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味”是语文课堂的灵魂,是语文教学所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首倡“语文味”教学的程少堂先生对“语文味”的内涵有这样精辟的论述:“在语文教育过程中,以共生互学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的品味手段,让人体验到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教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片面强调了工具性,侧重字词句篇语修逻的训练,而课文只是语文知识的载体,语文课也因此远离了感性和激情,迷失在凝重的理性和空洞的说教里。所以,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帮助学生扶正学语文的目的,让语文课充满语文味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语文教师用心感悟,积极探索,智慧地处理课堂。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学形式可以多样,但无论形式如何变化,有一基本策略是永远不能改变的,那就是必须基于文本,立足语言。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并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思想的启迪。
一、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语言
教师在课堂上应设计具有灵魂感召力和审美价值的语言,通过语言来表达作品的魅力,使课堂充满诗意和浓情,从而激发学生参与对话的内在需求和积极性。
如学习余光中《乡愁》时,教师深情地说:“乡愁是一曲古老的歌,背井离乡的游子们从古唱到今: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马致远‘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而舒兰则端着一杯‘乡色酒’,叹道‘你满,乡愁也满’;席慕容更是感叹‘乡愁是一棵没有年龄的树’。那么余光中隔着海峡怎样表达自己的乡愁呢?”这样,教师巧妙地运用了诗意的教学语言,激发了学生的情感,滋润了他们的心田,使他们带着深情开始课文的学习。
二、在朗读中读出“语文味”
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再现课文所描述的情境和事物,并融入自己的情感和领悟,把潜藏在文字背后的情感、哲理、思想表达出来,最终实现对课文的内化。
如在《散步》教学中,我设计了三次不同形式的朗读。第一次是在“整体感知课文”时,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地读课文,然后说说文章讲述了怎样的一件事情。第二次是在“教学合作探究”时,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然后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捕捉细节,探究课文,并思考如下提问:(1)这几个人物分别给你留下什么印象?(2)这些句子和“散步”的主题并无关联,为什么要选择这几处景物来描写?第三次是在教学即将结束让学生感悟体验时,我又让学生齐读最后一段,相互交流对“两个人背上的加起来就是一个世界”这句话的理解。这样,就把语言教学放在了首位,读、写贯穿于课堂的始终。自由读,分角色朗读,齐读,读的方式多种多样,读的训练实实在在。学生在有起伏、有高潮、有重点、有韵味的课堂教学中,掌握了朗读的知识和技能,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得到了情感的熏陶。
三、品味语言,享受语言的魅力
品味语言可以让学生从整体上感受文章的内容、思想,培养学生全面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这在经典文学作品的教学中尤为重要。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品读,通过品味语言来把握课文的整体特点;同时,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分析,通过对语言的咀嚼和理解来理解作品人物的内心世界。
如在《夏感》的教学中,我认为文章最出色的地方是句子,所以就引导学生对文中的句子进行品味。(1)品味关键词。如“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渐渐滋成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的长墙”这句话里有“滋”“凝”两个动词,这个句子写的是夏天的“草”和“绿”,一个是如厚发的草,一个是如黛色长墙的绿烟。两个动词写出了从春到夏的变化过程。(2)品读修辞,体会语言的妙处。如“好像炉子上的一锅冷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这句话具有视觉效果,照应开篇第一句话,突出了夏天“紧张、热烈、急促”的特点。本来这些“特点”是抽象的,这里用比喻,就化抽象为具象了。(3)品味句式。如“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这两个描写春和秋的句子,概括性强,又生动形象。它们句式相同,字数也差不多,语句错落有致,琅琅上口,很适合品读。
阅读应该以欣赏的姿态面对文本,以主体的情思占有文本。教师和学生需要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感受、理解和品味文本,不仅观其言,还要品其味、悟其神。品读可以让学生从整体上感受文章的内容、思想,培养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
