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唱法批评,例如“土洋唱法之争”、“三种唱法之争”、“原生态唱法之争”、“跨界唱法之争”等唱法批评,作为一种学术思潮,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60多年的争论可谓是轰轰烈烈,时至今日仍势头不减。由于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对唱法批评的侧重点,不同的评论家、歌唱家对其理解不尽相同,所以对其中的诸多观点至今仍存在一些争议和分歧,導致“唱法批评”在批评实践中的多样性。本文通过对唱法批评文献的简要梳理,反思唱法批评现象,审视唱法与唱法批评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二者与中国声乐艺术发展之间的关系——唱法批评影响着唱法又促进着唱法,唱法反过来又丰富着唱法批评,二者协力,推动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
[关键词]唱法批评;唱法;声乐艺术
在缤纷多彩的音乐世界里,声乐这门几乎与人类的诞生同步走来并自始至终伴随着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艺术,千百年来无论是其艺术实践、艺术鉴赏、艺术教育,还是声乐文化领域的交流、消费、传播、流行等多个方面,与其他艺术门类一样,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打下了极为鲜明的时代烙印。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声乐艺术不仅仅是伴随着整齐的劳动节奏、使人们步调一致的“哼嗨、哼嗨”原始本能的声音,而是越来越深入地融入人们的精神世界,并且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日常文化生活。如今它早已超出声乐艺术原始本能的文化意义,赋予了声乐艺术新的文化内涵——从原始歌唱的实用性到当今的艺术性,声乐艺术以其表现形态的多样性,异彩纷呈,逐渐成为独特的艺术门类。
完整的音乐活动离不开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传播、听众欣赏和音乐批评这五个环节。音乐批评在音乐活动这个链条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既是反映音乐家创作以及表演的一面镜子,又是沟通音乐家、表演艺术家与公众之间交流的媒介。“音乐批评,又称为音乐评论,简称‘乐评’。它是对当前或近期音乐生活的各种现象(包括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家、音乐活动、大众音乐生活、音乐出版物等等)进行研究、分析并做出判断和评价的一门学问。”1 我国的音乐批评还是门比较新的学科,尽管有一批资深的音乐评论家活跃在乐坛上,但是音乐批评学无论是专业教育、专门著作还是专业研究队伍,都还处于一个刚刚起步、亟待发展的阶段。
作为音乐批评的一个分支,声乐批评在整个音乐批评大家族中是比较薄弱的一支。“其一,声乐艺术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研究领域,不是道中人很难跻身其间,即便勉强涉足,也因不易触摸到歌唱艺术的深层结构而流于空泛。其二,专业研究队伍相对弱小,知识结构不够全面,理论素养较为缺乏,故而不得不停留在对歌唱的技术细节上进行大量描述,真正有深度、有见地的理论总结和美学提升甚为难得。其三,当代声乐艺术的发展有许多有价值的现象和命题,但因错综复杂的各种交互原因,而使行内人望而却步,或因大多数声乐同行专注于歌唱表演和教学实践的技术层面而对这类命题不甚关心”2
随着当今经济、技术、文化、社会的高速发展,特别是在电脑、录音、广播、电影、电视等传播媒体日新月异的今天,人们接触各种声乐形式和歌唱竞赛的机会越来越多,大多数声乐活动参与人的年龄和职业已不再是定数,各类声乐比赛层出不穷。由此,声乐评论活动也空前地活跃起来。“声乐批评,就是对人声类艺术创作与表演活动及其成果的评价”。3
作为一种研究模式,声乐批评一般包括对声乐理论研究的批评、对唱法的批评、对声乐教育的批评、对声乐艺术思潮的批评以及对声乐社会事件的批评,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批评活动,对于社会声乐活动以及声乐艺术的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声乐批评子项中,尤数唱法批评现象比较尖锐和集中。
