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政治素质,提高学生能力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ademan_06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业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改革,存在着颠倒主体与主导的关系,扭曲理论与实际的原则,课堂没能有效贯彻因材施教原则,情感沟通机械化、简单化、单向化,课堂资源没有得到优化合理配置等五大主要问题。针对以上的问题,本文试图就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提出个人的设想。在承认学生差异、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以自主、讨论、探究、发现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学定教、先学后教(交)、精讲点拨、反馈深化为主要课堂形式,以思维的参与程度,作为评价课堂教学的核心标准,以知识的整合为着力点,以优化课堂资源为增强课堂活力的发动机,以培养健全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完成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
  
  一、职业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主要问题:
  
  1、教育教学理念陈旧:教学不能以学生为主体。把主导当主体,把“学堂”当成“教堂”。讲多练少,以讲代练,把课堂作为展示个人才华的舞台。有这种倾向的人认为,高中政治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基本规律,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只有多讲,才能把思维引向深入,加深理解。如果讲不到位,必然流于表面,囫囵吞枣。这部分老师,忽视了学生的年龄特点,低估了学生的智力水平、知识积累。所以,讲的时候,面面俱到,精读细研。这样以来,学生只要用心听讲,就能理解所传授的知识。但是,学生长期依赖于老师,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影响了学生的智力开发。这种以讲代练以教代学的方法,颠倒了主体与主导的关系,养成了懒于思考的习惯,不会自主学习。一旦离开教师的引导,学生就一脸茫然,不知所措。高分低能的人就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2、不注重理论和实际的相互联系。误解理论与实际联系的原则,局限于理论对实际的联系,不注意理论的生成过程。仅做到用理论的东西,去阐释世界。很少从生活世界、现实世界中启发讨论、归纳总结、形成理论。用理论来阐释世界、阐释生活,用实际来印证理论,都反映了教学中的理论本位思想,反映了理性主义在教学中的主导态势。有部分教师认为:理论与实际联系的原则就是理论在先,理论是本位的,实际是可有可无的;理论成果是重点,理论生成过程是可有可无的。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重结果,轻过程;重认识,轻体验就成为必然。在实际工作中,教师教理论,学生学理论,考试考理论。理论成为缺少学生感情体验的身外之物。造成学生说一套,做一套,形成双重人格,口是心非。
  3、课堂没能有效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班级授课制,强调了统一性的要求。学生的学习又是个体的内化迁移感悟过程,他要求必须从学生的个性出发,贯彻因材施教原则,落实素质教育。但是班级授课制与因材施教原则的尖锐对立,又使因材施教原则形同虚设,难以落实。
  
