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孩子”的轻生现象分析及对策

来源 :科学时代·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vi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竞争观念的加强,面临心理危机的人数逐步增多;轻生自杀现象也呈上升趋势。在轻生人群中,学生的比例越来越高: 据有关方面的统计显示,学生的自杀率已占整个自杀人群的25%左右。这是一个非常令人震惊的迹象。更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轻生的学生人群中,那些昔日被老师和家长视为“好孩子”的优秀学生的比例简直大得惊人。这种现象,给我们教工作者,心理指导工作者,以及学生家长们敲响了警钟。每一位有责任感的教育理论、心理研究工作者和广大教师应当对这一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和深刻的思考,提出应有的理论、心理对策。从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更好更全面地提高优秀学生的素质。
  【关键词】好孩子;轻生;分析;对策
  我们的学生,尤其那些在行为上遵规守纪,安稳听话,学习成绩优良,思想品德符合社会规范的优秀学生怎么会选择轻生这条路呢?这是一个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非常突出且发人深思的现象,也是一个急需研究探讨的课题。下面,笔者就出现这一现象的思想根源,心理因素和防范对策,谈一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一、“好孩子”的心理素质和个性特点
  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实践中,我发现不少“好孩子”身上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心理素质和个性方面的问题;而且对有些好学生来说,他们的心理问题往往要比一般学生和差生的心理问题造成的后果更为严重。但是由于平时“好学生”比“差生”较少让老师和家长费心,他们的心理问题往往容易被老师所忽视;而一旦在他们身上出事则往往是老师和家长意想不到的大事和令人震惊困惑的严重后果。这种现象说明了我们的家长,老师及全社会对这些孩子还缺乏真正的了解,这些孩子的内心世界对我们来说依然是一片神秘而陌生的森林。鲁迅先生说,对孩子的教育和爱“开宗第一,便是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孩子的发展”。
  要对孩子做到理解,首先就必须分析、了解他们的心理素质和个性特点。 虽然我们很难为所有的“好孩子”勾划一个统一的个性轮廓,但仔细分析一下出事的“好孩子”的个性,就会发现他们大都性格内向,自律心强,对自己要求较高,限制较严。他们往往依赖性强,独立性差,在情感上敏感、细腻、深刻,需要得到抚慰和交流,但又不愿采取主动。他们进取心强,内心压力大,非常在意自己的成绩和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他们追求完美,自尊心极强。他们对自己的境遇常不满意,缺乏自信心,对未来比较悲观,时常处在忧心忡忡之中,感到生活得很累。这些学生不给老师和他人添麻烦,也不惹是生非。但是,由于许多特殊的外在因素的干扰,他们的心理发展受到严重影响,甚至陷入迷惘之中。
  二、“好孩子”在思想心理方面存在的普遍性矛盾
  任何事物和现象都包含矛盾的统一体的两个方面。我们在分析“好孩子”的时候,不难发现他们在思想特征和心理素质方面存在以下矛盾
  (一)自尊自信虚荣爱面子与实际水平的矛盾。这些“好孩子”因为他们学习成绩好,老师器重,同学羡慕,一般社会地位(包括学习环境以及学校、班集体)都比较优越,自尊心较强。他们耳中所灌输的别人的表扬多,包括一些的言过其实的褒扬;而批评的声音几乎听不到。这样,这些未成熟的青少年在对自己的认识上就很容易产生偏差,过高地估计自己,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盲目自信,漫漫滋长了虚荣心。在这种虚荣心的驱使下,为了使自己“满足”外界某些超过自己实际水平的赞誉,有时就会以弄虚作假的方式骗取信任、荣誉,不择手段地排挤竞争对手,尽管他们本人是多么的不愿这样做,但是舆论的压力,自己的面子观念,使他们背上了沉重的十字架。
  (二)倔强好胜高傲自大与学习环境的矛盾。这些“好孩子”思维敏捷,理解能力强,意志坚定,具有争强好胜不服输的心理特点。但是,这种优点如果在外界不正当的褒扬下,就很容易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认为自己是“天之骄子”,变得目空一切,瞧不起师长,同学,把自己推到集体的“反面”。这样, 就必然与师长,同学产生对立情绪,受到集体的冷遇。在这种情绪氛围中,她们就会陷入极度的痛苦中而不能自拔。
  (三)成功与失败的矛盾。 优秀学生在其学习方面成功较多,由此带来的自我满足的体验也较多。因而,在赞扬声中,他们很容易过高地估计自己,只看到和接受自己眼前的成功;而对前进道路中的困难和可能出现的失败估计不足。所以,对可能遭到的挫折或失败,他们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承受能力差。加上社会舆论对他们的失败尤其是学习成绩的下降尤为关注,而对他们其它方面的全面发展关心甚少。所以,哪怕仅仅是一两次考试的失败,老师的惋惜,家长的责备,同学的议论,邻居们叹惜等,就会接踵而至。这些都使他们陷入沉重的压力之中,产生一系列的消极情绪,自暴自弃。