唱法批评,例如“土洋唱法之争”、“三种唱法之争”、“原生态唱法之争”、“跨界唱法之争”等唱法批评,作为一种学术思潮,从20世纪年代至今,60多年的争论可谓是轰轰烈烈、坎坎坷坷,时至今日仍势头不减。但就整个声乐艺术的发展历程而言,声乐批评起步较晚,理论建构明显不足,而且其主要的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至今仍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中。不仅如此,由于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对唱法进行批评的侧重点,不同的理论家、评论家、歌唱家对其理解不尽相同,所以对其中的诸多观点至今仍存在一些争议和分歧,很难用统一的方法对其进行归纳总结,这就使其缺乏符合学术规范的严格界定,导致在批评实践中的多样性。作为一种文化和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唱法的产生和运作有其深厚的历史和文化运动背景,目前既没有可依赖的学术传统,也没有可以依赖的研究模式,客观上导致了唱法批评在我国的声乐艺术传播和声乐艺术建设中其精神实质和价值理念的不平衡,对其理解和接受存在着一个逐渐适应到不断革新的过程。
目前,在各类期刊上发表的关于中国音乐评论的论文数量比较多。这类文章大多从宏观层面阐述音乐批评在新时期的新特征、新方法,从心理学、社会学、美学等角度进行理论思索,评述我国音乐批评在新时期的发展与变化,主要内容包括对当今社会音乐批评新理念的思考,对中国音乐批评的重要性的深入探讨。但是,集中针对声乐批评的文章并不多,而且大多音乐批评所包含的声乐艺术信息量也较少,通常概括性、综述性较强。虽然《音乐周报》、《光明日报》等报刊也发表过声乐批评,但也多是泛泛而谈,或是仅对某位歌唱家或其演唱进行具体的评论。
面对观点各异而又非常丰富的音乐批评材料,笔者主要以反映音 乐争鸣研究状况的学术期刊和音乐硕士研究生的论文为重点研究对象,如《人民音乐》、《音乐研究》、《中国音乐》、《中央音乐学院学报》、《音乐艺术》、《黄钟》、《音乐探索》、《星海音乐学报》、《交响》、《乐府新声》、《天籁》、《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及表演版)》、《中国音乐学》、《艺术评论》等,抽取唱法批评文献进行简要梳理,审视唱法与唱法批评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二者与中国声乐艺术发展之间的关系,厘清唱法批评的目的。
从唱法批评文献的梳理中可见,当前唱法批评中所见评论最多的是“土洋唱法之争”和“三种唱法之争”,期刊文章和专题论文材料比较多。尤其近年来有多篇高质量的硕士论文涉及此项,例如:《“三种唱法”的文化分析》(2004年河南大学韩莉的硕士毕业论文)。该文以“三种唱法”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文化学的角度出发,阐明了“三种唱法”这一分类方法形成的历史背景,深入分析了“三种唱法”各要素与“三种唱法”这一分类方法之间的关系,指出“三种唱法”争论的焦点和实质。《建国初期声乐界“土洋之争”研究》(2009年南京艺术学院张强的硕士毕业论文),该论文以“土洋之争”为研究对象,围绕“土洋之争”学术讨论的背景、缘起、始末等方面进行梳理,对理论界的相关学术反应进行总体观察,力求立足当代,在综合、系统、纵深理论梳理与剖析的基础上,探寻关于声乐艺术发展的共同审美追求和对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并从中探寻对我国当代声乐艺术发展具有启示的学术理念。《从第十四届青歌赛现场点评看当代声乐批评》(2011年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左洁的硕士毕业论文)。该论文较为系统全面地介绍了青歌赛的历史脉络和历史发展变革,以此为背景对第十四届青歌赛的现场点评进行整理归类。旨在通过将第十四届青歌赛的现场点评与声乐艺术的发展相结合,总结出其现场形式、主客体及其在内容与传播上产生的作用,以尝试对声乐艺术的发展和音乐批评方面做一些有益的探索。《建国五十年我国美声唱法教学研究文献之研究》(2008年武汉音乐学院高美玲的硕士毕业论文),作者将建国至20世纪末50 年间发表的关于美声唱法教学研究的文献进行综合整理,并着重以时间为主线进行纵向研究。 有关“咽音唱法”的批评文章较少。最先对林俊卿“咽音唱法”提出异议的是张清华,他的文章《我对“咽音”发声法的几点看法——与林俊卿先生商榷》(见《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2年第4期)。2007年福建师范大学周敏的硕士论文《对林俊卿“咽音”理论的内涵及其创新价值思考》是目前查到的唯一一篇对“咽音”进行研究的硕士论文。还有李向荣2001年发表于《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的连载文章《“咽音”——开启人声宝藏大门的钥匙》,也是对“咽音”唱法进行介绍和细致研究的论文。
