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活教育的思考与尝试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mao1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不久,接连发生了两件事情,对我的震撼很大,也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提出的“教育即生活”的“生活教育”理论的重要意义。他认为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产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是的,教育、学习的目的是为生活服务的,只有回归生活,教育才能体现它的价值,因此,课改应顺应这个理论,它的落脚点在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探究能力、思维能力等各方面能力,可是在目前还是以考试论英雄为指挥棒的指挥下,把教学应用到生活中去也是流于形式,教学还是以灌输的形式为主,就是公开课的环节的设置也只是教学模式的一种表演,看似热闹可是真
  正能很好地落实的却没有几个。因此才有那么多人提出疑问:在学校里学的知识在社会上基本用不上,只要有小学水平就够了,为什么还要学习呢?当然这么说也是片面的,却能从中感知到我们的教育和生活脱轨是多么的严重,这是我们教学的失败,事实上,在我们生活中发生的很多事实,很多现象都能在科学课上得到解释或验证。可是我们的生活教育的落脚点应在哪里呢?我们总在不知不觉中落入考试的圈套里。难道就没有办法了吗?
  在前不久的体育中考中,一个初三的女生由于担心考试,在考前没有到操场沙坑练习跳远,就在班级里的讲台前面往下跳练习,不成想摔倒了,把门牙给碰掉了一半,在考实心球时由于紧张,我安慰了她几句,叫她放松。她的同学就把这事情告诉了我,她竟然问我:“老师,我这个牙齿还会不会长长、长好?”我很是哑然,一个学科考试成绩都不错的初三女生竟然问出这么可笑的问题来。事实上,牙的结构在初三上学期刚刚在科学课上教过:人的一生只有两副牙齿:乳牙和恒牙,乳牙脱落后换了恒牙,恒牙将伴随我们的一生,损伤了就不再生,牙的结构中的最外层是一层人体中最坚固的牙釉质,一旦损伤将是永久的伤害,人牙又不是老鼠牙,终生生长的,为什么在试题中学生能很快地把答案选出,而在现实生活中却不知道这个理呢?
  另一个更让我惊讶的是一个初三的男生,有一天天真地问
  我:“老师,我从小到现在一直有个奇怪的问题,就是我们喝水(或者饮料)和吃的东西是不是在肚中会自己分开的,要不怎么尿和大便不是一个地方出来的呢?”我听了后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竟然16岁的大孩子还有这么幼稚的问题。这一部分的知识也是在初中的科学里学过的(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只不过这两部分的内容不在同一章节里罢了,作业和考试和这方面相关的题目也没少出呀,只是把他们联系起来在现实中,他们就不知所云了。
  他们俩的问题一下子把我给“雷”倒了,还有多少个孩子有相类似的问题呢?他们有几个能把知识迁移?这让我对教育的认识更深一层,难道我们的教育就真的是机械地重复练习题目,从而达到在孩子的头脑里留下表象,然后考试时就像把存在银行里的钱拿出来一样?我们教育的目的何在?难道就只有升学?难道就真的题目做多了,熟能生巧,考出高分吗?在现实中高分低能的孩子在我们的教育中还少吗?他们是一群什么样的群体?他们对身边的东西、现象了解多少?面对这么多的疑问,我不得不说这是我们教育的失败。我们的学生记住的只是书本的知识,也只知道学习的目的是考试,他们只是机械地把老师传授的知识记住,再机械地搬到题目中去,他们还知道什么?他们有几个知道一日三餐吃的米饭是哪里来的?难怪我们有那么多的孩子厌学,对学习失去兴趣,这样的教育假如你是学生,你能有兴趣吗?
