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长达半月之久的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举行。当人们在感受鸟巢的雄伟、水立方的壮丽、中国传统文化的灿烂与辉煌之际,同样被奥运场馆前一株株绽放的小菊所惊艳。
菊,本是凌霜傲骨之物,缘何在炎炎夏季向阳盛开呢?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戴思兰介绍,这是她们课题组研发的最新科研成果——盆栽小菊。她带领课题组研发的栽培技术不仅能使秋季开花的普通菊花在盛夏开花,还使之能耐高温高湿,延长花期两月有余,即使遭遇风沙暴雨仍能盛开不败。此“盆栽小菊”产品一经创制,立即引起世人关注,这才有了“菊花傲登08奥运”的惊艳之举。
时至今日,戴思兰仍旧徜徉在花卉的科研之海。从花型、花色的外在表型到芳香、花期的内部机理,从常规育种技术到分子生物学机理,对菊花进行全方位的研究,为人类一一揭开了那份自然之理,为人类理解观赏植物的栽培与调控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结缘菊花世界
其实,戴思兰与菊相伴已近30年。
1988年,戴思兰在硕博连读期间师从园林界泰斗陈俊愉院士。从此,与菊花结下不解之缘。
“陈俊愉先生认为菊花是世界上最美的花,它是园艺育种史上的一大奇迹”。她在确定博士论文课题时就选择了探讨菊花的起源,“这个课题始于上世纪50年代庐山植物园主任陈封怀先生在国际园艺学大会上提交的一篇论文,国际专家们认为菊花起源于中国,中国菊花文化历史悠久,品种丰富,研究菊花的起源是非常必要的。”戴思兰介绍说,“丰富多彩的菊花品种起源和演化的历史,不仅是自然进化的奇迹,也是人工育种史的一大奇迹。了解菊花的起源,是研究其他问题的基础”。
于是,她双管齐下。一方面查阅大量文献资料,梳理菊花知识,构建菊花演化路径的理论框架;另一方面前往菊花丰富的中原地区,走遍田间山野找寻到7个野生品种,通过种间杂交试验和比较种间亲缘关系的方法构建菊花的演化路径。结果,两种研究方法得出的结论非常相似。当《中国栽培菊花起源综合研究》这篇博士论文被17位评审人以全优评价通过时,她在菊花研究的道路上已历经6年锤炼。
随后,戴思兰远赴美国留学3年,走进享誉国际生命科学领域的著名教授吴瑞先生的实验室。在吴瑞教授指导下,打开了从分子生物学层面研究的大门。
从此,戴思兰在菊花的探讨上开始由外在表型走向内在机理。
无论是菊花种质资源收集和评价、中国传统菊花历史文化,还是菊花观赏品质形成机理、品种改良技术以及产业化栽培技术,戴思兰带领课题组成员都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尤其是在菊花花色形成机理和菊花种质资源的研究上,成为国际园艺学领域菊花研究的“风向标”。
从植物遗传育种到分子生物学
“在现代生物学飞速发展的今天,若仅仅从表型上去描述生物,那就太肤浅了”,戴思兰认为,“必须要解析表型的形成机理,才能真正了解生命的本质,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从分子生物学基础,到遗传调控机理、基因调控网络的研究等,戴思兰带领课题组不断探索,试图抵达植物“内心”。
比如在观赏植物花色形成机理上,她认为虽然基于基因组、转录组和代谢组解析花青素合成及呈色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长足进展,也形成了一些转基因花卉,但在基因调控表达方面仍须厘清,提高转基因植株花色饱和度仍然是一项艰苦的研究课题。因此,她在转录调控机理、DNA序列差异、表观遗传修饰等方面又展开了继续探索。
近10年来,她先后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面上项目和1项重点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林业局“948”项目、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国家林业局林业行业科研专项等10余项科研工作,领导的课题组已经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在研究过程中,她提出了应用植物系统学方法探讨观赏植物品种起源及进化问题的分析思路,并从表型性状出发,采用杂交试验、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数据分析与计算不同分类单位间的亲缘关系,科学地阐明了菊花品种及其近缘种间的亲缘关系。2013年,“菊花品种及其近缘种间亲缘关系的遗传分析”成果荣获教育部自然科学研究奖二等奖。
为表彰戴思兰团队在花卉研究方面的成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把其领导的菊花育种团队正式命名为“北京市花卉育种研发创新团队”。
教研传承 “牵手”企业
本科毕业后,戴思兰就怀揣着极大地热情投入到教学工作中。
“这是一种传承”。上世纪80年代的北京林业大学,百废待兴。在这里,戴思兰曾受到陈俊愉、孟兆祯、孙筱祥、苏雪痕、王莲英等老一辈知识分子的教導。