与对“土洋”和“三种”唱法进行评论的论文数量相比,对“原生态唱法”进行专门批评的论文数量明显要少。较突出的学术论文有:《“民族唱法”与原生态唱法辩证关系之初探》(2010年陕西师范大学司亚娟的硕士论文),该文论述的“民族唱法”指的是“学院派民族唱法”。该文对“民族唱法”和原生态唱法进行比较,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同时对两种唱法的发展提出个人见解。还有2007年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师占成的硕士论文《“原生态民歌”与“新民歌”——以蒙古族短调、长调为例的音乐文化研究》。
近年来,对“跨界唱法”进行评论的文章数量不断增多。相关论文有:琚军红的《“跨界唱法”对现代声乐教学的启示》(载《中国音乐》2012年第3期),文章通过对谭晶以跨界歌手的身份在中国声乐界的影响,她的演唱风格和唱法的灵活跨界,以及对感情的准确把握与演绎演唱的主要特点进行细致描述。何纯梁《“跨界音乐”对我国当代声乐艺术发展的启示》(载《人民音乐》2011年11月)。《跨越“唱法”分类樊篱的实践与探讨》(2010年西北师范大学姬彬霞的硕士论文),认为“唱法”分类法是在特定历史环境下产生的,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也有一定的局制性。在声乐艺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其局限性愈来愈明显,致使声乐比赛、教学出现诸多弊端,跨越唱法分类的呼声应运而生,并引起声乐界对唱法问题诸多的尝试和实践,探讨和借鉴实践经验,以期打破唱法界限对声乐艺术的禁锢和制约。
涉及到“音乐剧唱法”的批评文论目前有: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郭婷的硕士论文《论传统美声概念下的音乐剧教学与演唱》。余翌子的《“音乐剧唱法”的演唱风格及其声音概念》(见《黄钟》2007年第4期);《音乐剧的演唱方法及其表现力——音乐剧唱法的探索与研究》(郭宇,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毕业论文);《音乐剧唱法与美声唱法之比较》(曾凡广,《作家杂志》第234页,2008年第9期);《音乐剧唱法探究》(张大鹏,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毕业论文);《试析音乐剧演唱方法的多样性》(竺期,《人民音乐》2015年第10期);《试析流行演唱中如何把握音乐剧唱法》(于洋,《戏剧之家》2014年第7期);《关于音乐剧唱法的思考》(范芸,《广播歌选》2008年第4期);《关于“音乐剧唱法”的几点质疑》(智艳,《歌唱艺术》2011年第12期)等。
另外,还有几篇声乐文献综述类的论文和期刊文章,对唱法批评材料的再准备以及了解声乐理论发展动向有较大的帮助。如:彭俊园的《声乐艺术(1949-1966)“土洋之争”重要文献综述》(《音乐时空》2015年第4期);郭克俭的《新中国60年声乐学术热点追溯与反思》(《音乐研究》2010年第3期);毛慧的《2003全国声乐论文综述》(《人民音乐》2006年第11期);管谨义的《2005年全国声乐论文综述》(《音乐时空》2015年第4期);石惟正连续在《人民音乐》发表的《全国声乐论文综述》等。
