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色彩构成的景观视觉健康研究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wqp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任何景物本身就具有色彩的物理属性,色彩构成赋予了园林景观多样性和可变性。视觉是人与色彩景观之间交流的媒介,人在自然中看到的色彩,是不同的光波被物体吸收反射到人眼中的视觉成像。人的视觉接收到的色彩会在大脑中形成信号,从而对人的身心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以长荡湖旅游度假区的景观色彩为研究对象,采用色彩方案设计工具对景区的景观色彩进行提取分析,并阐述其对人心理的影响,最后对该景区的景观色彩构成进行心理感知评价。
  关键词:风景园林;色彩构成;景观;视觉;健康;长荡湖
  1 相关概念界定
  1.1 色彩景观
  20世纪70年代,英国色彩规划专家兰卡斯特提出了色彩景观的概念,即从宏观、景观的角度对色彩进行系统研究,通过对色彩因子的控制性规划与设计,形成个性化、地域化的城市景观[1]。
  在城市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城市中的建筑物、标识牌、植物等元素将过多的色彩糅合在一起,使城市的整体色彩景观杂乱无序。在此基础上研究园林色彩景观,一方面能提升城市景观在视觉审美方面的创造能力,另一方面能根据地区特有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等因素,打造适合地区的色彩景观。
  1.1.1 人对色彩景观的感知机制
  色彩与人的视觉感知系统是不可分割的,色彩需要通过一定的载体来表现,在园林景观中,人所感知到的色彩其实是光波在景物上被吸收反射到人眼中形成的,人对色彩景观的感知机制可以从景观和视觉环境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景观是色彩的载体,从风景园林学的角度来讲,景观本身是色彩的有序集合体。景观美学一部分通过空间的组织形式、营造手法等进行表达,另一部分则运用色彩的组合搭配原则来构建。景观能给予人听觉、嗅觉、触觉等感官感受,而视觉对美景的感知效果最为突出。人是色彩景观感知过程中的主体,景观是被感知的对象,即客体,主体和客体两者产生相互作用的媒介是视觉环境[2]。山、水、林、田等要素构成了视觉环境中的自然环境,而人工创造、改造出的更符合人类生活需求的人工环境也是视觉环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主要包括景区中的观赏点、观赏路线、观赏距离、观赏心理等要素,以及景区内建筑和构筑小品的形式、体量、色彩等要素。
  1.1.2 色彩在园林景观中的设计原则
  (1)对比与调和原则。园林景观的色彩设计因场地功能的不同,具有不同的设计目标,但最终均以获得对比调和、和谐统一的色彩景观为目的。在色彩规划设计时强调色彩的调和,其意义在于有序搭配多种颜色,创造出使人感觉舒适平和的景观。色彩景观由自然色彩、半自然色彩和人工色彩三部分组成。自然色彩和半自然色彩通常源自自然景物,在色相、明度、对比度等色彩要素方面,稍加调整就可以获得统一调和的景观效果。而人工色彩大多来自建筑物、构筑物、标识牌等人工设施,为了保证其与自然色彩的相似性,应妥善选择人工色彩的明度、对比度,尽量与自然色彩相融合。同时,一味注重色彩调和,会使整个景观效果变得沉闷、单调,适当安排色彩的冷暖对比、明暗对比、色相对比等,可以使部分景观得到凸显,提升色彩设计的趣味性和多样性。
  (2)以人为本原则。园林以人的审美需求、生活需求为中心展开设计,其服务的对象是大众,良好的园林景观环境能在一定程度上对人的健康状态产生积极的影响。为了提供一个适宜居住、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应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实验证明,色彩能对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进行色彩设计时,应处理色彩与人心理之间的关系,避免色彩设计对人造成负面影响。一方面,应根据人的心理对色彩的需求,提供相对应的色彩景观。以儿童活动场所为例,应根据儿童对较明艳色彩的心理需求,妥善使用明度和对比度较高的色彩,同时尽可能地使场地的色彩丰富多变。另一方面,在城市生态系统日益恶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的环境下,人们对生态园林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吸引更多的物种以满足人们对生物多样性的需求,其解决方法也与色彩景观存在一定的关联。进行色彩选择时,应模拟动物栖息环境的色彩搭配,形成不产生威胁的人工自然环境。
