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校大学生体质普遍不容乐观。鉴于我国传统应试教育特定模式,不少在校生体质日益衰退。与世界其他各国学生相比,我国学生体质堪忧。造成这一尴尬局面的原因在于应试教育。国务院三令五申要求各校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并有效提升我国中小学生体质,但是诸多学校迫于升学压力无暇顾及或阳奉阴违执行中央有关文件,最终导致一些学校从小学阶段就全面夺走体育锻炼机会。这种现象到了大学阶段并未进一步好转。因此国务院的2016年27号文件如同“及时雨”让更多高校体认识到需承担起提升大学生体质这一重要历史使命。本文结合作者个人经历,探讨体育运动带给人的全方位乐趣。
关键词: 体育运动 身心健康 个人体会
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后就我国全民开展体育运动有个响亮口号,“开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就教育事业,已故领袖毛主席也有精辟发言:“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力、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时至今日,这些话语并未过时。反而在如今我国只注重专业或就业教育的高等教育界越发值得寻味。越来越多的证据和数据表明,我国大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每况愈下。虽然我国每所中小学和高校都按规定先后开设体育课或体育公选课,但是由于体育成绩并未纳入高考或中考总成绩内,因此大多数考生舍弃体育转而奋战必考科目,造成不少莘莘学子体质衰退。尤其是女生,由于校内缺乏适合全体女生锻炼的体育设施,中国女生的体质普遍不如男生。鉴于此,国务院先后推出诸如《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等文件,尤其于2016年国发办颁布的27号文件更是明确了校内体育运动应纳入各校日常正常教学的一部分并整合到统一升学考试之中,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们一直以来忽视体育锻炼的问题。我从学校、学生和社会等角度简要诠释体育运动对提升在校大学生各方面能力其中包括学识能力等都具有相当助益。
一、学校应多元化开展体育运动
高校作为培养我国各项事业接班人的基地必须为高素质人才健康体魄着想。目前高校注重专业知识培养胜过其他任何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大学生体育锻炼的自觉性。以我现在所读的中国农业大学为例,生物学院生物专业大一新生的体育一周课时与其他科目相比少得可令,而且排课不尽科学。校方一般把体育课安排在下午。事实上,下午上体育课令人疲乏,起不到锻炼的真正目的。我以为大清早或傍晚上体育课应是最佳选择。在体育项目方面,男女生应有别。女生体育项目应该考虑女生的特点和擅长项目,如跳绳、跳橡皮筋和丢沙包等传统体育项目应该加入进来。学校不应过于强制大家整齐划一地开展体育活动。个人可根据自己对体育的爱好和兴趣及所找同伴进行单独训练或两人对训或多人一起训练,不拘泥于形式但在锻炼质量上应有所要求,规定相关锻炼指标和体侧标准,到期末考查学生的体能是否有所进步和进步幅度等指标,都可视为学生日常成绩记录在档并作为将来继续求学或工作的需参考指标。
二、学生体育锻炼应常态化
学生自己要制订体育锻炼计划。在系统化体育锻炼计划实施过程中,让体育运动成为常态不仅为了应付一时体测或体育期末考试等。通过积极报名参加校内各式运动会,结交更多共同爱好体育之人,结成较为固定的锻炼伙伴。在锻炼过程中培养与他人合作的团队精神。除了参与学校规定的体育活动项目外,还应积极参加一些传统体育活动,把传承中国传统体育活动与中国文化相结合,鼓励外国友人一起参加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运动,传播中国体育文化。所以大学生应掌握适度的外语,在此基础上,把中国传统体育精髓介绍给国外友人或对中国体育感兴趣的人士。通过体育这一特殊桥梁搭建更为广阔的人脉关系,扩大交友圈。让体育作为一种交际、交流承载之物,走出校园,走入民间,与大众共享体育带给人们的欢乐和愉悦。
三、社会对待体育的态度
目前社会对待体育态度两极。一些人士积极自觉地投入到体育运动中而另一些却认为体育锻炼虽是好事,若不能长久坚持,对人的体型或其他指标有不利影响。为此我走访自己所在社区,发现60%以上的家庭里成员几乎不锻炼。只有近10%的家庭认为体育锻炼对人的健康极其重要。但是常年参与锻炼的家庭少之又少。虽然社区里有不少体育锻炼器材和设施,但是常年失修或挪为他用,很多公共体育器材变为“暴晒品”或摆设。因此我在此强烈呼吁有关部门应制定固定的维修和维护公共体育器材机制,保证住宅区居民能随时享受到体育锻炼带来的独有乐趣和邻里和谐关系。
四、结语
总之,体育锻炼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关系国家培养的人才体质问题,还关系我国人才与他国人才在世界舞台上的竞争持久力。国务院2016年推出的27号文件是个指导性体育纲领。我们应毫无条件地支持该文件并用实际行动普及每一项体育运动,让体育不仅自觉进入每个大学生的心田,成为每位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就如同我们离不开手机或电脑一样,体育应成为我们离不开的依靠。我自身的经历再次告诉人们,没有健康的体魄是无法顺利完成学业的。我们在美好的四年大学阶段应好好地把握锻炼时机,让体育成为大学生生活和学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我再次呼吁体育不应成为某些特长生的专利,而应是大家共享的精神食粮。
参考文献:
[1]杜晓红,等.北京市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和行为的调查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1).