涉及到其它“唱法”的评论文章主要有:《欧洲唱法怎样民族化——访劳景贤、蔡绍序、董爱琳、周碧珍同志》(《人民音乐》1963年7月刊),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教授劳景贤谈道,欧洲唱法的民族化应该要做到思想感情、语言、风格、技巧、表达方式五种因素的结合,要具体从重新编选教材、编写具有民族风格和民族歌唱技巧的练声曲、培养师资等几方面解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蔡绍序提出,要从民族语言、民族音乐语言、曲目、时代精神等方面实现欧洲唱法的民族化。歌唱家董爱琳、周碧珍认为,学习了欧洲唱法的歌唱者应学习民间音乐,在演唱方面根据具体歌曲的要求在发声和歌唱技巧方面作出改变等。乔新建《中国“混声唱法”的创建与特征》2003年第2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黄钟》。文章认为“混声唱法”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真正建立“混声唱法’的时间与西方大体相同,西方对“混声”的表达方式来自解剖和物理实验,而我国却是来自歌唱效果的比喻和形容,中国的“混声唱法”在色彩方面和中声区的真假声音比例上和西方有所不同,因此民族声乐的演员切忌不可对西方技术照搬,要在继承自己传统的基础上借鉴西方的歌唱方法才是正确的道路。发表的李广达的文章《模糊思维:唱法界定再探讨》2008年第1期《音乐研究》,通过多条实例对唱法界定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模糊思维在唱法分类中的意义。
从文献梳理的综合情况来看,硕士论文涉及到声乐研究方向的比较多,几乎论及声乐艺术的方方面面。相比之下,博士论文研究声乐方向的就非常之少了,目前只有两篇博士论文论及声乐和唱法问题:《中国民族唱法音色的声学阐释》(吴静,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博士论文),《感性声音结构并审美判断形成的感性契机研究》(吴佳,上海音乐学院2008年博士论文)。
通过对“唱法批评”文献的梳理和研究,可以看到,唱法批评的目的不是要界定唱法,将其固定于一种理念之中,而是要使唱法存在于世界中,投入到行动中,打破“千人一声”的尴尬局面,进而追求“一人千声”歌唱境界。唱法批评本身是一个事件,是不能超越于唱法之外的存在,换言之,唱法批评是一种意识活动,它必须建立在对歌唱活动的感受之上。唱法批评在中国当代声乐发展进程中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它直接關系到歌唱活动的各个环节,同时也影响着声乐作品的创作和歌手的声乐学习。唱法批评应考虑到唱法美学的、科学的和历史的诸多因素,在提倡多样化的前提下,对唱法的界定进行综合思考,将其放在中国当代声乐艺术发展史中,以中西科学的声乐理论为基石,在深入研究、学习和吸收各种唱法优点的基础上,探索更为理想的声乐发展途径。
因此,唱法批评并不单纯是一个存在,而是一种价值,对中国声乐艺术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的价值。唱法批评影响着唱法又促进着唱法,唱法反过来又丰富着唱法批评,二者协力,推动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无论是“土洋唱法”、“三种唱法”,甚至更多的唱法,只是用声音表达情感的一种手段而已,只有用心、用情去歌唱,能打动感染人,就不应局限于某种唱法,而应追求歌唱艺术法无定法、无法之法的最高境界。
[注释]
13明言:《音乐批评学》,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4页、第214页。
2 居其宏:《当代音乐的理论与实践命题》,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年版,第343页。
[参考文献]
【1】明言.20世纪中国音乐批评导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2】明言.当代中国音乐批评综录(2000-2009)[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13.
【3】范晓峰.声乐美学导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
【4】孙悦湄 范晓峰.中国近代声乐艺术发展史[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5】梁茂春.呼唤新的音乐评论[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4,(4).
【6】杨晓萍.谈“唱法”与“风格”[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2,(3).
【7】冯文起.为建立中国声乐学派而努力[J].中国音乐,1996,(3).
【8】羊卫军.现象学视域中的声乐表演本体的解读.音乐探索[J],2009,(3).
【9】吕玲.三种唱法争鸣二十年回顾[J].音乐研究,2007,(12).