“基于文本,立足语言”的语文阅读教学的返璞归真,是语文教学的本色回归。坚持语文教学的最基本的“特质”就是自觉而明确地指向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如果我们能够引领学生体悟到课文言简意丰、精美雅致的语言魅力,我们的学生一定能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天地里,感受到语文学习的无穷魅力,就一定能够享受更加自由而广阔的精神世界,他们的审美意识和人文素养也将会因此获得很大的提高。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教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片面强调了工具性,侧重字词句篇语修逻的训练,而课文只是语文知识的载体,语文课也因此远离了感性和激情,迷失在凝重的理性和空洞的说教里。所以,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帮助学生扶正学语文的目的,让语文课充满语文味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语文教师用心感悟,积极探索,智慧地处理课堂。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学形式可以多样,但无论形式如何变化,有一基本策略是永远不能改变的,那就是必须基于文本,立足语言。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并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思想的启迪。
一、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语言
教师在课堂上应设计具有灵魂感召力和审美价值的语言,通过语言来表达作品的魅力,使课堂充满诗意和浓情,从而激发学生参与对话的内在需求和积极性。
如学习余光中《乡愁》时,教师深情地说:“乡愁是一曲古老的歌,背井离乡的游子们从古唱到今: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马致远‘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而舒兰则端着一杯‘乡色酒’,叹道‘你满,乡愁也满’;席慕容更是感叹‘乡愁是一棵没有年龄的树’。那么余光中隔着海峡怎样表达自己的乡愁呢?”这样,教师巧妙地运用了诗意的教学语言,激发了学生的情感,滋润了他们的心田,使他们带着深情开始课文的学习。
二、在朗读中读出“语文味”
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再现课文所描述的情境和事物,并融入自己的情感和领悟,把潜藏在文字背后的情感、哲理、思想表达出来,最终实现对课文的内化。
如在《散步》教学中,我设计了三次不同形式的朗读。第一次是在“整体感知课文”时,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地读课文,然后说说文章讲述了怎样的一件事情。第二次是在“教学合作探究”时,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然后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捕捉细节,探究课文,并思考如下提问:(1)这几个人物分别给你留下什么印象?(2)这些句子和“散步”的主题并无关联,为什么要选择这几处景物来描写?第三次是在教学即将结束让学生感悟体验时,我又让学生齐读最后一段,相互交流对“两个人背上的加起来就是一个世界”这句话的理解。这样,就把语言教学放在了首位,读、写贯穿于课堂的始终。自由读,分角色朗读,齐读,读的方式多种多样,读的训练实实在在。学生在有起伏、有高潮、有重点、有韵味的课堂教学中,掌握了朗读的知识和技能,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得到了情感的熏陶。
三、品味语言,享受语言的魅力
品味语言可以让学生从整体上感受文章的内容、思想,培养学生全面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这在经典文学作品的教学中尤为重要。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品读,通过品味语言来把握课文的整体特点;同时,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分析,通过对语言的咀嚼和理解来理解作品人物的内心世界。
如在《夏感》的教学中,我认为文章最出色的地方是句子,所以就引导学生对文中的句子进行品味。(1)品味关键词。如“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渐渐滋成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的长墙”这句话里有“滋”“凝”两个动词,这个句子写的是夏天的“草”和“绿”,一个是如厚发的草,一个是如黛色长墙的绿烟。两个动词写出了从春到夏的变化过程。(2)品读修辞,体会语言的妙处。如“好像炉子上的一锅冷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这句话具有视觉效果,照应开篇第一句话,突出了夏天“紧张、热烈、急促”的特点。本来这些“特点”是抽象的,这里用比喻,就化抽象为具象了。(3)品味句式。如“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这两个描写春和秋的句子,概括性强,又生动形象。它们句式相同,字数也差不多,语句错落有致,琅琅上口,很适合品读。
阅读应该以欣赏的姿态面对文本,以主体的情思占有文本。教师和学生需要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感受、理解和品味文本,不仅观其言,还要品其味、悟其神。品读可以让学生从整体上感受文章的内容、思想,培养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
“基于文本,立足语言”的语文阅读教学的返璞归真,是语文教学的本色回归。坚持语文教学的最基本的“特质”就是自觉而明确地指向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如果我们能够引领学生体悟到课文言简意丰、精美雅致的语言魅力,我们的学生一定能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天地里,感受到语文学习的无穷魅力,就一定能够享受更加自由而广阔的精神世界,他们的审美意识和人文素养也将会因此获得很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