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中国开储战略油

来源 :中国经济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clu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在海外建设的第一条跨国石油管道、连接哈萨克斯坦西部和新疆的中哈石油管道“阿塔苏-阿拉山口”段在今年9月底正式破土动工。“这一项目是中国战略能源储备的一个突破。”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凤英说。“这是中俄开展能源合作最可靠的基础。”外交部部长助理李辉这样说。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战略研究室主任指出,国内外石油消费与进口情况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是重大深远的,中国的石油消费去年第一次超过日本而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石油消费将逼近美国
  
  按照国际能源组织的预测,未来世界能源需求的主要增长将基本产生在经济增势明显的亚太地区,尤其是亚洲地区。而21世纪前30年,世界经济发展热点在东北亚环日本海地区,该地区对能源的需求增长将最快,可达8%~10%。这种快速增长的势头继续下去的话,亚洲终要取代北美成为世界石油消费市场的中心。预计中国在2010年前原油消费量将以年均4.5%的速度递增,2010年将达到3亿吨,需进口原油1.12亿吨;2020年原油消费量将增加为3.8亿吨~4亿吨,需要进口原油1.8亿吨~2亿吨,进口依赖率将高达50%以上。在2015至2020年可能会超过日本成为亚洲石油消费量最大的国家。总的看,伊拉克战争后,国内外石油消费与进口情况的变化对我国的影响是重大而深远的,对此,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应对之策,抓住有利时机,明确石油安全的战略方针并加以全面实施。
  根据不少权威预测综合分析,未来10至15年内,中国作为东北亚和亚洲地区的第一大石油消费国和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将进一步接近美国这一世界最大的石油消费国,中国能源对外依存度将越来越大。因此我们迫切需要建立起全球范围内的能源供应体系,以获得长期、稳定、充足和价格合理的石油供应,支持我国社会与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然而,当前国际能源命脉仍然掌握在西方发达国家手中,在日趋激烈的国际能源竞争中,我国长期以来处于劣势,对国际石油市场及能源供应产地缺乏足够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因此被动性很大。据有关资料,目前世界排名前20位的大型石油公司垄断了全球已探明优质石油储量的81%。
  
  战略储备基地明年进油
  
  从宁波市驾车东行1小时45分,便可直达镇海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基地施工现场。在数十台机器的轰鸣声中,中石化建设三公司的建筑工人正在紧张作业。由于目前工程建设还处在前期施工阶段,工地现场暂时还看不到巨型储油罐的身影。
  该库区南北跨度1200米,东西860米,一期工程共4组16个油罐,施工建设将于2005年第三季度以前完成。全部工程在2006年底之前竣工,共有52个油罐,可储备石油总计520万立方米,工程概预算为37.6亿元。
  此外,整个建设项目其实是连在一起的两个库区,在52个国家战略石油储备油罐旁边,还有中石化的20个商业储备中转油罐,其中基地北线的8个中石化中转油库已经建设完成,还有12个中转油库待建。
  而且按规划,镇海基地今后将与相距不远的另一个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基地——舟山岙山油库实现管网互联,管网同时也具有储存和输送的功能,两大基地间可以很方便的调配库存。
  除镇海外,其他三处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基地也在加紧建设之中。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副局长白荣春近日透露说,我国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建设的一期工程已经全面铺开。中石化、中石油和中海油这三大国内石油公司受国家委托,负责工程总体建设,预计2006年至2008年,大连、黄岛、镇海、舟山四大石油储备基地将基本竣工。基地建成后将交由国家石油储备办公室垂直管理。
  