【10】陈立芳.由“青歌赛”提高原生态唱法地位引起的思考[J].艺术评论,2006,(11).
【11】王宝璋.浅谈“咽音”与歌唱艺术[J].人民音乐,1984,(4).
【12】李广达.模糊思维:唱法界定再探讨[J].音乐研究,2008,(1).
[关键词]唱法批评;唱法;声乐艺术
在缤纷多彩的音乐世界里,声乐这门几乎与人类的诞生同步走来并自始至终伴随着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艺术,千百年来无论是其艺术实践、艺术鉴赏、艺术教育,还是声乐文化领域的交流、消费、传播、流行等多个方面,与其他艺术门类一样,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打下了极为鲜明的时代烙印。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声乐艺术不仅仅是伴随着整齐的劳动节奏、使人们步调一致的“哼嗨、哼嗨”原始本能的声音,而是越来越深入地融入人们的精神世界,并且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日常文化生活。如今它早已超出声乐艺术原始本能的文化意义,赋予了声乐艺术新的文化内涵——从原始歌唱的实用性到当今的艺术性,声乐艺术以其表现形态的多样性,异彩纷呈,逐渐成为独特的艺术门类。
完整的音乐活动离不开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传播、听众欣赏和音乐批评这五个环节。音乐批评在音乐活动这个链条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既是反映音乐家创作以及表演的一面镜子,又是沟通音乐家、表演艺术家与公众之间交流的媒介。“音乐批评,又称为音乐评论,简称‘乐评’。它是对当前或近期音乐生活的各种现象(包括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家、音乐活动、大众音乐生活、音乐出版物等等)进行研究、分析并做出判断和评价的一门学问。”1 我国的音乐批评还是门比较新的学科,尽管有一批资深的音乐评论家活跃在乐坛上,但是音乐批评学无论是专业教育、专门著作还是专业研究队伍,都还处于一个刚刚起步、亟待发展的阶段。
作为音乐批评的一个分支,声乐批评在整个音乐批评大家族中是比较薄弱的一支。“其一,声乐艺术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研究领域,不是道中人很难跻身其间,即便勉强涉足,也因不易触摸到歌唱艺术的深层结构而流于空泛。其二,专业研究队伍相对弱小,知识结构不够全面,理论素养较为缺乏,故而不得不停留在对歌唱的技术细节上进行大量描述,真正有深度、有见地的理论总结和美学提升甚为难得。其三,当代声乐艺术的发展有许多有价值的现象和命题,但因错综复杂的各种交互原因,而使行内人望而却步,或因大多数声乐同行专注于歌唱表演和教学实践的技术层面而对这类命题不甚关心”2
随着当今经济、技术、文化、社会的高速发展,特别是在电脑、录音、广播、电影、电视等传播媒体日新月异的今天,人们接触各种声乐形式和歌唱竞赛的机会越来越多,大多数声乐活动参与人的年龄和职业已不再是定数,各类声乐比赛层出不穷。由此,声乐评论活动也空前地活跃起来。“声乐批评,就是对人声类艺术创作与表演活动及其成果的评价”。3
作为一种研究模式,声乐批评一般包括对声乐理论研究的批评、对唱法的批评、对声乐教育的批评、对声乐艺术思潮的批评以及对声乐社会事件的批评,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批评活动,对于社会声乐活动以及声乐艺术的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声乐批评子项中,尤数唱法批评现象比较尖锐和集中。