  面对这种现象,我也茫然,也陷入深深的思索中,有没有好的方法能改变这种现状?能否把科学知识作为一种校本课程,或者劳技课程,没有考试的压力,我想我们的学生会喜欢的,换一种轻松的方法,选择一种行之有效的校本教学,从生活中的、身边的事物或者我们的校园进行学习,从这里作为切入口,从而逐步让学生知道学习的目的,不单为了考试,更重要的是能为生活服务,学习是有用的,能解释我们身边发生的一些现象,把课本的知识应用于生活中,从而指导生活。
  我校尝试着开展生物与生活的校本实践活动课,以校园为教
  学基地,把学生从课堂拉到校园,先让学生分组去调查、去观察校园的植物,对植物有一定的认识,能识记校园中常见的植物,它们有什么特征以及有什么样的生活习性等。
  
  以上是师生共同对校园植物调查的一部分,使得学生对校园植物有一定的认识,然后老师对被子植物的分类进行重点讲解,马上让学生进行比较观察。
  如何区分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
  双子叶植物:子叶2片。
  单子叶植物:子叶1片。
  也就是摘取植物的种子,能把植物的种子自然地分成两半的为双子叶植物,如校园的泡桐树和国槐树的种子,而种子不能自然分成两半的是单子叶植物,如狗尾草的种子。可是并不是什么时间植物都会结种子的,那么没有种子的时候我们能否也可以区分眼前的植物是单子叶还是双子叶植物呢?当然可以,还可以从叶片来区分:
  双子叶植物:叶是网状脉的,不能轻易撕成条的。
  单子叶植物:叶是平行脉或弧形脉的,能自然轻松地撕成条状的。
  这是最简单的分辨方法,一般在我们温带地区的植物一年四季有叶的多。如校园中的狗尾草和草坪上稗草的均是单子叶植物,而花圃中的菊花和月季等为双子叶植物。
  还可以从根来区分:
  双子叶植物:直根系。有主根和侧根之分。
  单子叶植物:须根系。没有主根和侧根之分,根的大小都差不多。
  可以拔出来看一下就知道了,如果根的中间有一根很粗壮的
  而在这个粗壮的根周围长出较细的根为直根系,即为双子叶植物,如平时吃的白菜、青菜等,而如果根没有大小之分,都差不多大的话为须根系,即双子叶植物,如蒜、葱等。但是如果没有需要还是少拔植物为妙。
  如果有花的话,还可以观察植物的花:
  双子叶植物:各部分基数为4或5,花粉粒具3个萌发孔。如桃花。
  单子叶植物:各部分基数为3,花粉粒具单个萌发孔。
  但是对于初中的学生对于花粉粒就不要求他们懂,因为要借助工具才可以观察清楚。
  还可以从茎进行比较:
  双子叶植物:维管束成线环状排列,有形成层。
  单子叶植物:维管束成星状排列,无形成层。
  要是茎在外观下很容易折断,不是很硬即在显微镜下观察单
  子叶植物的维管束星状排列,无形成层,茎较硬和粗不易折断,在显微镜下观察双子叶植物的维管束线环状排列,有形成层。又可以培养学生使用显微镜的动手能力。
  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把学到的知识和生活联系起来,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学生就会觉得学习是有用的,就不会再茫然,学习自然就有乐趣也就会有兴趣。
  在学习完这部分知识以后,还可以让学生继续做下面的调查,调查生态系统、群落、种群,学习各种动植物的生活习性等,课题可以一直延续下去,只是在做课题的时候需要老师做好引导工作,明确目的,分工合作,制订好计划,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制订一定的表格,分发给每个小组,做好跟踪工作,以及交流工作等。
  这个小小的校园充满无限的生机,也会给学生带来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从而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真的希望我们的教学内容能更多地和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得学生易于接受,并能在学习中感悟生活的真谛,提高思想认识,获得思想启迪。在观察中交流,在交流中体验发现的快乐,也体会到观察的重要性,从而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在学习中感受生活,在生活中学习。
  (作者单位 浙江省嵊州市爱德外国语学校)
其他文献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明确指出:“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政治素养的全面提高,评价应以课程目标为基准,面向全体学生,评价应充分发挥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提倡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应注意必修课和选修课的联系与区别,评价根据不同的情况综合采用不同的方式。”依据这样的认识,我结合新课程教学实践,谈谈对新课程标准下教学评价的理解。  一、以教学目标为纲,指导评价目标的设计  随着新课
实验创新要注意科学性和安全性,创新不能在纸上和习题上,创新实验要注意在实际操作中去验证能不能实现。还介绍了实验创新的几种方法和几个改进实验。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所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我们在未来竞争中赢得主动权,抢占制高点的关键。那么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敢于提出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  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实践也证明,
20世纪80年代以来,供应链模式在全球的迅速推广和价值链理论的提出为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指明了方向。为了应对国际供应链带来的巨大冲击,我国企业最现实选择就是本着“学习、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出台与实施,小学数学教学课程改革得到进一步深化。在新课标理念下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这是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中国崛起需要新的战略思维,其核心概念就是“新安全观”和“共同利益”。它们分别是“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概念的延伸和发展。国家利益和安全的经济要素构成了共同利益的
英语书写教学,应当循序渐进,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应当保持高度的热情,避免职业倦怠感的产生,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兴趣。
全球环境问题的国际化要求国际合作,地区环境合作是解决地区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本文分析了在APEC框架下开展环境合作的现状,今后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可以采取的对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难想象枯燥无味的课堂会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地理一向被视为“副科”,不被重视。对于学生升学来说,几乎是“无用”之科,何谈要把地理学好呢?面对现状,我们地理教师如何把枯燥地理课堂变为有趣课堂,让学生主动去学习呢?  一、将教材融入生活  知识源于生活,是生活的精神升华。所以生活是学习知识的奠基石,教学要建立在学生生活体验的基础上。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言:“生活即教育”“没有生
摘 要:教育学生不可一味地纵容,适当的时候,要学学老鹰的狠心。通过一些事例,旨在说明教育中“狠心”的必要性,以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爱;狠心;方法  “狠心”并不是打骂孩子。老鹰为了让孩子能飞翔蓝天,狠心地把孩子推下山崖,摔折了翅膀,但是痊愈后的小鹰却能翱翔天空。中国现代的家庭就一个孩子(最多两个),哪舍得像老鹰那样,都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放在头上怕吓着。教师更是诚惶诚恐,就怕一不小心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