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眠的忧伤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mu229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无眠的诗人最是能体会夜的漫长。一张素琴,有月,有风,是否可以度过这孤寂的不眠之夜呢?身着一袭轻柔白衣的阮籍有没有问过自己这个问题呢?明月透过薄薄的帷帐,撇下朦胧的光色,恍惚了诗人的心情。清风如有意,吹开了诗人的衣襟,手中的琴声只剩下忧伤了吧,有一下,没一下,让夜更加的寂静了。是的,寂静,专属于夜的寂静,在寂静中生了寂寞,在寂寞里有了哀伤。其实,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这种无眠的忧伤随处可见。
  “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韦应物秋斋独宿,竟因孤独而无眠。山中明亮皎洁如烛火的月光,是干净柔和的;秋风中哗哗作响的青竹,是有着几分清新雅致的;只是树上扑楞的惊鸟到底唬了人一跳。这样的夜晚似乎也不错。可是还是太寂静了啊,无声的寂静,有声的寂静让诗人孤寂了。淡淡的忧伤的滋味,让诗人无眠。就像千百年前那个心念淑女寤寐思服的君子一般,辗转反侧。虽然哀而不伤,可绵绵的情思分明如流水似的带走了什么,怎么也无法阻挡心中空落落的忧伤。或者,亦可说这样的这样的诗虽有着轻愁淡忧,但总有着一种轻灵优美的意境,在皎洁的月光下徘徊,在温和的清风里沉思,就如北宋哲学家邵雍说的那样:明月清风随意取,青山绿水任遨游。
  无眠的夜晚如果都像这样,也是很宁静美好的。可实际上,并非如此,寂静的夜晚,诗人因视觉受限,所以听觉异常的敏锐。风声、雨声、鸟鸣声……在夜的衬托下,就显得十分突兀,常常触发了诗人敏感的心灵。白居易在《舟中读元九诗》中写道:眼痛灭灯犹暗坐,逆风吹浪打船声。此时的黑夜由无形化成了有形的物质,沉甸甸地压在诗人的身上,而夜中的风浪之声,平添了一种凄冷的感觉,“哗啦,哗啦”恐把诗人的心早就浇得冰凉,摔得粉碎,惶惶然不知前路了!不过,我还是觉得,深夜的寂静之中最最要不得的还数雨声。“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诗人蒋捷独居僧庐,两鬓斑白,身遭家破国亡之痛,落魄已极了。偏偏又逢雨声,只有点点滴滴任它到天明。诗人无动于衷,木然地坐在夜中,仿佛化作了一座雕像,凄冷的没有一丝温度,无奈到了麻木,萧索到了无望。这个下雨的夜晚令人感到悲伤到了极致,没有一点希望的影子。看来无眠的夜晚最好不要叫遇到了雨,那种凄冷的一塌糊涂的感觉总让人想多穿一些衣服。
  与风雨之声的凄冷相比,鸟鸣声就是诗人的另一种情感的宣告。“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且不说以动衬静的手法,就试想一下吧,深夜中独自一个人突然听到“戛戛”鸟鸣之声,会是怎样的感受呢?绝不是“两个黄鹂鸣翠柳”的欢快,也不是“几处早莺争暖树”的俏皮。倒是有“又闻子规啼月夜,愁空山”的凄厉。我的心中顿时涌出战栗的忧惧之情。如果可以,请千万不要叫我在夜里独处于“外野”或是“北林”。那么,诗人阮籍因为什么而担忧,已是不言而喻的:对残酷现实的强烈不满与恐惧,以及无力改变现实的沉痛抑郁。在清风明月映衬的优雅形象之下有点竟是一颗饱受压抑,充满忧惧的心灵啊!
  最后我还要提一提酒。酒里诗中最见性情,酒催化了诗情,诗张扬了酒性。自古诗人偏爱酒,无眠的诗人与酒更有着特别的情缘。酒是柔顺的,“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无眠的忧伤需要它的安抚。酒是刚烈的,“醉里挑灯看剑”,它是诗人的琴心剑胆,是诗人的一腔豪情,也是诗人的满腹愤慨。可我始终以为借酒浇愁的愁总附着不平的忧愤之意。《世说新语·任诞》中有个故事:王孝伯(恭)问王大(忱):“阮籍何如司马相如?”王大曰:“阮籍胸中垒块,故须酒浇之。”可见酒确实是可以用来消解忧愤的。不过这种消解毕竟短暂,醒来之后的不平忧愤,怕是更加的来势汹汹。苏轼的《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中说:“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诗人夜中难眠,喝了又喝,只是总有一醒。醒来时何等的惆怅,敲门无人应,只有“拄杖听江声”。万籁俱寂,江水轰鸣,诗人静静地想着,内心难以宁静。“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这看似洒脱的愿望,难道不也是诗人的不平之意,负气之语吗。不眠的诗人是哀愁的,遇着了酒,这哀愁中就又交杂着愤,于是,诗人的诗仿佛多了一点刚硬的东西,那是文人的“气”!