  二、政治课堂教学改革策略
  
  1、承认个体差异,把因材施教原则贯彻到底。把培养自主意识,作为政治课教育的首要目标,作为素质教育的灵魂。尊重学生个性,承认个体差异,是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分水岭。应试教育中一切摧残学生主体的思想、原则、方法、方式、措施,无不是建立在对学生个性藐视的基础上。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新课改,就要切实尊重学生个性,承认个体差异,把因材施教原则贯彻到底,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千方百计地贯彻这一原则。
  2、以学定教,先学后教(交),精讲点拨,反馈深化。从整体上说,课堂教学的学习方式主要是接受性学习,而不是发现性学习。但是,这仅仅是主要而不是唯一。特别是高中阶段,是从接受性学习为主向自主性、探究性、研究性、发现性学习为主转变的阶段。所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就成为高中政治课堂急需解决的主要矛盾。
  3、理论阐释建立在理论生成的基础上,真正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是思想政治课的根本方法。在实际工作中,一部分人把理论的学习,异化为唯一目的。联系实际仅仅是为了理解知识、印正观点,这样就形成了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把理论的阐释作为教学活动中的重中之重,导致了教学重心的偏移,造成了教学目标的残缺。课堂教学的认知目标是有层次的,最低目标是理解掌握知识的内在含义。最高目标有两个方面:一方面这些知识是怎样来得,是怎样生成的;另一方面,这些知识是有什么用,怎样用,即学以致用。体验理论的生成过程,是培养创新精神、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破除研究的神秘感的必然,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激发学生兴趣,感悟内化升华知识的必经阶段。从生活中总结概括理论,体现了理论源于实践,遵循了认识规律,更重要的是学生获得了知识生成的体验,享受了发现的乐趣,品味了成功的喜悦。
  一堂好课,一堂符合教育规律的好课,一定是课堂效率比较高的课,教师的投入与产出的比率最高。所谓“一石激起千重浪”,就是这个道理。课堂资源很多,有课本、《课程标准》、考试大纲、网络、教师、学生,真可谓是丰富多彩的。教师若能把这些资源从整体着眼,优化目标寻求最大效益,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传输方式,让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在课堂产生共振和共鸣。这样课堂上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都能充分参与,课堂就会达到主体回归、激情参与、心灵互动、最佳双赢的效果。教师才能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和解放,成为“善驾于物”的君子。正如荀子所说:“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辑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一个好的教师,“四两拨千斤”,利用学生教学生,就发挥了最大的效能,就能给课堂注入活力,提高课堂效率。
其他文献
学习数学的过程,本质上是解决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之间矛盾的过程。学生的学习,其特点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自己的认识知识、创新知识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作为发展变化主体的学生态度消极、被动——不想学,不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充分运用或者不能以正确的方法运用自己的眼、耳、鼻、舌、身等,特别是不能或者不想动脑,去认识教师的所教,那么,即使教师“教”的再好,也不能促进学生自身知识
期刊
给课堂增添活力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课堂的活力主要表现在学习气氛活跃,学生主动参与,全身心融入到教学情境中,在愉快的教学活动中落实教学目标,提升教学效益。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生机活力,是每个教师永恒的追求。怎样给课堂注入活力,方法多样,诸如游戏、比赛、表演课本剧等,不胜枚举。我在这里要说的是,教师怎样创设情境,引领学生生机勃勃地开展学习活动,给课堂增添活力的一些学习感
期刊
有人这样形容数学:“思维的体操,智慧的火花”。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数学正在从幕后走向台前,它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在许多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公民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数学在形成人类理性思维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衡量一个人能力的重要学科,从小学到高中绝大多数同学对它情有独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然而并非人人都是成
期刊
在语文课标中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由此可见语文教学指向不在做单纯的应试教学,而是注重人的发展和成长,是为了个体的终
期刊
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表达思想,进行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作者观察世界、认识世界和创造性阐述世界的过程。新的课程标准规定高中学生要多角度去观察生活,力求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独特的感受和真切的体验。  如何去获得这些独特的感受和真切的体验呢?怎样才能写出真情灵动的自主作文呢?  一、放开眼界,学会“摄影”  鲁迅说过:“如果要创作,第一要观察”。现实生活是文学创作的唯一源泉。所以,写作教学要引导学生接触
期刊
内容摘要:近年来,通过学习教改经验材料,使我充分的认识到,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是平等、和谐的,教师重在组织、引导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关键词:情感 惯 课堂教学    关注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教学中针对学生在知识、能力等方面的特点,讲课要深入浅出,语言要通俗易懂,多鼓励,少批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期刊
在学校体育教育中提倡发展学生个性,并使其逐渐完善化,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    一、发展个性的必要性    个性是在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的。先天的遗传因素,是个性发展的自然前提。而后天因素有社会环境因素和教育因素。其中,教育因素在人的个性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1、良好个性的最佳特征之一就是创造性的发展,因此,个性的日益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一种
期刊
内容摘要: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教学中应把课本上的一些实验进行合理的科学的改进创新,充分发挥物理学实验的多种功能和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物理 实验教学 自主能力    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中对过程设计大都由教师代劳,教学过程省时,重在结论应用与记忆,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对实验进行改革创新,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我在多年的教学实
期刊
在小学,使学生学好数学,培养起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们深刻体会到,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对今后的学习乃至工作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对学生不仅要
期刊
小学生怕写作文,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一开始写作文,就好像面对一道难关,心里忐忑不安,无从下手,无言可写。能出口成章的学生寥寥无几,大多数学生要么难以下笔,要么内容空洞。面对如此情形,我们不能听之任之,盲目拔高。写作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步提高。    一、让学生自由表达,激发写作的兴趣    让学生用“平常话写平常事”而不要求学生非要用“优美”的词句去写“有意义”的事。当我们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