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身海外,在网上安个家

来源 :留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cer_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论坛的ID下面都会有“来自”一项,网友来自天南海北当然要做个自我介绍,从北京到纽约,悉尼到伦敦,各有各的故事可讲,一直觉得天涯论坛这个名字起的好,既说明了自己的地理位置——海南,又最确切的描述了无论天涯海角,我们都来相会这样一个人类永恒的美好愿望。孤独的灵魂在网络上可以享受到虚拟的社会生活,群居生活。网上的论坛短时间内火起来是顺理成章的,虚伪的人们,孤独的人们,在网上可以云山雾罩吹破牛皮,看贴子可以尽情拍砖,可以随时骂娘。这种互动的方式远远超过了电视,更大程度了满足我们对社会生活,对陌生人群可望而又恐惧的心理。
  出国近四年,与大部分漂流在异乡的人一样,网络几乎成了我生活的中心,主要活动的范围就是国内的大小论坛,海外的华人论坛,当然肯定还有msn。很多人是把网络当作各种信息的来源渠道,而我恰恰相反,上网看新闻、找资料的时候少,九成是来找生人熟人聊天胡侃的。生活在异国他乡,身边没有儿时亲密的朋友,没有熟悉的文化环境,甚至连电视都在讲我听了似懂非懂的语言,闪烁着看起来陌生的画面,网络就成了满足我对自己熟悉的社会,和“熟悉的”陌生人群交流沟通的唯一渠道。MSN上常跟哥们聊起喝酒,回国的时候一个星期出去吃喝几次,在嘈杂的甚至脏兮兮的小饭馆里,可以醉得一塌糊涂,可以乱喊乱叫,大哭大笑。回到这里,闻到酒味都会反胃。国内的哥们如果出去吃喝,还是会给我这个可怜虫讲讲,让我仿佛身临其中,一个人看着电脑傻笑。
  相对于社会生活,群居,跟“熟悉的”陌生人群沟通的需要来说,自我空间其实更重要,在社会生活,跟“熟悉的”陌生人群沟通的机会极度匮乏的情况下,自我空间和自我保护的要求就会变得更加迫切。人类脱离大自然,住进房屋,因为房屋能挡风遮雨,保护我们不受外界的伤害。动物也搭窝,作用是一样的,就连兽中之王也要住在山洞里,凶猛的动物都害怕,都需要保护,更何况是身体越来越虚弱的人类呢。
  


  对我来说能算得上长期居住过地方有三个,沈阳,大连到现在渥太华,可是在所有的问起“来自”这一项的论坛ID下面,我都只写一个字“家”。离家千里,如果不摆出一副四海为家的心态,海外的生活会很艰辛。身在异国,找一栋带盖带窗的壳子并不难,从老旧house的地下室到豪华的酒店式公寓,壳子的质量并不重要,摆张床能睡觉就行了。在这里,很多身边的朋友都是多人合租公寓或是house, 室友多为中国人,需要帮忙有个照应,无聊时有人讲个话。但是在我看来,这种“熟悉的”陌生人群居的方式并不令人舒服,并不是因为我讨厌与人相处,从高中到大学,十好几人的寝室都住过了,难道还怕宽敞的house里有那么四五个室友吗?只是这样的环境里,我既不能感受到足够的自我空间又没有任何安全感。同在一个屋檐下,却不是亲人,不能彼此依赖,这种关系实在令人尴尬。这就是为什么自从来到加拿大,我曾经独居,曾经同居,却始终不敢踏出与“熟悉的”陌生人同住的一步。
  四年来,虽然我曾用英文读书写作,曾经用一身外国名牌包装自己,曾经在一色白人的party上扭屁股跳舞,可是我的灵魂我的思想却活在网络里,因为那是唯一与我的根相连的地方。只是我的人我的身体无处躲藏,只能固执的拼尽全力捍卫那一块可怜的私人空间,渥太华湖边的一栋公寓楼里一个红色墙壁的房间。
  