  (3)融合地域文化原则。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文化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这些地域景观构成了不同地域的独特色彩风貌。当今城市景观建设的问题之一是景观千篇一律,不同的城市景观在建筑色彩、形式上的相似性,使城市与城市虽相隔千里,却宛如一城,逐渐丧失了基于传统文化的地方特色。因此,在进行色彩景观的规划设计时,首要任务是挖掘能够展示地域历史文化的色彩,充分了解研究地域原有的色彩面貌。其次,要在此基础上进行筛选与创新,创造出更多类似于“白墻黛瓦”“红墙黄瓦”的特色景观色彩。
  1.2 健康景观
  1.2.1 健康景观的作用及现实意义
  后疫情时期,人们更加重视景观的健康功能,健康景观的研究范围也从原有的医院、疗养院等康养场所扩展到城市景观设计的多个方面。良好的景观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丰富的植物景观能改善空气质量,多样的景观空间能满足人群交往的心理需求。城市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发展建设健康景观有两方面的现实意义。一是能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健康景观的前提是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多样的物种、丰富的植物群落、清洁的水环境等是景观发挥健康效益的基础。二是能营造健康的社会氛围,现代社会人们基本处于亚健康状态,心理疾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健康景观设计能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公共交往空间和锻炼放松的场所,促使人们加强锻炼,引导人们积极健康地生活。
  1.2.2 色彩对人体心理健康的影响
  (1)缓解精神疲劳。现代社会,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压力均明显加大,城市生活节奏变快,城市中的园林景观能为人们提供“慢下来”的场所。研究指出,观看自然风景录像的测试者与观看城市景观录像的测试者相比,疲劳感能更快地得到缓解[3]。相较于城市中千篇一律的以灰色系为主的人工色彩,自然景观中以绿色系为主的植物景观,可以起到舒缓、放松的作用,对消除视觉疲劳、缓解精神长时间集中产生的精神疲劳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此外,在工作场所中适当地放置绿色植物,有利于缓解工作中的压力和焦虑。   (2)舒缓负面情绪。负面情绪的积压不利于人的心理健康,近年来心理疾病的患病率逐渐升高,良好的景观能引导正向情绪,在舒缓负面情绪方面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景观由丰富的色彩组合而成,而花卉是自然色彩的主要来源。黄色、橙色、红色等暖色调的花卉能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对抑郁、压抑、悲伤等情绪有一定的舒缓作用;蓝色、紫色等冷色调的花卉又能给人一种宁静、平和的感觉,具有减缓心率、舒缓焦躁、消除不安等作用。
  2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地区
  长荡湖位于长三角辐射区的江苏省金坛区,地跨溧阳、金坛两地,属太湖水系,西望茅山,东接滆湖,北连长江。因其盛产中国十大名蟹之一的长荡湖大闸蟹,已成为苏、沪、浙游客最喜爱的湖景旅游度假区[4]。本文选择长荡湖旅游度假区内以人工景观为主的长荡湖水街和以自然景观为主的长荡湖湿地公园两地,进行基于色彩构成的景观视觉健康研究。研究区域位于长荡湖东南侧,邻近常溧高速,交通便捷。
  2.2 研究方法
  2.2.1 照片拍摄与选取
  通过实地调研对研究区域景观进行拍照,照片拍摄于2019年11月,各样点的景观照片以景观构成要素占比的不同分为自然景观样片与人工景观样片。为了减少外界因素对样片的影响,拍摄时尽量规避太阳光照强度、光照方向等因素的影响,拍摄视角均为人视角。
