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数学课堂提问的“度”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m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设疑提问是教师的基本功之一。课堂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课堂提问设计科学、技巧高超,可以大大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促进学生的发展。一堂成功的设疑释疑课,能给教师带来无尽的教学趣味,同时也能给学生带来思考的快乐和思维能力的提高。善于从教学的实际出发,随机应变,灵活提问,才能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笔者以为,课堂提问最重要的是把握好“度”,要善于在“度”中选择最佳切入点。
  角度、新颖度与密度
  要让学生感到所提出的问题既不是高不可攀,又不能唾手可得;对一些繁难复杂的问题,可转化为一系列小问题、浅问题,或以旧探新,或铺路搭桥,或触类旁通,以平缓坡度,化难为易,在解决一个个小问题的基础上深入到问题的中心。设计好跨度,就要挖掘出课堂问题的支撑点。那么,如何找出教材中的问题点呢?一般而言,抓住“五点”就可以了。即:重点、难点、疑点、兴奋点、思维点。其中,思维点多出现于议论性文章,主要有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因果关系,个性与共性的关系,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等。
  课堂提问要注意内容的新颖别致,使学生听后产生浓厚的兴趣,继而积极思考,激起探究的欲望。对于那些学生熟知的内容,要注意变换角度,使学生听后有新鲜感。课堂提问并非是越多越好。“满堂问”和“满堂灌”是同样不可取的。如果提问过多过密,学生忙于应付教师的提问,过度紧张,容易造成学生的精神疲劳和反感。因此,课堂提问要适度、适时。
  控制好速度
  教师要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反应情况,控制好速度。教师在提出问题后,要留出充裕的时间给学生思考,在停顿的这段时间内,教师既不可无事可做,也不能步步追问,力戒干扰学生的思维;而应该用鼓励、期待的目光环视学生,获取反馈信息,选准提问的时机和对象,取得最佳的提问效果。
  案例一:在《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一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先由梯子的倾斜程度引导学生发现:在直角三角形ABC中锐角∠A确定时,则∠A的对边与邻边比值确定,从而得出正切定义tanA= ,在学生接受这一新生事物后老师提出问题:在直角三角形ABC中,∠A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值是定值,那其他边的比值呢?从而引导学生思考,比值不变的还有好几组,它们是不是也有新名称?带着猜想期待老师来揭秘,新问题生成及过渡自然且好记,印象更深刻,比老师直接告诉他们效果就要好很多。
  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某一有价值知识闪烁的亮点,形成生成性问题,设计提问,启迪孩子们发表对数学的个人看法,主动、乐意地去探索数学,痴迷于他们的数学世界,既要让学生大胆而热情地表达自己的思维结果,也要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营造浓浓的教与学互动的课堂氛围,让数学闪烁他们的智慧。
  掌握好开放度、宽松度
  开放性问题是指那些结论不确定(或不明确)、方法不唯一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学生可以从多种角度去思考,寻求答案,答案具有不标准性和不唯一性。开放性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案例二:《测量物体的高度》是北师大版教材在学习了相似三角形和三角函数等知识后的一节活动实践课。在学生走出教室进行测量之前,上课教师设计如下的问题:怎样测量校园里的旗杆的高度?试针对不同的实际情况,每人设计一种具体的测量方案,然后拿到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把本小组的各种设想进行汇总和整理,选择操作简单易行的最好方案两至三个。这样一来,学生积极性很高,想到了许多教师不曾想到的问题,如:①天气好可利用影子长与树高的关系计算,但如果部分影子落在墙壁上怎么办?②没太阳光无法测影长怎么办?③树的顶部或底部又不能直接到达怎么办?学生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比例关系及三角函数的计算等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图形及具体测量方案。设计成功后,孩子们走出教室进行实践操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并从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教学中,利用原有的问题进行变式、扩展,围绕问题层层深入、剖析,纵向挖掘思维广度和密度,横向对知识进行有机整合,为每个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个性、发展认识的机会和舞台,不仅收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而且保持着学生思维上的活跃性,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新时期的教师,应该与时俱进,以宽厚博大的胸怀,与学生平等相处,宽容学生在课堂提问中出现的缺点和错误,为孩子创造宽松的课堂学习环境,让孩子的潜质得到充分发挥,真正把孩子培养成为时代所需要的人才。总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课标、教材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紧紧把握课堂提问的“度”,力求使每一个问题都处理得恰到好处,做到教与学的完美统一。
  (作者单位:福建省永春美岭中学)
其他文献
2004年2月,笔者对重庆电视台与湖南广播影视集团进行了实地考察,就频道专业化运作、频道资源整合与共享、频道资源的后续开发等问题与两个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及一线业务骨干进
学生对一些带有“陷阱”的题目常常措手不及、错误不断,由此萌发了收集这类题型的想法。通过一段时间的细心观察,发现尽管数学试题中的“陷阱”在具体表现形式上“千姿百态”,但若认真剖析一下,就会发现命题者为了对学生进行较高层次的思维水平考察,在拟制试题时往往要精心设置一些“陷阱”,让学生自认为做得万无一失,但结果却出乎意料;如果教师一提醒,学生就会恍然大悟。这就是“陷阱”题的魅力所在,往往让人觉得在意料之
内蒙古自治区参加新课标改革已经有5年了,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总喜欢多多讲解,学生课上练习量极少,教学效率不高。笔者实施了“问题引领式”的教学模式,改变了这个被动的局面,让学生多说多练,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问题引领式”的内涵  “问题引领式”的教学模式是以现行人教版教材为根据,依托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根据设计的问题串,将课程内容串连起来,利用设计好的“问题”使全体学生都参与进来,让学生主
玉米自交系郑1142的花粉在-196℃保存1~2年后,田间授粉于原自交系郑1142,获得的后代植株,其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时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均属正常 The pollen of Zheng 1142 was preserved at -196
公倍数与公因数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传统的公倍数与公因数教学相对单调、枯燥,教师采取单纯的理论灌输、概念讲解以及做题演练等战术,这样的教学课堂通常沉闷不堪,特别是当繁琐、复杂又生涩的理论概念出现,无疑是对学生原本有限的思维能力的极大挑战,影响学生的听课热情及学习积极性。打破传统的平铺直叙、直接深入主题的教学模式,通过兴趣引导、创新教学等方式开展教学活动。  情境引导,形象引导  以往的数学
会议
1992~1993年在辽宁省沈阳地区的不同生态条件下对5个大豆品种(系)的产量及产量性状进行了适应性分析,比较了几种大豆种生态适应性和稳定性评价参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结果表明,方差分析法、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