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说褒奖、鼓励性的谈话是为班主任工作锦上添花的话,那么解决学生问题的谈话就是班集体建设和德育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怎么谈,才能取得好的效果?我从情绪、情感、言行三个方面与学生加强互动,突出学生作为德育主体的地位,实现有效德育。针对这种互动式谈话方式,我尝试设计了一套方案,制作了一个互动谈话形式和反思模版,使理论更具有可操作性。
怎样谈,学生才更愿意倾听
顺利谈话的前提是学生不抵触,因此老师要营造师生间平和的心理氛围——既不是居高临下的“训话”,也不是一言堂的“讲话”,可以是对话、交流,也可以是探讨或者谈心。老师要倾听学生的想法,否则他会对老师所说的话听而不闻;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让学生权衡,或对他的想法提出一些质疑,但不要直接否定学生的想法;就事论事,不要翻旧账,对学生作评价时,也需谨慎对待;见好就收,防止学生出现抵触情绪。
消除了抵触情绪,还要让学生有听的意愿。学生一般会听两类内容,有趣的或有用的。这里说的“有用”,即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一方面是心理上的需求,另一方面则是解决现实问题的需求。首先,他们在心理上需要得到关注、认可、理解、谅解、宣泄……要做到这一点,有时只需拿捏分寸说一句正中心窝的话。其次,他们需要得到解决现实问题的有效方法。我们不妨给学生提供一些方法、策略:(1)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时要具体、可行。比如,上课总是走神,那么与其给他讲道理或写检讨,不如建议他每天上交课堂笔记。(2)告诉如何做是正确的。重视对行为进行正向强化,并使建议更具有指导性。(3)提出几种方案供选择。如果学生们觉得这些选择都不好,那么可以让他们自己提供一些方案,看是否有能让大家都满意的办法。(4)让学生自己承担后果。承担后果比承认错误重要,在电影《放牛班的春天》里,马修老师对一个恶作剧伤人的孩子的惩罚,就是让他去看护受伤的校工,孩子在看护的过程中感到了内疚和后悔。
学生不仅是德育的对象,更是德育的主体。在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谈话中,传统上教师唱主角,但如果能把谈话的主角变成学生自身,德育的效果会大有改进。笔者从实践中总结了几条有效策略:一是有准备的表达,即在谈话前给学生发一个提纲,让学生对谈话的内容有所准备,使谈话更高效和更有针对性;二是书面表达,这条策略在一对多的谈话中尤其有用,学生们的措辞会更慎重,能避免直接冲突,也更方便老师掌握情况;三是采用游戏的方式,这样即使是解决班级或学生问题的谈话,也能拥有轻松愉快的气氛,同时收获深入人心的德育效果。
怎样设计,才能够互动?
经过认真梳理,我设计了一个互动谈话形式和反思模版,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摸清背景:初步了解问题的起因和经过;
分析对象:包括人员构成、个性特征、心理状态等因素;
明确目标:确保谈话各环节紧扣主题;
选择方式:根据谈话的背景、对象、目标,选择合适的互动方式,如说理、访谈、问卷、写作、测试等。
提出建议:预设至少一种合理的方案,或提供至少一条可操作的建议。
以上步骤并不一定要按顺序依次进行,有些步骤在具体实施中难以划分明确的界限。当然,谈话后还应该进行及时的反思和追踪。
怎样实施,才见效果?
下面,我通过一个实际谈话案例来展示互动式谈话的设计和实施过程。这个案例是一次针对多个学生的谈话,要解决学生之间发生的一次冲突。谈话中,我采用了拼字游戏与学生探讨道理,用问卷方式来帮助学生认识错误。
案例:在学校的一次跳绳比赛中,由于班里的男生组没有听清口令,导致成绩不理想。赛后,小Q、小X、小Z等同学把失误归咎于外班的计数员,对其进行了辱骂。事后,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还理直气壮地要找体育老师争取第二次比赛机会。
问题分析:本次事件的主要当事人小Q、小X和小Z同学,属于比较冲动易怒的类型,无事都能挑起三层浪。这次的辱骂事件,虽然他们的出发点是为班级荣誉,但他们的辱骂行为已经超过了“维权”的界限,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还会引发更大的问题。对于十三岁的少年来说,是非就在一念间,如果他们坚持认为班级在比赛中吃了亏,就会咬住这点不放,冲淡对自身错误的认识,也听不进老师的批评。所以,这次的谈话绝不适合由班主任一人进行说教。
谈话目标:首先,让学生意识到自己虽然有一些道理,但做错了。其次,让学生认同和接受教师的预设方案。
互动过程:通过拼字游戏讲道理,同学生一起探讨教师预设方案的可行性。