唱法批评,例如“土洋唱法之争”、“三种唱法之争”、“原生态唱法之争”、“跨界唱法之争”等唱法批评,作为一种学术思潮,从20世纪年代至今,60多年的争论可谓是轰轰烈烈、坎坎坷坷,时至今日仍势头不减。但就整个声乐艺术的发展历程而言,声乐批评起步较晚,理论建构明显不足,而且其主要的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至今仍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中。不仅如此,由于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对唱法进行批评的侧重点,不同的理论家、评论家、歌唱家对其理解不尽相同,所以对其中的诸多观点至今仍存在一些争议和分歧,很难用统一的方法对其进行归纳总结,这就使其缺乏符合学术规范的严格界定,导致在批评实践中的多样性。作为一种文化和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唱法的产生和运作有其深厚的历史和文化运动背景,目前既没有可依赖的学术传统,也没有可以依赖的研究模式,客观上导致了唱法批评在我国的声乐艺术传播和声乐艺术建设中其精神实质和价值理念的不平衡,对其理解和接受存在着一个逐渐适应到不断革新的过程。
目前,在各类期刊上发表的关于中国音乐评论的论文数量比较多。这类文章大多从宏观层面阐述音乐批评在新时期的新特征、新方法,从心理学、社会学、美学等角度进行理论思索,评述我国音乐批评在新时期的发展与变化,主要内容包括对当今社会音乐批评新理念的思考,对中国音乐批评的重要性的深入探讨。但是,集中针对声乐批评的文章并不多,而且大多音乐批评所包含的声乐艺术信息量也较少,通常概括性、综述性较强。虽然《音乐周报》、《光明日报》等报刊也发表过声乐批评,但也多是泛泛而谈,或是仅对某位歌唱家或其演唱进行具体的评论。
面对观点各异而又非常丰富的音乐批评材料,笔者主要以反映音 乐争鸣研究状况的学术期刊和音乐硕士研究生的论文为重点研究对象,如《人民音乐》、《音乐研究》、《中国音乐》、《中央音乐学院学报》、《音乐艺术》、《黄钟》、《音乐探索》、《星海音乐学报》、《交响》、《乐府新声》、《天籁》、《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及表演版)》、《中国音乐学》、《艺术评论》等,抽取唱法批评文献进行简要梳理,审视唱法与唱法批评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二者与中国声乐艺术发展之间的关系,厘清唱法批评的目的。
从唱法批评文献的梳理中可见,当前唱法批评中所见评论最多的是“土洋唱法之争”和“三种唱法之争”,期刊文章和专题论文材料比较多。尤其近年来有多篇高质量的硕士论文涉及此项,例如:《“三种唱法”的文化分析》(2004年河南大学韩莉的硕士毕业论文)。该文以“三种唱法”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文化学的角度出发,阐明了“三种唱法”这一分类方法形成的历史背景,深入分析了“三种唱法”各要素与“三种唱法”这一分类方法之间的关系,指出“三种唱法”争论的焦点和实质。《建国初期声乐界“土洋之争”研究》(2009年南京艺术学院张强的硕士毕业论文),该论文以“土洋之争”为研究对象,围绕“土洋之争”学术讨论的背景、缘起、始末等方面进行梳理,对理论界的相关学术反应进行总体观察,力求立足当代,在综合、系统、纵深理论梳理与剖析的基础上,探寻关于声乐艺术发展的共同审美追求和对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并从中探寻对我国当代声乐艺术发展具有启示的学术理念。《从第十四届青歌赛现场点评看当代声乐批评》(2011年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左洁的硕士毕业论文)。该论文较为系统全面地介绍了青歌赛的历史脉络和历史发展变革,以此为背景对第十四届青歌赛的现场点评进行整理归类。旨在通过将第十四届青歌赛的现场点评与声乐艺术的发展相结合,总结出其现场形式、主客体及其在内容与传播上产生的作用,以尝试对声乐艺术的发展和音乐批评方面做一些有益的探索。《建国五十年我国美声唱法教学研究文献之研究》(2008年武汉音乐学院高美玲的硕士毕业论文),作者将建国至20世纪末50 年间发表的关于美声唱法教学研究的文献进行综合整理,并着重以时间为主线进行纵向研究。 有关“咽音唱法”的批评文章较少。最先对林俊卿“咽音唱法”提出异议的是张清华,他的文章《我对“咽音”发声法的几点看法——与林俊卿先生商榷》(见《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2年第4期)。2007年福建师范大学周敏的硕士论文《对林俊卿“咽音”理论的内涵及其创新价值思考》是目前查到的唯一一篇对“咽音”进行研究的硕士论文。还有李向荣2001年发表于《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的连载文章《“咽音”——开启人声宝藏大门的钥匙》,也是对“咽音”唱法进行介绍和细致研究的论文。