  此次研究共拍摄照片100多张,除去受视点、光照等外界因素影响较大的照片,从56张效果较好的照片中,选择了12张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区域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的样片,作为色彩构成评价的媒介。
  2.2.2 调查问卷
  景观色彩对人的心理感受存在普遍的影响,笔者设定愉悦、舒畅、平静、忧郁、烦躁、不安七种词语代表人的心理感受,通过网络调查问卷(问卷星)的方式展示12张景观样片,让评判者选择基于样片色彩构成所产生的感受类型。本次调查共收到79份有效问卷。
  2.2.3 色彩提取
  通过图像处理软件与色彩方案设计工具软件的配合使用,对研究区域的景观色彩进行提取,采用HSB模型(色相、饱和度、亮度模型)对色彩进行量化分析。
  3 基于色彩构成的景观视觉健康关系分析
  3.1 研究区景观色彩构成分析
  3.1.1 自然景观色彩
  天空、植物、水体、土壤是研究区域自然色彩的载体,运用色彩方案设计工具软件对其进行分析提取,得到各自的HSB模型(色相、饱和度、亮度模型)取值。天空色彩以灰色和蓝色为主,大部分H值分布在190°~210°,少部分分布在75°~100°,S值集中在1%~5%,B值集中在75%~90%;水体倒影、岸边植物、护栏以及天空的色彩以黄棕色、黄绿色和灰色为主,H值集中分布在65°~80°、180°~210°,S值集中在1%~10%,少部分在20%~30%,B值集中在50%~60%、85%~90%;植物和土壤以黄绿色、黄棕色为主,H值集中在55°~85°,S值大部分集中在45%~55%、少部分在20%~35%,B值集中在25%~30%、50%~60%。植物色彩以黃色为点缀色,主要表现为中饱和度的绿色,天空和水体均由饱和度低的蓝色、绿色、黄色和冷灰色组成,整体色调偏冷,以衬托前景植物和其他景观小品的色彩。
  3.1.2 人工景观色彩
  自然色彩体现景区的自然美,而人工美也是景区不可或缺的部分。研究区域的人工景观主要以铺筑、景观小品、建筑为载体,运用色彩方案设计工具软件获得其HSB模型的取值范围。研究区域人工色彩以红棕色、棕黄色、蓝色和灰色为主,H值分段分布在15°~25°、40°~60°、200°~210°,S值分布在15%~30%、45%~65%,B值大部分集中在55%~80%,少量分布在30%~35%。人工色彩整体表现为低饱和度的红棕色和暖棕色、中饱和度的蓝色和冷灰色,其中红棕色和棕黄色为主要色彩。不同于自然色彩以绿色和冷灰色为主色的情况,凸显了人工景观的轮廓,在整体景观色彩统一调和的基础上,形成局部景观色彩对比。
  3.2 研究区景观视觉健康整体评价
  不同的受众观察研究区域色彩构成,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感受,进而使被调查者的心理感受发生变化。
  研究区域自然景观色彩以中饱和度的绿色,低饱和度的蓝色、黄色和冷灰色组成,其所获得最多的心理感知评价为平静,占调研数据的39.57%;其次有20.55%的被调查者感到舒畅和18.26%的被调查者感到忧郁。
  人工景观色彩以低饱和度的红棕色和暖棕色、中饱和度的蓝色和冷灰色组成,其色彩构成所引起的心理感知评价由多到少依次为平静、舒畅和愉悦,分别占调研数据的35.00%、19.26%、14.13%。
  总体而言,研究区域色彩景观不会对人体心理健康产生较强烈的负面或积极影响,能使观赏受众感到平静、舒缓,具有稳定情绪的作用,在色彩选择上没有能够刺激心理波动的色彩景观,整体色彩以暗色调、偏冷色调为主。
  4 结语
  对于园林景观而言,色彩景观是提升景观多样性和增强景观表达效果的重要设计手段,也是景观设计师们表达其美学思想和艺术构思的重要途径。而从受众的角度出发,其对色彩景观的主观评价建立在园林色彩与心理感受的基础上。研究不同对象通过色彩感知所获得的心理感受的异同,可以为建设有助于受众舒缓心理压力、保障心理健康的色彩景观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增强色彩景观设计的针对性与可行性,从而使景观色彩设计走健康和科学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钟琪.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色彩规划设计初探[D].雅安:四川农业大学,2013.
  [2] 侯博.色彩心理在城市色彩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青岛:青岛理工大学,2014.