当天放学后,我留下了三人谈话。我知道他们找过了体育老师,于是先问:“跳绳的事体育老师怎么说?”他们气急败坏地告诉我,老师说归根究底还是我们自己没注意听口令。对这个意料之中的结果,我很平静地点点头,不予置评。随后,我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组小纸片,上面分别写着“无”“无”“理”“礼”四个字,又发给每人一张白纸,要求他们把四个字组合写成一个有意义的词,并做出解释。三个男孩想了想,给出了自己的解释。我肯定了他们的解释,也说出了我自己的理解——无礼无理。然后,回到辱骂同学事件,告诉他们正是由于一开始失了礼貌,所以,他们的申述是不可能被体育老师采纳的。这时,他们已经没有了一开始的气焰,有点儿沉默了。
猜想他们可能有点儿后悔当初的冲动和口不择言,于是趁热打铁地说:“以后若遇到类似的情况,你们三人中只要有一人能拦着,就能立即阻止事态向着更恶劣的方向发展!”对此,小X和小Z表示认同,小Q却认为自己拦不住其他两人发飙(但我认为他是在耍滑头以规避责任)。于是,我随机应变出了道测试题,结果显示:智商——Q和X并列最高;情商——Q最高,X居中,Z最低。这说明在争端中,Z基本就是跟着起哄的。而Q最狡猾,他不愿承认自己弱于其他两人,又不愿意承担更大责任,所以综合来看他才是双料“冠军”。这说明,小Q没有理由拦不住其他两人发飙。此时,小Q哑口无言。
最后,我又拿出四张纸条,让他们三人用“有”“有”“理”“礼”完成拼字。三人最终在“有礼有理”和“有理有礼”之间徘徊(其实都说得通),我更倾向“有理有礼”——有道理的时候更要有礼貌。
谈话结束,他们三人不仅认识了自己的错误,而且快乐地表示以后会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切记“无礼无理”,做到“有理有礼”。
谈话追踪:谈话后,三人向被辱骂的计数员同学诚恳道歉。这次谈话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在小Q、小X和小Z身上均没有发生较严重的冲突事件。其中,小X同学开始结交班里品行优秀的同学,有时还与他们一起找我聊天。小Z同学的变化也很大,他在小学时是一个很爱打架闹事的问题生,现在虽然脾气仍然急躁,却在朝着越来越阳光的方向进步,也开始从心里尊敬老师,连学习态度都发生了改变。小Q同学偶尔还是耍耍小滑头,但他给了自己更高的定位,在学校组织的很多活动中他都热心为班级张罗,也许是想充分显示自己的“高智商”和“高情商”吧!
在这个案列中,我没有单纯采用说教的方式,而是通过游戏、测试,让我和学生的谈话始终处于互动的状态,让学生在“动”的过程中反思自己行为中的失当之处,推翻了为自己辩解的理由。在此基础上,我又引导学生在自己动手拼字的过程中,找到做事“有理有礼”的方向。只有通过充分的言行互动,将德育的主题融入游戏、活动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保证谈话有效,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良好效应。
编辑 吴君
怎样谈,学生才更愿意倾听
顺利谈话的前提是学生不抵触,因此老师要营造师生间平和的心理氛围——既不是居高临下的“训话”,也不是一言堂的“讲话”,可以是对话、交流,也可以是探讨或者谈心。老师要倾听学生的想法,否则他会对老师所说的话听而不闻;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让学生权衡,或对他的想法提出一些质疑,但不要直接否定学生的想法;就事论事,不要翻旧账,对学生作评价时,也需谨慎对待;见好就收,防止学生出现抵触情绪。
消除了抵触情绪,还要让学生有听的意愿。学生一般会听两类内容,有趣的或有用的。这里说的“有用”,即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一方面是心理上的需求,另一方面则是解决现实问题的需求。首先,他们在心理上需要得到关注、认可、理解、谅解、宣泄……要做到这一点,有时只需拿捏分寸说一句正中心窝的话。其次,他们需要得到解决现实问题的有效方法。我们不妨给学生提供一些方法、策略:(1)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时要具体、可行。比如,上课总是走神,那么与其给他讲道理或写检讨,不如建议他每天上交课堂笔记。(2)告诉如何做是正确的。重视对行为进行正向强化,并使建议更具有指导性。(3)提出几种方案供选择。如果学生们觉得这些选择都不好,那么可以让他们自己提供一些方案,看是否有能让大家都满意的办法。(4)让学生自己承担后果。承担后果比承认错误重要,在电影《放牛班的春天》里,马修老师对一个恶作剧伤人的孩子的惩罚,就是让他去看护受伤的校工,孩子在看护的过程中感到了内疚和后悔。
学生不仅是德育的对象,更是德育的主体。在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谈话中,传统上教师唱主角,但如果能把谈话的主角变成学生自身,德育的效果会大有改进。笔者从实践中总结了几条有效策略:一是有准备的表达,即在谈话前给学生发一个提纲,让学生对谈话的内容有所准备,使谈话更高效和更有针对性;二是书面表达,这条策略在一对多的谈话中尤其有用,学生们的措辞会更慎重,能避免直接冲突,也更方便老师掌握情况;三是采用游戏的方式,这样即使是解决班级或学生问题的谈话,也能拥有轻松愉快的气氛,同时收获深入人心的德育效果。
怎样设计,才能够互动?