与对“土洋”和“三种”唱法进行评论的论文数量相比,对“原生态唱法”进行专门批评的论文数量明显要少。较突出的学术论文有:《“民族唱法”与原生态唱法辩证关系之初探》(2010年陕西师范大学司亚娟的硕士论文),该文论述的“民族唱法”指的是“学院派民族唱法”。该文对“民族唱法”和原生态唱法进行比较,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同时对两种唱法的发展提出个人见解。还有2007年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师占成的硕士论文《“原生态民歌”与“新民歌”——以蒙古族短调、长调为例的音乐文化研究》。
近年来,对“跨界唱法”进行评论的文章数量不断增多。相关论文有:琚军红的《“跨界唱法”对现代声乐教学的启示》(载《中国音乐》2012年第3期),文章通过对谭晶以跨界歌手的身份在中国声乐界的影响,她的演唱风格和唱法的灵活跨界,以及对感情的准确把握与演绎演唱的主要特点进行细致描述。何纯梁《“跨界音乐”对我国当代声乐艺术发展的启示》(载《人民音乐》2011年11月)。《跨越“唱法”分类樊篱的实践与探讨》(2010年西北师范大学姬彬霞的硕士论文),认为“唱法”分类法是在特定历史环境下产生的,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也有一定的局制性。在声乐艺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其局限性愈来愈明显,致使声乐比赛、教学出现诸多弊端,跨越唱法分类的呼声应运而生,并引起声乐界对唱法问题诸多的尝试和实践,探讨和借鉴实践经验,以期打破唱法界限对声乐艺术的禁锢和制约。
涉及到“音乐剧唱法”的批评文论目前有: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郭婷的硕士论文《论传统美声概念下的音乐剧教学与演唱》。余翌子的《“音乐剧唱法”的演唱风格及其声音概念》(见《黄钟》2007年第4期);《音乐剧的演唱方法及其表现力——音乐剧唱法的探索与研究》(郭宇,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毕业论文);《音乐剧唱法与美声唱法之比较》(曾凡广,《作家杂志》第234页,2008年第9期);《音乐剧唱法探究》(张大鹏,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毕业论文);《试析音乐剧演唱方法的多样性》(竺期,《人民音乐》2015年第10期);《试析流行演唱中如何把握音乐剧唱法》(于洋,《戏剧之家》2014年第7期);《关于音乐剧唱法的思考》(范芸,《广播歌选》2008年第4期);《关于“音乐剧唱法”的几点质疑》(智艳,《歌唱艺术》2011年第12期)等。
另外,还有几篇声乐文献综述类的论文和期刊文章,对唱法批评材料的再准备以及了解声乐理论发展动向有较大的帮助。如:彭俊园的《声乐艺术(1949-1966)“土洋之争”重要文献综述》(《音乐时空》2015年第4期);郭克俭的《新中国60年声乐学术热点追溯与反思》(《音乐研究》2010年第3期);毛慧的《2003全国声乐论文综述》(《人民音乐》2006年第11期);管谨义的《2005年全国声乐论文综述》(《音乐时空》2015年第4期);石惟正连续在《人民音乐》发表的《全国声乐论文综述》等。
涉及到其它“唱法”的评论文章主要有:《欧洲唱法怎样民族化——访劳景贤、蔡绍序、董爱琳、周碧珍同志》(《人民音乐》1963年7月刊),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教授劳景贤谈道,欧洲唱法的民族化应该要做到思想感情、语言、风格、技巧、表达方式五种因素的结合,要具体从重新编选教材、编写具有民族风格和民族歌唱技巧的练声曲、培养师资等几方面解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蔡绍序提出,要从民族语言、民族音乐语言、曲目、时代精神等方面实现欧洲唱法的民族化。歌唱家董爱琳、周碧珍认为,学习了欧洲唱法的歌唱者应学习民间音乐,在演唱方面根据具体歌曲的要求在发声和歌唱技巧方面作出改变等。乔新建《中国“混声唱法”的创建与特征》2003年第2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黄钟》。文章认为“混声唱法”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真正建立“混声唱法’的时间与西方大体相同,西方对“混声”的表达方式来自解剖和物理实验,而我国却是来自歌唱效果的比喻和形容,中国的“混声唱法”在色彩方面和中声区的真假声音比例上和西方有所不同,因此民族声乐的演员切忌不可对西方技术照搬,要在继承自己传统的基础上借鉴西方的歌唱方法才是正确的道路。发表的李广达的文章《模糊思维:唱法界定再探讨》2008年第1期《音乐研究》,通过多条实例对唱法界定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模糊思维在唱法分类中的意义。
