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学生核心素养构建STEAM校本课程

来源 :课堂内外·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ylw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STEAM教育是基于项目式、情景式、探索式、问题式的学习,是一种以儿童为主体的教学策略。STEAM教育对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本课题作为福州市信息技术课题,基于福建船政文化背景下对STEAM教育的本质、本地化、实践化进行探索,通过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福建船政学堂;STEAM教育;创新思维;创客;核心素养
  一、国内外STEAM教育现状及研究价值
  (一)关于STEAM教育概念
  STEAM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艺术(Arts)、数学(Mathematics)的英文简称,指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的教和学,强调将原本分散的五门学科内容融合形成整体,把学生学习的零碎知识变成互相联系的统一整体。STEAM教育的本质是在跨学科整合过程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好地释放学生的自然天性,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二)国外STEAM教育研究现状
  早在1986年,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发表了《本科的科学、数学和工程教育》报告,首次明确提出“科学、数学、工程和技术”教育的纲领性建议,被认为是美国STEAM教育的开端。2007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国家竞争力法》,大力加强了对STEAM教育的投入,最近又出台了STEAM教育2026愿景,在学前至高等教育阶段普及实施。英国、德国、芬兰、日本等创新大国也纷纷将STEAM教育写入政府文件并作出战略部署。
  (三)国内STEAM教育研究現状
  1.国内洋务运动时期的“STEAM”教育。中国STEAM教育的开展可以溯源自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时期。当时晚晴政府腐败衰弱,为挽救民族危亡需要大量的新式人才。以林则徐、左宗堂为代表的洋务派产生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奏请清廷批准于福州市马尾创办福建船政学堂。船政学堂引进欧洲的教育体制,将学堂分设两部分———前堂和后堂,并聘请外教教学。船政学堂的课程设置有自然科学、专业课、实习课以及留学,充分体现了学科综合性。教学采取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方法,打破了中国千年来只重经学理论轻实践的传统。船政学堂后期增设的艺圃,采用半工半读的学徒制教学模式使得学员快速成长。
  福建船政学堂的教育模式与STEAM教育理念相似,强调培养学生多学科知识的整合与能力转化、基于真实世界问题的解决能力、融入情境的科技探究与创新能力、深度实践能力。虽然其办学只有短短四十余年,却是中国近代工业企业、科技文化教育相结合的典范,是中国近代培养科技队伍的基地、海军航空业的摇篮,在中国近代社会科学、军事、外交、高等教育、工业制造、西方经典文化翻译等领域都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为国家造就了大批栋梁之才。福建船政建造的首批舰船组建了近代中国的第一支海军舰队。可以说,福建船政学堂办学成效卓著、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2.新世纪的“STEAM”教育。本世纪初以来,中国STEAM教育逐渐呈现繁荣发展的态势。首先是国家科技战略政策融入STEAM教育理念;其次是科学教育政策重视STEAM教育;三是教育信息化政策明确STEAM教育发展任务。2016年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明确要求:有条件的地区要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在“众创空间”、跨学科学习(STEAM教育)、创客教育等新的教育模式中的应用,着力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养成数字化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信息化面向未来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支撑引领作用。2017年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阐明小学科学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四个领域。2017年6月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成立了STEAM教育研究中心,2018年5月启动《中国STEM教育2029创新行动计划》。
  (四)研究愿景