  [3] 李霞.园林植物色彩对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影响[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2.
  [4] 范榕,王浩,邱冰.基于视觉吸引机制分析的长荡湖景观风貌优化策略[J].中国园林,2018,34(08):56-61.
  作者简介:马欣雨(2000—),女,四川成都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张跃(1987—),男,山东青岛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伦理。
其他文献
摘要:展示设计是一门综合艺术学科,也是当今社会一门较新的设计门类。对于展示活动而言,如何将展示空间更好地呈现,展示设计的方法和效果是成败的关键。通过分析展示设计的现状,引入环境图形设计理念,利用环境图形的表现形式提炼设计方法。从品牌特征、环境协调、体验参与三个方向研究环境图形的设计策略,使得展示设计更个性化、艺术化、人性化。在展示设计中引入环境图形设计的理念,不仅丰富了展示形式,同时可以营造更好的
Many kinds of birds migrate twice a year. These migrations are hard, and many birds die along the way. Some of these deaths are the result of human actions, suc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追求美,医院作为特殊的社会场所,其管理必须考虑人们对美的追求。因此医院在硬性建设、软性标准以及相关教育培训中都要融入美,从而更好地为就诊者提供服务。  关键词:美;医院建设;医院管理  随着社会的极大进步、物质财富的极大增长,人们对生活的需求不仅仅是物质财富的满足,也开始更多地追求精神世界的富足,所以美越来越多地被人们关注和重视,并且和管理学、医学等其他学科交叉,衍
Scientists in the Netherlands have trained bees to identify COVID-19 through their sense of smell, accord?ing to a press release from Wageningen University.
期刊
摘要:在城市规划建设的过程中,失落空间的重要性与可用性长期被忽略。本文从失落空间的内部生态状况入手,探讨其活化策略,并探究“再野化”作为这类空间生态修复与景观改善手法的可行性,提出城市中利用再野化手法应对失落空间的策略,以缓解城市建设发展与绿地需要之间的矛盾。  关键词:失落空间;再野化;可行性研究;策略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中城市的土地开发利用也逐渐趋于饱和。但在大部分的城市当中,仍然有许多
摘要:加强现代化教育,以人为本,其教育核心为“立德树人”,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教育资源,使教育者、受教育群体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教学任务,达到超额完成教学的效果。本文对中国古典舞基训课堂中红色音乐伴奏曲目的使用进行思考,从红色音乐伴奏的教学价值、中国古典舞血液里的红色文化基因入手探析艺术课堂教学资源,扩充教育资源,提升教学质量;全面分析红色音乐伴奏在古典舞基训课堂的运用措施及手段,培
摘要:随着19世纪中叶欧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开展,民族主义音乐开始兴盛发展。本文首先阐述民族主义时期音乐风格,其次探讨民族主义时期的音乐特点,最后论述民族主义时期美学思想,以期为人们更好地认识民族主义音乐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民族主义时期;音乐;美学思想  0 引言  音乐艺术在表达民族情感上具有十分突出的优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欧洲音乐一直处于意大利、德国的统治之下,随着各个国家人民民族意识
摘要:本文阐述五鳳楼、方楼、圆楼空间构成的特点与差异,同时分析福建土楼空间构成的三大特点——中轴线鲜明;以厅堂为中心;廊道贯通全楼。在此基础上,分析宗教信仰与文化发展对土楼空间构成的重要作用,即深刻影响土楼的内部空间构成与陈设。  关键词:空间构成;建筑分类;光影效果;土楼;拆解与重构  1 土楼建筑背景  客家土楼是客家民居的三大类之一,其中福建土楼最为著名,它是中国八大建筑派中闽派的代表。土楼
《圣诞夜》这首歌的歌词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谴责,从各方发表的声明或有关言论中,可以发现其中暗含的文化价值冲突.必须对负面价值观进行纠偏,维护社会主流文化价值体系.
农业生产是人类最基础的生产活动之一,对农耕文明的形成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加,现代农业呈现多功能发展的趋势,目前集游玩、体验、住宿和餐饮于一体的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