从文献梳理的综合情况来看,硕士论文涉及到声乐研究方向的比较多,几乎论及声乐艺术的方方面面。相比之下,博士论文研究声乐方向的就非常之少了,目前只有两篇博士论文论及声乐和唱法问题:《中国民族唱法音色的声学阐释》(吴静,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博士论文),《感性声音结构并审美判断形成的感性契机研究》(吴佳,上海音乐学院2008年博士论文)。
通过对“唱法批评”文献的梳理和研究,可以看到,唱法批评的目的不是要界定唱法,将其固定于一种理念之中,而是要使唱法存在于世界中,投入到行动中,打破“千人一声”的尴尬局面,进而追求“一人千声”歌唱境界。唱法批评本身是一个事件,是不能超越于唱法之外的存在,换言之,唱法批评是一种意识活动,它必须建立在对歌唱活动的感受之上。唱法批评在中国当代声乐发展进程中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它直接關系到歌唱活动的各个环节,同时也影响着声乐作品的创作和歌手的声乐学习。唱法批评应考虑到唱法美学的、科学的和历史的诸多因素,在提倡多样化的前提下,对唱法的界定进行综合思考,将其放在中国当代声乐艺术发展史中,以中西科学的声乐理论为基石,在深入研究、学习和吸收各种唱法优点的基础上,探索更为理想的声乐发展途径。
因此,唱法批评并不单纯是一个存在,而是一种价值,对中国声乐艺术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的价值。唱法批评影响着唱法又促进着唱法,唱法反过来又丰富着唱法批评,二者协力,推动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无论是“土洋唱法”、“三种唱法”,甚至更多的唱法,只是用声音表达情感的一种手段而已,只有用心、用情去歌唱,能打动感染人,就不应局限于某种唱法,而应追求歌唱艺术法无定法、无法之法的最高境界。
[注释]
13明言:《音乐批评学》,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4页、第214页。
2 居其宏:《当代音乐的理论与实践命题》,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年版,第343页。
[参考文献]
【1】明言.20世纪中国音乐批评导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2】明言.当代中国音乐批评综录(2000-2009)[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13.
【3】范晓峰.声乐美学导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
【4】孙悦湄 范晓峰.中国近代声乐艺术发展史[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5】梁茂春.呼唤新的音乐评论[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4,(4).
【6】杨晓萍.谈“唱法”与“风格”[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2,(3).
【7】冯文起.为建立中国声乐学派而努力[J].中国音乐,1996,(3).
【8】羊卫军.现象学视域中的声乐表演本体的解读.音乐探索[J],2009,(3).
【9】吕玲.三种唱法争鸣二十年回顾[J].音乐研究,2007,(12).
【10】陈立芳.由“青歌赛”提高原生态唱法地位引起的思考[J].艺术评论,2006,(11).
【11】王宝璋.浅谈“咽音”与歌唱艺术[J].人民音乐,1984,(4).
【12】李广达.模糊思维:唱法界定再探讨[J].音乐研究,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