经过认真梳理,我设计了一个互动谈话形式和反思模版,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摸清背景:初步了解问题的起因和经过;
分析对象:包括人员构成、个性特征、心理状态等因素;
明确目标:确保谈话各环节紧扣主题;
选择方式:根据谈话的背景、对象、目标,选择合适的互动方式,如说理、访谈、问卷、写作、测试等。
提出建议:预设至少一种合理的方案,或提供至少一条可操作的建议。
以上步骤并不一定要按顺序依次进行,有些步骤在具体实施中难以划分明确的界限。当然,谈话后还应该进行及时的反思和追踪。
怎样实施,才见效果?
下面,我通过一个实际谈话案例来展示互动式谈话的设计和实施过程。这个案例是一次针对多个学生的谈话,要解决学生之间发生的一次冲突。谈话中,我采用了拼字游戏与学生探讨道理,用问卷方式来帮助学生认识错误。
案例:在学校的一次跳绳比赛中,由于班里的男生组没有听清口令,导致成绩不理想。赛后,小Q、小X、小Z等同学把失误归咎于外班的计数员,对其进行了辱骂。事后,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还理直气壮地要找体育老师争取第二次比赛机会。
问题分析:本次事件的主要当事人小Q、小X和小Z同学,属于比较冲动易怒的类型,无事都能挑起三层浪。这次的辱骂事件,虽然他们的出发点是为班级荣誉,但他们的辱骂行为已经超过了“维权”的界限,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还会引发更大的问题。对于十三岁的少年来说,是非就在一念间,如果他们坚持认为班级在比赛中吃了亏,就会咬住这点不放,冲淡对自身错误的认识,也听不进老师的批评。所以,这次的谈话绝不适合由班主任一人进行说教。
谈话目标:首先,让学生意识到自己虽然有一些道理,但做错了。其次,让学生认同和接受教师的预设方案。
互动过程:通过拼字游戏讲道理,同学生一起探讨教师预设方案的可行性。
当天放学后,我留下了三人谈话。我知道他们找过了体育老师,于是先问:“跳绳的事体育老师怎么说?”他们气急败坏地告诉我,老师说归根究底还是我们自己没注意听口令。对这个意料之中的结果,我很平静地点点头,不予置评。随后,我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组小纸片,上面分别写着“无”“无”“理”“礼”四个字,又发给每人一张白纸,要求他们把四个字组合写成一个有意义的词,并做出解释。三个男孩想了想,给出了自己的解释。我肯定了他们的解释,也说出了我自己的理解——无礼无理。然后,回到辱骂同学事件,告诉他们正是由于一开始失了礼貌,所以,他们的申述是不可能被体育老师采纳的。这时,他们已经没有了一开始的气焰,有点儿沉默了。
猜想他们可能有点儿后悔当初的冲动和口不择言,于是趁热打铁地说:“以后若遇到类似的情况,你们三人中只要有一人能拦着,就能立即阻止事态向着更恶劣的方向发展!”对此,小X和小Z表示认同,小Q却认为自己拦不住其他两人发飙(但我认为他是在耍滑头以规避责任)。于是,我随机应变出了道测试题,结果显示:智商——Q和X并列最高;情商——Q最高,X居中,Z最低。这说明在争端中,Z基本就是跟着起哄的。而Q最狡猾,他不愿承认自己弱于其他两人,又不愿意承担更大责任,所以综合来看他才是双料“冠军”。这说明,小Q没有理由拦不住其他两人发飙。此时,小Q哑口无言。
最后,我又拿出四张纸条,让他们三人用“有”“有”“理”“礼”完成拼字。三人最终在“有礼有理”和“有理有礼”之间徘徊(其实都说得通),我更倾向“有理有礼”——有道理的时候更要有礼貌。
谈话结束,他们三人不仅认识了自己的错误,而且快乐地表示以后会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切记“无礼无理”,做到“有理有礼”。
谈话追踪:谈话后,三人向被辱骂的计数员同学诚恳道歉。这次谈话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在小Q、小X和小Z身上均没有发生较严重的冲突事件。其中,小X同学开始结交班里品行优秀的同学,有时还与他们一起找我聊天。小Z同学的变化也很大,他在小学时是一个很爱打架闹事的问题生,现在虽然脾气仍然急躁,却在朝着越来越阳光的方向进步,也开始从心里尊敬老师,连学习态度都发生了改变。小Q同学偶尔还是耍耍小滑头,但他给了自己更高的定位,在学校组织的很多活动中他都热心为班级张罗,也许是想充分显示自己的“高智商”和“高情商”吧!
在这个案列中,我没有单纯采用说教的方式,而是通过游戏、测试,让我和学生的谈话始终处于互动的状态,让学生在“动”的过程中反思自己行为中的失当之处,推翻了为自己辩解的理由。在此基础上,我又引导学生在自己动手拼字的过程中,找到做事“有理有礼”的方向。只有通过充分的言行互动,将德育的主题融入游戏、活动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保证谈话有效,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良好效应。
编辑 吴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