  新时代的中国社会转型发展对人才结构提出更高的迫切要求,2016年颁布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要成为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离不开人才的支撑,推动教育改革是关键。STEAM课程作为一项人才培养模式,能够促进学、做、研、悟、用一体,知行合一;能够完善公民素养结构,提升普通民众的科学文化与技术水平;促进教育文化革新,超越学科的鸿沟,以真实问题解决为对象,强调合作、探究、创新;促进学习方式变革,构建多样化的教育课程体系,引发多样化的教学形式。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毗邻福建船政学堂旧址近百年的福州市罗星中心小学,办学深受福建船政文化“爱国、科学、进取、创新”思想的引领。学校于2018年12月启动《基于福建船政文化背景下开展小学科学STEAM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市级课题研究,旨在开发和实施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船模STEAM课程,以探究式和项目式的跨学科综合学习,探索STEAM教育实践经验和技术策略,增强人文底蕴,培养探究能力、创新意识、批判性思维等科学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一批充满爱国情怀的科技小创客,为未来社会储备人才。
  二、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STEAM校本课程体系
  笔者与课题组成员,在学校原有的航海模型科技兴趣课程基础上,结合福建船政文化开发了一系列具有浓郁的区域特点、学校特色的船模STEAM课程。
  (一)课程内容
  (二)实施途径
  1.尝试打造STEAM学习空间。STEAM教育倡导构建灵活且包容的学习空间,学校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工具,在原有传统教室、学科实验室的基础上进行升级改造,建设STEAM创新实验室,打造具有时代特征、资源丰富、软硬件相配套的学习空间,激发创造力,增强师生STEAM学习体验。   2.初步探索STEAM教育师资的培养机制。以课题组成员为核心力量,引导年轻教师围绕STEAM教育教学策略、教学案例研发、评测体系研制等专题开展研究和学习,通过培训、公开课、研讨课、学术报告等形式进行STEAM项目的交流与研讨,在实践研究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初步探索STEAM教育师资的培养机制。
  3.充分利用校外资源。探索校内外合作育人模式,充分利用造船厂、海军博物馆、科技馆、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科普教育基地、青少年科技活動场等校外机构的科学教育资源,面向学生开展科普报告、科学体验、科学探究、技术工程设计等活动,让学生接触前沿新知,启迪创新思维。
  三、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体验STEAM教育的魅力
  与传统的分学科教学相比,STEAM课程具有跨学科、体验性、情境性、协作性、艺术性、设计性、趣味性、实践性等特点,尤其凸显了“跨学科学习、工程设计主导、学生动手操作、团队协作参与、成果多元开放”等特征。
  1.跨学科学习展现STEAM课程的创新魅力。STEAM课程的跨学科项目式学习不是把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等知识进行简单的叠加,而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使各门学科有机融合。跨学科学习,促使教师跳出基于标准化考试的传统教育思维定势,勇于在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上积极探索、革故鼎新。同时,学生在项目式学习中,逐步打破学科界限,形成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知识提出设计思路、解决问题的能力,生成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2.工程设计主导透视STEAM课程的思维魅力。工程设计是STEAM课程的主导或主线。学生在融入科学、技术、艺术、数学的工程设计和研究的过程中,能够形成一种系统的运用各种知识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工程思维。如:确定需要解决的问题和需要达成的目标———研究和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根据已有知识与目标制作模型———对模型进行评估———选择最优方案———若未达成预定目标,需重新定义问题设计步骤。工程思维能够使学生完整地经历提出问题、规划方案、修订方案、解决问题、形成成果、展示交流、评价改进的各个阶段,使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实践应用能力、迁移创新能力、合作沟通表达等综合能力不断发展。
  3.动手操作体现STEAM课程的实践魅力。STEAM实验教室与传统教室不同,是一个有着锉刀、木板、画笔、电线、电路板、芯片、3D打印机等各种教育科技产品和工具的工作坊或者操作间。学生的认识与学习,是通过动手操作活动来体验完成的。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在一次次地实践活动中体验探索成功的喜悦、修正尝试的成果,能够激发学生无穷的创造潜能。
  4.团队共同参与体现STEAM课程的实践魅力。STEAM课程凸显了教学过程中沟通、互动、交往和合作的本质。变传统教学中的“单一性”的、教师“一对多”学习方式为“群体式”的、“多对多”“多对一”的学习。在达成团队目标的过程中,通过个体发言、同伴商讨、小组讨论、同学辩论、教师点评等多位互动方式展示不同的观点和体验,实现课上互学、课下互助、师生互动、生生合作的多边学习活动形态,有利于增强学习动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5.成果多元开放释放STEAM课程的人文和个性魅力。成果的多元开放是STEAM课程的真正魅力所在。如在本课题实验的“我爱祖国海疆”主题研学活动中,预设了“一起看船———动手拼船———认识舰艇———重现大船———船政传奇”系列内容,学生为了制作“船”,自主合作、分析归纳、探索交流,其过程使得科学精神与创新意识深入每一个小小创客的心田,“爱国、科学、进取、创新”的船政精神在这片热土得以传承。
  【参考文献】