  魏晋名士的风流抵消不了无眠的忧伤。诗人阮籍承受着不可言说的痛苦独自徘徊在夜色中,渐渐凝固成了文学史中的一抹剪影。这种无眠的伤痛就如同一条隐秘的河流,缓缓地从遥远的过去流向杳不可知的未来。只是,今夜,今夜诗人无眠。
其他文献
高中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迅速发展,他们的眼界已经从学校扩展到社会。他们关心政治经济形势,爱评论复杂的社会现象,思维的批判性和独立性得到较快发展,懂得从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去看问题,具有指点江山的激越情怀但仍不免存在片面、偏激的特点。教师若能因势利导,遵循高中学生的思维和心理特征,积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时事,培养学生积累时事类素材的习惯,无疑可以为他们的作文素材找到鲜活的“源泉”,将“石”点化成“金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因此,学校作为青少年德育教育的主战场,就必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美好的道德情感,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逐步引导学生将道德知识转化为自觉的道德品行。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决定它具有多种教育功能,除具有科学功能外,还有德育、美育等人文功能。那么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我们如何利用语文课对学生进行德育美育等人文渗透呢?  一、诉之于言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一直占据着语文成绩的半壁江山,于是如何把握作文成绩成为学生和老师的学习重点,在议论文写作中,如何创新论点,高效论证成为重点,而在记叙文中,如何使人物形象鲜活、立体,让人印象深刻成为重点。因而在当前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如何塑造能让读者的阅读后感觉人物跃然纸上的人物成为人物描写中的重点课题。  一、心理描写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在人物描写中,动作、语言、形态、细节等的描写更较心理描写浅显易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由于受到应试教育、中考升学等观念的影响,很多语文教师为了扩大课堂教学容量,总是习惯于向学生单向灌输知识,反而不重视与学生的互动,更没有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进行积极的引导。所以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主体性不强,积极性不高,甚至很难有效集中学习注意力。对此,建议初中语文教师要加大对问题教学法的应用研究,以充分保证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潜能,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效率。  一、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调
小说是最常见的一种文学样式,深受读者的普遍欢迎。小说也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一类重要的文体。可令人遗憾的是:高中语文小说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  一、高中小说教学的现状  1.教材在选材上存在的问题  现行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共有五个必修模块,小说分布在必修3和必修5,共6篇两个单元。选材存在着以下问题:(1)篇幅较少,仅占必修教材20个单元的十分之一。与古诗文比较,显得比较单
准确地选择并确定教学内容是对一堂语文课的基本要求,上海师大王荣生教授就认为“合宜的教学内容是好课的底线”。但是,“合宜”是个主观模糊的评价,应该有个客观的标准。最近,教研组三位老师同课异构《最后的常春藤叶》,引发了笔者对这方面的思考。  《最后的常春藤叶》作品构思新颖,结尾出人意料,主题内涵丰富。三位老师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构建出了截然不同的课堂面貌,都有亮点,各有风格,但如果从教学内容的角度去评析
高中古典诗词教学方法多样,但究其根本,离不开诗词的载体——语言,而作为古诗词的言语系统是声韵丰厚的,笔者针对诗词语言的本质特征提出实践性的方法——“吟赏教学”,一方面立足于传统,一方面实践于教学,希望做到有益传承,有效教学。  首先,激趣——教学的锁钥。  唯有让学生有兴趣,方可引领他们进入吟诵的大门。在教学中先有意让学生观看和聆听一些老先生的吟诗视频和音频,在欣赏中由不接受到慢慢产生兴趣,并利用
细节描写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表现手法之一,它是指对人物、景物或事物的细枝末节进行准确传神的描写。叙事抒情类散文常借助细节描写来达到刻画人物形象、抒发作者情感或深化作品主题的效果。精彩的细节描写可以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可以说,没有细节就没有艺术。  《项脊轩志》是明代散文家归有光的一篇叙写家事抒发亲情怀念的散文,也是有“明文第一”之称的归有光的代表作品。文章选取家庭生活小事、平凡场景,借项脊轩的变迁
初中语文课堂存在着“唯分是命”的尴尬。研读《新课标》,咀嚼陶行知的“生活教育”,采用多种办法“寻找窗户外的语文课堂”,让师生“寻找窗户外的语文课堂”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中心;“社会即学校”,是“生活即教育”思想在学校与社会关系问题上的具体化;“教学做合一”,是“生活即教育”在教学方法问题上的具体化。强调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相结合,强调手脑并用
苏教版《语文必修二教学参考书》认为,《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中的主人公“我”是一个可怜又可恨的少年。他深受德国军国主义教育的戕害却又浑然不知,甚至愿意为了这场非正义的战争牺牲生命,幻想着自己的名字有朝一日也能刻上阵亡将士纪念碑。战争摧残了他的肉体,更摧毁了他的心灵,致使他无法真正明白生命的价值。  可笔者始终有一个疑问,如果“我”只是一个懵懂无知、对战争缺乏认识的少年又为什么会对自己身处何地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