“文革后的他们,是怀着满腔的教学科研热情回到学校的,编写油印教材、吃住在木板房、边备课边教课”,在“老先生们”的热情感染下,她认为他们传承给自己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认真的做事态度、实事求是的原则、积极的探索精神。
薪火代代相传。在日常教研工作中,戴思兰也同样把这种品质传承给了自己的学生。她鼓励学生一定要积极进取,让研究成为一种习惯。鼓励学生登台演讲,把自己学到的知识能够形成系统化的框架讲给别人听。在这种培养下,她所带的学生在科研素质、学术道德方面非常优秀,在理论知识、实验技巧方面非常成熟。戴思兰多次获评优秀研究生导师,辅导的研究生也多次获评优秀毕业生。2016年,她获得宝钢优秀教师奖。
30多年的园林植物科研经验,众多引领业界前沿的科学成果,都让很多人慕名前来与戴思兰切磋科研、探讨前景。为了方便同行间交流合作,她联合其他学者在2013年成功组织“2013国际菊花学术研讨会”,给大家建立了一个广泛交流的平台。并担任主编,编写《园林植物遗传学》《园林植物育种学》教材,出版《中国菊花全书》《百菊图话》等专著,以多种形式达到领域内资源共享,促进园林学科快速发展。
同时,她也成为很多花卉企业家们紧盯的“目标”。
科学研究是产业创新的主要推动力,科研工作者们的成果及对行业的观察与思考,是提高企业竞争力不可或缺的因素。产学研相结合,成为大势所趋。戴思兰同样认为,花卉要以为人类社会打造愉悦的生态环境为主,走向产业化是必然趋势。
于是,她带领团队“牵手”花卉企业,为菊花产业化提供技术支持,搭建起菊花与企业两者间的桥梁,让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田野之菊走进了千万寻常百姓家。其中,“切花菊产业化周年生产技术”“盆栽菊花产业化周年生产技术”这两项技术被国家林业局认定为科技成果的同时,均实现了企业化生产,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价值。
深耕观赏园艺学科数十年,她把所有经验归纳成四句话:识别是前提,栽培是基础,研究是中心,应用是目的。也就是说研究应该是“从田间做到试管,再从试管做到田间”,一句话道尽花卉科研真谛。
鉴于戴思兰教授对中国观赏园艺事业的贡献,中国园艺学会观赏园艺专业委员会授予她2016年年度特别荣誉奖。她因此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女性园艺学家。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也被戴思兰教授优雅的谈吐、渊博的学识、端庄的形象深深折服。作为一个载誉等身的科研工作者,她数十年执着科研,虔诚教学,提携后辈。她敬业认真的做事态度与不断进取的探索精神能让更多具备中国悠久历史文化底蕴的古典花草以现代之姿绽放于世界舞台。
菊,本是凌霜傲骨之物,缘何在炎炎夏季向阳盛开呢?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戴思兰介绍,这是她们课题组研发的最新科研成果——盆栽小菊。她带领课题组研发的栽培技术不仅能使秋季开花的普通菊花在盛夏开花,还使之能耐高温高湿,延长花期两月有余,即使遭遇风沙暴雨仍能盛开不败。此“盆栽小菊”产品一经创制,立即引起世人关注,这才有了“菊花傲登08奥运”的惊艳之举。
时至今日,戴思兰仍旧徜徉在花卉的科研之海。从花型、花色的外在表型到芳香、花期的内部机理,从常规育种技术到分子生物学机理,对菊花进行全方位的研究,为人类一一揭开了那份自然之理,为人类理解观赏植物的栽培与调控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结缘菊花世界
其实,戴思兰与菊相伴已近30年。
1988年,戴思兰在硕博连读期间师从园林界泰斗陈俊愉院士。从此,与菊花结下不解之缘。
“陈俊愉先生认为菊花是世界上最美的花,它是园艺育种史上的一大奇迹”。她在确定博士论文课题时就选择了探讨菊花的起源,“这个课题始于上世纪50年代庐山植物园主任陈封怀先生在国际园艺学大会上提交的一篇论文,国际专家们认为菊花起源于中国,中国菊花文化历史悠久,品种丰富,研究菊花的起源是非常必要的。”戴思兰介绍说,“丰富多彩的菊花品种起源和演化的历史,不仅是自然进化的奇迹,也是人工育种史的一大奇迹。了解菊花的起源,是研究其他问题的基础”。
于是,她双管齐下。一方面查阅大量文献资料,梳理菊花知识,构建菊花演化路径的理论框架;另一方面前往菊花丰富的中原地区,走遍田间山野找寻到7个野生品种,通过种间杂交试验和比较种间亲缘关系的方法构建菊花的演化路径。结果,两种研究方法得出的结论非常相似。当《中国栽培菊花起源综合研究》这篇博士论文被17位评审人以全优评价通过时,她在菊花研究的道路上已历经6年锤炼。
随后,戴思兰远赴美国留学3年,走进享誉国际生命科学领域的著名教授吴瑞先生的实验室。在吴瑞教授指导下,打开了从分子生物学层面研究的大门。
从此,戴思兰在菊花的探讨上开始由外在表型走向内在机理。
无论是菊花种质资源收集和评价、中国传统菊花历史文化,还是菊花观赏品质形成机理、品种改良技术以及产业化栽培技术,戴思兰带领课题组成员都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尤其是在菊花花色形成机理和菊花种质资源的研究上,成为国际园艺学领域菊花研究的“风向标”。
从植物遗传育种到分子生物学