  [1]沈岩.船政学堂[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洪明,袁笛.STEAM视域下清末船政学堂“艺事”教育探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2).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中,习作评改的策略展开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内化提升  一、课题的提出  (一)基于学生成人成才的需要  我们常说:一个人的高度取决于读书的厚度,而读书厚度的最直接体现就是你写作的深度。写作能力其实就是对自己的积累进行选择、提取、加工和创新的能力。它是一个人语文核心素养的外在显现,也是衡量一个人综合能力的主要因素。  在高考改革方案意见征集中就有人提出,
【摘 要】 散文的精妙或体现在其思想情感的含蓄深邃,或体现在其谋篇布局的匠心独运,或体现在表现手法的多姿多彩,或体现在遣词造句的精练生动。学生受生活阅历的限制,往往难以迅速理解、感悟散文中浓烈的情感和深厚的思想内涵。所以在进行散文教学时,如何真正牵引学生心灵,领会文本意蕴,达到对散文内涵的审美感受与认知,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教学时,应认真预设教学目标,创设教学情境,倡导形式多样的朗读法、品味法,探
【摘要】理想的课堂是师生共同成长的乐土。但小学英语阅读课堂中存在严重的互动不佳。学生不响应导致两极分化严重,教学效果不佳。在小学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中应分析学生、提供支架、学会等待,从而促进课堂互动和师生共同发展。  【关键词】阅读课;互动;提供支架  本文选取了某镇区赛的四节课例为研究对象,对小学英语阅读课堂互动现状进行分析和反思,以期引发的关注与思考。  一、课例的选取和分析依据  1.课例的选取
【摘 要】 课堂引入对于初中英语的课堂教学是十分重要的,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度,教师一定要注意选用能够让学生感兴趣的课堂导入模式,创造适合的教学情境和教学氛围,将学生引入新知识。  【关键词】 课堂;导入;英语;兴趣  好的开端对结局和效果有重要影响。课堂导入主要包括课堂教学目标的提示,教学内容的提示以及教学背景的认识等等。这对学生整节课堂知识的学习都是有帮助的,在课堂的开头就应该由老师提出
【摘 要】 传统的英语课堂上很少看见师生、生生间智慧的碰撞,学生的学习始终处于被动应付状态。学生缺少自主交流、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致使课堂气氛沉闷、封闭。课堂中,不少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存在着不愿说、怕说错、怕出丑这样的心理障碍。因此,师生的情感交流与有效的合作和自主探究是一切有效教学的必需的要素。  【关键词】 自主权;小组合作;学导型课堂  课堂中,不少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存在着不愿说、怕说错
【摘要】《1000以内数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内容,是第一学段的一节数概念课。如何在数概念教学中,用简约的材料与过程承载厚重的目标,依托结构性材料、齐性半抽象化学具,引领学生深入理解数的意义,建构数的概念,感悟数的本质,培养良好的数感,笔者对本课进行了思考和实践。  【关键词】方块模型;数概念;数感;小学  一、教材解读  (一)研教材教序,明目标策略  1.纵挖教材,
【摘 要】 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一表述,进一步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核心任务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西师版小学语文教材较好地关注了“读什么”和“写什么”,凸显了读写结合的生长点。学习这样的教材,有利于让学生经历语言内容和语言形式相统一的学习过程,从读学写,读写一体,水乳交融。  【关 键 词】 语文;教材研究;读写结合  
【摘要】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育、健康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善于模仿等特征奠定了体验性学习的坚实基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什么是体验性学习呢?体验性学习是指学习者在社会、生活实践或具体案例分
【摘要】教育要培养学生自我发展、自我评价的意识和能力,从而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要增强学生参与评价的兴趣,树立信心,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树立评价标准,指向学科知识与能力,从考虑儿童年龄特点,遵从儿童学习心理;着眼渐进式发展。  【关键词】自我评价;自我发展;习惯与能力  学生在积极主动地审视自己或他人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过程中,在正确诊断自己或他人的学习行为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的能力
【摘 要】 作为一个班级的核心管理者班主任,班主任首先是好老师,其次是激励大师,爱的化身,最后才是班级管理者。班主任不能事事参与,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在管理班级的同时,进行知识外的教育。  【关键词】 班主任;课堂教学;班级管理  作为一个班级的核心管理者班主任,我们要做什么?在学生面前,我们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相信这是每一个班主任都必须面对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