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体重对健康是非常重要的。但近些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合理的膳食结构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使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越来越多的研究资料表明,肥胖与健康密切相关,肥胖不仅是一种危害健康的慢性病,而且是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脂肪肝等多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关键词:体重;高脂血症;高血压;脂肪肝;高血糖
已有研究证实,肥胖是胰岛素抵抗的主要危险因素。肥胖者常存在胰岛素抵抗,使血清胰岛素水平升高,引起糖代谢紊乱,从而引发糖尿病。体重增加导致血压升高的明确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有资料称,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可通过增加钠的重吸收和增加交感神经的紧张性直接促进高血压的发生,而肥胖者的胰岛素抵抗也会使脂蛋白脂酶活性降低和低密度脂脂蛋白数量减少,二者可使血TG、VLDL、LDL清除障碍而引起一系列血脂质异常变化;随着肥胖程度的增加,过剩的脂肪在肝脏沉积,引起肝脂肪变性,是脂肪肝形成的重要原因。据报道50%肥胖者有肝内脂肪浸润,这是由于脂肪组织增加,游离脂酸释出增多之故。反映出肥胖问题已经成为当前一个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引起超重或肥胖的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原因是能量的摄入大于能量的消耗,与现代人的不健康生活方式,如膳食结构不合理,食物中胆固醇和脂肪酸摄入过多,总热量过高,缺乏运动,而就个体而言与遗传基因有关。因此,我们认为加强健康教育,提倡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正常体重对减少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和脂肪肝的患病率有重要意义。
1.研究目的:
分析体重指数与高血压、高脂血症、高血糖和脂肪肝之间的相互关系。
2.研究方法:
将某公司健康体检中不同体重指数的人群分组,采用均差±标准差,t检验,X2检验统计学方法分析不同体重指数人群间高血压、脂肪肝检出率、血脂、血糖水平的差异。
3.对象与方法
3.1.对象
某公司健康体检者234例,其中男性140人,女性94人,年龄最大63岁,最小25岁,平均40.0岁。
3.2.方法:血生化指标均采用7060C日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由固定专业技术人员测定。肝脏检查采用美国GE 200 B超诊断仪,依据《实用超声诊断学》的标准进行诊断。高血压病为静息状态下不同日至少两次测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并排除继发性高血压。采用均差±标准差,t检验,X2检验统计学方法观察BMI与高血压、高脂血症、高血糖和脂肪肝的关系。
4结果
经体检234人,体重指数18.5~23.9之间共95人,占40.6%,属正常对照组;体重指数在24.0~27.9之间为超重组,共93人,占39.7%;体重指数>28者为肥胖组,共46人,占19.7%。其中正常对照组与超重组、肥胖组间性别、年龄无明显差异(P>0.05)。
4.1高血压
正常对照组患高血压10例,患病率10.5%;超重组患高血压28例,患病率为30.1%;肥胖组患高血压19例,患病率为41.3%。经卡方检验,超重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X2=11.17,P<0.005,两组患病率有显著差异;肥胖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X2=17.97,P<0.005,两组患病率有显著差异。
4.2血脂
正常对照组患高脂血症13例,患病率13.7%;超重组患高脂血症26例,患病率为30.0%;肥胖组患高脂血症21例,患病率为45.7%。
分析各组血脂检测值,经t检验,超重组与正常对照组胆固醇值相比较,t=2.951,P<0.005;肥胖组与正常对照组胆固醇值相比较,t=9.145,P<0.001。超重组与正常对照组甘油三酯值相比较,t=2.695,P<0.01;肥胖组与正常对照组甘油三酯值相比较,t=5.455,P<0.001。均有显著性差异。
4.3血糖
正常对照组患高血糖2例,患病率2.1%;超重组患高血糖9例,患病率为9.7%;肥胖组患高血糖6例,患病率为13.0%。
分析各组血糖检测值,经t检验,超重组与正常对照组血糖值相比较,t=4.683 P<0.001;肥胖组与正常对照组血糖值相比较,t=7.091 P<0.001。均有显著性差异。
4.4脂肪肝
正常对照组患脂肪肝5例,患病率5.3%;超重组患脂肪肝27例,患病率为29.0%;肥胖组患脂肪肝27例,患病率为58.7%。经卡方检验,超重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X2=18.80,P<0.005,两组患病率有显著差异;肥胖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X2=50.44,P<0.005,两组患病率有显著差异。
5.讨论
从以上结果可看出,体重超重及肥胖者患高血压、高脂血症、高血糖和脂肪肝的危险性大大增加,超重和肥胖者上述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体重正常者,且随着体重指数的增高,血糖、血脂水平有明显升高。
参考文献:
[1]李乾,张桂英,孟燕妮.氯沙坦对脂肪肝模型鼠病理形态学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年01期.
[2]何素梅.辨证分型护理糖尿病34例[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9年02期.
[3]韩进军.自拟益气养阴汤治疗2型糖尿病74例[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3年06期.
