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对话的实践路向

来源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love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其他文献
摘 要  作为指向未来社会的新型学习方式,项目学习得到较多关注,然而其中倾听的教育意蕴被忽视。倾听作为人类的基础技能与品质,有助于认识自我、理解、想象力与联系感等能力的发展,应成为项目学习的重要内容。据此对项目学习提出建议:培养学生倾听自我、社会和自然界的能力,同时提升沟通能力等综合素养;教师应给予学生无条件的关注与倾听,同时培育倾听能力。  关键词  项目学习 倾听 道德教育  学会倾听有利于儿
摘 要  以高中课程方案和高中地理课程的理解为基础,建构指向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任务驱动型课时教学流程三模块。课程理解下的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块化建构,指在理解课程总体方案、学科课程内容要求和学科课程具体目标基础上,创设前置任务模块、中心任务模块和拓展任务模块,并完成指向社会、学科和学生的三模块具体任务设计。为增强实践性和可借鉴性,以课程内容要求“大气受热过程”第一课时为例,结合2019版新人教
当前,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但技术的使用并没促使素养为本的教学得到落实,理念到行为的距离与评价改革的缺位有关。为了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结合一线优秀化学教师的评价案例素材,提出了三方面评价改革建议:信息技术环境中评价的内容要覆盖三个维度、采用技术支持的多种质性评价方式、在网络和多媒体交互教学环境中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摘 要  思维可视化是以表征关系为主的可视化,能把认知过程中的思考方法和思维路径通过视觉表征呈现出来。将思维可视化工具应用于初中英语说明文阅读教学中,结合“一般—特殊型”“匹配—比较型”和“问题—解决型”三种类型具体阐释,以“看”的视觉方式重构阅读文本,既可以触发深度理解并传达意义,又能够促进思维品质,提升阅读素养,实现《课标》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  思维可视化工具 说明文教学 思维品质
摘 要 《教育部关于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提出了“强调身心参与,注重手脑并用”的基本理念。身体在劳动教育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哲学与心理学中具身认知理论的形成,为小学劳动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劳动教育的具身性体现为经验性、在场性、生命自在性、隐喻映射性等特质。为实现劳动教育的具身化,须摒弃规训传统,创设具身化的劳动教学情境;寓教于乐,加强游戏与劳动课程的融合;实现技术具身,
摘 要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各地学校如火如荼开展劳动实践教育。目前一些城市学校,特别是城市小学的劳动实践活动出现了一些“水土不服”的现象。研究认为城市小学开展劳动教育确实存在着劳动场地资源匮乏、学生劳动能力水平较低、家长不支持、劳动实践设计落后等问题。研究建议采用多校协作场地共用、基于家庭实际设计方案、将研学、郊游等活动融入劳动教育、拓
摘 要 一个人的认知水平决定了他将成为什么样的人。围绕教研员的专业领导力看教研、育素养是一种重要的教研思维方式和教研技术方法。学科教研员的专业领导力出现问题,都是因为自身的“六力”受到了局限,统筹这“六力”,用更高层级的方式来修炼,能够使教研局面豁然开朗,甚至迎刃而解。教研员发挥学科教研的专业领导力,创新培养的策略与方法,可以更好更深入地实现新时代核心素养的落地发芽生根。  关键词 核心素养 教研
摘 要  体育跨学科研究对于体育学科本身具有重大的意义,跨学科研究与跨学科知识的应用为体育学科的研究与实际应用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跨学科研究不仅促进了体育学科内容的更新与发展,并以此为基础为解决当代体育学科研究中的复杂问题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实际的体育学科跨学科研究中,培养高质量人才,开展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合作以及在此基础上广泛且合理的建设体育跨学科相关的研究机构都是体育跨学科研究的未来发展
摘 要  塑造课堂文化是一种以人文关怀为目标的素质化教育方式。美术作为一门培养学生审美素养的课程,在小学美术课程教学中塑造鲜明的课堂文化能够有效提升课程质量。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小学美术课堂文化建设的现实必要性,结合小学美术教学实践,提出创设智慧型的课堂环境、促进美术与多学科的联系、强化美术与地方文化资源的联动、优化美术课堂制度、建立美术与梦想链接的策略,以期为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  
摘 要  基于核心素养的理念探索评价目标、内容、过程与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小学数学教学评价框架,对提升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可谓意义非凡。在评价目标上,可通过理解与掌握、内化与应用、拓展与创生三级水平加以建构;在评价内容上,以数学情感、思想与意识为抓手,制定清晰的评价指标;在评价过程上,摆脱“去情境化”评价的桎梏,创设适宜的情境化教学环境;在评价方法上,丰富考试评价与表现性评价,发挥多元评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