深的影响。叔父一生严谨,我记得小时候一大家人围在一桌吃饭,小孩子吃饭无拘无束,夹菜时或许会夹到自己面前菜的另一边。面对这种情况,第一次,叔父会把盘子转过来。第二次,叔父依然会把盘子转来过。如果还有第三次,叔父就会用自己的筷子头敲打我的手。如果吃饭时,有人讲话或者掉米粒,叔父都会瞪一眼予以警示。做事方面,就是一定要小心谨慎。在过去的年代来讲,制醋会用到粮食,如果哪一个环节把关不严,产生霉变,醋坏了,就浪费了粮食。就算是现在,醋坏了,后面会连锁产生巨大的浪费,所以每个环节都必须精益求精。
   《乡村地理》:你现在最大的心愿是什么?
   曾泉霖:更多的人能吃到我亲手做的醋,接受我做的醋。自己生产的产品被人们接受是我们手艺人最大的心愿、最大的成就和最高的荣誉。
   《乡村地理》:对于公司下一步发展,有什么暢想?
   曾泉霖:我主要负责生产技术方面,有其他人专门负责公司发展、开拓市场。我们各司其职,各做自己最拿手的事。我主要是保证醋的品质。
其他文献
晚寨村绿树成荫,翠竹婆娑,古木参天,位于坡脚一条清亮的小溪边,小溪跌入寨脚的悬崖,摔成十丈高的瀑布奇观;山路沿坡脚一直延伸到坡顶,路面为青石铺就,一步一块青石,一石砌一级石阶,至山顶共有千级石阶,从对面山头望去,石级路美丽无比。  还未走进晚寨村,便听见一阵阵歌声飘荡在山谷间,悦耳动听,悠扬婉转,这唱的正是侗族琵琶歌。晚寨被誉为“侗族琵琶歌之乡”,这里是歌的海洋,这里的村民尊崇“饭养身,歌养心”的
期刊
在贵州黔东南的青山界脚下,一个拥有人口1300人的叫做纪德的花衣苗族村寨,以顽强的姿态,对本民族最原始的民族文化,默默坚持着最后的恪守。她遺世独立,在黔东南腹地深处,安详而宁静地,如一朵鲜为人知的奇葩,静静地绽放。  纪德全寨在一个群山环拥的斜岭上,村后峰峦独秀,杉茂林荫,前山叠叠屏障,重重青峦。村头寨脚参天古木展示着村寨的古老。 据说,寨中曾有三块奇石突兀叠立,高约五米,形似三把砍刀,可惜在文化
期刊
我在黔北,到过许多寨子,大大小小,它们像一粒粒珍珠,镶嵌在这片丰饶的土地上,也像一棵棵柏树,生生不息地停驻在青山绿水中。它们或在山窝里炊烟袅袅,或在山脚下静静伫立,或在一片竹林里若隐若现。而那天遇到的一个寨子,是在鹅卵石垒成的小岛上,它的名字叫长碛古寨。地处凤冈县的新建镇,一个我陌生的地名。查了百度,才知道那“碛”念qi,去声,原意指河边的沙石浅滩,后指用鹅卵石垒成的小岛。  春雨总是多情,缠缠绵
期刊
砚,在古代曾是文人墨客安身立命的俦侣,中国文人以砚为田,以笔为耕。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砚的天然属性与文人之性灵逐渐融合成趣,渐渐地,砚已超出文具的范畴,拥有了自己蔚为壮观的文化内涵。因着品种繁多,雕刻门类各异,砚也有砚的江湖。在思州石砚非遗传承人周永平看来,砚之江湖,与人的江湖,同样精彩。  思州石砚,因砚材产于思州治地而得名,思州即今黔东南州岑巩的古称,思州石砚因含有矿物质凝聚成或大或小的金色斑点
期刊
节日里补妆的苗族姑娘。(黃晓海摄于黔东南州丹寨县)
期刊
这个6月,因疫情而给人们的生活蒙上一层阴霾,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条件下,贵州省文化馆在贵州省美术馆举办了“乡野遗存的绣美艺术藏品展”,为这个夏天增加了一抹亮色。  少数民族刺绣服饰、背带、绣片等70余件精美藏品,是贵州省文化馆第一次将多年珍藏呈现在大众眼前,展览受到贵阳市民热捧点赞。  乡野遗存的绣美艺术藏品展也吸引本刊,想要探寻更多以绣品为媒发生的人与人、人与物的故事。为此,本刊特别邀请到文化学者、
期刊
泗渡,以青山为民脊,以绿水为村带。  泗渡,有江南水乡的淡韵,也有武陵高山的巍峨。  泗渡,一曲历史的足音,变换了沧桑岁月,厚重了古寨时光。  远离尘世的喧嚣,到中国传统村落泗渡,寻求一方宁静。  缘于一棵树。  这是一棵两千多年树龄的古树——银杏。生长在泗渡村一个名叫后溪的寨子中央,树粗要九个成人方能抱得过来,高百尺,冠阔数十丈。春来叶绿成茵,秋来金黄满树。深秋,这将黄未黄的树叶,划着风无形的轨
期刊
贵州有句俗话:“侗族住水边,苗族住山尖儿”,道出了贵州大部分苗寨所处的地理位置,摆贝村就坐落在榕江县兴华乡背后的山尖上。走在兴化乡街道,一抬头便能看到整个摆贝寨子点缀在山顶,与蓝天白云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曼妙的风景画。  摆贝村是一个青山环绕、古树苍翠的苗族山寨,山间梯田千层万叠,一幢幢吊脚楼鳞次栉比,给人一种古朴、安静的感受。站在寨子的最高处,可以望见清澈的都柳江像一条绿色的丝带在两山之间缓缓流
期刊
在贵阳市友谊路与陕西路之间、虎门巷以北,坐落着一座中西合璧的教堂建筑——贵阳北天主堂。这座天主教贵州教区主教堂,经历了多次重建和改建,是西方文化传入贵州的重要历史见证。  十六世纪中叶,天主教就已经进入贵州地区。1781年,天主教传入贵阳。传入之初,传教士以民房布道,于建筑不甚讲究。清廷的禁教,也使传教活动很不正常。鸦片战争爆发之后,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大门,天主教也迅速传播到西南边陲的贵
期刊
贵州酿酒历史悠久,迄今为止从贵州多地出土的专用酒具来看,早在商周时期,生活在这片土地的人们就已经掌握了人工酿造谷物酒的技术。少数民族的村落里更常听到无酒不成席,有酒便是宴之说。贵州酿酒工艺主要分作坊酒和民俗酒两大类。作坊酒虽口感浓烈度数较高,慢品久尝反倒醉不上头,回味悠长。而民俗酒香甜顺口度数不高,客人若因味淡而酣喝,不知不觉就醉了、就趴下了、贵州话俗称:biangdang了。本次我们就循着酒的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