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高中数学教育过于注重标准化和规范化,大搞“题海战术”,将所有的知识点精选之后,一一灌输给学生.学生为题所困,已无暇顾及系统知识的学习,更不用说形成问题解决的能力了.
在教学中采用体验教学方法能够将数学与科学、社会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感觉数学与我们人类的关系密切相关,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数学逻辑能力、数学思维能力,切实贯彻素质教育的目标.
下面针对目前高中教育的普遍现象,谈谈体验教学方法,并分析体验教学方法的原则及如何实施.
一、体验教学的原则
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情感需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课堂讨论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表独特见解,不求答案与自己的教学设计完全吻合,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张扬学生个性,为学生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教师备课,组织教学,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选用教学方法等,都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使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充分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教学以学生活动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班级集体的有利条件,加强学生之间的互相合作和互相补充.在互相合作和互相帮助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的热情和交往的能力.
二、如何实施体验教学
根据体验学习的情境性、行动性、主动性和反思性特征,结合库伯的体验循环学习模型、以及建构主义学习观,体验教学至少包括了以下几个程序: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兴趣、激发解决问题的动机,探究发现,组织学习资源或提供问题解决线索,实践情境检体验,创设体验情境,总结评价.创设问题情境是为了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激发其解决问题的动机;“引起兴趣、激发解决问题的动机”是对“具体体验”的深化,旨在促进学生认知和情感的投入;“探究发现”则包含了“观察反思”和“形成抽象的概念和普遍的原理”的内容,但它的内涵更为丰富,不仅强调自主创新,还强调生生之间的合作、协作,这符合建构主义学习观;组织学习资源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索;“实践情境检验”则是引导学生在新的情境中对自己的认识进行验证;“创设检验情境”是“实践情境检验”的前提.
1.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教师设计真实的问题情境——学生将来会经历的,又与所学课程相关的情景,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景中发生.创设问题情境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方面: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创造意义建构的机会.一方面,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一个相对完整、真实的情境,还原知识产生的背景,恢复其原来的生动性和丰富性,使个体更真实地融人到情境中去亲身体验其过程,并以此为基础,使个体产生学习的需要和兴趣进行自主学习,从而达到主动建构知识、产生感悟、生成意义的目的.另一方面,真实的问题情境为学习者创造了意义建构的机会、激励学生自由探索.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学习者发现、提出有待解决的问题,被激发出寻求问题答案的动机.因此,真实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习者进行真正有意义、有目的的行动,并在这一过程中掌握解决问题的适当方法.教师可以运用各种多媒体交互技术(如视频、超文本),为学习者提供一个复杂或结构不良的学习环境,并由此鼓励学习者对知识进行积极探索与建构.
2.引起兴趣、激发解决问题的动机
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已经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帮助他们运用原有的认知结构与客体教学内容进行对话和交流,在理解和感悟的基础上实现主客体融合.学生在彻底融入问题情景后,其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被充分激发出来,这种激发的情感将贯穿整个学习过程中,为教学活动的继续展开并取得成效打下基础.
3.探究发现
在探究发现阶段,学生在强烈的兴趣和动机的推动下,对问题进行思考,通过讨论、交流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主动搜集并分析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对所学习的问题提出各种假设.在学生自觉参与实践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适当的指导,让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大胆提出假设和解决方案.由此可见,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不再是单向的知识传递者.在教师的支持下,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创造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经过前几个阶段的体验和实践后,每个学生对体验活动有了不同的认识和体会.有必要将这些认识和体会加以总结评价,可以让学生进行自评与互评,说出对自己和他人的看法,也可以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的评价,对出现频繁的问题加以解决.这样的评价有助于学生认识自己的不足,看到他人的长处,起到互相促进的作用.教师的评价要做到客观公正,主要对方法问题进行指导并说明产生问题的原因,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教学中采用体验教学方法能够将数学与科学、社会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感觉数学与我们人类的关系密切相关,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数学逻辑能力、数学思维能力,切实贯彻素质教育的目标.
下面针对目前高中教育的普遍现象,谈谈体验教学方法,并分析体验教学方法的原则及如何实施.
一、体验教学的原则
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情感需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课堂讨论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表独特见解,不求答案与自己的教学设计完全吻合,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张扬学生个性,为学生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教师备课,组织教学,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选用教学方法等,都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使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充分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教学以学生活动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班级集体的有利条件,加强学生之间的互相合作和互相补充.在互相合作和互相帮助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的热情和交往的能力.
二、如何实施体验教学
根据体验学习的情境性、行动性、主动性和反思性特征,结合库伯的体验循环学习模型、以及建构主义学习观,体验教学至少包括了以下几个程序: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兴趣、激发解决问题的动机,探究发现,组织学习资源或提供问题解决线索,实践情境检体验,创设体验情境,总结评价.创设问题情境是为了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激发其解决问题的动机;“引起兴趣、激发解决问题的动机”是对“具体体验”的深化,旨在促进学生认知和情感的投入;“探究发现”则包含了“观察反思”和“形成抽象的概念和普遍的原理”的内容,但它的内涵更为丰富,不仅强调自主创新,还强调生生之间的合作、协作,这符合建构主义学习观;组织学习资源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索;“实践情境检验”则是引导学生在新的情境中对自己的认识进行验证;“创设检验情境”是“实践情境检验”的前提.
1.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教师设计真实的问题情境——学生将来会经历的,又与所学课程相关的情景,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景中发生.创设问题情境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方面: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创造意义建构的机会.一方面,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一个相对完整、真实的情境,还原知识产生的背景,恢复其原来的生动性和丰富性,使个体更真实地融人到情境中去亲身体验其过程,并以此为基础,使个体产生学习的需要和兴趣进行自主学习,从而达到主动建构知识、产生感悟、生成意义的目的.另一方面,真实的问题情境为学习者创造了意义建构的机会、激励学生自由探索.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学习者发现、提出有待解决的问题,被激发出寻求问题答案的动机.因此,真实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习者进行真正有意义、有目的的行动,并在这一过程中掌握解决问题的适当方法.教师可以运用各种多媒体交互技术(如视频、超文本),为学习者提供一个复杂或结构不良的学习环境,并由此鼓励学习者对知识进行积极探索与建构.
2.引起兴趣、激发解决问题的动机
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已经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帮助他们运用原有的认知结构与客体教学内容进行对话和交流,在理解和感悟的基础上实现主客体融合.学生在彻底融入问题情景后,其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被充分激发出来,这种激发的情感将贯穿整个学习过程中,为教学活动的继续展开并取得成效打下基础.
3.探究发现
在探究发现阶段,学生在强烈的兴趣和动机的推动下,对问题进行思考,通过讨论、交流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主动搜集并分析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对所学习的问题提出各种假设.在学生自觉参与实践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适当的指导,让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大胆提出假设和解决方案.由此可见,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不再是单向的知识传递者.在教师的支持下,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创造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经过前几个阶段的体验和实践后,每个学生对体验活动有了不同的认识和体会.有必要将这些认识和体会加以总结评价,可以让学生进行自评与互评,说出对自己和他人的看法,也可以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的评价,对出现频繁的问题加以解决.这样的评价有助于学生认识自己的不足,看到他人的长处,起到互相促进的作用.教师的评价要做到客观公正,主要对方法问题进行指导并说明产生问题的原因,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