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拉鲁肽对人胰岛淀粉样多肽聚集性及胰岛细胞毒性的影响

来源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555513097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对人胰岛淀粉样多肽聚集性及细胞毒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硫磺素T荧光法检测淀粉样纤维聚集的动力学,采用透射电镜检测淀粉样纤维的形态.分离Wistar大鼠胰岛,采用简单随机化分组的方法将大鼠胰岛随机分配成空白对照组、人胰淀素组、人胰淀素+利拉鲁肽组.24 h后采用Annexin-V/PI荧光染色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细胞凋亡及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CCL-2)mRNA的表达.结果:人胰淀素单独孵育时,荧光于1.6 h左右开始上升,并随时间延长逐渐增加,3.4 h后平稳,动力学曲线呈S型曲线;人胰淀素与利拉鲁肽(500 nmol/L)以10:1分子浓度共同孵育时,荧光信号上升延迟缓慢;以1:1分子浓度共同孵育时,荧光信号未见明显增加,动力学曲线呈直线型.透射电镜结果显示,人胰淀素单独孵育可见大量长条状纤维聚集,人胰淀素与利拉鲁肽(2μmol)以10:1浓度共同孵育后纤维数量明显减少,且短小模糊;1:1(20μmol利拉鲁肽)浓度共同孵育后,无法找到纤维结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人胰淀素组IL-1、TNFα、CCL-2基因的mRNA表达均增加,而人胰淀素+利拉鲁肽组表达均下降(F=429.68、48.79、153.39,均P<0.05).人胰淀素组细胞凋亡率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人胰淀素+利拉鲁肽组凋亡率比人胰淀素组降低(F=514.34、16.14、18.47,均P<0.05).结论:利拉鲁肽抑制胰淀素聚集,减少胰岛细胞炎症及凋亡.
其他文献
五聚蛋白3(Pentraxin 3,PTX3)是一种存在于体液中的以环状多聚体结构为特征的炎症因子,可以参与伤口愈合、组织重塑、天然免疫、炎症等过程.近年的研究发现,PTX3参与多种肿瘤的进展,是肺癌、宫颈癌、结直肠癌、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等肿瘤的独立预后因子.PTX3可以被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Jun、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核因子κB(NF-κB)、Wnt信号通路调控在肿瘤细胞中高表达,通过调控上皮-间质转分化(EMT)相关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破骨细胞分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探讨茵陈蒿汤调节阻塞性黄疸氧化应激的作用机制,并用分子对接及免疫组化进行验证.方法:首先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和UniProt数据库检索并筛选茵陈蒿汤有效成分及作用靶点;通过Gene Cards数据库检索阻塞性黄疸的作用靶点;利用R语言将疾病与药物的有效靶点进行分析,确定交集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利用R语言进行基因本体论(GO)生物学过程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Autodo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HD)治疗对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肾纤维化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0例CK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HD治疗,对比两组肾功能和肾纤维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尿氮素(BUN)、血肌酐(SCr)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C-Ⅳ)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HD治疗能够改善CKD患者的肾功能,从而延缓肾纤维化.
目的 探讨参芪地黄汤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6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参芪地黄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残余肾功能和微炎症状态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24 h尿量、血清肌酐(Scr)和尿素氮(BUN)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
目的:制备并采用整体柱固相萃取柱鉴定苍术水煎液中的化学成分.方法: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为单体,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为交联剂,环己醇和十二醇为致孔剂,偶氮二异丁腈为氧化还原引发剂,制备整体柱.采用所制备整体柱对苍术水煎液进行固相萃取,结合GC-MS分析确定苍术水煎液的化学成分.结果:所建立的方法精密度1.08%,回收率为93.23%~104.52%,相对标准偏差为2.91%(n=6),结合GC-MS从苍术水煎液鉴定确定茅术醇、β-桉叶醇、苍术酮、红没药醇等化学成分.结论:采用所制备的整体柱固相萃取结合GC-
目的:了解脐带采集过程中脐带污染菌的种类,为脐带采集液中合理添加抗生素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BacT/Alert 3D240培养系统进行微生物培养;采用梅里埃API鉴定系统鉴定菌种;采用ATB药敏系统进行药敏试验;采用油红O染色和茜素红染色,测定人脐带组织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的成脂分化和成骨分化潜能.结果:采集1562份脐带,微生物培养阳性的386份脐带采集液共检出细菌及真菌43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93株(44.1%),主要为大肠埃希氏菌,其对头孢西丁的敏感率为90.3%;革兰阳性菌210株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结石嵌顿并发急性胆石性胰腺炎(AGP)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南开医院2009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249例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诊治的十二指肠乳头结石嵌顿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ERCP术前是否并发AGP分为胰腺炎组(146例)、非胰腺炎组(103例).观察指标包括:(1)临床因素:黄疸、血清肝酶学、急性胆管炎、血脂(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诊治前住院时间.(2)病理因素:十二指肠乳头张力状态、乳头开口类型、结石嵌顿部位、嵌顿结石大小、胆总管直径和胆总管
人体内组织和器官的正常细胞在各种内外致癌因素的作用下,经过复杂的分子信号异常性演变,逐步变化为癌细胞,并逐步发展为“原发癌”.女性的生殖系统因其复杂性,往往会出现多种部位的原发癌组合,即双原发癌.女性生殖系统双原发癌种类多样,形成机制复杂,临床鉴别较为困难,给患者的有效治疗带来了诸多困难.本文就常见的几种女性生殖系统双原发癌作一综述.
目的 分析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蛋白质能量消耗(PEW)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62例老年患者,根据PEW诊断标准将其分为非PEW组(n=25)和PEW组(n=37).对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蛋白质摄入、透析时间、C反应蛋白、糖尿病发生率等资料进行单因素比较,选取存在显著差异的指标行非条件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分析影响患者出现PEW的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性别、体重指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非条件Logistic多元
本文旨在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眼底病变的相关因素,通过查找和分析以往相关研究,整合有意义的研究结果,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状态下,影响眼底病变发生的相关因素.发现肾病及其他疾病患者在血液透析情况下某些因素可以加快眼底疾病的进程,如:高脂血引起血流不畅、糖尿病肾病引起的代谢异常、脂质代谢紊乱产生的代谢物等;还有些因素可以改善眼底疾病的发生,如:血液透析的清除毒素、降压以及VEGF扩张血管等功能.因此,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来说,弄清这些因素对眼底病变的影响机制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