[4]王霞.开郁清胃法与化痰通络法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胰岛素抵抗模型大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作用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3年.
关键词:体重;高脂血症;高血压;脂肪肝;高血糖
已有研究证实,肥胖是胰岛素抵抗的主要危险因素。肥胖者常存在胰岛素抵抗,使血清胰岛素水平升高,引起糖代谢紊乱,从而引发糖尿病。体重增加导致血压升高的明确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有资料称,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可通过增加钠的重吸收和增加交感神经的紧张性直接促进高血压的发生,而肥胖者的胰岛素抵抗也会使脂蛋白脂酶活性降低和低密度脂脂蛋白数量减少,二者可使血TG、VLDL、LDL清除障碍而引起一系列血脂质异常变化;随着肥胖程度的增加,过剩的脂肪在肝脏沉积,引起肝脂肪变性,是脂肪肝形成的重要原因。据报道50%肥胖者有肝内脂肪浸润,这是由于脂肪组织增加,游离脂酸释出增多之故。反映出肥胖问题已经成为当前一个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引起超重或肥胖的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原因是能量的摄入大于能量的消耗,与现代人的不健康生活方式,如膳食结构不合理,食物中胆固醇和脂肪酸摄入过多,总热量过高,缺乏运动,而就个体而言与遗传基因有关。因此,我们认为加强健康教育,提倡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正常体重对减少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和脂肪肝的患病率有重要意义。
1.研究目的:
分析体重指数与高血压、高脂血症、高血糖和脂肪肝之间的相互关系。
2.研究方法:
将某公司健康体检中不同体重指数的人群分组,采用均差±标准差,t检验,X2检验统计学方法分析不同体重指数人群间高血压、脂肪肝检出率、血脂、血糖水平的差异。
3.对象与方法
3.1.对象
某公司健康体检者234例,其中男性140人,女性94人,年龄最大63岁,最小25岁,平均40.0岁。
3.2.方法:血生化指标均采用7060C日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由固定专业技术人员测定。肝脏检查采用美国GE 200 B超诊断仪,依据《实用超声诊断学》的标准进行诊断。高血压病为静息状态下不同日至少两次测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并排除继发性高血压。采用均差±标准差,t检验,X2检验统计学方法观察BMI与高血压、高脂血症、高血糖和脂肪肝的关系。
4结果
经体检234人,体重指数18.5~23.9之间共95人,占40.6%,属正常对照组;体重指数在24.0~27.9之间为超重组,共93人,占39.7%;体重指数>28者为肥胖组,共46人,占19.7%。其中正常对照组与超重组、肥胖组间性别、年龄无明显差异(P>0.05)。
4.1高血压
正常对照组患高血压10例,患病率10.5%;超重组患高血压28例,患病率为30.1%;肥胖组患高血压19例,患病率为41.3%。经卡方检验,超重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X2=11.17,P<0.005,两组患病率有显著差异;肥胖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X2=17.97,P<0.005,两组患病率有显著差异。
4.2血脂
正常对照组患高脂血症13例,患病率13.7%;超重组患高脂血症26例,患病率为30.0%;肥胖组患高脂血症21例,患病率为45.7%。
分析各组血脂检测值,经t检验,超重组与正常对照组胆固醇值相比较,t=2.951,P<0.005;肥胖组与正常对照组胆固醇值相比较,t=9.145,P<0.001。超重组与正常对照组甘油三酯值相比较,t=2.695,P<0.01;肥胖组与正常对照组甘油三酯值相比较,t=5.455,P<0.001。均有显著性差异。
4.3血糖
正常对照组患高血糖2例,患病率2.1%;超重组患高血糖9例,患病率为9.7%;肥胖组患高血糖6例,患病率为13.0%。
分析各组血糖检测值,经t检验,超重组与正常对照组血糖值相比较,t=4.683 P<0.001;肥胖组与正常对照组血糖值相比较,t=7.091 P<0.001。均有显著性差异。
4.4脂肪肝
正常对照组患脂肪肝5例,患病率5.3%;超重组患脂肪肝27例,患病率为29.0%;肥胖组患脂肪肝27例,患病率为58.7%。经卡方检验,超重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X2=18.80,P<0.005,两组患病率有显著差异;肥胖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X2=50.44,P<0.005,两组患病率有显著差异。
5.讨论
从以上结果可看出,体重超重及肥胖者患高血压、高脂血症、高血糖和脂肪肝的危险性大大增加,超重和肥胖者上述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体重正常者,且随着体重指数的增高,血糖、血脂水平有明显升高。
参考文献:
[1]李乾,张桂英,孟燕妮.氯沙坦对脂肪肝模型鼠病理形态学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年01期.
[2]何素梅.辨证分型护理糖尿病34例[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9年02期.
[3]韩进军.自拟益气养阴汤治疗2型糖尿病74例[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3年06期.
[4]王霞.开郁清胃法与化痰通络法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胰岛素抵抗模型大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作用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