“在现代生物学飞速发展的今天,若仅仅从表型上去描述生物,那就太肤浅了”,戴思兰认为,“必须要解析表型的形成机理,才能真正了解生命的本质,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从分子生物学基础,到遗传调控机理、基因调控网络的研究等,戴思兰带领课题组不断探索,试图抵达植物“内心”。
比如在观赏植物花色形成机理上,她认为虽然基于基因组、转录组和代谢组解析花青素合成及呈色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长足进展,也形成了一些转基因花卉,但在基因调控表达方面仍须厘清,提高转基因植株花色饱和度仍然是一项艰苦的研究课题。因此,她在转录调控机理、DNA序列差异、表观遗传修饰等方面又展开了继续探索。
近10年来,她先后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面上项目和1项重点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林业局“948”项目、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国家林业局林业行业科研专项等10余项科研工作,领导的课题组已经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在研究过程中,她提出了应用植物系统学方法探讨观赏植物品种起源及进化问题的分析思路,并从表型性状出发,采用杂交试验、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数据分析与计算不同分类单位间的亲缘关系,科学地阐明了菊花品种及其近缘种间的亲缘关系。2013年,“菊花品种及其近缘种间亲缘关系的遗传分析”成果荣获教育部自然科学研究奖二等奖。
为表彰戴思兰团队在花卉研究方面的成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把其领导的菊花育种团队正式命名为“北京市花卉育种研发创新团队”。
教研传承 “牵手”企业
本科毕业后,戴思兰就怀揣着极大地热情投入到教学工作中。
“这是一种传承”。上世纪80年代的北京林业大学,百废待兴。在这里,戴思兰曾受到陈俊愉、孟兆祯、孙筱祥、苏雪痕、王莲英等老一辈知识分子的教導。
“文革后的他们,是怀着满腔的教学科研热情回到学校的,编写油印教材、吃住在木板房、边备课边教课”,在“老先生们”的热情感染下,她认为他们传承给自己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认真的做事态度、实事求是的原则、积极的探索精神。
薪火代代相传。在日常教研工作中,戴思兰也同样把这种品质传承给了自己的学生。她鼓励学生一定要积极进取,让研究成为一种习惯。鼓励学生登台演讲,把自己学到的知识能够形成系统化的框架讲给别人听。在这种培养下,她所带的学生在科研素质、学术道德方面非常优秀,在理论知识、实验技巧方面非常成熟。戴思兰多次获评优秀研究生导师,辅导的研究生也多次获评优秀毕业生。2016年,她获得宝钢优秀教师奖。
30多年的园林植物科研经验,众多引领业界前沿的科学成果,都让很多人慕名前来与戴思兰切磋科研、探讨前景。为了方便同行间交流合作,她联合其他学者在2013年成功组织“2013国际菊花学术研讨会”,给大家建立了一个广泛交流的平台。并担任主编,编写《园林植物遗传学》《园林植物育种学》教材,出版《中国菊花全书》《百菊图话》等专著,以多种形式达到领域内资源共享,促进园林学科快速发展。
同时,她也成为很多花卉企业家们紧盯的“目标”。
科学研究是产业创新的主要推动力,科研工作者们的成果及对行业的观察与思考,是提高企业竞争力不可或缺的因素。产学研相结合,成为大势所趋。戴思兰同样认为,花卉要以为人类社会打造愉悦的生态环境为主,走向产业化是必然趋势。
于是,她带领团队“牵手”花卉企业,为菊花产业化提供技术支持,搭建起菊花与企业两者间的桥梁,让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田野之菊走进了千万寻常百姓家。其中,“切花菊产业化周年生产技术”“盆栽菊花产业化周年生产技术”这两项技术被国家林业局认定为科技成果的同时,均实现了企业化生产,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价值。
深耕观赏园艺学科数十年,她把所有经验归纳成四句话:识别是前提,栽培是基础,研究是中心,应用是目的。也就是说研究应该是“从田间做到试管,再从试管做到田间”,一句话道尽花卉科研真谛。
鉴于戴思兰教授对中国观赏园艺事业的贡献,中国园艺学会观赏园艺专业委员会授予她2016年年度特别荣誉奖。她因此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女性园艺学家。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也被戴思兰教授优雅的谈吐、渊博的学识、端庄的形象深深折服。作为一个载誉等身的科研工作者,她数十年执着科研,虔诚教学,提携后辈。她敬业认真的做事态度与不断进取的探索精神能让更多具备中国悠久历史文化底蕴的古典花草以现代之姿绽放于世界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