  编/王兆军
其他文献
去维也纳很方便。从北京起飞,8个小时后到达芬兰赫尔辛基,等候转机。赫尔辛基机场比较大,最令我感到惊讶的是,机场服务台里居然有中国服务员,专门为中国来的旅客服务,大概是中国人出国的比较多吧。在那里等了3个小时后,又乘机经过两个小时飞到维也纳。一出机场就遇到了 Schoeberl教授,他接我去他家。  Schoeberl 教授非常热情,已经帮我找到了一处公寓,但我要在12月1号才能搬进去,所以头几天我
期刊
大家都知道法国的葡萄酒好喝,你们可知道,酿造葡萄酒背后的辛酸。我就经历过,那次摘葡萄把腰累得好几天都直不起来。    我在法国生活和学习的城市位于法国葡萄酒的一大重要产区:朗葛多克-鲁西永地区。法国南部的地中海式气候给葡萄的生长带来良好的自然条件,春夏时节,城外四处可见大片大片的葡萄园。葡萄在9月上旬开始成熟,由于机器采摘会把树叶杂草与果实一起采来,所以稍微有点档次的葡萄酒都要求手工采摘。葡萄园一
期刊
在过去的几年内,澳大利亚的就业市场呈现增长趋势。最新统计资料显示,失业率创历史新低,仅4.6%。技术移民平均在三个月至半年内找到工作,于一年内能找回原专业职位。(在澳大利亚取得学位后,在澳工作,即视为技术移民。)  你的周收入取决于你的职业、技术和经验而有所不同,每个劳动者平均税前周收入约600澳元,平均税后周收入约500澳元,不包括任何加班工资,平均每周工作约38小时。  澳大利亚新职业研究所的
期刊
提到奥地利,除了蔚蓝的多瑙河、雄伟的歌特式斯特凡大教堂(Stephansdom)、维也纳金色大厅的新年音乐会,大家想得更多的可能就是莫扎特、贝多芬(贝翁虽然是德国人,但后半生长期生活在奥地利)、施特劳斯等音乐大师,和他们在维也纳留下的美丽故事。提到去奥地利留学,大家觉得就是追寻这些大师的余音而去。其实不然,除了音乐之外,从奥地利我们可以学到更多。当你静心走近奥地利时,你就发现你的走近会给你带来一片
期刊
随着新西兰几所私立语言学校的倒闭,中国学生对前往新西兰留学时常存有疑虑,安全吗?可靠吗?为了进一步澄清中国学生的疑虑,帮助他们对想要去学习的教育机构有更详尽的了解,新西兰学历评估委员会从去年年底开始在网站上向公众开放一些学校信息。目前,只要登陆新西兰学历评估委员会的网站,www.nzqa.govt.nz, 就可以查询到所有新西兰私立教育机构的信息。学历评估委员会发布的信息包括,一所私立学校的建校时
期刊
BRUNO Bisson是法国驻广州总领事馆总领事,今年是他在广州工作生活的第三年了。提起广州,这位亲切的绅士脸上总会泛起笑意,说自己是“本地人”。闲暇时BRUNO喜欢在广州的高校逛一逛,和学生们聊聊天  Bruno Bisson在2011年8月底来到广州,2014年将是他最后一年担任法国驻广州总领事。尽管由于工作需要,大部分时间Bruno都穿着得体的西装,但他丰富的面部表情却常常显露出内心的顽皮
期刊
光阴荏苒,来到英国快两年了,在经历了只有自己才知晓的辛酸、快乐、痛楚、挣扎和做人的幸福以及逐步对英国社会生活的了解之后,很愿意把自己对英国的一些了解和体会分享给即将踏上留学征途和正在国外只身奋斗的同伴们,希望这些感受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更希望每一位选择留学海外这条路的朋友都能够明确自己的方向,使自己这段难得的人生经历达到效用的最大化。  在英国的这段时间,我体会最深的就是英国人的信用观念。中国留学生
期刊
在国内,我们都说搬家是“乔迁之喜”,按理是要请客吃饭大动干戈的。但对于我们这些在异国他乡的穷留学生来说,因为学业、租金、交通及住宿环境甚至是爱情,搬家几乎就是和吃饭睡觉一般寻常的事情。从2002年9月到现在,区区不到3年时光,掐指一算,我举家大迁7次。在朋友中,我的搬家次数真的算非常少了。留学生搬家的原因大同小异,搬家的过程方法却是各显神通。但一提到搬家,几乎都是头皮发麻、劳命伤财的大工程,在国外
期刊
用形体语言诠释现代绘画艺术    2005年4月8日,《生命之火——亚瑟?安日尔绘画展》举行了隆重的展出开幕式。主办方邀请了法国的舞蹈演员,通过她们的表演,帮助观众理解现代艺术的含义。  开幕式当天,两位曾在音乐剧《飘》中担任舞者的法国女演员,簇拥着画家亚瑟?安日尔来到一幅幅画前,用现代舞的方式表达画家的创作思路。她们的表演好似冰与火的交融,让观众对现代艺术有了更深的了解。  此次展览定名“生命之
期刊
王健,世界著名大提琴演奏家。童年时因其卓越才华受到包括小泽征尔在内的世界音乐大师们的嘉许。1985年赴美留学。英国弦乐杂志《斯特拉底》盛赞他是“一位令人激动的演奏家,他的技巧是建立在花岗岩上的”  在伦敦买了房子的王健说他“并没有定居伦敦”,因为“房子买了那么多年,真的没有住过几天”。  现在的王健抱着他的大提琴满世界巡演,偶尔有点闲暇,能在马达斯班一起喝茶,也是难得。  “现在每天花多少时间练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