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本,立足语言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ppkqpp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味”是语文课堂的灵魂,是语文教学所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首倡“语文味”教学的程少堂先生对“语文味”的内涵有这样精辟的论述:“在语文教育过程中,以共生互学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的品味手段,让人体验到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教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片面强调了工具性,侧重字词句篇语修逻的训练,而课文只是语文知识的载体,语文课也因此远离了感性和激情,迷失在凝重的理性和空洞的说教里。所以,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帮助学生扶正学语文的目的,让语文课充满语文味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语文教师用心感悟,积极探索,智慧地处理课堂。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学形式可以多样,但无论形式如何变化,有一基本策略是永远不能改变的,那就是必须基于文本,立足语言。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并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思想的启迪。
  一、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语言
  教师在课堂上应设计具有灵魂感召力和审美价值的语言,通过语言来表达作品的魅力,使课堂充满诗意和浓情,从而激发学生参与对话的内在需求和积极性。
  如学习余光中《乡愁》时,教师深情地说:“乡愁是一曲古老的歌,背井离乡的游子们从古唱到今: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马致远‘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而舒兰则端着一杯‘乡色酒’,叹道‘你满,乡愁也满’;席慕容更是感叹‘乡愁是一棵没有年龄的树’。那么余光中隔着海峡怎样表达自己的乡愁呢?”这样,教师巧妙地运用了诗意的教学语言,激发了学生的情感,滋润了他们的心田,使他们带着深情开始课文的学习。
  二、在朗读中读出“语文味”
  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再现课文所描述的情境和事物,并融入自己的情感和领悟,把潜藏在文字背后的情感、哲理、思想表达出来,最终实现对课文的内化。
  如在《散步》教学中,我设计了三次不同形式的朗读。第一次是在“整体感知课文”时,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地读课文,然后说说文章讲述了怎样的一件事情。第二次是在“教学合作探究”时,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然后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捕捉细节,探究课文,并思考如下提问:(1)这几个人物分别给你留下什么印象?(2)这些句子和“散步”的主题并无关联,为什么要选择这几处景物来描写?第三次是在教学即将结束让学生感悟体验时,我又让学生齐读最后一段,相互交流对“两个人背上的加起来就是一个世界”这句话的理解。这样,就把语言教学放在了首位,读、写贯穿于课堂的始终。自由读,分角色朗读,齐读,读的方式多种多样,读的训练实实在在。学生在有起伏、有高潮、有重点、有韵味的课堂教学中,掌握了朗读的知识和技能,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得到了情感的熏陶。
  三、品味语言,享受语言的魅力
  品味语言可以让学生从整体上感受文章的内容、思想,培养学生全面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这在经典文学作品的教学中尤为重要。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品读,通过品味语言来把握课文的整体特点;同时,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分析,通过对语言的咀嚼和理解来理解作品人物的内心世界。
  如在《夏感》的教学中,我认为文章最出色的地方是句子,所以就引导学生对文中的句子进行品味。(1)品味关键词。如“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渐渐滋成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的长墙”这句话里有“滋”“凝”两个动词,这个句子写的是夏天的“草”和“绿”,一个是如厚发的草,一个是如黛色长墙的绿烟。两个动词写出了从春到夏的变化过程。(2)品读修辞,体会语言的妙处。如“好像炉子上的一锅冷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这句话具有视觉效果,照应开篇第一句话,突出了夏天“紧张、热烈、急促”的特点。本来这些“特点”是抽象的,这里用比喻,就化抽象为具象了。(3)品味句式。如“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这两个描写春和秋的句子,概括性强,又生动形象。它们句式相同,字数也差不多,语句错落有致,琅琅上口,很适合品读。
  阅读应该以欣赏的姿态面对文本,以主体的情思占有文本。教师和学生需要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感受、理解和品味文本,不仅观其言,还要品其味、悟其神。品读可以让学生从整体上感受文章的内容、思想,培养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