[2]刘正国,李莉.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对其锻炼行为影响的预测[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6).
[3]罗加冰.影响中国大学生身心健康若干因素的调查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10).
关键词: 体育运动 身心健康 个人体会
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后就我国全民开展体育运动有个响亮口号,“开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就教育事业,已故领袖毛主席也有精辟发言:“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力、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时至今日,这些话语并未过时。反而在如今我国只注重专业或就业教育的高等教育界越发值得寻味。越来越多的证据和数据表明,我国大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每况愈下。虽然我国每所中小学和高校都按规定先后开设体育课或体育公选课,但是由于体育成绩并未纳入高考或中考总成绩内,因此大多数考生舍弃体育转而奋战必考科目,造成不少莘莘学子体质衰退。尤其是女生,由于校内缺乏适合全体女生锻炼的体育设施,中国女生的体质普遍不如男生。鉴于此,国务院先后推出诸如《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等文件,尤其于2016年国发办颁布的27号文件更是明确了校内体育运动应纳入各校日常正常教学的一部分并整合到统一升学考试之中,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们一直以来忽视体育锻炼的问题。我从学校、学生和社会等角度简要诠释体育运动对提升在校大学生各方面能力其中包括学识能力等都具有相当助益。
一、学校应多元化开展体育运动
高校作为培养我国各项事业接班人的基地必须为高素质人才健康体魄着想。目前高校注重专业知识培养胜过其他任何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大学生体育锻炼的自觉性。以我现在所读的中国农业大学为例,生物学院生物专业大一新生的体育一周课时与其他科目相比少得可令,而且排课不尽科学。校方一般把体育课安排在下午。事实上,下午上体育课令人疲乏,起不到锻炼的真正目的。我以为大清早或傍晚上体育课应是最佳选择。在体育项目方面,男女生应有别。女生体育项目应该考虑女生的特点和擅长项目,如跳绳、跳橡皮筋和丢沙包等传统体育项目应该加入进来。学校不应过于强制大家整齐划一地开展体育活动。个人可根据自己对体育的爱好和兴趣及所找同伴进行单独训练或两人对训或多人一起训练,不拘泥于形式但在锻炼质量上应有所要求,规定相关锻炼指标和体侧标准,到期末考查学生的体能是否有所进步和进步幅度等指标,都可视为学生日常成绩记录在档并作为将来继续求学或工作的需参考指标。
二、学生体育锻炼应常态化
学生自己要制订体育锻炼计划。在系统化体育锻炼计划实施过程中,让体育运动成为常态不仅为了应付一时体测或体育期末考试等。通过积极报名参加校内各式运动会,结交更多共同爱好体育之人,结成较为固定的锻炼伙伴。在锻炼过程中培养与他人合作的团队精神。除了参与学校规定的体育活动项目外,还应积极参加一些传统体育活动,把传承中国传统体育活动与中国文化相结合,鼓励外国友人一起参加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运动,传播中国体育文化。所以大学生应掌握适度的外语,在此基础上,把中国传统体育精髓介绍给国外友人或对中国体育感兴趣的人士。通过体育这一特殊桥梁搭建更为广阔的人脉关系,扩大交友圈。让体育作为一种交际、交流承载之物,走出校园,走入民间,与大众共享体育带给人们的欢乐和愉悦。
三、社会对待体育的态度
目前社会对待体育态度两极。一些人士积极自觉地投入到体育运动中而另一些却认为体育锻炼虽是好事,若不能长久坚持,对人的体型或其他指标有不利影响。为此我走访自己所在社区,发现60%以上的家庭里成员几乎不锻炼。只有近10%的家庭认为体育锻炼对人的健康极其重要。但是常年参与锻炼的家庭少之又少。虽然社区里有不少体育锻炼器材和设施,但是常年失修或挪为他用,很多公共体育器材变为“暴晒品”或摆设。因此我在此强烈呼吁有关部门应制定固定的维修和维护公共体育器材机制,保证住宅区居民能随时享受到体育锻炼带来的独有乐趣和邻里和谐关系。
四、结语
总之,体育锻炼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关系国家培养的人才体质问题,还关系我国人才与他国人才在世界舞台上的竞争持久力。国务院2016年推出的27号文件是个指导性体育纲领。我们应毫无条件地支持该文件并用实际行动普及每一项体育运动,让体育不仅自觉进入每个大学生的心田,成为每位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就如同我们离不开手机或电脑一样,体育应成为我们离不开的依靠。我自身的经历再次告诉人们,没有健康的体魄是无法顺利完成学业的。我们在美好的四年大学阶段应好好地把握锻炼时机,让体育成为大学生生活和学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我再次呼吁体育不应成为某些特长生的专利,而应是大家共享的精神食粮。
参考文献:
[1]杜晓红,等.北京市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和行为的调查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1).
[2]刘正国,李莉.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对其锻炼行为影响的预测[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6).
[3]罗加冰.影响中国大学生身心健康若干因素的调查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