  远期目标:2015年
  
  业内专家认为,四大石油储备基地建成后,总共能形成约10余天原油进口量的政府战略石油储备能力。再加上全国石油系统内部21天进口量的商用石油储备能力,我国总的石油储备能力将超过30天原油进口量。
  据了解,我国战略石油储备实际上是由政府(国家)储备和民间(石油企业)商用储备两部分构成。国家石油储备办公室徐锭明认为,国家是石油战略储备的主要投资者,还要进一步通过立法来建立政府储备和民间储备相结合的机制,充分发挥石油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逐步达到国家石油储备的总体目标。
  到目前为止,美国、日本和德国的石油储备分别达到了净进口量的158天、161天和127天。我国的石油储备规模应该有多大,专家之间对此存在很大争议。
  近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副局长白荣春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也明确表态,国际能源署建议成员国的战略石油储备标准是90天的石油净进口量,我国石油储备的远期目标也将参照这一标准。到2015年,我国战略石油储备的远期目标可望实现。
其他文献
1.顾客越来越聪明、期望值越来越高  现在,消费者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使得很多消费者从情感型忠诚顾客转变为理智型消费者,而且他们的信息来源和渠道也越来越多。这使得消费者能很好的在不同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之间做出比较和判断。    2.互联网导致了顾客的不忠诚   互联网作为一种有效的销售渠道,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消费者的购物习惯,他们购买产品越来越便利,这使得很多习惯型忠诚顾客忠诚度大大降低。    
期刊
调查显示:  受调查的保险公司均认为,直接入市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已基本成熟,自己已做好相关的人才储备和制度设定;大多数保险公司对蓝筹股最感兴趣,在操作策略上选择长期持有   继中国独立董事调查之后,上证报今日再度出击,推出中国资本市场系列调查报告之二——保险公司直接入市意向调查。调查显示,保险公司表现出强烈的直接入市意愿,在投资理念上偏好大盘蓝筹股,追求长期稳定的回报。   在本次调查中,100
期刊
目前个股预盈预增、预警预亏接踵而至,中报成了所有投资人关心的问题。那么,“中报期”操作有哪些注意事项?如何趋利避害?笔者认为,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一)注意“盘面热点跟消息走”,看明消息才能看清大势    中国股市,历来跟着形势走,跟着政策走,盘面热点则历来跟着消息走。据笔者监测,4月以来每天都有5到22条利空,股指不断跌落也就难免。但是从6月下旬开始,利好消息开始增多,盘面也逐渐开始出现热
期刊
一、机遇与风险并存    最近3年来,保健品行业遭遇了低谷,连续三年来,保健品行业的销售额下降得很严重,据综合统计,2003年保健品行业的销售额只有2000年的60%。  行业的销售额反映了行业的宏观态势,从微观上说,最近3年,2000年以后,采用保健品传统营销模式的企业,新上市的产品,几乎没有一个做成功,失败的却比比皆是。甚至一些采用传统营销取得很大成功的企业,都遭遇了严重的新产品危机。养生唐是
期刊
近来,人们越来越多地将注意力投向数量庞大的中小企业。可是,中国最具成长性的中小企业有哪些?它们分布在哪些行业和哪些地区?它们的高速发展有什么共同特点?近日在北京发布的“第三类财富——中国‘200佳’高速成长中小企业”首期调研结果中,初步揭开了中国高成长中小企业的秘密。   也许数字最能说明问题:在中国134.6万家工业企业中,中小企业占99.8%,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60%、销售收入的57%、出口总
期刊
社会调查:  为了解未成年人玩网络游戏的状况,中国社会调查所日前对北京、上海、哈尔滨、武汉、长沙等地的1200位中小学生和600位家长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有97%的未成年被访者表示平日上网,可见上网在未成年人中已非常普及。   对于未成年人来说,电脑不仅给他们的学习带来了方便,也让他们开阔了眼界。但是随着电脑功能的日益增多,所带来的负效应也就越来越多,对于未成年人来说,上不良网站、玩电脑游戏对他
期刊
9月13日,国家审计署公布的2004年第4号审计公告,将中国的税收征管部门推到了公众舆论的漩涡之中——  审计署组织17个驻地方特派员办事处,在2003年9月至2004年1月间,对17个省(区、市)税源比较集中的35个市(地)税务机关2002年至2003年9月税收征管情况进行了审计调查,重点抽查了788户企业的纳税申报、税款缴纳、税收优惠政策执行以及税收流失等情况。  审计调查显示,788户企业2
期刊
记者:蒋总,你好!目前国内艺术品市场十分火爆,特别是名家书画收藏投资气氛日趋浓郁,使得艺术品市场十分活跃。浙江皓翰作为浙江最大的艺术品拍卖公司,而你本人又是一个收藏家,借此机会。请你谈谈拍卖与收藏的关系。  蒋频:世界上先有收藏家,然后才有艺术品拍卖行。但人类的拍卖行为可能要早于收藏行为,在古罗马时期,就有拍卖市场。不过,那时所拍卖的不是艺术品,而是奴隶。  历史到了21世纪、市场经济如此发达的今
期刊
著名经济专家、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日前指出,今后宏观调控要过一个“两难”关口,即在经济和物价之间实现短期均衡。  陈东琪说,最近几个月,中国国民经济运行出现一个重要的“景气交叉”现象,即一方面是经济增长速度下滑,另一方面是物价总水平上行。因此,今年第四季度和明年的宏观调控要过一个“两难”的关口:既要控制物价持续上涨逐渐表现出来的通货膨胀,又要防止货币、信贷、投资和工业下降过快、过久
期刊
根据我国个人所得税法的有关规定,从1980年9月10日征收个人所得税以来,个人取得企业债券利息收入,一直作为“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税项目,按20%的比例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人投资者无论是在一级发行市场还是在二级市场购买企业债券,持有到期后取得的利息收入均应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税款由兑付利息的机构负责代扣代缴。此外,个人投资者持有的企业债券在债券到期前转让的,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的有关规定,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