  (四)已有的理性认识与客观现实的矛盾。“好孩子”知识面宽,兴趣广泛,容易接受正面教育。所以,通过学校良好的教育,他们的情感趋向健康、成熟。但是,由于他们思维敏捷,记忆力强,注意集中,善于观察和思考问题,并且挖根求源,而社会又是十分复杂的;所以,当他们用在学校里接受的理想主义的观点、方法、态度去接触社会舆论,观察、分析、认识社会问题时,便常常出现理性认识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产生困惑、迷惘、甚至对理想和信念产生怀疑和动摇。
  三、家庭学校社会对“好孩子”的不良误导
  国内外大量临床心理学研究表明,青少年的个性形成发展与其父母的影响和教育方式有着最密切的关系。出事故的“好学生”家庭教养一般比较严格,比较传统的父母对孩子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行为方式、道德品质都有严格的要求。这种严格的要求并非错误,然而问题在对他们进行严格要求的同时,忽略了孩子的一些本能需要的满足。
  按照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观点,孩子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最基本的需要是积极的,无条件的关注,即得到温暖、喜欢、尊重、同情、认可、爱抚和关怀等。而有些家长在给予孩子上述交流时都附带价值条件,使得孩子从小就为了得到父母的爱而压抑一些自然的冲动。特别是到了学龄期,不少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最为操心,当发现孩子的学习有不如意的地方时,就非常紧张,软硬兼施,督促孩子努力用功。致使这些孩子不得不舍弃童趣和“凡心”,压抑自己的本能欲望,处于时时担扰自己的学习成绩下降的不安心境之中。这些“好孩子”的完美主义和对优异的学习成绩的追求,其实是其基本的安全和爱的需求不能满足的变形表现。所以这些“好孩子”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心理外露是非自然的,甚至可以说其人格也是非自然的,或双重的。他们平时能表现得“好”只是由于平时的自我抑制能力强,因而不曾发现瑕庇,可一到关键时刻,个人受到挫折,心理就容易失控,内心深处的真实自我就会暴露出来,使父母和教师大吃一惊。这种非自然人格不但压抑,危害了自身,而且严重影响了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正确评价和及时而有针对性的教育。   四、杜绝“好孩子”轻身问题的对策
  通过对“好孩子”、“好学生”事故现象的分析,我们不得不说,这些孩子的父母应当对事故承担主要责任。是他们善意的,然而又不是科学的教育方式,不经意间损害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在孩子的心理发展中留下了隐患;也正是老师的偏爱、社会的赞誉使他们从一开始就背上了巨大的精神包袱。同时也是长期以来,社会的一种偏见所致。
  笔者认为,作为家长,学校和社会应当看到出现在“好孩子”身上的问题,认识到他们的心理矛盾。特别要避免家长把”好孩子“看作“成龙”的苗子,学校把他们视为创造“荣誉”的牌子,社会舆论把他们当作“宠儿”甚至当作“赌注”的现象。 特别提醒是“好学生”的家长们,要注意与孩子的心理沟通,了解孩子在各个发展阶段的心理需求,并设法适当地予以满足。要特别注意处理好孩子的心理发展和两个反抗期,即5-7岁和青春期,在另一反抗期尊重孩子发怒,使性子的权力。因为临床心理学认为,儿时压制而不敢怒则个体缺乏独立过于依赖。青春期则应注意与子女的情感交流,帮助他们建立自我同一性。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学习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必要时应向有关专家咨询。要给孩子无条件的关注、无条件的爱,使他们在做任何父母要求做的事情时,不把这作为博取父母之爱的条件。同时减少成功的焦虑,使各种必须的学习活动成为愉快的活动。在家庭中也应努力营造一种民主的气氛,尊重孩子的愿望,给他们选择的自由,不要处处干涉或“越俎代庖”。同时也应适当设置一些挫折情景,并辅导他们予以克服,树立正确的挫折观,使他们真正成为身心健康的,现象与真相一致的“好孩子”,“好学生”。
  我们教育工作者,在为“好学生”在学习方面取得好成绩而高兴时,不应忽视他们的心理需求,适时地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实时地对他们进行心理卫生教育和人生观教育。班主任应意观察了解优秀生的心理变化,及时帮助优秀学生解除心理障碍,给他们更多的关注和爱。心理卫生工作者也应把注意力投向这些“好孩子”,注意研究他们的心理特点,开展个性心理普测,建立心理档案,以便及时发现他们的心理问题,主动采取防范和疏导措施,不要让他们成为被我们的心理教育所遗忘的“角落”。
  参考文献:
  [1]《江西教育》1992.11,2011.2.
  [2]《心理科学》1994.2,2010.10.
  [3]《家庭教育》2004.3.
其他文献
本文就大学生主题教育的主体、内容和形式等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进行探讨,得出结论:现阶段开展大学生主题教育活动,只有立足根本、大胆创新,不断增强主题教育工作者的能力,不
随着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我国基层群众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可以说群众文化是现代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健康社会,提升群众思想高度,促进社会物
本文探讨了知识付费服务模式的发展历程、市场规模、运营模式,并对未来趋势进行预测,以期对传统的知识服务模式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