  “基于文本,立足语言”的语文阅读教学的返璞归真,是语文教学的本色回归。坚持语文教学的最基本的“特质”就是自觉而明确地指向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如果我们能够引领学生体悟到课文言简意丰、精美雅致的语言魅力,我们的学生一定能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天地里,感受到语文学习的无穷魅力,就一定能够享受更加自由而广阔的精神世界,他们的审美意识和人文素养也将会因此获得很大的提高。
其他文献
一、问题的提出  高中历史新课程采用模块结构,每一模块就是一个大主题,模块大主题之下又划分出若干单元主题,单元主题之下编排具体化的单元主题内容。历史新课程的这种体系结构使得部分内容适合采用主题式教学。主题式教学就是指教师确定一个或多个教学主题,学生围绕一个或多个经过教师设计的结构化主题而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在这种重要的教学方式中,“主题”成为学习的核心,而围绕该主题的结构化内容成了学习的主要对
期刊
许多语文教师认为教学参考书远比文本来得重要,当前语文教学中的“非文本化阅读现象”依然十分严重。很多语文教师备课时一般先查阅与文本相关的资料,然后进行快餐式的阅读,并以教学参考书引领自己的教学,有的甚至直接把教学参考书的内容抄到教案上“依葫芦画瓢”地教给学生。于是,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只局限于教师的提示,而教师的认识也仅仅局限于教学参考书的提示。久而久之,教学丧失了灵动的“源头活水”,教师只能在教学参考
期刊
作文是语文综合能力的表现,是以语言为工具,调动我们的观察、记忆、思维和想象等大脑功能,反映客观事物的综合实践能力。作文的创新,离不开丰富的想象。想象是苹果落到牛顿头上引起顿悟的灵光一闪,是屈原的飘风云霓,是陶潜的悠然闲适,是李白的想落天外,是苏轼的豪放飘逸,是李清照的典雅情致……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因此,加强并拓展想象作文的训练是我们在作文教学中的重点。  一、延伸性想象作
期刊
语文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一种动态发展的过程。对教师来说,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并不难,难的是如何把理念落实在教学实践中。这需要培训者给予切实可行的、具体的实践指导。教师要在经验中学习,在反思中成长。其中最有效的方法是教师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开展行动研究。  在学校语文教研组的层面,构建以案例研究为导向的反思性教研机制,有利于教师提高教学监控水平,发现教学的症结所在,并积极寻找新思路、新理念和新策略来解决
期刊
“健康促进学校”是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范围内致力推广的一个项目,是由英文Health Promoting School直译过来的,内容包括建立健全学校的卫生政策、改善学校的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改善社区关系、提高个人健康技能、改善健康服务等几个方面。2003年底,在市教育局的帮助下,我校被确定为宁波市首批中国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致力倡导的“健康促进学校”项目推广发展学校。  我校是省无吸烟先进单位、市心
期刊
我校是一所偏僻的山区农村初级中学,地处浙江省安吉县最西部,距离县城约35公里,交通十分不便。然而,近几年来,学校扎扎实实地开展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并将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成果与校本课程的开发进行有机整合,成功出版了《古树名木》校本教材。由于教材源于学生“古树名木调查综合实践活动”的直接经验,因此贴近学生生活,受到学生的欢迎。当学生看到自己的身影或自己村里的古树出现在精美的校本教材里时,喜悦与兴奋洋溢在他
期刊
新课程的实施关注教师和学生的生命体验,呼唤动态、创新、生成的课堂,出现新的课程因素,给教师带来弹性的教学空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课程,对此体现得尤为明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形式上的开放性、活动内容的不确定性、学生反应的个体化差异以及活动结果的不可预见性等特性使其在实施过程中的不可控因素大大增多。在此意义上,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注定是动态、生成、开放的活课堂,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注定是充
期刊
编者按:经历了新课程理论培训和典型经验推广等阶段之后,当前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进入了以实施模式与路径为特征的常态化运行条件的探索阶段,进入了课程实施方法创新与改造的新阶段。本期“课改”,我们专门来关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创新”问题。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的和价值追求,也是新课程亮点所在。如何a基于学校教育的现实基础,顺利实现新课程目标是我们一直
期刊
有一堂观摩课,教学内容是人教版英语教材模块三第四单元“Reading:How life began on the earth”。上课伊始,教师跟学生打招呼,并进行自我介绍。他首先用“Do you know me?”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接着特意又提高了一个音调,用近乎当年李阳演讲疯狂英语的气势说道:“I’m Bao.You can just call me Bao.Now call
期刊
一次公开课后,上课的教师几乎哭着说:“他们怎么能这样!这样还要我老师干吗。”原来学生手头都有一本参考书。其实,听课的教师也有同感,好多问题学生可以不假思索就能对答如流,教师没起到什么作用,课堂上只能以“这位同学回答很好,下面我们齐读这一内容”应付。事后,我一直在反思这个问题:学生能对答如流就表示他们真懂了吗?参考资料唾手可得,我们能禁止学生课前参考吗?虽说新课程提倡学生自主学习,甚至有专家提出提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